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贝莉
目的:总结奥美拉唑药物应用后引发的不良反应及其与其他药物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情况,为临床治疗工作有效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是我院在2015年1月到2015年12月期间收治治疗的80例消化系统溃疡疾病患者,按照入院治疗时间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两组。实验组采取奥美拉唑治疗,参照组采取雷尼替丁治疗,对比两组消化系统溃疡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问题。结果经过统计学分析,实验组患者的用药不良反应低于参照组, P <0.05。结论奥美拉唑药物应该过程不良反应低,但是为了更好的提升治疗效果,在用药的时候需要强化管理,观察药物之间出现的相互作用,降低不良反应发生几率。
作者:王定姣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通过全面的分析,找到小容量注射剂的质量影响因素,针对性的实施对策,降低不良率。方法本文从原辅料、直接接触药液的内包材、关键生产设备,以及可见异物挑检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结果与结论为其他企业避免外观不良和可见异物不良提供了方向和建议。
作者:朱哲 刊期: 2016年第09期
仪器分析是高职高专药学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分析高职高专药学类仪器分析教学特点及学生的就业需要,提出仪器分析教学过程中的几个改革思路,并付诸于实际教学实践。
作者:叶廷秀;林启凰;李海浪;罗红元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改进百咳宁颗粒中青黛鉴别的方法。方法通过加热水及离心分离的方法,消除蔗糖对其火试鉴别法的干扰。结果按新方法进行试验,能观察到明显的紫红色烟雾。结论改进的方法操作简便、效果明显、判断准确。
作者:张仁贵;蔡敏瑜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生长抑素治疗结直肠术后早期炎症引起的肠梗阻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本院26例结直肠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入院日期均在2013年1月~2016年1月之间,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15例,在禁食减压、抗感染、静脉营养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添加生长抑素;对照组患者11例,只采用常规治疗的方式。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肠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肛门排气时间、腹胀消失时间、治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胃肠道减压引流量及血浆蛋白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生长抑素在治疗结直肠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治愈率高,治疗时间短,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张云贵;许卫军;刘杰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大鼠长期重复接受通脉灵后的毒性反应,评价它的安全性。方法 SD大鼠160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通脉灵高、中、低剂量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通脉灵干膏粉用蒸馏水配制不同浓度的药液,相当于人用剂量的80、40、20倍,连续灌胃给药180 d后停药,继续饲养30天。观察动物给药期和停药期的一般状况,体重变化;在给药180d和停药后30d,用乙醚麻醉后分别处死四分之三量和四分之一量,心脏取血,行血生化和血液学指标检测;取大鼠主要脏器称重计算脏器系数,并进行脏器组织学检查。结果通脉灵三个剂量组给药期和停药恢复期大鼠的体重、血液学、血生化学指标、脏器指数与对照组比较没有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组织学检查均未见形态学改变,无造成明显的毒性反应和继发性毒性反应。结论大鼠长期毒性实验表明通脉灵是安全的。
作者:王梅兰;黄亦琦;林向党;曹育;杨辉;罗友华;黄颖;范希承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究红蓝光联合阿达帕林治疗面部中、重度痤疮的临床疗效和护理方法。方法入选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面部中、重度痤疮患者86例,随机的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应用红蓝光治疗,观察组应用红蓝光联合阿达帕林治疗。两组患者在治疗同时给予综合的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在治疗结束后对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总的有效率93.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治疗的总的有效率60.5%,P<0.05。结论红蓝光联合阿达帕林治疗面部中、重度痤疮的效果好,可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王瑞玲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及其对血清CRP的影响。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8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n=40)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观察组(n =40)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痰热清注射液治疗,1个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儿的疗效差异及血清CRP的差异。结果观察组40例患儿,经痰热清注射液治疗,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经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5%;经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血清 CRP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的血清CRP水平,经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痰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显著,可以明显降低患儿血清 CRP的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董志付;黄琳;胡廷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2014年1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胃溃疡患者共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采用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差异( 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4.3%,与对照组相比,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江小丽;余毅;何惠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黄连油纱条换药配合杠板归汤坐浴对低位肛瘘术后创面愈合影响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60例低位肛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施行肛瘘切开引流术,两组术后均常规予预防感染、止血等治疗。治疗组从术后第1天开始换药前予杠板归汤坐浴,黄连油纱条换药;对照组换药前予杠板归汤坐浴,雷夫奴尔纱条换药。观察术后第24、48、72小时两组病例创面疼痛情况;用药前治疗组第3、5、7天创面分泌物情况;用药后第14、21天创面愈合率及用药后创面愈合时间。结果用药后第24、48、72小时两组创面疼痛有显著性差异(P<0.05);用药后第3、5、7天创面分泌物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用药后第14天、21天创面愈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愈合时间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连油纱条换药配合杠板归汤坐浴能有效缓解肛瘘术后创面疼痛、改善创面分泌物、促进创面修复、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作者:林尊友;方宗武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纳入2014年6月至2016年3月间我院接收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8例,以随机投掷法给予分组,对照组44例以氯吡格雷进行治疗,研究组44例以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进行治疗,对比两组间治疗效果与凝血功能。结果用药后研究组PLT、PDW、MPV水平相比于对照组得到好转,P<0.05,FBG水平相比对照组并无明显区别,P>0.05。用药后研究组患者有效率90.91%相比于对照组68.18%改善提高,P<0.05。结论通过联合用药后,脑梗死患者PLT、PDW、MPV得到改善,疗效好转,促进了疾病的恢复。
作者:孙友霞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天麻素联合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300例确诊为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0例。观察组给予天麻素联合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天麻素治疗。比较两组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67%(P<0.05)。观察组椎基底动脉供血改善96.67%(145/150),显著高于对照组76.67%(115/150)(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现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天麻素联合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老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范智慧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骨折临床疗效并减少肢体局部肿胀,分析和探讨在给予甘露醇脱水的同时辅以甘油果糖的价值和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11月~2015年1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05例骨折导致肢体肿胀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5例)。对照组常规采用甘露醇行脱水治疗,观察组采用甘油果糖联合甘露醇治疗,治疗期间给予两组患者精心护理,观察其临床疗效、治疗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36%)显著高于对照组(82.50%),观察组治疗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 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45%)与对照组(8.00%)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骨折所致肢体肿胀应用甘油果糖联合甘露醇治疗可靠,应强化相关护理措施,进一步促进临床症状快速改善。
作者:刘刚翠;林楠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升门诊药房发药交待率,提高药房工作质量的应用价值。方法针对解决发药交待率低这一问题在门诊药房组成品管圈,根据品管圈活动步骤及手法进行实施。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彻底解决了门诊药房发药交待率低的问题,提高了发药交待的质量,还带动了药房整体工作质量的提升。结论品管圈活动能不断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提高了患者对药师服务的满意度,同时也增强了药师综合素质和团队凝聚力,对促进医院药学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联合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评价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安全性、有效性。方法2013年5月~2015年5月,观察组与对照组各入选40例GERD,分别采用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单独应用莫沙必利治疗,对比疗效、不良反应发生例。结果观察组痊愈率42.5%、愈显率92.5%高于对照组22.5%、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未见不良反应,观察组出现1例骨质疏松症、1例胸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GERD疗效较好,安全可靠。
作者:高杨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四逆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医辨证均为阳虚或寒凝。将其按照(0,1)分布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消心痛和四逆汤治疗,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发生任何不良反应,心电图改善与治疗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的心功能指标、症状表现与用药量无显著差异, P>0.05,治疗后指标值均得到改善,观察组的PEP/LVET低于对照组,LVEF、CO高于对照组,心绞痛发作频率为(5.3±1.8)1次1周,发作持续时间为(2.6±0.9)min,硝酸甘油用量为(2.1±0.6)片/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四逆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可改善患者的心电图和临床症状,减少发作次数与持续时间,提高心功能,疗效显著。
作者:黄贝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究PS联合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58例NRDS患儿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20例),分别采用PS联合NCPAP治疗和单纯行NCPAP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儿治疗后血氧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94.7%)高于对照组(70.0%),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PS联合NCPAP治疗NRDS疗效显著,有助于改善患儿肺功能,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杨永煌;周秋香;唐国熙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中药辨证论治配合龙甘薄荷汤含漱对慢性咽炎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用中药口服加含漱治疗,对照组50例,单纯口服中药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异( P<0.01)。结论中药常规治疗,配合龙甘薄荷汤含漱能明显减轻慢性咽炎患者的症状。
作者:马榕花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1例唑来膦酸致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骨骼痛及其药学监护的过程。方法临床药师对患者进行全程药学监护,评估可能的药物不良反应,考虑唑来膦酸治疗骨质疏松过程中引起患者难以忍受的骨骼痛及一过性发热不良反应高度怀疑,严密关注患者疼痛情况并协助医师选择镇痛药物,加强患者用药教育并监护患者后续用药过程。结果通过全程药学监护,该患者发生骨骼痛不良反应后经治疗疼痛感明显缓解,对后续治疗较为满意。结论药师进行临床用药监护、不良反应追踪,参与制订用药方案,保证患者安全用药,减少不良反应危害,提高患者治疗质量,促进医患关系和谐。
作者:李瑞珺;荆莉;陆瑜;朱余兵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为全静脉营养( TPN)药物评价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2012年3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经专职药师审核的不合理TPN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2年3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共退回不合理TPN处方178张,占配置总量的0.94%;不合理发生类型前3名为电解量超量、糖与氨基酸液体量比例不符、糖脂比不当,经药师干预不合理处方发生率从2012年1.40%、2013年1.04%、2014年下降到0.82%2015年0.68%。不合理发生类型除糖脂比、热氮比、脂溶性维生素Ⅱ超量、微量元素缺药未经干预修改,其他类型均干预修改至合理。结论药师进行TPN配置前审核干预可有效降低不合理处方,但药师的审核TPN不合理处方的水平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作者:李秀霞 刊期: 201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