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红蓝光联合阿达帕林治疗面部中、重度痤疮的护理分析

王瑞玲

关键词:红蓝光, 阿达帕林, 面部痤疮, 护理
摘要:目的:探究红蓝光联合阿达帕林治疗面部中、重度痤疮的临床疗效和护理方法。方法入选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面部中、重度痤疮患者86例,随机的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应用红蓝光治疗,观察组应用红蓝光联合阿达帕林治疗。两组患者在治疗同时给予综合的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在治疗结束后对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总的有效率93.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治疗的总的有效率60.5%,P<0.05。结论红蓝光联合阿达帕林治疗面部中、重度痤疮的效果好,可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海峡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磺胺醋酰钠合成实验反应条件的优化

    为提高药物化学实验的教学质量,减少环境污染,应用正交法试验对磺胺醋酰钠的合成实验的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对磺胺醋酰钠合成过程的醋酐交替加入时间,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原料这四个因素对实验反应条件的优化,是产物的合成温度为70℃~75℃,反应时间为50min,醋酐交替加入时间为10min,反应原料为10% NaOH乙醇溶液。研究结果可增加了实验的成功率,降低环境污染,对于药物化学实验微型化、绿色化的实验教学改革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佳;刘峤;王庆;张辉;王彬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在老年患者ERCP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在老年患者进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ERCP)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老年患者150例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分成两组,将其中的芬太尼、丙泊酚复合右美托咪定组定为观察组A组,而将其中的芬太尼、丙泊酚组定为对照组B组,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镇静情况、苏醒时间以及术后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了手术,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苏醒时间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的镇静评分显著优于B组,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0%,B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A组的发生率较低,两组差异对比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于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的老年患者而言,选择一种合适的麻醉方式具有重要意义,而采取芬太尼、右美托咪定联合丙泊酚进行麻醉效果较好,不仅可以起到镇静效果,还可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临床推广价值较高。

    作者:刘远铭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莫西沙星联合花红片治疗急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通过与单纯应用莫西沙星对比,探究莫西沙星联合花红片治疗急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妇科病房收治的急性盆腔炎患者200例,根据入院先后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莫西沙星口服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红花片口服联合治疗急性盆腔炎,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5.0%)明显高于对照组(98.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细菌清除率(79.6%)明显高于对照组(62.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莫西沙星联合花红片治疗急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良好,建议临床广泛使用花红片联合莫西沙星治疗急性盆腔炎。

    作者:洪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我院住院药房超说明书用药医嘱病例分析

    目的:了解我院住院药房超说明书用药医嘱病例的情况,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的病历,每月随机抽取60份,根据药品说明书内容判断其是否为超说明书用药,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抽取的780份病例中超说明书用药的医嘱80份,主要包括超适应症占56.25%,超剂量占31.25%,超用药途径占12.5%。结论我院超说明书用药现象较多,用药存在潜在风险,建议医师和药师必须做到谨慎行事,规范医师用药行为,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黄莺;陈郸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伴肝硬化的可行性研究

    目的:研究分析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伴肝硬化的可行性。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乙型肝炎伴肝硬化患者76例(2014年5月~2016年1月),疗程12周。将其动态随机化分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8例。一组患者给予拉米夫定治疗(对照组),一组患者采用恩替卡韦进行治疗(研究组),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各项检查指标变化情况及HBV-DNA阴转率、病毒变异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6周、12周后HBV-DNA下降值、白蛋白、PTA、总胆红素、ALT、AST等指标与对照组相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 值小于0.05;研究组患者治疗6周后 HBV-DNA阴转率(86.84%)、病毒变异发生率及治疗12周后 HBV-DNA阴转率(92.11%)、病毒变异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区别,P 值小于0.05。结论采用恩替卡韦对乙型肝炎伴肝硬化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可行性高,在临床上可以广泛应用。

    作者:张苏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和分析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DR)的临床疗效和使用价值。方法选取2000年1月~2014年3月于我院进行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治疗的26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131例)和对照组(131例),其中实验组给予复方血栓通胶囊为主的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以复方丹参滴丸,两组同时给予控制血糖的治疗,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91.6%,对照组为80.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可使患者视力情况得到明显改善,视网膜出血、渗出均有较好的吸收,其疗效确切,且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林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2014年我院住院患者人血白蛋白的使用评价与分析

    目的:分析人血白蛋白( HSA)在我院杏林分院住院患者的应用现状及规律,进一步明确其临床应用指征,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我院杏林分院信息化管理系统( HIS)及电子病历管理系统,提取2014年杏林分院住院患者人血白蛋白使用的相关数据,进行回顾性调查与分析。结果共有425例住院患者使用人血白蛋白,涉及13大类疾病,总用量20945g。其中60岁以上老年患者病例50.8%(216/425),是人血白蛋白主要使用群体。肝胆疾病患者用量多,占总用量的28.05%(5875/20945)。个人使用量以5~30g为主,占总病例数的60.70%(258/425)。用药原因以防治低蛋白血症所占比例大,达38.82%(165/425)。结论我院杏林分院对使用人血白蛋白仍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需进一步规范合理使用,才能达到既配置优化又具佳使用效果之目的。

    作者:杨丽雄;蔡丽秋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头孢西丁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目的:观察头孢西丁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分析头孢西丁的安全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诊断治疗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氨曲南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头孢西丁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7%,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5.6%;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2.2%,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7.8%;两组患者的有效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水平、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用药时间以及治疗费用均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头孢西丁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患者恢复较快,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冯杰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1例唑来膦酸致2型糖尿病患者骨骼痛的药学监护

    目的:分析1例唑来膦酸致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骨骼痛及其药学监护的过程。方法临床药师对患者进行全程药学监护,评估可能的药物不良反应,考虑唑来膦酸治疗骨质疏松过程中引起患者难以忍受的骨骼痛及一过性发热不良反应高度怀疑,严密关注患者疼痛情况并协助医师选择镇痛药物,加强患者用药教育并监护患者后续用药过程。结果通过全程药学监护,该患者发生骨骼痛不良反应后经治疗疼痛感明显缓解,对后续治疗较为满意。结论药师进行临床用药监护、不良反应追踪,参与制订用药方案,保证患者安全用药,减少不良反应危害,提高患者治疗质量,促进医患关系和谐。

    作者:李瑞珺;荆莉;陆瑜;朱余兵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氟哌噻吨美利曲辛配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氟哌噻吨美利曲辛配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4年12月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99例,随机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口服多潘立酮片和泮托拉唑钠肠溶片常规治疗,治疗组加服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冶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4周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9.54%、对照组为85.38%,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二者有显著差异( P<0.05)。结论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配合用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侃;蔡忠捷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缬沙坦胶囊对老年高血压病的治疗效果研究

    目的:探析老年高血压病采用缬沙坦胶囊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依那普利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缬沙坦胶囊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较高,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同时,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老年高血压患者缬沙坦胶囊治疗,具有不良反应轻、疗效显著等优点,值得推广。

    作者:李立;郑福成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特利加压素、生长抑素、泮托拉唑联合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特利加压素、生长抑素、泮托拉唑联合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临床疗效。方法160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住院病人随机分为A、B、C、D四组:A组特利加压素、生长抑素、泮托拉唑联合;B组特利加压素、泮托拉唑联合;C 组生长抑素、泮托拉唑联合;D组普通治疗组单用泮托拉唑。结果治疗后通过观察各组24h无活动性出血例数、72h无活动性出血例数,总止血率等,且四组有效率(分别95.0%,75%,62.5%,50%)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特利加压素、生长抑素、泮托拉唑联合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止血效果明显,大大降低肝硬化消化道大出血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程艳洁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我院PIVAS利用信息系统解决输液批次混乱的实践与探讨

    目的:减轻医院静配中心首批配置高峰压力,统筹安排药品配送时间,减轻护理人员首批给药高峰压力,提高给药效率,保障给药安全。方法研发静配输液批次系统,依托静配中心的扫描信息系统进行数据跟踪,通过数据统计分析,检验系统运行成效。结果批次系统上线后,首批输液准时出科的科室占比提高约31%,需人工调整批次的输液比例下降约7%。结论批次系统的使用,改善了静配中心输液批次的混乱现象,保证了静脉输液用药的安全合理,大大提高了静配中心的工作效率。

    作者:王竞聪;黄碧珍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七氟醚预先吸入对腹腔镜手术老年患者围气腹期NSE和S100β蛋白浓度的影响

    目的:研究对腹腔镜手术老年患者应用七氟醚预先吸入,探讨该方法对围气腹期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和 S100β蛋白浓度的影响。方法将我院100例腹腔镜进行择期手术的老年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不采用吸入麻醉,实验组采用2%七氟醚预先吸入,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围气腹期血清NSE和S100β蛋白浓度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建立气腹的四个不同时间段里,在气腹建立后1h、气腹解除时和气腹解除后1h患者血清 NSE和S100β蛋白浓度均明显高于气腹建立前,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在不同时间段患者血清 NSE和S100β蛋白浓度无明显差异,统计学无有意义(P>0.05)。对比观察,实验组患者手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出气管导管时间、清醒时间均明显短于应用对照组(P<0.05)。结论对腹腔镜手术老年患者应用2%七氟醚预先吸入,有助于患者术后清醒,但在改善脑损伤,降低永久性器质性损伤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作者:彭德良;龚琴;张诚章;余建华;刘莱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品管圈管理在提高门诊药房服务质量的应用体会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升门诊药房发药交待率,提高药房工作质量的应用价值。方法针对解决发药交待率低这一问题在门诊药房组成品管圈,根据品管圈活动步骤及手法进行实施。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彻底解决了门诊药房发药交待率低的问题,提高了发药交待的质量,还带动了药房整体工作质量的提升。结论品管圈活动能不断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提高了患者对药师服务的满意度,同时也增强了药师综合素质和团队凝聚力,对促进医院药学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联合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玻璃酸钠与氨基葡萄糖联合应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比较研究

    目的:比较玻璃酸钠与氨基葡萄糖联合应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以我院2013年2月~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15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和恢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4.7%)明显高于对照组(84%);治疗前后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降低,而Lysholm评分明显增加。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更低,而Lysholm评分更高,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治疗当中,玻璃酸钠与氨基葡萄糖联合应用治疗的效果十分显著,其疗效明显优于单独使用玻璃酸钠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感,恢复膝关节功能,帮助其尽快恢复健康,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清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糖尿病健康教育路径教育模式的效果评价

    目的:观察糖尿病健康教育路径教育模式的效果。方法将68例2型糖尿病住院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的方式,观察组根据健康教育路径内容对不同住院天数的患者及家属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糖尿病相关知识及格率、自我管理能力的执行率及主动采取健康行为的正确率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实施糖尿病健康教育路径有利于糖尿病患者全面掌握糖尿病相关知识和技能;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及自我管理的能力,从而有效降低各种并发症,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林娟;林丽娜;江平湖;李玉娥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治疗冰毒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观察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善思达)对冰毒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实践和理论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对福建省某自愿戒毒所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冰毒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实验组患者使用善思达肌注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利培酮口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服药依从性和治疗的安全性。结果两组间比较: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4%,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治疗后两组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较治疗前均逐渐下降,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 <0.05);两组间比较:实验组治疗后2、4、8周的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较对照组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实验组患者总服药依从率为96%,对照组患者总服药依从率为68%,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棕榈酸帕利哌酮注射液(善思达)治疗冰毒所致精神障碍临床疗效显著,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耀华;林明钦;邹敏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2014年1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胃溃疡患者共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采用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差异( 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4.3%,与对照组相比,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江小丽;余毅;何惠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茉莉花药用研究进展

    茉莉作为常绿灌木以其芳香的气味,深受大众喜爱,并开发作为花茶原料及重要的香精原料。本文对近年来对茉莉花的研究应用进行一个综述,介绍茉莉花在医药方面研究得到的新进展,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奠定理论基础。

    作者:林玲 刊期: 2016年第09期

海峡药学杂志

海峡药学杂志

主管: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药学会福建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