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色甘酸钠滴眼液中对羟基苯甲酸乙酯的含量测定

黄婷;高敏

关键词:对羟基苯甲酸乙酯, 色甘酸钠滴眼液, 高效液相色谱, 含量测定
摘要:目的:建立测定色甘酸钠滴眼液中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以十八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的色谱柱,以0.005mol· L -1醋酸铵(1000mL中含三乙胺10mL,用冰醋酸调 pH =5.0±0.5)-乙腈(50∶5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6nm,流速为1.0mL· min -1,进样量为10μL,采用外标法。结果在0.31~0.310μg· mL -1浓度范围之间线性良好(r=0.9999),定量限浓度为0.12μg· mL -1(S/N=10.0),平均回收率为99.4%(n=9,RSD=0.73%)。结论经方法学验证,此法专属性强,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现性好。
海峡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某医院2010~2013年度门急诊处方点评情况

    总结某医院多年的门急诊处方点评工作情况,规范医院处方行为,提高处方质量,以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

    作者:王剑连;陈振富;陈国庆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2009~2012年住院患者口服抗糖尿病药应用分析

    采用限定日剂量方法,对我院住院患者2009~2012年口服抗糖尿病药的消耗数量、销售金额及用药频度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我院住院患者口服抗糖尿病药的消耗数量和销售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品种有所增加,其中α-糖苷酶抑制剂、双胍类的用量增幅较大,噻唑烷二酮类药的用量呈下降趋势。我院住院患者口服抗糖尿病药临床应用基本合理,α-糖苷酶抑制剂和双胍类占主导地位,但南京地区31家医院双胍类和磺脲类用药频度排序在第一位和第二位,我院二甲双胍用药频度排序在第二位,不符合我国及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制定的治疗2型糖尿病指南中推荐的一线药物为二甲双胍的要求,应引起临床重视。

    作者:宋熙薇;谢学建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浅谈青草药

    我国民间百姓用于治病的青草药是中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发展的源泉,青草药在一定时期内主要流传于民间,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有的青草药逐渐由经验用药向理论认识过渡,终演变为中药。挖掘民间青草药的瑰宝,拓宽中医药防病治病的新途径,为人类的繁衍昌盛做出新贡献。

    作者:詹绍江;黄秋云;李晓玲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87例药物致呃逆的文献分析

    目的:探讨药物致呃逆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促进安全合理用药。方法对1998年~2013年国内公开报道的87例药物致呃逆文献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药物致呃逆持续时间较长。药物致呃逆的给药途径以静滴为主(55例,63.22%),涉及药品15类共37种,以抗微生物药多,有38例,占43.68%。结论临床上应找出药物致呃逆的成因,以大限度地防止药物致呃逆的发生。

    作者:金双平;浦秋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光催化降解对氟苯氧乙酸的规律研究

    以Pt/TiO2为光催化剂,研究了废水中对氟苯氧乙酸的光催化降解反应。考察了反应时间、溶液初始pH值以及污染物初始浓度对光催化反应的影响。实验表明,反应3h内,氟离子平均检出速率为2.64×10-5mol/(L· h);在反应4~7h内,氟离子平均检出速率为5.38×10-5mol/( L· h)。反应液的紫外光谱图显示对氟苯氧乙酸浓度不断下降。在溶液初始pH值为3.44~4.95时,光催化生成氟离子的速率大,在碱性范围内,氟离子的生成速率为零。当C0(对氟苯氧乙酸)<1.00×10-3 mol· L-1时,光催化降解反应速率随着对氟苯氧乙酸初始浓度的增大而急剧增大;当C0(对氟苯氧乙酸)>8.00×10-3 mol· L -1时,光催化降解速率与污染物初始浓度无关。

    作者:赵林;林英杰;谢艳招;黄振科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氨磷汀的临床应用概况

    氨磷汀是一种广谱细胞保护剂,对放化疗患者有保护作用,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造血干细胞移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方面均有应用。

    作者:戴丹丹;刘孟娟;叶晓春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利奈唑胺临床用药合理性分析

    收集和整理我院2012年1月~12月使用利奈唑胺注射剂患者的出院病历,回顾性分析其应用情况。结果44例使用利奈唑胺的患者有效率72.73%,47.73%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其中血小板减少发生率为34.09%。

    作者:郑琛;黄旭慧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HPLC法测定复方丹参微丸中丹酚酸B的含量

    目的: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丹参微丸中丹酚酸B的含量。方法以乙腈-甲醇-甲酸-水(10∶30∶1∶59)为流动相,色谱柱 Diamon-silTM C18(5μm,4.6×250mm),波长286nm、柱温40℃、流速1.0mL· min -1为色谱条件,对复方丹参微丸中丹酚酸 B含量进行分析。结果丹酚酸B在59.5~1487.5 ng范围内成良好的线性关系( r=0.99995)。结论本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

    作者:林榜建;蒋燕霞;官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临床药师参与1例儿童过敏性紫癜患者药学监护的体会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儿童过敏性紫癜药学监护的方法,为临床药学监护找准切入点。方法对1例过敏性紫癜患儿临床治疗进行全程临床药学监护追踪,并对不合理用药进行合理干预。结果临床药师提供的药学服务降低了患儿用药风险,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治疗预期良好,愈后14个月内未出现病程反复。结论临床药师参与患者病程药学监护,对提高疗效和用药安全,具有可行性,且存在必要性。

    作者:李洁;陈娟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口服利奈唑胺治疗儿童细菌感染性重症肺炎的疗效与安全性

    目的:分析口服利奈唑胺应用于儿童细菌感染性重症肺炎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调查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99例使用利奈唑胺片进行抗感染治疗的细菌感染性重症肺炎患儿病历,通过临床症状、检验检查结果评价分析利奈唑胺片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结果99例患儿治愈率为34.3%,临床有效率73.33%,不良反应发生率4.0%。结论利奈唑胺治疗儿童细菌感染性重症肺炎疗效肯定、安全,对治疗万古霉素耐药的重症肺炎也有较好的疗效,可作为儿童细菌感染性重症肺炎治疗的选择药物之一。

    作者:兰顺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植物多糖生物活性概述

    植物多糖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细胞壁及细胞中的一种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的天然大分子物质,是许多中草药的主要活性物质。植物多糖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如抗肿瘤〔1〕、抗病毒、抗炎、抗氧化、抗辐射、降血糖、降血脂﹑抗凝血等。

    作者:刘正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色甘酸钠滴眼液中对羟基苯甲酸乙酯的含量测定

    目的:建立测定色甘酸钠滴眼液中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以十八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的色谱柱,以0.005mol· L -1醋酸铵(1000mL中含三乙胺10mL,用冰醋酸调 pH =5.0±0.5)-乙腈(50∶5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6nm,流速为1.0mL· min -1,进样量为10μL,采用外标法。结果在0.31~0.310μg· mL -1浓度范围之间线性良好(r=0.9999),定量限浓度为0.12μg· mL -1(S/N=10.0),平均回收率为99.4%(n=9,RSD=0.73%)。结论经方法学验证,此法专属性强,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现性好。

    作者:黄婷;高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药品全链条质量监控的思考与分析

    现行的GSP重点在采购、仓储及销售环节有明确规范要求,但生产与流通衔接、流通与流通衔接、流通与使用衔接、第三方物流储运等环节,特别是传统物流存储环节及运输环节,存在质量控制盲点。本文通过对“药品质量安全全过程控制”的思考与分析,提出了强化药品储存运输环节的配置及监管短板,发展第三方现代医药物流,以达到保障药品质量安全有效的控制目的。

    作者:毕文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浅析中西药联合应用的利与弊

    随着中西医结合的深入发展,中西药联用治疗疾病在临床上十分普遍。合理的中西药联用能提高疗效,降低毒副作用;反之,不合理的中西药联用,则会降低药效,甚至产生毒副作用。本文通过分析中西药联用的利与弊,为中西药的合理联用提供参考价值。

    作者:庄秀清;黄清莲;张明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白术与掺伪品木香的形态组织学及理化鉴别

    目的:为白术和掺伪品木香的鉴别提供依据。方法对白术和掺伪品木香从性状、显微、理化和薄层4种方法进行鉴别。结果白术和掺伪品木香4种鉴别有显著差异。结论白术和掺伪品木香功能与主治有异,应谨慎验收。

    作者:汤明启;孟春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氯吡格雷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和贝那普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氯吡格雷联合贝那普利,对照组单用贝那普利,治疗前、后分别检测相关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后的相关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改善(P<0.05),治疗组的改善更明显( 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比单用贝那普利的效果更佳。

    作者:何媛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HPLC法测定复方胆通胶囊中绿原酸和滨蒿内酯的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复方胆通胶囊中绿原酸和滨蒿内酯的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Agilent Zorbax Extend-C18色谱柱(4.6mm ×250mm,5μm)44nm。结果绿原酸和滨蒿内酯分别在0.9168~9.1678μg· mL -1、0.4960~4.9600μg· mL -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均为r=0.999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12%、98.92%(n=9),RSD=2.0%、RSD=2.1%。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

    作者:谢浙裕;钟宁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蕲蛇酶注射液致血小板减少24例临床观察

    对应用蕲蛇酶注射液治疗出现血小板减少的24例患者比较其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变化,3例患者血小板减少显著(≤8×109/L -1),占12.5%,其余予停用蕲蛇酶后未行其他治疗,3~7d 血小板恢复正常(87.5%),未影响治疗进程。蕲蛇酶注射液是安全有效的防治血栓性疾病的生物酶制剂。

    作者:林碧英;卓双塔;姚华星;张奕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克拉霉素微丸上药包衣工艺研究

    目的:探索克拉霉素微丸上药包衣工艺改进,以提高克拉霉素微丸收率。方法研究粉末上药、液体上药、附聚上药3种方法对克拉霉素载药微丸收率及上药表面状态的影响。选择不同包衣增重处方,研究包衣增重对微丸收率的影响。结果3种方法上药,上药次数越多,收率越低;而包衣增重越多,收率越低。液体上药所得载药丸芯表面状态要优于其他两种上药方式。结论要提高克拉霉素微丸收率,须在现有工艺基础上减少上药次数和降低包衣增重。

    作者:鄢丰;黄翔;艾进超;张茹萍;付罗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蒙汗药”与麻醉药、安眠药

    “蒙汗药”这个名词在中国许多古典小说中经常看到,但对蒙汗药却从古到今一直在学界争论不休。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古代的蒙汗药确实存在且属麻醉药。但现代蒙汗药是否就一定是麻醉药呢?通过研究认为,虽然古代的蒙汗药属麻醉药,但现代的蒙汗药却不一定是麻醉药。

    作者:唐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海峡药学杂志

海峡药学杂志

主管: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药学会福建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