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元
目的 探讨莱菔子在小儿咳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咳喘患儿5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是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小儿肺咳颗粒治疗,观察组则采用中药莱菔子方剂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复发情况.结果 对照组80.00%患儿治疗后有效,观察组患儿均得到有效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患儿治疗后复发7例(28.00%),观察组患儿复发2例(8.00%),两组复发率比较P<0.05.结论 莱菔子对于小儿咳喘治疗具有显著效果,且治疗后复发率低,值得中医临床推广.
作者:刘学;马琛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不同输液配伍对舒血宁注射剂稳定性影响及与不良事件的关系,促进舒血宁临床安全性应用.方法 实验室检测舒血宁注射剂不同输液稳定性情况,回顾性分析2009~2016年近7年期间舒血宁注射剂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与不同输液配伍的相关性.结果 与5%GS相比超说明书配伍组pH值及微粒变化有差异,舒血宁所致不良事件19例中,存在超说明书配伍使用12例(63.16%).与按5%GS相比,超说明书配伍用药时不良事件发生时间较迟,累及皮肤及附件系统的比例较大.结论 输液配伍选用对舒血宁注射剂稳定性有一定影响且会影响舒血宁注射剂不良事件的发生,临床应用应严格按照说明书要求.
作者:王建;黄瑾;袁芳;李璐奕;金辉;夏小凤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水囊压迫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经阴道分娩产后出血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从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158例自然分娩产妇按照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81例,利用宫腔填纱布联合米索前列醇进行治疗;实验组77例,利用水囊压迫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用不同促宫缩药物及宫腔压迫止血物,放置、取出时间,2h、24h出血量,止血有效率,再次出血以及术后状况.结果 ①实验组患者宫腔压迫止血物放置和取出时间分别为(4.4±3.8)min和(2.0±1.6)min,均显著的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2h出血量为(25.7±9.8)mL,显著的低于对照组(40.8±10.2)mL(P<0.05);两组患者术后24h出血量差异不显著(P>0.05).②实验组患者止血有效、再次出血、术后发热以及子宫切除发生率均显著的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水囊压迫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阴道分娩产后出血临床效果较好,在临床中具有推广和应用价值.
作者:修春梅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养血清脑颗粒联合舍曲林治疗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180例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即养血清脑颗粒联合舍曲林组92例,对照组即单用舍曲林组88例,疗程3个月.分别在治疗前和疗程结束后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rating scale for depression,HAMD)评分来评估抑郁症状的改善情况,应用TESS不良反应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TESS)评估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实验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 养血清脑颗粒联合舍曲林治疗卒中后抑郁安全有效.
作者:赵俊杰;孟祥宇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调查分析我院住院患者退药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与对策,以减少退药事件的发生.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中心药房2014年3月临床退药单共285份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退药原因主要是更改医嘱(48.07%)、患者出院(21.05%)、录入错误(18.25%)和患者拒用(8.07%),退药科室主要是重症医学科(ICU)、神经外科、康复医学科及儿科.结论 应制订相应完善的退药制度,加强中心药房退药情况的管理,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周晓明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干扰素雾化吸入联合双黄连口服液对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疱疹性咽峡炎患儿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4例.在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静脉滴注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干扰素雾化吸入联合双黄连口服液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7d.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近期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疱疹消失时间、退热时间、咽痛消失时间、淋巴结肿大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9%(P<0.05).结论 干扰素雾化吸入联合双黄连口服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提高近期临床疗效.
作者:王喜成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用药误区及合理用药.方法 入选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患者120例,分析患者的糖皮质激素类用药情况,使用误区并提出合理用药策略.结果 120例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分患者分布在各科室的使用情况为儿科、呼吸科、妇产科和骨科,其中呼吸科三种及以上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联用的使用率为32.4%,明显高于儿科、妇产科和骨科,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用药误区包括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发生不良反应,当成退热药使用,当成抗生素使用,在慢性疾病和皮肤疾病中滥用.结论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使用错误会增加药物治疗中的不良反应的发生,产生药源性疾病,分析使用误区有利于合理用药的提出,可避免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临床中滥用.
作者:黄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分析苯磺酸氨氯地平(络活喜)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性高血压病患者318例进行研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络活喜治疗组与硝苯地平治疗组,每组各159例,硝苯地平治疗组给予硝苯地平治疗,络活喜治疗组给予络活喜治疗,实验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内皮功能、血压状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通过对比发现,络活喜治疗组患者治疗前的内皮功能以及血压状况与硝苯地平治疗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的内皮功能、血压状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与硝苯地平治疗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络活喜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病患者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安全性较高,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惠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分析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单相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在本院接收的单相抑郁症患者中,随机选取17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于2013年9月至2016年9月期间入院治疗,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86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帕罗西汀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应用艾司西酞普兰进行治疗,评价、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评价指标包括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抑郁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前后抑郁评分、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司西酞普兰、帕罗西汀治疗单相抑郁症的临床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武扬;王雷宇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对乌檀(Nauclea officinalis Pierre ex Pitard)根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综合运用硅胶柱色谱、反相硅胶柱色谱和半制备型高效液相等色谱方法进行系统分离,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其波谱数据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乌檀的根中分离出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9-O-methyl-3,14-dihydroangustoline(1)、cinnamic acid(2)、异阿魏酸甲酯(3)、vanillin(4)、ethyl4-hudroxycinnamate(5)、vincosamide(6).结论 化合物3~5首次从乌檀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张婧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建立大鼠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胰岛素抵抗(IR)动物模型,探究其卵巢病理变化及生殖内分泌异常.方法 将120g左右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来曲唑组,来曲唑+高脂组,每组10只.来曲唑组每日常规饲料喂养并灌服来曲唑0.5%CMC-Na溶液1mg·kg-1,来曲唑+高脂组每日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并灌服来曲唑0.5%CMC-Na溶液1mg·kg-1,空白对照组每日自由进食饮水.观察动情周期、体重和卵巢组织学变化,测定糖耐量(OGTT)、空腹血糖(FPG)和空腹胰岛素(FINS)浓度,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检测血清性激素促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孕酮(P)、睾酮(T).结果 来曲唑组和来曲唑+高脂组大鼠均失去规律动情周期,且卵巢呈多囊样改变,卵巢闭锁卵泡增多,闭锁卵泡直径增大,颗粒细胞层数明显减少,黄体数量减少.与对照组比较,来曲唑+高脂组大鼠体重增长幅度增加(P<0.01),FINS升高(P<0.01),HOMA-IR升高(P<0.05).血清性激素LH、T、LH/FSH升高,P、E2降低.结论 来曲唑配合高脂饮食可成功诱导多囊卵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
作者:董靖靖;薛楚;黄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阿托伐他汀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研究所选对象为我院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0例,按照数字随机方式将全部患者分成两组,40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抗心绞痛治疗,40例实验组患者则在常规抗心绞痛治疗的同时,给予阿托伐他汀口服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以及心电图改善有效率方面,实验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CRP值和血脂水平在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RP值和血脂水平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而且实验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进行治疗时,阿托伐他汀治疗具有比较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对心绞痛症状进行显著改善,具有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陈忠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双歧杆菌活菌胶囊联合间断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8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4例.研究组患儿给予双歧杆菌活菌胶囊联合间断蓝光照射治疗,而对照组患儿则仅给予间断蓝光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水平,观察两组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59%,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治疗后的血清胆红素水平为(146.72±23.76)μmol·L-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96.73±42.24)μmol·L-1,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4%,低于对照组的5.88%,但两组间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歧杆菌活菌胶囊联合间断蓝光照射可有效降低新生儿黄疸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且不良反应少,值得应用于临床.
作者:吴会利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利培酮与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糖代谢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9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n=46)和对照组(n=46),治疗组采用利培酮治疗,对照组采用氯氮平治疗,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指标水平变化,采用阴性和阳性症状评定量表(PANSS)评定两组患者病情改善情况,采用生活质量量表(QOL)评价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FBG、1h PBG、2h PBG、3h PBG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1h PBG、2h PBG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后两组阳性症状和一般精神病理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阴性症状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QOL各领域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且治疗组心理、社会关系、精神领域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利培酮和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均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但相对于氯氮平,利培酮对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较氯氮平小,且更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赵玉香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贝那普利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 抽取2013年10月~2016年12月我院94例DN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统计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24h尿蛋白排泄量(UAER)〕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62%(44/47)高于对照组78.72%(37/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Scr、BUN及UAE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观察组Scr、BUN、UAER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7.02%(8/47)与对照组12.77%(6/4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DN贝那普利与羟苯磺酸钙联合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肾功能,且具有一定安全性.
作者:李志强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在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并提出了相关护理措施.方法 2016年4月到2017年5月选择在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给予米索前列醇预防出血,观察组给予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预防出血,并加强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的产后24h流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后2h流血量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所有产妇给药前后血常规、肝肾功无明显变化,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在产后出血中的应用能减少出血量,安全性佳,不过也需要加强护理管理.
作者:张金芝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盐酸罗哌卡因和舒芬太尼硬膜外联合麻醉在分娩镇痛过程中对产程的影响以及对母婴的影响.方法 以2013年5月至2016年4月抽取的58例阴道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58例产妇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29例,另一组为镇痛麻醉组29例.镇痛麻醉组行PCEA镇痛麻醉,并与同期相似条件自然分娩的初产妇(对照组)进行比对,同时观察两组产妇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总产程:镇痛麻醉组产程较对照组产程缩短;新生儿Apgar评分:镇痛麻醉组新生儿Apgar评分为优;产妇产后恢复良好;产后出血、剖宫产、新生儿窒息率两组比较没有明显差异,镇痛率高达96.55%.结论 对于产科分娩镇痛,硬膜外联合麻醉可达到分娩镇痛、加速产程、促进产妇产后恢复的作用效果,并且对胎儿无不良影响,可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励;周敏;张龙新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研讨新生儿期经不同静脉途径输注高渗性药物、刺激性药物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8月选取96例需要输注高渗性及刺激性药物的新生儿参与研究试验,并随机分为两组,Ⅰ组48例经四肢浅静脉留置针,Ⅱ组48例经颈外静脉留置套管针,评估该两种静脉输注方案的应用情况.结果 Ⅱ组患儿的留置针使用时间为(71.8±12.5)h,相比Ⅰ组的(50.2±10.8)h显著延长(P<0.05).两组患儿在试验期间有产生静脉炎,Ⅱ组发生率为6.25%,显著比Ⅰ组的发生率(18.75%)显著降低(P<0.05).结论 对新生儿输注高渗性或刺激性药物时,经颈外静脉途径给药可显著延长留置针使用时间,且尽量避免引发静脉炎,总体效果较经四肢浅静脉途径给药理想,值得推荐.
作者:彭芳慧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颈椎病性眩晕症应用天麻葛根汤的临床意义.方法 以某院2015年10月3日至2016年9月21日颈椎病性眩晕症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遵循平均、完全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予以天麻葛根汤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血流速度以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前症状积分、血流速度不具高度对比性,P值大于0.05;治疗后,观察组症状积分(18.28±2.09)分、LVA(47.11±2.80)cm/s、BA(48.98±2.55)cm/s、RVA(46.93±1.28)cm/s,较对照组而言均更优,P值小于0.05;在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方面,两组数据没有明显差异,P值大于0.05.结论 天麻葛根汤应用于颈椎病性眩晕症中,可有效改善血流状况及症状积分.
作者:陈雪华;黄东万;简小燕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辛伐他汀在脑血栓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择于2014年3月至2015年4月于我院就医的脑血栓病患52例,所有患者均在入院前进行全面检查,进行病情确诊,且签署手术同意书,然后随机均分为两组,即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为26例,所有病患均采取传统的溶栓治疗,而研究组则在以上基础上配合辛伐他汀治疗,同时对比各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计算整体治疗有效率.结果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治疗效果对比方面,研究组26例患者整体治疗有效率为92.31%;而对照组26例患者整体治疗有效率为53.85%;以上组间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与传统的溶栓治疗相比较,辛伐他汀治疗能够大大提升对脑血栓治疗的临床疗效,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李丹 刊期: 201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