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益旺;严清梅;刘叶青
目的:建立测定小儿清肺止咳片中栀子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Diamonsil-C18柱,乙腈-水(12∶88)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 min -1,检测波长为240nm,柱温为30℃。结果栀子苷浓度在5.0~50.0μg? mL -1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栀子苷平均回收率为100.4%,方法精密度(RSD)为0.44%(n=6)。结论该法可用于小儿清肺止咳片中栀子苷的含量测定。
作者:朱晓静;朱文娟;宋粉云;钟兆健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监测的临床应用状况,为临床合理用药的指导提供依据。方法对本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42例应用万古霉素同时愿意接受血药浓度监测的病人的血液标本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测定万古霉素血药浓度,分析观察万古霉素血药浓度值和观察用药后的疗效及相关不良反应等。结果42例患者用药后38例患者获得临床痊愈,其痊愈率达90.48%,失败4例,失败率达10.52%;研究发现肾功能正常组及肾功能不全组的峰浓度和谷浓度均高于有效浓度范围,分别为47.37%和100%,两组的谷浓度分布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峰浓度分布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在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76%。结论万古霉素应用量和血药浓度值均偏低,临床医师需提高用量同时加强血药浓度监测,结合临床实际实现个体化合理给药,以保证受试者的用药安全,让药物发挥更好的作用。
作者:吕竟夷 刊期: 2015年第08期
本文对福建省的石斛属药用植物的资源学及药学面的文献进行整理综述,旨在为福建省的石斛属药用植物的资源开发及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作者:温婷梅;黄泽豪;梁一池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接收的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60例为主要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治疗,实验组给予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总有效率比较上,实验组比对照组高,差异明显,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在出血控制时间、出血停止时间比较上,实验组比对照组短,差异明显,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在内膜厚度改善比较上,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 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去氧孕烯炔雌醇片对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进行治疗,能够快速控制出血,改善内膜厚度,值得普及。
作者:周萍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两种抗精神药物对心肌损害的动态心电图变化。方法对我院接受治疗的200例精神疾病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根据不同药物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舒必利抗精神药物治疗,实验组采用利培酮抗精神药物治疗,分析两种药物对心肌损害的动态心电图表现。结果实验组患者入组时有12例发生率窦速,发生率为(12%),显著低于对照组(23例发生窦速,发生率为23%)( P<0.05)。心电图其他差异不显著( P>0.05);实验组2例室上性早搏,占1.38%;2例室性早搏,占1.38%;12例 ST-T 改变,占8.28%;30例窦速,占20.69%,15例窦缓,占10.34%;3例传导阻滞,占2.07%;1例Q-T间期延长,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5%,显著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86%)(P<0.05)。结论:精神疾病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利培酮、奥氮平、阿立哌唑等对心血管系统不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陈雪春;王进义 刊期: 2015年第08期
临床药师在临床药物治疗中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除了固定科室的日常查房工作之外,每周定期对其他科室的用药督导,可以更大程度地发挥临床药师的作用,同时也可以全面地培养临床药师的专业实践能力。
作者:胡光煦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 GC-MS分析羌活挥发油主要成分,并观察其抗炎、镇痛的药理作用。方法通过 GC-MS联用分析羌活挥发油的主要成分;通过二甲苯小鼠耳部肿胀实验观察抗炎作用;通过醋酸扭体法和小鼠热板法观察其镇痛效果。结果鉴定出羌活挥发油17种化合物;羌活挥发油的高、中、低剂量均可显著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羌活挥发油高剂量组可显著减少醋酸所致的小鼠扭体次数,镇痛率可达47.15%;但羌活挥发油对热板所致小鼠疼痛无明显抑制作用。结论羌活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1R)-(+)-α-蒎烯,松油醇,且总挥发油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和镇痛作用。
作者:陈智煌;廖华军;刘晨;邱颂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评价白三烯拮抗剂扎鲁司特联合吸入舒利迭治疗老年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依据纳入排除标准共选取90例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措施,研究组给予常规措施+吸入舒利迭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肺功能影响、临床疗效。结果根据两组治疗后比较,患者肺功能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研究组FEV1、PEF这两项与对照组相比,差距较为明显,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白三烯拮抗剂扎鲁司特联合吸入舒利迭治疗老年哮喘临床效果较佳,既可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胸闷时间,又可避免转为重症炎症等,显著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卓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分析神经内科患者肺部感染的病原菌谱以及其耐药性的临床情况。方法选取2014~2015年期间到我院神经内科就诊的80例肺部感染患者,按规范步骤采集各患者的痰并进行培养分析,将其病原菌检出以及耐药情况进行分析比较。对培养物进行病理检查,并采用κ-B法进行阳性菌的药敏试验。结果经过对80例患者进行的痰培养送检后共获得250株病原菌,其中革兰氏阴性菌为主要病菌,共检验出150株,革兰氏阳性菌占90株,真菌占10株。主要致病菌为6种,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嗜麦芽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其各自所占比例分别为9.9%、29.5%、4.8%、5.4%、7.5%、12.3%。药敏结果显示,对于亚胺培南的耐药性多数革兰阴性杆菌效率较高。结论神经内科患者肺部感染的致病的病原菌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黄色葡萄球菌其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并且病原菌的耐药性升高,应在临床上加强培养和药敏监测,神经内科医生应合理选择有效抗菌药物治疗。
作者:阳文俊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六神丸联合康惠尔溃疡贴治疗当地社区老年患者Ⅱ期、Ⅲ期压疮的疗效。方法选取从本院2011年6月~2013年12月收治的Ⅱ期、Ⅲ期压疮患者52例,随机分成治疗组28例、对照组24例。治疗组用六神丸粉末薄薄地均匀地撒于压疮表面,外敷上大于创面的康惠尔溃疡贴,通过观察溃疡贴的颜色决定换药次数。对照组则使用0.5%碘伏消毒,外涂湿润烧伤膏,无菌纱布覆盖。结果治疗组创面痊愈率达71.4%,短愈合时间为3d,长时间为22d,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尤其是在创面愈合方面,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六神丸联合康惠尔溃疡贴治疗Ⅱ期、Ⅲ期压疮有显著疗效。比传统换药方法更方便,更加缩短伤口愈合时间,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作者:邱晓燕 刊期: 2015年第08期
收集某院2011~2013年门诊药房处方差错登记情况,对登记发生的发药差错进行汇总、按类别进行分析,归纳易产生差错的原因,针对原因制定防范措施。常出现发药差错的药品主要表现在外包装相似、药品名称相同或相似等;还包括药品数量、医师处方差错。针对差错产生的原因,制定一系列的防范措施,加强管理,使门诊药房差错风险降至低。
作者:张云颖;任小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小儿MRI检查中的护理方法及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到2015年1月来我院进行MRI检查的188例1~7岁小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小儿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小儿予以整体护理干预,对两组护理效果产生的扫描完成率及图像质量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小儿扫描完成率94.7%显著优于对照组扫描完成率63.83%;且观察组小儿扫描图像质量优良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小儿扫描图像质量优良率76.67%;上述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MRI检查中加强整体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扫描完成率,有助于扫描图像质量的提升。
作者:林国珍;董翠萍;周作福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建立一种注射用炎琥宁含量测定方法,用于生产和市场监督。方法以 Agilent Zorbox C18(5μm,250mm ×4.6mm)为色谱柱;以0.05%磷酸二氢钾溶液(用磷酸调pH值至2.5)-甲醇(350∶650)为流动相;以外标法计算峰面积。结果该法回收率为98.4%,表明该法用于注射用炎琥宁含量测定是可行的。结论该法简便易行,结果准确,可用于注射用炎琥宁含量测定。
作者:王爱红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七氟醚在闭合性骨关节损伤手法复位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选取了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来治疗的70例闭合性骨关节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把7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患者。对照组丙泊酚麻醉,观察组七氟醚麻醉,比较观察两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麻醉优良率91.4%,对照组优良率74.2%,观察组患者麻醉诱导时间、手法复位时间苏醒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七氟醚在闭合性骨关节损伤手法复位麻醉中麻醉快、苏醒快,效果确切,可临床推广。
作者:叶贵光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含大蒜素的五联疗法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幽门螺杆菌阳性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9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第一周口服艾普拉唑+枸橼酸铋钾+替硝唑+克拉霉素,第二至四周口服艾普拉唑。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大蒜素。观察幽门螺杆菌根除、溃疡愈合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根除率高于对照组( P<0.05)。两组痊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疼痛消失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含大蒜素的五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有较高的根除率,能有效缓解疼痛症状,促进十二指肠溃疡愈合。
作者:赵善池;陈渭;王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药品的使用现状、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安全用药措施。药品使用现状主要包括抗生素的滥用、中药注射剂的合并用药、新药及贵药的过多使用:导致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包括:药品因素、患者因素及长期用药等。
作者:臧联合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评价3种不同药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和成本。方法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患者共131例,分为3组,A组42例,皮下注射达菲林;B组46例,口服孕三烯酮;C 组43例,口服丹那唑。比较3组患者成本-效果比和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 A、B、C三方案成本分别为12699元、2337.24元、1896.6元,总有效率分别为95.24%、93.48%、88.37%。成本-效果比分别为133.43、25.00、22.03。 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结论3种治疗方案,C方案成本-效果比低,显示C方案经济有效。 A方案较少引起阴道异常出血和体重增加的不良反应。
作者:李邀俤;李云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分析研究安尔碘宫颈栓在宫颈炎患者中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9月至2015年2月本院收治的200例宫颈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分组,甲组及乙组各100例。甲组患者采取阿奇霉素进行临床治疗,乙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安尔碘宫颈栓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几率。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乙组表现出明显优异性,数据经统计学处理后显示差异显著( P<0.05)。另外,乙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甲组为4.0%。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阿奇霉素治疗基础上,应用安尔碘宫颈栓治疗宫颈炎的临床疗效较为理想,其可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发生几率相对较低,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薛会茹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建立HPLC方法测定栝楼桂枝颗粒芍药苷含量。方法采用 Kromasil C18色谱柱,以乙腈-0.1%磷酸(16∶84)为流动相,流速1.0mL? min -1。结果制剂中芍药苷与其他组分均达到基线分离,加样回收率平均值为100.5%,RSD为1.8%。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栝楼桂枝颗粒质量控制。
作者:张勋;陈颋;章枚琳;林羽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酒石酸布托啡诺(诺扬)在上肢手术中超前镇痛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选择上肢手术臂丛麻醉病例12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A组)和实验组(B组),每组60例。均使用肌间沟阻滞法,术前,A组给予静脉注射适量的曲马多,B组给予静脉注射适量酒石酸布托啡诺,记录A、B组术中麻醉起效时间、麻醉维持时间以及2h~24h各时间段的镇痛效果,并记录 A、B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A、B组麻醉起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麻醉维持时间相比较,A 组明显短于 B 组,(P <0.05);A组术后2h、4h、8h、12h、24h,VAS评分明显高于B组(P<0.05)。 A组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高于B组。结论骨科上肢手术前使用酒石酸布托啡诺行超前镇痛,有术中完全无痛率高,术中患者安静,术后镇痛时间明显延长等俱多优点。
作者:吴先华;黄燕珊;高满意;吴志伟 刊期: 2015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