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媛;黄亦琦;许光辉;周霈
目的 探索竹节参皂苷Ⅴ的降脂活性.方法 采用油酸诱导HepG2脂肪堆积细胞模型,采用试剂盒测定甘油三酯(TG)含量,以TG的含量变化为指标,评价竹节参皂苷Ⅴ的降脂活性.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25μg·mL-1~500μg·mL-1浓度范围内竹节参皂苷Ⅴ给药组降低TG含量的作用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显示竹节参皂苷Ⅴ具有降低TG的活性作用.结论 竹节参皂苷Ⅴ具有显著性的体外降脂活性.
作者:侯晓琳;周培培;杨小林;陈平;李振麟;邓细龙;杨中林;张春凤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减少门诊药房调剂差错,提升药学服务质量.方法 采用PDCA循环法对药品调剂差错进行管理,并分析对比管理前后药品调剂的差错下降率,说明此循环的应用效果.结果 实施措施后,差错率明显降低.结论 采用PDCA循环法有效地减少了药师在调配处方中的差错率,提高了调剂的工作质量.
作者:陈婷;周霖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重比重罗哌卡因腰麻对剖宫产妇麻醉并发症的影响.方法HT6K 90例剖宫产术患者随机分两组,每组45例,分别给予不同比重的麻醉药物罗哌卡因:A组,轻比重组(1%罗哌卡因1.0mL+注射用水2.0mL);B组,重比重组(1%罗哌卡因1.0mL+10% GS 2.0mL).记录患者T0(术前)、T1(切皮)、T2(娩出)、T3(术毕)时MAP、HR、SpO2、视觉模拟评分(VAS),麻醉满意例数和麻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HT6K 与A组比较,B组患者于T2、T3时MAP、HR、VAS评分显著降低(P<0.05),麻醉满意例数明显增多(P<0.05).结论重比重和轻比重罗哌卡因均可提供完善可靠的剖宫产麻醉,重比重罗哌卡因麻醉可控性更好.
作者:陈水清;姚爱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对于小儿川崎病患儿提供丙种球蛋白治疗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护理体会.方法 将我院于2015年5月至2016年8月间收治的52例小儿川崎病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划分为常规组26例与干预组26例,两组均接受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常规组患儿接受临床一般疾病治疗措施及用药指导,干预组在常规组基础上重点做好药物不良反应观察及护理服务,观察两组患儿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总结患儿疾病治疗有效率,得出患儿家长对于临床护理服务满意评价.结果 常规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76.92%,干预组为92.31%,干预组治疗有效率较高,P<0.05.常规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5.38%,干预组为61.54%,两组患儿用药后均出现寒战、高热及头痛等不良反应,P>0.05.常规组患儿家长对于临床提供的用药指导、知识宣教、心理干预及不良反应处理等指标评分较低,干预组上述指标评分均较高,P<0.05.结论 对于川崎病患儿提供丙种球蛋白药物治疗,用药期间患儿出现的常见不良反应包括高热、寒战、头痛等,而做好用药前后的护理干预措施,大部分患儿家长表示对临床护理服务满意评分较高,且患儿疾病治疗有效率较高.
作者:安伟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本文通过分析检索国内外的文献资料,并对其进行整理归纳,结合以往资料综合的论述了银杏叶提取物神经系统疾病的药理作用.银杏叶提取物不仅可以保护脑缺血损伤,能提高神经的可塑性,还能改善神经退行性疾病,但是对于银杏叶提取物是否能够提高学习记忆,还需要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
作者:鲁立颖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紫杉醇脂质体治疗乳腺癌患者的康复护理干预效果.方法HT6K 入选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我院内的乳腺癌患者60例,按照随机的分配原则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两组患者在治疗中应用紫杉醇脂质体治疗,治疗同时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治疗与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40.0%,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观察组中患者治疗后的焦虑自我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的焦虑自我评分,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HT6K康复护理干预可以降低紫杉醇脂质体治疗乳腺癌中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在治疗中的焦虑状态,可以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钟海萍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为了为临床治疗耐药结核分枝杆菌提供参考依据,分析和探讨加用的环丝氨酸的价值和意义.方法 从2012年1月至2016年8月间来我院治疗的耐药性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患者中选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抽签的方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入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措施:利福平胶囊+异烟肼+乙胺丁醇+吡嗪酰胺,而试验组患者同时接受环丝氨酸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差异.结果 研究数据显示,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后不同时间点(3月、6月、1年、2年)的痰菌阴转率和试验组患者相比显著降低,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耐药性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患者在常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环丝氨酸治疗,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余丽然;杨焕群;刘树周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步长脑心通联合耳穴按压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步长脑心通联合耳穴按压治疗.对照组采用酒石酸美托洛尔、单硝酸异山梨酯等西药治疗,两组均4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统计疗效.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西药治疗组为93.3%,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D-二聚体指标下降,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心电图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心电图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步长脑心通联合耳穴按压能有效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症状,此方法简便、易行、安全、价廉,值得推广.
作者:黄振华;谢志挥;李立 刊期: 2017年第03期
家蚕作为一种纯天然的新型降糖药物具有良好应用前景,本文结合传统中医理论和现代科学研究,从家蚕及其副产品的药用价值、家蚕的有效成分及其临床疗效三个方面阐述其治疗糖尿病临床应用.
作者:庄媛;黄亦琦;许光辉;周霈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口服补液盐Ⅲ在儿科口腔溃疡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入选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的口腔溃疡患儿164例,按照随机的分配原则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2例.对照组给予喉剑喷雾剂(儿童型)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口服补液盐Ⅲ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的有效率为92.7%,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总的有效率75.2%,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HT6K口服补液盐Ⅲ在儿科口腔溃疡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较好,可提高患儿免疫力,促进溃疡的愈合.
作者:叶永芝;区远赵;贺道机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大鼠血浆中西咪替丁的浓度.方法 采用BDS HYPERSIL C18(5μm,4.6×250m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二乙胺-磷酸(25:75:0.47:0.38);流速:1mL·min-1;检测波长:225nm;进样量20μL;柱温30℃.结果 西咪替丁在1μg·mL-1~100μg·mL-1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样品平均回收率为94%~104%,日内、日间RSD均低于5%(n=5).结论HT6K 本法专属性好,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可用于大鼠血浆中西咪替丁含量的测定.
作者:杨权;林静瑜;郭丹;黄慧;张月芬;倪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急性脑梗死采用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酚治疗疗效,并观察其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5月收治的9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7例,两组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丁苯酚治疗,观察组加用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酚软胶囊治疗,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对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进行评估,并统计两组总有效率.结果HT6K与对照组总有效率(68.09%)相比,观察组(89.36%)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给予依达拉奉联合丁苯酚治疗疗效显著,能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值得推广.
作者:赵新侠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为优化患者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 药师参与1例癫痫患者的药学会诊,分析皮疹的原因并协助制定治疗方案.结果 患者的皮疹得到有效的控制.结论 药师对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药品不良反应,尤其对于关键的治疗药物,需仔细了解用药史,结合过敏发生率和其他使用药物的情况认真分析.
作者:李彦萍;胡黎川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为了提高产妇产后宫缩强度并增强止血效果,分析和探讨给予益母草注射液治疗的价值和意义.方法 随机从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来我院分娩的产妇中选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随机分组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入组所有患者均于分娩后给予缩宫素肌注治疗,而试验组患者同时给予益母草注射液肌肉注射,对比不同治疗方案对产妇宫缩强度以及出血量的影响.结果 研究数据显示,和对照相比试验组患者产后出血量明显减少,而宫缩强度则显著增加,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妇产后应用益母草注射液治疗,在提高宫缩强度的同时减少出血量,效果明显,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梁凤潇;张应金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整理我院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患者治疗过程中不同的联用方案资料,探讨3种不同的治疗方案对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96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患者,对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成本花费、治疗效率等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治疗幽门螺旋杆菌为高效、经济的治疗方案.结果 研究组幽门螺旋杆菌治疗有效率93.75%,观察组有效率62.50%,对照组有效率87.50%.研究组溃疡治疗有效率为96.88%,观察组有效率78.13%,对照组有效率81.2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需要通过口服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治疗,治疗效果显著,不同种类药物的联用会产生不同的治疗效果,临床通过对所选患者进行不同方案的治疗对比,总结出奥美拉唑、阿莫西林以及克拉霉素三种药物联用所产生的临床治疗效果更加显著,其成本-效果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谢显琴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盐酸氨溴索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本病患者按住院号末位数的奇偶数,采用单盲简单随机,按1∶KG*3/51对照原则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口服,疗程均为2周.观察两组在治疗前后肺功能、用药前后的痰量、血气分析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5.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1.1%,治疗后,两组患者白细胞总数、C-反应蛋白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水平均出现明显下降,P WTBZ<0.05,观察组患者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例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指标相比较治疗后,治疗组PaO2、PaCO2与对照组比较改善较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FEV1治疗后各项指标改善情况比较,治疗组改善较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TBX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日排痰量明显减少.结论 采用盐酸氨溴索联合常规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疗效较好.
作者:劳新南;梅伟强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和分析采用缬沙坦联合消渴丸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9月收治的5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联合组(n=25)和对照组(n=25),联合组采用缬沙坦联合消渴丸进行治疗,对照组仅采用缬沙坦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情况和血糖、胰岛素变化情况.结果 联合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0.00%,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W TBX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以及空腹血糖(FBG)和餐后两小时血糖(2hPG)、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比较没有明显的差异性(PWTB Z>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比较有均有显著差异性(P<0.05);联合组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对照组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缬沙坦联合消渴丸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的治疗中有显著的疗效,能降低患者的血压,控制血糖水平,进一步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用药的安全性较高.
作者:陈锦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制备与表征吡嗪酰胺共晶,并考察其溶解度.方法 运用研磨法制备吡嗪酰胺共晶,利用粉末X射线衍射法(PXRD)、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红外光谱法(IR)对样品进行表征分析,考察其在纯水中的溶解性.结果 PXRD、DSC及IR结果均表明成功制备了吡嗪酰胺安赛蜜(1∶1)共晶;溶解性实验表明吡嗪酰胺形成共晶后,溶解性是原药的1.4倍.结论 通过研磨法首次成功获得了吡嗪酰胺安赛蜜共晶,溶解性得到了改善.
作者:韩薇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 考察国产奈韦拉平片与进口制剂的体外溶出度情况,并比较其体外溶出相似性.方法 分别考察各厂家奈韦拉平片在pH 2.0磷酸盐缓冲液中的溶出度,并比较了国产奈韦拉平片与进口制剂分别在pH 1.2盐酸水溶液、pH 2.0磷酸盐缓冲液、pH 4.5醋酸盐缓冲液、pH 6.8磷酸盐缓冲液4种介质中溶出行为相似性.结果 各厂家奈韦拉平片在pH 2.0磷酸盐缓冲液60min时溶出度均高于75%;有3个厂家的奈韦拉平片在4种溶出介质中的溶出曲线与进口制剂相似.结论不同厂家生产的奈韦拉平片溶出行为有显著差异,可能会影响药物在体内的生物利用度.
作者:伊丽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结合药品抽验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国家药品抽验信息系统对药品抽检全过程管理的工作模式,探讨如何应用系统提升药品抽验工作效能,并提出了进一步开发系统应用的思路.
作者:吴晋 刊期: 201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