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门、急诊超说明书用药的处方分析及对策研究

杨丽雄;蔡丽秋

关键词:超说明书用药, 处方分析, 管理规范
摘要:目的 了解某院门、急诊超说明书用药情况并进行分析,为规范医院超说明书用药行为提供对策参考.方法 抽取某院2015年1~12月门、急诊处方,根据药品说明书内容,统计分析其中超说明书用药情况.结果 抽取1200张处方,共有109张超说明书用药,主要包括超适应症(48.62%)、改变给药途径(24.77%)、超剂量(18.35%)等.结论 门、急诊超说明书用药情况较为普遍,患者用药存在安全隐患,建议相关部门及早制定超说明书用药管理规范,以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海峡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治疗肩周炎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中医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研究观察.方法 将我院自2012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46例肩周炎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为23例,给予观察组患者使用中医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西医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肩周炎发作频率、治愈率,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观察两组患者康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9.1%,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5.3%,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05).结论 中医辨证施治治疗肩周炎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疼痛,安全、无毒副作用,患者容易接受,值得大范围推广使用.

    作者:李洪云;玄敏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石蜡油在粘连性肠梗阻保守治疗中的作用分析

    目的 研究并解析石蜡油在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临床治疗期间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择2011年 ~2015年期间我院普外科确诊的54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27例,试验组患者应用石蜡油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常用泻剂进行治疗,应用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和常规泻剂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相比较,石蜡油的应用所取得的治疗效果是相对可观的.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2.6%,与对照组63.0%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石蜡油在粘连性肠梗阻保守治疗中的应用,和他类泻剂相比较,能够大幅度优化临床治疗效果,副作用小,故此石蜡油在粘连性肠梗阻保守治疗中具有普及与应用价值.

    作者:刘洪福;邓伟;赖剑;曾翔辉;范琳锋;曾祥福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阿维A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药物阿维A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4年7月~2015年12月我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分成实验组42例,对照组42例,实验组给予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药物阿维A进行治疗,对照组采取单纯阿维A药物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 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5.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7.14%,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9.52%,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1.42%,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寻常型银屑病的治疗中,给予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阿维A治疗方案,其效果确切优良,并发症较少,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黄晓芸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普米克令舒和异丙托溴铵在婴幼儿喘息的雾化治疗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索更好的普米克令舒和异丙托溴铵雾化治疗时护理的方法.方法 针对喘息患儿,用普米克令舒和异丙托溴铵配制成4 mL药液,选用合适型号的雾化泵进行雾化治疗,1日2次,1次8~10 min.对使用压缩泵雾化普米克令舒及异丙托溴铵时的各环节的操作心得进行归纳总结,包括良好的环境准备、选择适当的雾化时机、雾化前患儿口鼻的清洁、父母的宣教、雾化过程中及雾化后的观察及处理.结果 72.5%的患儿对床边雾化治疗有抵触行为,而在专用雾化室,有抵触行为的患儿为38.7%;刚进食的患儿出现哭闹、不配合的比例为50%,饥饿的患儿出现哭闹、不配合的比例为66.7%,进食后2h的患儿出现哭闹、不配合的比例为18.7%;40.0%鼻腔有较多分泌物的患儿雾化后喘息减轻或缓解.鼻腔无分泌物的患儿雾化后喘息减轻或缓解的比例为88.9%;经过宣教的家长错误操作的比例为15%,未经过宣教的家长错误操作的比例为50%.雾化时患儿出现心率明显增快或者出现气促、发绀等表现者的比例为5.8%,给予暂停雾化、吸氧后上述症状可缓解,能再继续雾化;雾化后有40.9%的患儿出现口腔、咽喉部痰液增多,4.9%出现发绀、气促表现,给予吸氧、吸痰等处理后上述症状可缓解.结论 适当的护理措施可确保雾化治疗婴幼儿喘息急性发作,改善喘息症状和肺功能.

    作者:王华玲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奥拉西坦治疗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用药效果观察及临床研究

    目的 探究分析奥拉西坦治疗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用药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降压、口服阿司匹林及对症治疗的对照组(43例),与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选择奥拉西坦治疗的观察组(43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和日常生活自理量表(ADL)、不良反应发生率,评价疗效.结果 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状态均有所改善.两组患者的临床状态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患者的MMSE评分(28.36±2.42)分与ADL评分(66.24±10.23)分均优于对照组的MMSE评分(20.57±4.39)分、ADL评分(52.74±9.68)分,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2例,占4.6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5例,占11.63%,差异显著(P<0.05),结论 奥拉西坦治疗卒中后认知障碍的用药作用明显,可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实践.

    作者:刘东炜;全仁子;黄守标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补脾治瘫丸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制定补脾治瘫丸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显微鉴别法对方中黄芪、山药、赤芍、僵蚕、酸枣仁、党参、当归进行定性鉴别;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黄芪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葛根素含量,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21:79),检测波长为250nm,流速为1.0mL·min-1,柱温为35℃.结果 显微鉴别特征明显,其他药材无干扰;薄层色谱斑点清晰,分离度好,阴性对照无干扰;葛根素在164~820μg(r=0.9998)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99%,RSD=0.1%.结论 本法简便、快速、重复性好,可用于补脾治瘫丸的质量控制.

    作者:魏秋宇;马海春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提高我院药房慢性病的药学服务质量探讨

    目的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提高我院药房慢性病的药学服务质量.方法 通过分析慢性病的本质和特点及我院药学服务中遇到的问题,提出能够提高我院药房慢性病的药学服务质量的相关措施.结果 我院药房慢性病的药学服务质量存在药物发放易混淆、忽略患者接受能力、药物调剂不当、药师服务水平较低的现象,针对这些质量问题,总结了几点解决措施,实践证明这些措施对提高我院药房慢性病服务质量有着重要意义.结论 在慢性病的药学服务中应该完善相关服务措施,包括建立用药的咨询窗口,逐渐改变慢性病的药学服务理念,端正服务态度,完善服务工作,建立健全相关用药档案,提高药师的药学专业素质和知识水平,让慢性病患者在我院药房服务中提高对慢性病的了解,增强患者用药依从性.

    作者:潘梁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基于可靠性增长规划模型对脑梗死病临床用药监测与评价

    目的 降低不合理用药现象,提高临床精准用药的水平.方法 设计脑梗死康复期临床路径用药监测系统,通过建立合理用药规则库、用药审查管理、临床失效数据管理三大模块来对这套临床路径系统中的用药情况进行监测与预警,拟采用系统可靠性增长规划的经典参数模型对用药监测系统进行评估,通过定义系统失效数据类型,采集失效数据并用AMSAA模型进行可靠性增长分析与评价.结果 提高医生用药的合理性,减少了不合理用药情况的发生.结论 通过使用临床路径系统,为医院用药安全的信息化建设提供新思路.

    作者:代凯;黄至辉;唐迎春;甘志超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肾炎康复片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气阴两虚夹湿瘀型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效果

    目的 观察肾炎康复片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气阴两虚夹湿瘀型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在2015年4月~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124例气阴两虚夹湿瘀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设为观察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其中对照组单独给予患者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给予肾炎康复片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压变化、24h尿蛋白水平、肌酐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低于观察组,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24 h尿蛋白量明显高于观察组,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肌酐含量高于观察组,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气阴两虚夹湿瘀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而言,可通过肾炎康复片联合贝那普利来改善24h尿蛋白水平,增加临床疗效,有一定临床运用意义.

    作者:施进宝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真菌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对抗真菌药的敏感性分析

    目的 分析我院2014年06月~2017年06月真菌血流感染病原学分布及对抗真菌药的敏感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临床送检的血培养经Bact/Alert 3D血培养仪培养,经科玛嘉显色平板、YST鉴定卡或API 20C AUX试剂条进行鉴定,用药敏试剂条ATB Fungus3或氟康唑药敏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并对真菌菌种分布及药敏结果做统计学分析.结果 经血培养分离到的真菌共89株,多分布于高龄老年患者和重症监护室,以白色念珠菌(29,32.58%)、近平滑念珠菌(15,16.85%)、热带念珠菌(14,15.73%)和光滑念珠菌(9,10.11%)为多见,MIC法药敏结果显示对氟康唑敏感性分别为:100%、92.85%、100%、75.00%.76株采用MIC法显示对抗真菌药总敏感性依次为:两性霉素B为100%,5-氟胞嘧啶为97.37%,氟康唑和伏立康唑均为90.78%,伊曲康唑为77.63%.结论 真菌血流感染以白色念珠菌为主,绝大多数真菌对抗真菌药具有较高敏感性,尚未出现对两性霉素B耐药菌株.

    作者:余小丽;陈愉生;林晟;胡辛兰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雷珠单抗治疗缺血性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疗效

    目的 观察雷珠单抗玻璃体腔内注射治疗缺血性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临床病例研究.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科确诊为缺血性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患者共17例(17眼),所有患者均行1次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0.5mg(0.05mL),对比治疗前后患者佳矫正视力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测量黄斑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的改变.结果 平均佳矫正视力治疗前为(0.23±0.16),治疗后1个月、6个月分别为(0.28±0.17)、(0.30±0.08);黄斑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平均值治疗前为(476±230)μm,治疗后1个月、6个月分别为为(270±127)μm、(307±104)μm.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1个月后,患者视力提高,黄斑水肿减轻,视力和神经上皮层厚度改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6个月后,患者视力提高欠佳,黄斑水肿有所减轻,视力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神经上皮层厚度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雷珠单抗玻璃体腔内注射治疗缺血性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是有效的治疗方法,治疗1个月后视力提高,黄斑水肿减轻,效果好;治疗6个月后,视力回退,长期效果需增加患者例数及延长随访时间进一步观察.

    作者:李琼;张卉颖;郜忠海;陈靖;江玲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布地奈德和肝素雾化吸入佐治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采用布地奈德和肝素雾化吸入佐治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 将近期(2015年7月 ~2016年7月时期)在本院就诊,以小儿毛细支气管炎为诊断并行治疗的60例患儿,数字随机法分成两组,即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30例,及在其基础上配合布地奈德和肝素雾化吸入佐治的雾化组30例.将两组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结果 疗程结束后实验组总有效率为100.00%,治愈率为63.33%,对照组为86.67%,治愈率为33.33%.两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上述两组均未有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采用布地奈德和肝素雾化吸入佐治,可安全且有效的提高临床有效率与治愈率,有在临床上普及、推广、使用价值.

    作者:孙倩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LH-160氦氖激光联合丙种免疫球蛋白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护理分析

    目的 讨论LH-160氦氖激光联合丙种免疫球蛋白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护理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 现随机选取2015年3月 ~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78例,分成观察组39例,对照组39例,对照组采取临床常规治疗,观察组采取LH-160氦氖激光联合丙种免疫球蛋白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退热时间、口腔溃疡面恢复时间、手足疱疹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 观察组退热时间、口腔溃疡面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7.44%,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1.79%,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H-160氦氖激光联合丙种免疫球蛋白在治疗重症手足口病中有着确切的效果,同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患儿退热以及口腔溃疡面恢复更加迅速,是临床上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案.

    作者:温红秀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清火片中大黄灭菌工艺研究

    目的 比较干热灭菌法和湿热灭菌法对清火片中大黄药材灭菌效果的影响,选择适宜的灭菌方法.方法 用不同灭菌方法对大黄药材进行灭菌处理,用微生物限度检查法进行灭菌后检查,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考察主要成分的含量变化.结果 干热灭菌效果不如湿热灭菌,湿热灭菌条件下各参数均能起到很好的灭菌效果;采用湿热灭菌105℃-40min、121℃-8min、121℃-15min的灭菌工艺所得大黄结合蒽醌损失较大,采用湿热灭菌100℃-10 min、100℃-20 min及干热灭菌工艺,结合蒽醌没有损失.结论 结合能耗考虑,认为采用100℃下湿热灭菌10 min的方法是清火片中大黄药材灭菌的佳工艺.

    作者:曾金香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和珍珠明目滴眼液治疗视疲劳的疗效对比

    目的 对比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和珍珠明目滴眼液治疗视疲劳的临床疗效.方法 入选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的视疲劳患者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珍珠明目滴眼液治疗,观察组采用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在临床疗效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总的有效率分别为90.0%与66.7%,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 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治疗视疲劳的临床疗效更好,值得临床中的推荐应用.

    作者:林龙齐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正交试验优选克白颗粒的成型工艺

    目的 研究克白颗粒的佳成型工艺.方法 用单一辅料及不同比例的混合辅料进行试验,以吸湿百分率、成型性、溶化性、流动性的综合评分为指标进行辅料筛选;用L9(34)正交试验进行工艺参数的优化.结果 筛选出辅料为单一辅料糊精,佳工艺的药辅比为1:1.3,混料时间7min,浸膏密度为1.22~1.30.结论 制备工艺合理,制粒简单,为克白颗粒的生产提供试验基础.

    作者:王维;蔡银燕;王跃鑫;黄巧玲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多索茶碱合用地塞米松致精神异常1例

    目的 对1例精神异常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帮助.方法 分析病例,查阅文献,对本例不良反应的现象和原因进行判断和分析.结果 多索茶碱和地塞米松联用导致精神异常的不良反应可能性很大.结论 提示临床医生对相对较为安全的多索茶碱引起警惕.临床药师对药物不良反应的判分析、干预、监测,对患者的安全用药意义重大.

    作者:陈盈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380株假丝酵母菌感染的临床分布及药敏分析

    目的 探讨医院感染假丝酵母菌的临床分布及药敏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医院2013~2016年临床分离的380株假丝酵母菌科室分布及5种抗真菌药的药敏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在380株假丝酵母菌中,感染率高的三种分别是白假丝酵母菌272株(72.89%)、光滑假丝酵母菌41株(11.05%)、热带假丝酵母菌14株(3.95%);主要分布在内一科、内二科(肿瘤化疗及糖尿病)、外一科;在年龄分布上,感染主要以45岁以上的患病者为主,15~45岁是其次,15岁以下感染率少;假丝酵母菌对两性霉素和氟胞嘧啶敏感率均高,克柔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敏感率较低,2株都柏林假丝酵母菌则对氟康唑仅为中度敏感.结论 医院感染的假丝酵母菌感染主要以白假丝酵母菌为主,对常见抗真菌药物药敏结果敏感性较好.

    作者:杨礼彬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HPLC法测定复方氨酚穿心莲片中三组分的含量和含量均匀度

    目的 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复方氨酚穿心莲片中对乙酰氨基酚、咖啡因和马来酸氯苯那敏3个化学药物的含量,并对咖啡因和马来酸氯苯那敏进行含量均匀度的测定.方法 采用Waters SunFire C18(150mm×4.6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溶液(15:85),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64nm,柱温为35℃,进样量20μL.结果 对乙酰氨基酚、咖啡因和马来酸氯苯那敏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01.4~1014μg·mL-1(r=0.9999),5.940~59.40μg·mL-1(r=1.0000),1.546~15.46μg·mL-1(r=0.999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3%,100.4%和100.6%(n=9).结论 此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华小懿;龚建茜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宫血宁辅助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效果及对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宫血宁辅助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效果及对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围绝经期功血患者66例,按照用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同研究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米非司酮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宫血宁胶囊联合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检测比较HGB水平及子宫内膜厚度的变化;观察记录控制出血时间以及完全止血时间;测定E2、FSH、LH、P水平.结果 干预后,两组HGB水平、子宫内膜厚度均有所改善,且研究组HG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子宫内膜厚度明显薄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后控制出血以及完全止血时间明显长于研究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E2、FSH、LH、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宫血宁胶囊联合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血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HGB水平及子宫内膜厚度,迅速调控出血,有效的降低了患者的血清性激素水平,可在基层医院中推广应用.

    作者:庄妙 刊期: 2017年第12期

海峡药学杂志

海峡药学杂志

主管: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药学会福建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