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肾炎康复片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气阴两虚夹湿瘀型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效果

施进宝

关键词:肾炎康复片, 贝那普利, 慢性肾小球肾炎
摘要:目的 观察肾炎康复片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气阴两虚夹湿瘀型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在2015年4月~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124例气阴两虚夹湿瘀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设为观察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其中对照组单独给予患者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给予肾炎康复片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压变化、24h尿蛋白水平、肌酐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低于观察组,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24 h尿蛋白量明显高于观察组,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肌酐含量高于观察组,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气阴两虚夹湿瘀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而言,可通过肾炎康复片联合贝那普利来改善24h尿蛋白水平,增加临床疗效,有一定临床运用意义.
海峡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麻黄汤加减方治疗急性喘息型支气管炎的效果探讨

    目的 观察中药麻黄汤加减方治疗急性喘息型支气管炎的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法,将88例门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中药麻黄汤加减方治疗.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5.45%,高于对照组的81.82%(P<0.05).两组均无严重不良事件.结论 中药麻黄汤加减方治疗急性喘息型支气管炎,疗效确切,安全性佳.

    作者:张丽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真菌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对抗真菌药的敏感性分析

    目的 分析我院2014年06月~2017年06月真菌血流感染病原学分布及对抗真菌药的敏感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临床送检的血培养经Bact/Alert 3D血培养仪培养,经科玛嘉显色平板、YST鉴定卡或API 20C AUX试剂条进行鉴定,用药敏试剂条ATB Fungus3或氟康唑药敏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并对真菌菌种分布及药敏结果做统计学分析.结果 经血培养分离到的真菌共89株,多分布于高龄老年患者和重症监护室,以白色念珠菌(29,32.58%)、近平滑念珠菌(15,16.85%)、热带念珠菌(14,15.73%)和光滑念珠菌(9,10.11%)为多见,MIC法药敏结果显示对氟康唑敏感性分别为:100%、92.85%、100%、75.00%.76株采用MIC法显示对抗真菌药总敏感性依次为:两性霉素B为100%,5-氟胞嘧啶为97.37%,氟康唑和伏立康唑均为90.78%,伊曲康唑为77.63%.结论 真菌血流感染以白色念珠菌为主,绝大多数真菌对抗真菌药具有较高敏感性,尚未出现对两性霉素B耐药菌株.

    作者:余小丽;陈愉生;林晟;胡辛兰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阿托伐他汀钙片辅助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钙片辅助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治疗的冠心病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予以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N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纤维蛋白原(FI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心功能相关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NT-pro BNP、FIB、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LVEF和6MWT显著升高,而LVEDD和LVESD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LVEF和6MWT显著高于对照组,而LVEDD和LVESD低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阿托伐他汀钙片辅助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冠心病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心功能,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作者:雷燕飞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LH-160氦氖激光联合丙种免疫球蛋白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护理分析

    目的 讨论LH-160氦氖激光联合丙种免疫球蛋白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护理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 现随机选取2015年3月 ~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78例,分成观察组39例,对照组39例,对照组采取临床常规治疗,观察组采取LH-160氦氖激光联合丙种免疫球蛋白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退热时间、口腔溃疡面恢复时间、手足疱疹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 观察组退热时间、口腔溃疡面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7.44%,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1.79%,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H-160氦氖激光联合丙种免疫球蛋白在治疗重症手足口病中有着确切的效果,同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患儿退热以及口腔溃疡面恢复更加迅速,是临床上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案.

    作者:温红秀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和珍珠明目滴眼液治疗视疲劳的疗效对比

    目的 对比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和珍珠明目滴眼液治疗视疲劳的临床疗效.方法 入选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的视疲劳患者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珍珠明目滴眼液治疗,观察组采用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在临床疗效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总的有效率分别为90.0%与66.7%,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 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治疗视疲劳的临床疗效更好,值得临床中的推荐应用.

    作者:林龙齐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藏药五味黄连丸中6种有效成分的含量

    目的 建立藏药五味黄连丸(黄连、红花、诃子、渣驯膏、麝香)中药根碱、表小檗碱、黄连碱、巴马汀、小檗碱和山柰素的RP-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RP-HPLC.Phenomenex ODS C18色谱柱(250×4.6mm,5μm);以乙腈-0.05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50:50)(每100mL中加入十二烷基硫酸钠0.4g,再以磷酸调节pH值为4.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66nm;柱温35℃;流速1.0mL·min-1;结果 线性范围分别为:药根碱1.5664~31.3284μg·mL-1(r=0.9978),表小檗碱1.6987~33.9736μg·mL-1(r=0.9973),黄连碱3.7294~74.5884μg·mL-1(r=0.9993),巴马汀3.3976~67.95μg·mL-1(r=0.9994),盐酸小檗碱22.7242~227.2424μg·mL-1(r=0.9988),山柰素1.121~22.42μg·mL-1(r=0.9990);平均回收率分别为:药根碱100.19%、(RSD=1.92%,n=6),表小檗碱98.74%(RSD=1.57%,n=6),黄连碱98.58%(RSD=1.22%,n=6),巴马汀100.47%(RSD=1.84%,n=6),小檗碱为101.28%(RSD=1.88%,n=6),山柰素为99.53%(RSD=1.97%,n=6).结论 本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用于五味黄连丸的质量控制.

    作者:陈星;鲁晓光;仲格嘉;冯欣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黄葵胶囊抑制Ⅲ、Ⅳ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氧化应激及纤维化指标的作用及机制

    目的 研究黄葵胶囊对Ⅲ、Ⅳ期糖尿病肾病患者(DN)肾组织氧化应激及纤维化的抑制作用,探究黄葵胶囊治疗DN的机制.方法 将2014年6月至2015年10月就治的Ⅲ、Ⅳ期DN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降血糖、降血脂等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予黄葵胶囊口服,1次5粒,1日3次,持续治疗6个月,治疗前、后检测两组肾功能、尿液指标及血清氧化应激及纤维化指标.结果 治疗后两组Scr、BUN、β2-M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UAER、UAlb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MDA、MPO浓度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而SOD活性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血清Ⅳ-C、PCⅢ、LN、HA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黄葵胶囊具有拮抗肾组织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影响致纤维化因子的释放而改善肾纤维化.

    作者:宋伟峰;罗淑媛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HPLC法测定不同批次麝香保心丸中华蟾酥毒基与脂蟾毒配基的含量

    目的 建立HPLC法测定麝香保心丸中华蟾酥毒基与脂蟾毒配基的含量,并比较不同批次麝香保心丸中华蟾酥毒基与脂蟾毒配基的含量差异.方法 采用Welch Topsil CX-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以乙腈-0.5%磷酸二氢钾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柱温为40℃;检测波长296nm;体积流量为1.0mL·min-1.结果 四个批次药品中华蟾酥毒基与脂蟾毒配基的含量均符合药典要求.结论 该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能准确测定麝香保心丸中华蟾酥毒基与脂蟾毒配基的含量,为蟾酥的限量检查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李志东;朱士春;葛朝晖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针灸结合通络扶正汤治疗缺血性中风后偏瘫临床观察

    目的 以265例缺血性中风后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给予患者采用针灸与通络扶正汤联合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研究选取265例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缺血性中风后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受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111例)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试验组(154例)患者则在此基础上采用针灸与通络扶正汤联合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9.61%,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68.47%,两组对比,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价值.结论 在缺血性中风后偏瘫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给予患者在常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采用针灸与通络扶正汤联合治疗方案进行治疗能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姬海棠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孟鲁司特钠与布地奈德应用于支气管哮喘治疗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钠与布地奈德应用于支气管哮喘治疗的效果.方法 采用电脑随机的方式,将我院于2016年04月 ~2017年04月间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80例,随机划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各组占40例,其中常规组患者采用布地奈德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予以孟鲁司特钠与布地奈德联合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处理,观察其肺部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①研究组临床治疗总疗效达到了97.5%;常规组临床治疗总疗效达到了82.5%,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②对比治疗前,两组患者治疗后的FVC(用力肺活量)、PEF(肺通气功能指标)、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等均得到显著改善,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后研究组FVC(用力肺活量)、PEF(肺通气功能指标)、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改善情况,比常规组更优,组间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孟鲁司特钠与布地奈德应用于支气管哮喘治疗,效果肯定,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肺部功能,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建议临床将其作为治疗支气管哮喘的首选方案.

    作者:郑怀玉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中医治疗肩周炎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中医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研究观察.方法 将我院自2012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46例肩周炎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为23例,给予观察组患者使用中医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西医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肩周炎发作频率、治愈率,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观察两组患者康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9.1%,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5.3%,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05).结论 中医辨证施治治疗肩周炎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疼痛,安全、无毒副作用,患者容易接受,值得大范围推广使用.

    作者:李洪云;玄敏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胃溃疡穿孔单纯手术修补结合奥美拉唑治疗的有效性分析

    目的 分析胃溃疡穿孔单纯手术修补结合奥美拉唑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5月4日到2017年4月期间,共收治86例胃溃疡穿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各43例),对照组是以单纯手术修补手段进行治疗,而实验组则是在此基础上,与奥美拉唑进行联合治疗,对患者治疗效果予以对比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7.6%,并发症的发病率2.3%,Hp清除率93.0%,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74.4%,并发症的发病率16.2%,Hp清除率65.1%,组间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胃溃疡穿孔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单纯手术修补结合奥美拉唑治疗效果比较理想,手术结果可以得到明显提升,值得临床对其推广和应用.

    作者:常伟杰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中药血必净注射液联合清胰汤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血必净注射液联合清胰汤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疗效.方法 入选2013年7月至2016年7月的重症急性胰腺炎(SAP)9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中药血必净注射液联合清胰汤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6%,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腹胀痛缓解时间,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白细胞水平恢复正常时间和首次排便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 中药血必净注射液联合清胰汤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疗效显著,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王维玖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和安全性对照研究

    目的 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利培酮、氨磺必利应用疗效与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精神病院收治住院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64例,随机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利培酮治疗、观察组采用氨磺必利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CDSS与PANSS减分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有效率观察组87.5%(28/32)高于对照组62.5%(20/32),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CDSS、PANSS减分情况比较,P减分、T减分、G减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减分、CDSS减分幅度观察组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12.5%(4/32)与对照组15.6%(5/3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氨磺必利在临床疗效、阴性症状、抑郁症状方面均优于利培酮,且安全性较高,应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作者:陈凯;钟建明;叶莉军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保妇康栓阴道放置治疗HPV感染患者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 探讨重组人干扰素α-2b与保妇康栓阴道放置对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患者治疗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临床研究对象为我院2015年02月~2016年02月收治的宫颈高危HPV感染患者共98例,并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设定为仅进行保妇康栓阴道放置治疗,共49例;研究组设定为进行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保妇康栓阴道放置治疗,共49例.对患者的免疫功能变化和HPV清除进行对比比较.结果 研究组HPV清除情况,痊愈57.14%、总有效率为83.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2.86%、53.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免疫功能指标IL-6(8.98±3.26)ng·mL-1明显提高;INF-α(87.88±22.54)ng·L-1则明显降低.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改善免疫功能和提高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上,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保妇康栓阴道放置都有明显的优良性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叶桂花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77例中成药不良反应分析

    目的 分析中成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该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上报的77例中成药ADR报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77例患者中,年龄大83岁,小1岁又11个月.中成药注射剂ADR报告47例(61.03%)占首位,中成药外用制剂ADR报告16例(20.78%).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居首位,其次为消化系统损害及其他.丹参注射液的ADR报告例数多,为10例(12.98%),不良反应类型一般的55例,严重的4例,新的18例.结论 临床用药应对中成药不良反应提高警戒,严格掌握适应证,以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临床用药安全,促进合理用药.

    作者:李细山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地佐辛联合氟比洛芬酯麻醉对胸部开放性手术患者术后烦躁状态的影响

    目的 探讨分析对胸部开放性手术患者实施地佐辛与氟比洛芬酯联合麻醉对术后烦躁状态的控制作用.方法 选取129例拟行胸部开放性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n=43,实施常规方法+地佐辛麻醉)、B组(n=43,实施常规方法+氟比洛芬酯麻醉)和联合组(n=43,实施常规方法+地佐辛+氟比洛芬酯麻醉).对比拔管即刻、拔管30 min后镇静量化评分变化,并对比苏醒后即刻、苏醒10 min后躁动量化评分变化及躁动发生率.结果 不同时刻三组镇静量化评分、躁动量化评分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其中本组内镇静量化评分和躁动量化评分均呈显著降低趋势(P<0.05),各时刻联合组评分均远低于A组和B组(P<0.05),且A组与B组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联合组躁动发生率为2.33%,远低于A组的11.63%和B组的13.95%(P<0.05),而A组与B组躁动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胸部开放性手术患者给予地佐辛与氟比洛芬酯联合麻醉镇静效果良好,能够有效控制术后烦躁状态.

    作者:许哲;李晨宇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滋肾调冲汤治疗黄体功能不足性月经失调的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滋肾调冲汤治疗黄体功能不足性月经失调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于本院接受医治的90例黄体功能不足性月经失调患者临床资料,依据不同的医治方法,分设研究组(45例)与对照组(45例),研究组予以滋肾调冲汤医治,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医治,比对两组医治前后激素水平、中医症候评分与月经失调评分以及基础体温高温相时间与黄体中期的P值.结果 医治后研究组激素水平、中医症候评分与月经失调评分以及基础体温高温相时间与黄体中期P值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黄体功能不足性月经失调患者行滋肾调冲汤医治可降低体内激素水平,并改善临床症状,提高医治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聂丰;顾艳丽;明昌飞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某院2015~2016年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指标分析

    目的 探讨我院2015~2016年抗菌药物使用变化情况,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和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统计我院院、科两级2015~2016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及门急诊抗菌药物使用率等指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与2015年相比,全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下降了8.1DDDs,门诊、急诊和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分别下降了3.28%、0.89%和2.02%.除了个别科室,大多数科室2016年与2015年对比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及门急诊抗菌药物使用率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而且大多数科室的这四个指标控制在医院规定的范围内.结论 我院抗菌药物使用较合理,达到了国家卫生计生委规定的指标要求,继续加强及完善抗菌药物管理工作,促使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长效化、专业化管理机制逐步建立.

    作者:翁淑琴;何卫东;韩莹 刊期: 2017年第12期

  • 我院中药制剂不良反应分析与安全用药研究

    目的 归纳总结我院中药制剂所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规律、特点,分析原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法 对我院2011年10月到2016年10月所发生的102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出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制定安全用药对策.结果 102例中药制剂不良反应发生存在有个体差异,中药注射药剂所致的药物不良反应例数占首位,心脑血管病用药发生率高.结论 引起中药制剂不良反应的因素主要与个体因素、临床说明书用药、不规范使用等因素有关.

    作者:卢运超 刊期: 2017年第12期

海峡药学杂志

海峡药学杂志

主管: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药学会福建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