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侃;蔡忠捷
目的:探讨抗菌药物治疗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2年1月~2014年12月于医院治疗的98例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采取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取头孢曲松联合甲硝唑治疗,治疗组采取替硝唑与头孢曲松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与降钙素原的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WBC、CRP与PCT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WBC、CRP与PCT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还未得出药敏试验结果之前,对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患者实施替硝唑联合头孢曲松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有效降低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与降钙素原水平,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凌建新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临床治疗急性乳腺炎时应用止痛消炎膏加微波理疗的治疗效果。方法以本院2012年1月~2013年6月外科门诊收治的急性乳腺炎患者114例为研究对象,给予止痛消炎膏加微波理疗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探讨治疗体会。结果114例患者经过治疗后,105例痊愈,治愈率为92.1%。结论临床治疗急性乳腺炎患者时,采用止痛消炎膏联合微波理疗的方法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鸿;徐滢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生长抑素治疗结直肠术后早期炎症引起的肠梗阻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本院26例结直肠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入院日期均在2013年1月~2016年1月之间,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15例,在禁食减压、抗感染、静脉营养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添加生长抑素;对照组患者11例,只采用常规治疗的方式。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肠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肛门排气时间、腹胀消失时间、治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胃肠道减压引流量及血浆蛋白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生长抑素在治疗结直肠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治愈率高,治疗时间短,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张云贵;许卫军;刘杰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叶黄素酯片联合综合疗法治疗儿童弱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6例(112只眼)弱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1例(53眼)采用弱视综合疗法治疗,观察组35例(59眼)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叶黄素酯片治疗,1年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92%;对照组总有效率79.2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两组治疗后视力改善均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叶黄素酯片联合综合疗法治疗儿童弱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林伯飞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讨论糖皮质激素治疗口腔黏膜扁平苔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2例口腔黏膜扁平苔藓患者按照就诊时间平均分为对照组( n=26)和研究组(n=26)。对照组应用西瓜霜喷雾剂进行治疗,研究组应用地塞米松注射液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观察,并且分析两组患者的血清TNF-、IL-6、IL-8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6.15%)显著高于对照组(69.23%),两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糖皮质激素能够有效应用于口腔黏膜扁平苔藓的治疗中,能够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值得应用探讨。
作者:程子艳;罗倩 刊期: 2016年第09期
仪器分析是高职高专药学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分析高职高专药学类仪器分析教学特点及学生的就业需要,提出仪器分析教学过程中的几个改革思路,并付诸于实际教学实践。
作者:叶廷秀;林启凰;李海浪;罗红元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循证药学在促进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需要使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方式,实验组患者根据循证药学理论进行分析,并制定出合理的治疗方案。将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临床病症复发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经研究表明,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5%( P<0.05);实验组患者临床病症复发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 P<0.05)。结论临床上使用循证药学可以促进抗生素的合理应用,不仅减少了抗生素的滥用情况,还提高了患者治疗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胡雯玲;李希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欣普贝生用于妊娠晚期促宫颈成熟及引产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128例妊娠晚期、无阴道分娩禁忌、单胎头位的初孕妇,将其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60例,以阴道放置欣普贝生促宫颈成熟,对照组68例,常规采用催产素促宫颈成熟,比较两组 Bishop评分、产程、胎儿情况、分娩结局、新生儿窒息及产妇产后出血情况。结果研究组Bishop评分总有效率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1);研究组用药到临产时间为(5.57±3.82)h,总产程(5.84±2.23)h,第一产程(4.50±1.87)h,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1);研究组剖宫产率23%,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胎儿窘迫、羊水异常、新生儿结局以及产妇产后出血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欣普贝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促宫颈成熟和引产的药物,对母儿无明显不良影响,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金枝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研究西帕依固龈液治疗单纯性牙龈炎的临床应用优势。方法100例单纯性牙龈炎患者随机分为氯己定组和西帕依组。氯己定组采取复方氯己定进行治疗;西帕依组采取西帕依固龈液治疗。比较①单纯性牙龈炎治疗有效率;②副作用发生率;③干预前和干预后患者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指数、牙龈指数和口臭评分的差异。④治疗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①西帕依组对比氯己定组单纯性牙龈炎治疗有效率更高,P<0.05;②西帕依组、氯己定组均无严重副作用发生,P>0.05;③干预前两组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指数、牙龈指数和口臭评分相似,P>0.05;干预后西帕依组对比氯己定组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指数、牙龈指数和口臭评分改善更显著,P<0.05。④治疗后西帕依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优于氯己定组,P<0.05。结论西帕依固龈液治疗单纯性牙龈炎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牙龈症状,改善口臭情况,药物安全性高,副作用少,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刘启冀;兰海松;林旭征;潘庆;莫丽妮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究对咳嗽变异性哮喘小儿应用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治疗效果。方法临床纳入2013年8月至2016年2月间来我院进行治疗的咳嗽变异性哮喘小儿68例,按治疗方式不同给予分组,对照组34例给予布地奈德治疗,研究组34例给予孟鲁司特钠加上布地奈德治疗,对比两组间肺功能及满意度情况。结果用药前研究组患儿FEV1、FVC、FEV1/FVC水平相比于对照组并无明显差异,P>0.05。用药后研究组患儿FEV1、FVC、FEV1/FVC水平相比于对照组得到好转改善,P<0.05。治疗后研究组总满意率91.18%相比于对照组70.59%有所提高,P<0.05。结论通过孟鲁司特钠联合布地奈德的联合治疗后提高了患儿的肺功能,改善了家属满意程度。
作者:朱冰封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通过对艾滋病患者使用奈韦拉平和依非韦伦的药学跟踪服务,指导患者合理使用药物,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践行药学服务在临床中的真正意义。方法对我院2014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门诊新治129例艾滋病患者使用奈韦拉平和依非韦伦进行用药指导、药学干预、跟踪随访服务及用药后皮疹、肝功、CD4+淋巴细胞等监测,分析总结其用药情况。结果129例艾滋病患者,其中2014年度52例:服药依从性达86.54%,不良反应发生率36.54%;2015年度77例:服药依从性88.31%,不良反应发生率33.77%,绝大部分患者服药后CD4+淋巴细胞持续上升。结论2年的主动药学跟踪服务,减少了艾滋病患者漏服、自行减量或停药的发生,促进患者合理规律服药,增强了患者应对不良反应的能力,提高了治疗的依从性和耐受性,从而保证了药物抗病毒作用的良好发挥。
作者:卢园华;张鹰庆;张彦锋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为有效治疗小儿癫痫,临床探究左乙拉西坦的治疗效果以及用药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1月~2015年11月期间50例小儿癫痫患者,按进院时间分为对照组25例、治疗组25例。对照组使用丙戊酸钠,治疗组使用左乙拉西坦,观察两组疗效、治疗前后病发次数以及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96.0%,治疗组为84.0%,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差别无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0%,对照组为24.0%,治疗组较对照组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少、用药安全性高,P<0.05;治疗前两组癫痫发病次数差别无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发病次数均有明显减少,且治疗组较对照组发病次数少,P<0.05。结论临床对小儿癫痫患者进行治疗时,选择左乙拉西坦治疗,临床疗效好、用药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能有效减少患者疾病发作次数,可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许锦平;陈玲;白海涛;赵珊珊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究PS联合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58例NRDS患儿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20例),分别采用PS联合NCPAP治疗和单纯行NCPAP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儿治疗后血氧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94.7%)高于对照组(70.0%),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PS联合NCPAP治疗NRDS疗效显著,有助于改善患儿肺功能,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杨永煌;周秋香;唐国熙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疏肝解郁胶囊对老年单向抑郁症伴焦虑症状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60例老年单相抑郁症伴焦虑症状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仅仅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而实验组在使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的基础上加用疏肝解郁胶囊,总共进行6周1个疗程的治疗。两组均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HAMA)于治疗前后评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观察不良反应即安全性比较。结果两组HAMA、HAMD评分各自治疗后对比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而且实验组在治疗1周和2周时HAMA、HAMD评分就开始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和90.0%(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3.3%和10.0%( P>0.05)。结论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疏肝解郁胶囊治疗老年单向抑郁症伴焦虑症状患者不仅起效快,有助于患者依从性,而且安全性高,适合临床联合应用。
作者:林世泽;连和谈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阐述山豆根肝毒性的研究进展。方法结合文献从山豆根的毒性认识、毒性研究方法、毒性作用机制、配伍减毒等方面进行分析和归纳总结。结果与结论山豆根临床治疗效果确切,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但山豆根中毒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其在临床中的使用。我们要通过合理配伍降低山豆根的毒性、运用现代技术深入研究山豆根中毒机制,以提高其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合理性。
作者:潘双凤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对腹腔镜手术老年患者应用七氟醚预先吸入,探讨该方法对围气腹期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和 S100β蛋白浓度的影响。方法将我院100例腹腔镜进行择期手术的老年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不采用吸入麻醉,实验组采用2%七氟醚预先吸入,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围气腹期血清NSE和S100β蛋白浓度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建立气腹的四个不同时间段里,在气腹建立后1h、气腹解除时和气腹解除后1h患者血清 NSE和S100β蛋白浓度均明显高于气腹建立前,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在不同时间段患者血清 NSE和S100β蛋白浓度无明显差异,统计学无有意义(P>0.05)。对比观察,实验组患者手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出气管导管时间、清醒时间均明显短于应用对照组(P<0.05)。结论对腹腔镜手术老年患者应用2%七氟醚预先吸入,有助于患者术后清醒,但在改善脑损伤,降低永久性器质性损伤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作者:彭德良;龚琴;张诚章;余建华;刘莱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枸杞子来源于茄科植物宁夏枸杞的干燥成熟果实。枸杞子的主要化学成分有枸杞多糖、氨基酸、黄酮类、甜菜碱、维生素 C 及微量元素等。枸杞子具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润肺的功效。用于虚劳精亏,腰膝酸痛,眩晕耳鸣,内热消渴,血虚萎黄,目昏不明等症。作为药食两用植物,具有美容养颜、飘逸秀发、补益气血、调理月经、抗衰延年等功用。本文对枸杞子的主要化学成分的含量测定和药食两用的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周胜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我院自拟改良升白方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中医证候疗效的影响。方法将60例入组病例分为治疗组(30例)口服中药改良升白方,对照组(30例)不予中药,观察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改善率(80%)优于对照组(53.3%),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升白方能够提高妇科恶性肿瘤中医证候疗效。
作者:黄山;刘英;宋一一 刊期: 2016年第09期
收集我院儿科门诊2015年退药处方,通过对退药原因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不良反应是主要的退药原因,占退药比例35.2%,其次是家属拒绝用药,占退药比例15%。
作者:魏香兰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了解我院住院药房超说明书用药医嘱病例的情况,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的病历,每月随机抽取60份,根据药品说明书内容判断其是否为超说明书用药,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抽取的780份病例中超说明书用药的医嘱80份,主要包括超适应症占56.25%,超剂量占31.25%,超用药途径占12.5%。结论我院超说明书用药现象较多,用药存在潜在风险,建议医师和药师必须做到谨慎行事,规范医师用药行为,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黄莺;陈郸 刊期: 201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