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雪风
目的 考察氢醌乳膏在聚丙烯盒中的稳定性.方法 以性状、微生物限度及含量等为指标,进行影响因数试验、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考察.结果 在温度30℃±2℃、相对湿度65%±5%的条件下放置2个月,在室温25℃±2℃、相对湿度60%±10%的条件下放置6个月,样品的各项指标均符合质量标准.结论 根据稳定性考察结果,氢醌乳膏在聚丙烯盒中的有效期可暂订为6个月.
作者:王海蓉;朱兴年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住院患者退药情况,力求用药安全合理有效.方法 收集我院2016年4~6月20个病区退药分类统计单,分析汇总退药情况.结果HT6K 退药科室:ICU、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排列前三位.退药原因:缺药或者停药占比例大、患者出院其次、药物不良反应再次等等.退药种类:抗微生物药物、调节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药物、营养药排名前三位.结论 临床存在较多不合理的退药情况,需要加强规范化管理,降低用药安全隐患.
作者:沈莉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究分析替格瑞洛用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抗血小板治疗短期内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采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的对照组(45例),与选择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的观察组(45例),比较治疗24h后,两组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血小板计数指标,且记录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和脑梗死的发生率.结果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与对照组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与对照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没有显著差异(P>0.05),且两组患者均没有发生脑梗死,且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较小,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替格瑞洛用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抗血小板治疗的短期内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实践.
作者:杨国康;谢彬;徐敬寿 刊期: 2017年第08期
对我院2015年3月~2015年12月门诊处方中的1265例退药处方和退药单进行汇总分析.退药原因主要是医生电脑输入错误、患者家有备药以及患者不愿意使用.
作者:王海燕;钟小春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分析主动护理干预联合中药熏洗在混合痔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9月~2016年9月我院接受治疗的72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采取主动护理干预联合中药熏洗,严密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和恢复情况.利用统计学方法对此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遵医嘱行为和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试验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患者的遵医嘱行为与护理满意度也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混合痔围手术期患者通过主动护理干预联合中药熏洗,可有效地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术后住院天数,有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提高患者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邹芬;游晓青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研究小剂量地西他滨联G-HA预激方案对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0年06月~2016年08月收治的43例高危MDS患者进行研究,其中2010年06月~2013年06月收治的17例患者采用小剂量地西他滨治疗,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2013年07月~2016年08月收治的26例高危MDS患者采用小剂量地西他滨联合G-HA预激方案,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后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0.77%(21/26),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47.06%(8/17),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中19例患者出现血液系统不良反应,11例患者出现非血液系统不良反应,对照组中17例患者均发生血液系统不良反应,10例患者发生非血液系统不良反应,两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HT6K 小剂量地西他滨联合G-HA预激方案治疗高危MDS的临床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焕香;马聪妮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对门急诊输液厅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进行分析,针对性地进行护理干预,以降低输液中的药物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调查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输液厅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480例,分析不良反应累及的系统、不良反应的药物种类以及不良反应的原因,并针对性提出护理对策.结果 本文收集的480例药物不良反应主要累及皮肤系统,以头孢类药物发生的不良反应居多.分析其发生原因,包括患者本身的过敏体质、药物配伍禁忌、药物本身的不良反应、药物纯度问题以及用药错误,其中以过敏性体质原因为常见.结论 输液厅患者流量巨大,护理人员需掌握相关药物知识,了解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保证用药的安全性,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减少护患纠纷.
作者:肖辉;林云华;陈锦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头孢克洛联合替硝唑治疗盆腔炎疗效.方法 收集我院慢性盆腔炎的患者,分为:研究组(治疗方案为头孢克洛和替硝唑)和对照组(治疗方案为替硝唑).对比①两组治疗疗效.②两组药物服用不良反应.结果 ①两组治疗疗效比较有差异(P<0.05);②研究组服用期间出现1例恶心,1例呕吐;对照组有1例腹泻,研究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1%,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 头孢克洛联合替硝唑治疗盆腔炎临床效果肯定,安全性好.
作者:史永红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耐克罗米芬的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应用来曲唑联合高纯度尿促性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克罗米芬耐药的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83例,均给予来曲唑联合高纯度尿促性素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135个治疗周期中,周期排卵率为96.3%;单卵泡发育率为70.4%;周期取消率为1.5%;无排卵周期率为3.7%;单胎妊娠率32.3%.妊娠组治疗周期、成熟卵泡及10~14mm卵泡数均高于未妊娠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WTBZ<0.05).结论 临床治疗耐克罗米芬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时,来曲唑与高纯度尿促性素联合治疗方法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有效促进患者排卵,提升妊娠率.
作者:寇淑敏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分析西药房差错纠纷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方法 对本院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的处方调配、发药等相关数据进行收集,对这些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西药房差错纠纷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结果 西药房出现差错纠纷主要有药剂人员、患者和其他医务人员三个方面的因素,药剂人员因素引起的纠纷18起,主要是投诉服务态度、无皮试发药、发错药物等;患者因素引起的纠纷3起,主要是个体化用药需求投诉以及价格投诉;其他医务人员因素引起的纠纷6起,主要是医师开方错误、输液反应和护士未检查出药品差错.结论 西药房差错纠纷主要是由服务态度恶劣、发错药物等原因引起的,西药房针对这些原因,应积极开展药师培训工作,规范操作流程,制定严格工作制度,建立差错登记制度等,从而减少西药房差错纠纷的发生.
作者:吴锐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前列地尔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后循环缺血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170例后循环缺血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将2015年7月之前收治的8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将2015年7月之后收治的85例作为研究组,采用前列地尔联合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分别为95.29%、84.71%,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斑块大小、斑块厚度以及血管中膜厚度均有所降低,但研究组降低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前列地尔联合阿托伐他汀能有效提高后循环缺血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疗效,降低斑块厚度,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宋广强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胰岛素泵短期强化方案应用于妊娠糖尿病(GDM)患者中的效果与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GDM患者110例,以随机数字表将其分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门冬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与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胰岛素泵短期强化治疗与针对性护理.观察对比两组干预前后血糖水平的变化及低血糖情况.结果 研究组干预后,FBG、2hPB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WTBXP<0.05).研究组治疗期间低血糖的发生率为3.64%,低于对照组14.55%(P<0.05).结论 胰岛素泵短期强化方案应用于GDM患者中具有显著的作用,联合针对性护理可以进一步保证降糖效果与安全.
作者:李爱玲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甘草及其制剂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在变态反应、假性醛固酮增多症、内分泌紊乱、消化系统不良反应、神经与精神系统反应等方面.在临床上应坚持辨病辨证、合理配伍、控制剂量与疗程、完善不良反应监测以减少不良反应发生,促进合理用药,充分发挥其特长提高疗效.
作者:许妹萍;陈晓明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考察陈夏疏风解毒颗粒贮存期间的质量稳定性.方法 采用加速6个月试验和长期12个月试验,分别对该制剂的外观性状、薄层鉴别、粒度、水分、溶化性、微生物限度等6个项目进行检测,并与0个月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各检测指标在稳定性考察期内均符合该药品质量标准规定,颗粒所含水分呈缓慢上升趋势.结论 陈夏疏风解毒颗粒以现有包装贮存12个较稳定,但颗粒有逐渐吸潮迹象,提示药品生产企业注重该药贮存期间的质量追踪,考虑改进干燥技术、包装工艺,同时,在贮存过程中应注意控制温湿度,确保药品安全、有效、稳定.
作者:郑秀斌;何琳俐;罗春燕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筛选注射用泮托拉唑钠处方.方法 参照正交试验方法设计不同处方,用相同生产工艺制备样品,以有关物质为指标,对配方进行筛选.结果 优选得到辅料佳用量为甘露醇2.5%,依地酸二钠0.025%,不添加枸橼酸钠.结论 按该处方制备的泮托拉唑钠粉针质量均一稳定,在长期稳定性试验中优于原研处方.
作者:密玮玮;刘志恒;姚忠明;沈振忠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建立哌拉西林原料高聚物的分析方法.方法 采用葡聚糖凝胶G-10色谱柱(15mm×400mm),以含3.5%硫酸铵的pH 7.0的0.1mol·L-1磷酸盐缓冲液[0.1mol·L-1 Na2HPO4-0.1mol·L-1 NaH2PO4(61∶KG-*3/539)]为流动相A,水为流动相B,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54nm,进样量100μL.结果 在5~80mg·mL-1范围内样品浓度与高聚物峰面积线性良好(r=0.9975),检出限25ng.结论 该方法快速、简便、准确,适用于哌拉西林中聚合物的分析.
作者:易巧;涂明珠;刘绪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研讨小儿支原体肺炎(MPP)合用红霉素、阿奇霉素序贯治疗的临床药效.方法 从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8月选取72例小儿MPP病例参与研究试验,并随机分为两组(36例/组),Ⅰ组接受红霉素用药,Ⅱ组接受红霉素、阿奇霉素联合序贯治疗,评估两组的临床药效.结果 与Ⅰ组数据(总有效率80.6%、药物副反应发生率33.3%)相比,Ⅱ组患儿接受方案用药后的总有效率(97.2%)显著提高,药物副反应发生率(11.1%)显著下降(P<0.05).结论 联合红霉素、阿奇霉素对小儿MPP进行序贯用药,药效显著、副反应较少,值得加强推广.
作者:侯昌凤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甘草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中草药,在很多疾病的治疗当中,多发挥着作用.在甘草当中,含有很多有效成分,在分离纯化技术较为成熟的今天,其中很多有效成分得以分离和鉴定,为甘草药用价值的发挥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研究证明,在甘草及其有效成分当中,能够对免疫系统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例如免疫抑制、免疫增强等.同时,也可对免疫细胞的活性、成熟状态等产生一定的影响.基于此,本文主要对甘草及其有效成分对免疫系统调节的作用进行了探究.
作者:方鉴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对市场上流通的橘络药材的质量进行分析研究,拟为其质量标准的提高奠定基础.方法 主要是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橘络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橘络中橙皮苷的含量等.结果 TLC法鉴别色谱特征斑点明显.橙皮苷对照品在0.0025~0.5010mg·mL-1的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1%,RSD为1.3%(n=6),10批橘络样品中含橙皮苷按干燥品计平均6.19%.结论 本文建立的TLC和HPLC方法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橘络的质量控制.
作者:倪艳娜;丁晴 刊期: 2017年第08期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系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胆管和胰管等病变引起的出血.根据出血的病因分为非静脉曲张性出血和静脉曲张性出血两类.本文结合一位长期吸烟饮酒的十二指肠溃疡伴出血患者诊疗案例,对非静脉曲张性出血的规范治疗做相应分析,使临床用药更趋合理化:其中抑酸治疗以止血抑酸为主,有利于止血和预防再出血,同时治疗消化性溃疡;生长抑素类药物治疗是肝硬化急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首选药物之一,也被用于急性非静脉曲张出血的治疗,奥曲肽和生长抑素对不同的生长抑素受体亚型的亲和力不同,而奥曲肽针更适用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治疗;铋剂的四联疗法为幽门螺旋杆菌(HP)治疗推荐方案.
作者:金智勇;曾大利;周彬 刊期: 2017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