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珠香散对慢性皮肤伤口愈合过程中TGF-β1 mRNA表达的影响

池滔;李前

关键词:慢性皮肤伤口, 愈合, TGF-β1 mRNA表达
摘要:目的 对中药珠香散在慢性皮肤伤口愈合中对TGF-β1 mRNA表达产生的影响进行系统剖析.方法 以实验大鼠作为供受体进行研究,采取尾静脉注射阿霉素方式,创建慢性皮肤伤口模型,同时以bFGF为对照用药,对中药珠香散在慢性皮肤伤口愈合中TGF-β1 mRNA表达影响予以动态观察.结果 通过分析,模型组愈合时间增长,和对照组组比存在显著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模型加珠香散组的愈合时间明显短于模型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d时,对照组和模型组面积无差异(P>0.05),模型加bFGF组小于对照组(P>0.05).7d时,模型组面积大于对照组(P<0.05);模型加珠香散组面积小于模型组(P<0.05);模型加bFGF组和模型组无差异(P>0.05).12d时,模型组面积大于对照组,模型加珠香散组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中药珠香散有助于增强TGF-β1 mRNA表达,提升慢性皮肤伤口的愈合效率.
海峡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替普瑞酮联合雷尼替丁应用于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临床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替普瑞酮联合雷尼替丁治疗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 ~2017年6月所收治患者10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3例,仅予以雷尼替丁;研究组53例,加用替普瑞酮.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差异,并记录两组典型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中,显效33例、有效17例,其临床总有效率为94.3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2例、20例及79.25%,χ2为4.0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5%,与对照组的3.77%相比较,χ2为0.177,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普瑞酮联合雷尼替丁应用于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临床治疗中,可有效提示患者临床表现,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用药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璐如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纳布啡对瑞芬太尼麻醉后疼觉敏化的干预效应

    目的 观察纳布啡对瑞芬太尼麻醉后疼觉敏化的干预效果.方法 择期胆囊切除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三组(n=20):小剂量瑞芬太尼0.1g/(kg·min)维持组(A组)、大剂量瑞芬太尼0.35g/(kg·min)维持(B组)、大剂量瑞芬太尼0.35g/(kg·min)组(C组),待关腹前30min静注纳布啡0.1mg·kg-1.记录拔管后2、4、8h VAS评分,并监测麻醉诱导前后不同时间段血浆IL-17浓度,比较两组镇痛要求情况.结果 与A组比较,B组和C组的拔管时间缩短,瑞芬太尼用量增加,丙泊酚用量明显减少,差异显著(P<0.05).拔管后2h和4h时:A组和C组疼痛评分均显著少于B组,差异显著(P<0.05);拔管后8h时:A组疼痛评分低,显著低于B组和C组,差异显著(P<0.05).术后4h要求镇痛情况:A组5例(25.00%)、B组11例(55.0%)和C组2例(10.00%),B组镇痛人数占比高(P<0.05).T1到T2时刻:B组血浆IL-17水平高于A组和C组,差异显著(P<0.05).T3时刻:B组和C组血浆IL-17水平高于A组,差异显著(P<0.05).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三组术后均无呼吸抑制、嗜睡、精神症状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纳布啡可有效地干预瑞芬太尼麻醉后疼觉敏化,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作者:闫振亚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加强药剂科管理促进医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目的 探讨加强药剂科管理促进医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成效和具体的管理内容.方法 采用随机抽取的方式对我院药剂科在开展药剂管理加强工作前后的住院处方进行研究,处方的样本按照门诊各科室进行随机分层抽样,一共处理6000张处方样本.结果 在数据统计和分析之后可以发现,我院的药剂科在加强相应的管理工作之后,抗菌药物的使用,以及每一张处方里面的药物平均金额和管理之前相比都出现了比较明显的改善,并且这些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结论 加强药剂科的管理工作,可以使得临床抗菌药物的使用更加的合理,同时也能够有效的减轻患者在经济方面的负担,更好地对本院以及其他兄弟医院加强药剂科的管理提供有效的参考,也为促进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理论方面的借鉴,良好的促进医院的发展.

    作者:王亮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利奈唑胺致肾移植患者口腔念珠菌病的病例分析

    目的 通过报道1例利奈唑胺应用于肾移植的肺炎患者,引起口腔念珠菌病的案例,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患者出现口腔、舌部不适感后,及时分析和判断与利奈唑胺的相关性,予以停药和对症处理.结果 患者的不适症状属于红斑性口腔念珠菌病,很可能是利奈唑胺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提示临床应用利奈唑胺等抗菌药物时,应注意口腔念珠菌病的可能,尤其对于免疫抑制的患者.早期诊断、及时停药和合理治疗,确保临床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作者:王华玉;朱立勤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急诊介入治疗中使用替罗非班的临床效果

    目的 分析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急诊介入治疗中使用替罗非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于2016年12月 ~2017年12月间收治的148例ACS患者为研究主体.划分为A组和B组,均是74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A组加用替罗非班治疗,B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对比心电图变化情况和MACE(终点事件)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以上指标均下降,且A组低于B组,组间与组内对比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MACE发生率为2.70%,B组为12.16%,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ACS的急诊介入治疗中加用替罗非班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电图情况,降低其MACE发生率,可推广.

    作者:刘军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健膝方结合物理疗法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影响分析

    目的 研究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而言在治疗当中采用健膝方结合物理疗法的效果及不良反应观察分析.方法 将在我2014年5月~2017年5月时期,收治150例首次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接受常规类风湿西药治疗患者,分为对照组70例与实验组80例.实验组予健膝方结合物理疗法,两组均行15天治疗.将两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晨僵持续时间、关节压痛评分、生活能力评分、满意度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疗程结束后实验组总有效率95.00%,对照组82.86%.实验组晨僵时间、关节压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生活能力与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不良反应率28.57%.实验组不良反应率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膝方结合物理疗法可提高临床疗效、满意程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效果理想.

    作者:沈艳华;孔秋云;郭俊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我院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及替加环素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 调查分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及替加环素在我院住院患者中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从我院HIS系统中抽取2017年6月使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及替加环素的出院病历,进行统计分析及合理用药专项点评.结果我院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及替加环素临床应用合理率偏低,主要是会诊单填写率较低,其次为联合用药不适宜、用药记录不完整、药物选择起点过高.结论我院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及替加环素需要加强管理,保障其应用规范化、合理化.

    作者:吉小丽;王永胜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523例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 综合分析我院2014~2016年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方法 收集我院2014~2016年期间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的不良反应报告共523例.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ADR(Adverse Drug Reaction)报告的特点,如患者年龄、给药途径、药物类别、前位药品、累及的器官系统.结果523例不良反应报告中,男性占39.58%,女性占60.42%,发生不良反应的主要人群是20~29岁年龄段与年龄大于60岁的人群.523例ADR报告中,产生ADR多见的给药途径是静脉给药途径451例,占总数的86.23%.抗生素类发生不良反应的频次高,其中注射用五水头孢唑林钠排名第一,共发生ADR 56例次.ADR累及皮肤及其附件损害的占61.94%,居于首位.结论 慎重使用静脉途径给药与抗感染类药物.

    作者:曾洁;张田;李咏梅;黎行山;丘秀玉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延迟排泄的发生率分析

    目的 观察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采取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治疗时发生延迟排泄几率分析.方法 将在我院近期(2016年05月~2017年12月时期)收治以ALL为诊断的患儿80例,采取HDMTX共计293次化疗,其中有79次发生延迟排泄,根据患者资料及用药药量的不同,分析患者延迟排泄的发生率相关性.结果 不同剂量、性别、民族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有呕吐、食欲下降、消化不良等症状与年龄≤6岁患儿延迟排泄几率相对于无呕吐、食欲下降、消化不良等症状与年龄>6岁患儿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大剂量甲氨蝶呤治疗ALL中,延迟排泄发生几率与药物使用剂量、性别、民族无较大关联,与患儿身体情况及年龄关系较大,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应注意患儿身体情况,可以早期用药或者让护理干预,保证患儿治疗安全性.

    作者:季妍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与茶碱控释片急诊治疗老年哮喘的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联合茶碱控释片在老年哮喘急诊治疗中的临床作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到2018年1月在我院进行急诊治疗的100例老年哮喘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采用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治疗的患者设为对照组,在吸入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茶碱控释片治疗的患者设为试验组,比对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实验指标的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均发生明显好转,试验组患者的FEV1/FVC、FEV1%、PaO2、PaCO2临床试验指标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吸入的应用基础上联合茶碱控释片治疗老年哮喘的临床疗效更为明显,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武斌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0例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采用阿德福韦酯(ADV)联合拉米夫定(LAM)对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本院2013年4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CHB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仅采用LAM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LAM联合ADV进行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治疗12周、24周、36周、48周时其ALT复常率、HBeAg转阴率及HBV DNA转阴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期间耐药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采用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对HBeAg阳性慢性乙肝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降低耐药率,增强患者的HBeAg血清学应答和病毒学应答效果,对于控制肝部病变恶化程度,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十分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薛小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七叶皂苷钠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所致不良反应探讨

    目的 探究七叶皂苷钠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所致的不良反应情况,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 以2014年5月15日至2017年5月15日来我院接受救治的25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256例患者均实施七叶皂苷钠治疗,并对2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七叶皂苷钠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的不良反应.结果 25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总有效率为86.72%(显效152例,有效70例,无效34例);且256例患者治疗后疼痛评分〔(2.72±0.64)分〕相比治疗前〔(6.05±1.35)分〕明显更低,P<0.05.256例患者中,12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所占比例为4.69%;经对症处理5天后,12例患者不良反应症状全部消失.结论 七叶皂苷钠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较显著,但部分患者易出现不良反应,临床应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干预措施.

    作者:孔秋云;郭俊;沈艳华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米力农对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 研究米力农对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流动力学的作用.方法 观察130例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的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98.92%,较对照组的76.92%高,且观察组CI、GEDI、dPmax均较对照组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力农可改善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有利于患者康复.

    作者:李兆雷;石伟林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金黄色葡萄球菌脑膜炎小鼠模型的建立

    目的 建立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脑膜炎小鼠模型.方法 6~8周雄性KM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敏感菌实验组和耐药菌实验组,实验组小鼠颅内注射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9213或ATCC-43300),对照组注射等量无菌生理盐水.造模后观察小鼠症状、存活率,测定体温、炎症指标和脑组织细菌培养等.结果 造模后,实验组小鼠出现反应迟钝、抽搐等症状,CRP升高,脑组织金黄色葡萄球菌培养阳性.结论 本文所建金黄色葡萄球菌脑膜炎小鼠模型可用于临床科研.

    作者:龚书榕;王凌;周晓芬;于荣国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药用辅料凡士林的研究现状与应用

    凡士林是从石油中精制得到的烃类混合物,极具防水性,是一种非常好的保湿用品,常用作软膏的基质和润滑剂、粘着剂、粘稠剂、赋形剂及皮肤保护油膏用的原料等,应用十分广泛,在所有软膏剂品种中几乎均有应用.本综述对凡士林的国内外标准进行了对比分析,总结了凡士林的生产、应用、质量方面的研究进展.

    作者:闫美玲;谢莹莹;王蓉蓉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疏肝补肾中药遵循中药周期疗法对高泌乳素血症引起的月经后期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选择疏肝补肾中药遵循中药周期疗法对高泌乳素血症导致月经后期患者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07月~2017年08月诊治的94例月经后期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采用数字奇偶法对所有月经后期患者展开随机分组;对照组(47例):选择西药溴隐亭进行口服治疗;观察组(47例):选择补肾养血疏肝汤+周期疗法进行疾病治疗;完成3个月治疗后,观察对比两组月经后期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病症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治疗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月经后期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7.87%)高于对照组(80.8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月经后期患者中医症候积分少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月经后期患者治疗副反应发生率(4.26%)低于对照组(31.91%),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选择补肾养血疏肝汤+周期疗法对高泌乳素血症导致月经后期患者进行治疗,通过减少中医症候积分、提高治疗总有效率以及降低治疗副反应发生率,显著提高月经后期患者的综合疗效.

    作者:周锦莲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阿司匹林联合尼莫地平对偏头痛的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阿司匹林联合尼莫地平对偏头痛的治疗效果观察.方法 将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治疗的12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尼莫地平治疗,观察组采用阿司匹林联合尼莫地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5%,明显较对照组的75%提高,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头痛发作次数、每次持续时间、头痛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减少,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口干、皮肤瘙痒、血压下降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阿司匹林联合尼莫地平对偏头痛的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减轻症状,服用安全性高,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曲明磊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卡波姆滴眼液在角膜塑形镜配戴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卡波姆滴眼液在角膜塑形镜配戴中的应用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68例接受正规角膜塑形镜验配患者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按照是否给予卡波姆滴眼液治疗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4例患者给予润舒滴眼液,实验组34例患者给予卡波姆滴眼液,通过比较两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佩戴1个月后实验组患者球结膜充血、角膜上皮缺损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3.5%VS 35.3%),两组患者各项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接受正规角膜塑形镜验配患者给予卡波姆滴眼液可有效降低患者球结膜充血、角膜上皮缺损等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王闰;康凯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小剂量米索前列醇联合乳酸依沙吖啶注射对瘢痕子宫妊娠孕妇引产时间及产后出血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小剂量米索前列醇联合乳酸依沙吖啶注射对瘢痕子宫妊娠孕妇引产时间及产后出血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7年3月需要引产的瘢痕子宫妊娠孕妇6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33例.予以对照组乳酸依沙吖啶,予以观察组乳酸依沙吖啶+小剂量米索前列醇片.统计对比两组单次引产成功率、引产并发症发生率、引产情况(引产时间、总产程时间)、产后出血情况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单次引产成功率96.97%(32/33)高于对照组75.76%(25/33),并发症发生症6.06%(2/33)低于对照组24.24%(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引产时间、总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产后2h、24h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4.24%(8/33)与对照组18.18%(6/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米索前列醇联合乳酸依沙吖啶注射用于瘢痕子宫妊娠孕妇引产,能提高单次引产成功率,降低引产并发症发生率,缩短引产时间,减少产后出血量,且安全性较高,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张会遵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呼吸阻塞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呼吸阻塞的效果.方法 通过对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82例呼吸阻塞患儿随机分组,对照组患儿应用常规治疗,实验组患儿加用联合沙丁胺醇雾化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结果 实验组患儿有效率同对照组比较明显提高,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显著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呼吸阻塞患儿应用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缓解病情,无严重不良反应,该方法具有疗效显著,安全性高等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芳;范鹏举;张丽 刊期: 2018年第09期

海峡药学杂志

海峡药学杂志

主管: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药学会福建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