学术投稿

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呼吸阻塞的临床疗效

张芳;范鹏举;张丽

关键词:布地奈德, 沙丁胺醇, 雾化吸入, 小儿, 呼吸阻塞
摘要: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呼吸阻塞的效果.方法 通过对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82例呼吸阻塞患儿随机分组,对照组患儿应用常规治疗,实验组患儿加用联合沙丁胺醇雾化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结果 实验组患儿有效率同对照组比较明显提高,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显著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呼吸阻塞患儿应用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缓解病情,无严重不良反应,该方法具有疗效显著,安全性高等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海峡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保留灌肠法治疗ICU患者AAD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保留灌肠法治疗ICU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疗效.方法 选取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ICU科2013年11月至2016年11月出现AAD的89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灌肠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口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便检正常、腹泻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保留灌肠法治疗AAD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平贯芳;栗艳茹;熊万成;邓智建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拜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MACE的影响

    目的 探讨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联合应用拜阿司匹林和阿托伐他汀维持治疗对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影响.方法 选取108例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化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前者在常规方法的基础上联合拜阿司匹林,后者在前者的基础上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比术后12个月内MACE发生率,两组存活者治疗前后左心功能指标变化.结果 术后12个月内,联合组各项MACE发生率与对照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前者总MACE发生率远低于后者(P<0.05);治疗后两组存活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显著升高(P<0.05),左室舒张末期和收缩末期内径(LVEDD和LVESD)均显著降低(P<0.05),且联合组存活者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LVEDD和LVESD均明显低于后者(P<0.05).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联合给予拜阿司匹林和阿托伐他汀维持治疗能够显著降低MACE发生率,改善左心功能.

    作者:谷巧霞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分析法舒地尔联合尼莫地平对脑动脉瘤栓塞术后脑血管痉挛患者的影响

    目的 对脑动脉瘤显微外科开颅夹闭术后预防脑血管痉挛患者采用法舒地尔联合尼莫地平进行治疗的效果进行探究.方法 选取80例脑动脉瘤开颅夹闭术后预防脑血管痉挛患者为研究对象,且所有患者为我院在2015年7月到2017年7月之间收治的患者,按照两组治疗方法的不同采用随机数字抽取的方法分为两组.采用尼莫地平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尼莫地平联合法舒地尔治疗观察组患者,将治疗后两组疗效的不同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治疗前与对照组的GCS评分、Barthel指数以及NFI分数和MCA平均速度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对于脑动脉瘤开颅夹闭术后预防脑血管痉挛患者来说,采用法舒地尔联合尼莫地平治疗效果显著,可改善症状,适合在临床上借鉴和应用.

    作者:魏成博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地佐辛治疗疼痛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 探讨地佐辛治疗疼痛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2016年09月~2017年09月间收治的泌尿系统结石急性疼痛患者88例,通过电脑随机方式,平均分为两组,即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分别有44例.常规组用哌替啶进行止痛,研究组用地佐辛进行止痛.结果 研究组止痛效果(97.73%)显著高于常规组(84.09%),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09%)低于常规组(27.27%),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疼痛患者应用地佐辛治疗可获得显著的止痛效果,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

    作者:周玉辉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RP-HPLC法同时测定骨刺消痛胶囊中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的含量

    目的 测定骨刺消痛胶囊中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的含量.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溶液(用三乙胺调节pH值至6.5)(55:45),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300nm.结果 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分别在14.15~283.00μg·mL-1和8.04~160.80μg·mL-1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6.53%和98.30%.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骨刺消痛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方艺霖;吴晓燕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不同给药方法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 研究观察0.1%盐酸罗哌卡因复合0.4μg·mL-1舒芬太尼不同给药方法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 从我院2016年10月~2018年3月住院的孕产妇中抽取90例符合条件并自愿要求实行分娩镇痛的初产妇进行观察,按数字随机法分为三组,每组各30例,均从硬膜外给予相同的负荷剂量(0.1%盐酸罗哌卡因复合0.4μg·mL-1舒芬太尼10mL)观察30min后连接PCEA泵,泵内配方与负荷剂量相同,设置方案:A组背景剂量6mL·h-1,Bolus每次6mL,锁定时间为15min;B组背景剂量0mL·h-1,Bolus每次6mL,锁定时间为15min;C组背景剂量10mL·h-1,不设定Bolus;比较三组镇痛效果.结果 三组产妇在镇痛前及镇痛后30min 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镇痛后1h至胎儿娩出时A组与B组比较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组VAS评分比A组和B组显著增高(P<0.05);B组与C组在第一产程时间上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而A组在第一产程时间上比B组和C组显著延长(P<0.05);三组在其它产程及Apgar评分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总用药量与A、C组比较,明显较少(P<0.05);A组与C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分娩方式、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催产素使用率B组与A、C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临床上使用硬膜外分娩镇痛,先给予负荷剂量0.1%盐酸罗哌卡因复合0.4μg·mL-1舒芬太尼10mL,观察30min后连接PCEA泵,泵内配方与负荷剂量相同,设置背景剂量0mL·h-1,Bolus每次6mL,锁定时间为15 min镇痛效果满意,总用药量少,是理想使用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徐加住;余少华;吴晶晶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拉贝洛尔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孕妇对于分娩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拉贝洛尔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孕妇对于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2016年8月到2018年1月选择在我院产科建档分娩的妊娠期高血压孕妇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60例与观察组60例,对照组采用硫酸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拉贝洛尔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的平均动脉压都呈现显著下降的趋势(P<0.05),治疗后观察组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早产、胎儿窘迫、产后出血等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拉贝洛尔联合硫酸镁治疗妊娠期高血压孕妇可有效控制平均动脉压,改善分娩结局,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许雪叶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我院2017年6~12月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药品破损情况分析

    目的 为了加强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药品管理,分析我院2017年6~12月药品破损情况.方法 对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2017年6~12月的药品破损情况进行归纳、整理,寻找导致药品破损的原因、破损药品种类等情况.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2017年6~12月的药品破损率和破损额呈逐步下降的趋势.结论 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6~12月的破损率和破损额呈逐步下降的趋势,虽然临床上无法避免药品破损,但可以进一步寻找原因并完善相关政策,继续降低破损率.

    作者:赵岩;王秀丽;刘萍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秋水仙碱联合大自血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秋水仙碱联合大自血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以2015年1月 ~2016年10月我院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60例作为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秋水仙碱及大自血治疗;对照组给予秋水仙碱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血尿酸水平.结果 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比对照组高(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血尿酸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尿酸、血沉水平显著治疗组比对照组好(P<0.05).结论 秋水仙碱联合大自血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有明显疗效,可改善血尿酸水平,值得推广.

    作者:蔡真真;洪国灿;张秉贤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某院住院患儿1630条超说明书用药医嘱调查分析

    目的 回顾性调查某医院住院患儿超说明书用药的情况,调查分析现在儿科临床用药存在的普遍性问题,从而提高儿科临床合理性用药.方法 随机抽取该院2016年1月~12月儿科住院病例,判断用药医嘱是否超说明书,统计分析超说明书用药情况.结果 共随机抽取200份病例,用药医嘱总数3304条,超说明书医嘱数1630条,发生率为49.33%,超说明书用药前三位类型为超给药剂量(34.52%)、超适应人群(19.95%)、未提及儿童用药信息(18.08%).不同年龄段超说明书发生率的前三位为学龄前(61.41%)、婴幼儿(50.29%)、学龄期(37.55%).超说明书发生率的前三类药物为平喘药(93.03%)、中成药(81.11%)、糖皮质激素(75.38%).结论 该院住院患儿普遍存在超说明书用药情况,相应部门应该尽快出台儿科药品说明书的相关政策法规,保障儿童的用药安全.

    作者:陈宜锋;杨李娜;黄献川;戴丹秀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不同剂量艾司奥美拉唑镁为基础的四联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性胃炎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以不同剂量艾司奥美拉唑镁为基础的四联方案在幽门螺杆菌性胃炎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以单双号分组法将2016年5月~2018年1月在本院治疗的92例幽门螺杆菌性胃炎病人分成两组,各46例,都采取以艾司奥美拉唑镁为基础的四联方案,对照组采取标准剂量(20mg),观察组应用高剂量(40mg).对比两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各消化不良症状得分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95.65%)更高,疗程结束后的各消化不良症状得分更低(P值<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幽门螺杆菌性胃炎的四联疗法中,应用高剂量艾司奥美拉唑镁能够获得比标准剂量更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谢伟林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目的 评价参芪扶正注射液辅助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计算机检索参芪扶正注射液辅助治疗脑梗死的随机对照研究文献,采用Meta分析对其治疗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5篇随机对照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参芪扶正注射液的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治疗的对照组,并且神经损伤程度也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血浆黏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以参芪扶正注射液辅助治疗脑梗死疗效显著提高,应在临床推广其应用.

    作者:匡跃;王蓉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桑辛素对LPS诱导急性肺损伤小鼠保护作用机制研究

    目的 探讨桑辛素对LPS诱导急性肺损伤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小鼠腹腔注射LPS建立急性肺损伤动物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地塞米松2mg·kg-1)、桑辛素低剂量组(10mg·kg-1)、桑辛素高剂量组(20mg·kg-1).观察各组小鼠肺组织病理学变化,测量肺W/D,计数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总细胞及NL、肺组织中SOD,MDA、IL-6、TNF-α含量及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桑辛素低剂量组(10mg·kg-1)、桑辛素高剂量组(20mg·kg-1)可有效减轻LPS导致的肺组织病理学变化,明显降低肺泡灌洗液中炎症细胞的数目,显著降低肺湿/干重比重,提高肺组织中SOD活力,降低MDA、IL-6、TNF-α的含量,抑制NFκB p65蛋白的表达.结论 桑辛素可以有效保护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

    作者:袁欣;赵庆富;杨真儿;韩莉花;王晓瑜;刘继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麻杏抗感颗粒薄层鉴别方法改进及含量测定

    目的 提高麻杏抗感颗粒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麻黄、黄芩、甘草、柴胡4味药材进行定性鉴别,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黄芩苷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薄层色谱斑点清晰,专属性强,分离度好,易于识别;黄芩苷在9.983~99.83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平均回收率为100.4%,RSD为0.72%.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麻杏抗感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郝哲;宋晓红;王丽军;张建帮;程艳芹;李明春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金黄色葡萄球菌脑膜炎小鼠模型的建立

    目的 建立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脑膜炎小鼠模型.方法 6~8周雄性KM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敏感菌实验组和耐药菌实验组,实验组小鼠颅内注射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9213或ATCC-43300),对照组注射等量无菌生理盐水.造模后观察小鼠症状、存活率,测定体温、炎症指标和脑组织细菌培养等.结果 造模后,实验组小鼠出现反应迟钝、抽搐等症状,CRP升高,脑组织金黄色葡萄球菌培养阳性.结论 本文所建金黄色葡萄球菌脑膜炎小鼠模型可用于临床科研.

    作者:龚书榕;王凌;周晓芬;于荣国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卡波姆滴眼液在角膜塑形镜配戴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卡波姆滴眼液在角膜塑形镜配戴中的应用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68例接受正规角膜塑形镜验配患者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按照是否给予卡波姆滴眼液治疗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4例患者给予润舒滴眼液,实验组34例患者给予卡波姆滴眼液,通过比较两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佩戴1个月后实验组患者球结膜充血、角膜上皮缺损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3.5%VS 35.3%),两组患者各项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接受正规角膜塑形镜验配患者给予卡波姆滴眼液可有效降低患者球结膜充血、角膜上皮缺损等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王闰;康凯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1例肺奴卡菌病的临床分析

    本文报道1例奴卡菌菌引起的肺炎病例,对其危险因素、感染途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为肺奴卡菌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作者:金磊;曾大利;张国利;张春红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射干麻黄汤加减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和研究射干麻黄汤加减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本院在2016年6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60例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A组和B组,分别为30例.B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A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射干麻黄汤加减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对血清Eotaxin、IL-5的影响.结果 A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96.67%,B组患儿总有效率83.33%,A组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B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67%,A组显著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血清Eotaxin、IL-5均下降,A组较B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采用射干麻黄汤加减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还能有效降低Eotaxin、IL-5水平,提高哮喘控制水平,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洪钦;陈秋琴;陈寿菲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523例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 综合分析我院2014~2016年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方法 收集我院2014~2016年期间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的不良反应报告共523例.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ADR(Adverse Drug Reaction)报告的特点,如患者年龄、给药途径、药物类别、前位药品、累及的器官系统.结果523例不良反应报告中,男性占39.58%,女性占60.42%,发生不良反应的主要人群是20~29岁年龄段与年龄大于60岁的人群.523例ADR报告中,产生ADR多见的给药途径是静脉给药途径451例,占总数的86.23%.抗生素类发生不良反应的频次高,其中注射用五水头孢唑林钠排名第一,共发生ADR 56例次.ADR累及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的占61.94%,居于首位.结论 慎重使用静脉途径给药与抗感染类药物.

    作者:曾洁;张田;李咏梅;黎行山;丘秀玉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加强药剂科管理促进医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目的 探讨加强药剂科管理促进医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成效和具体的管理内容.方法 采用随机抽取的方式对我院药剂科在开展药剂管理加强工作前后的住院处方进行研究,处方的样本按照门诊各科室进行随机分层抽样,一共处理6000张处方样本.结果 在数据统计和分析之后可以发现,我院的药剂科在加强相应的管理工作之后,抗菌药物的使用,以及每一张处方里面的药物平均金额和管理之前相比都出现了比较明显的改善,并且这些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结论 加强药剂科的管理工作,可以使得临床抗菌药物的使用更加的合理,同时也能够有效的减轻患者在经济方面的负担,更好地对本院以及其他兄弟医院加强药剂科的管理提供有效的参考,也为促进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理论方面的借鉴,良好的促进医院的发展.

    作者:王亮 刊期: 2018年第09期

海峡药学杂志

海峡药学杂志

主管: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药学会福建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