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气相色谱法测定寒痹软膏中樟脑、冰片和薄荷脑的含量

郑伟强

关键词:气相色谱法, 樟脑, 冰片, 薄荷脑, 含量测定
摘要:目的:建立测定寒痹软膏中樟脑、冰片、薄荷脑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毛细管柱为 ZB-Wax(30m ×0.25mm ×0.5μm),萘为内标物,程序升温,FID检测器。结果樟脑、冰片、薄荷脑分别在0.3209~0.6417mg· mL -1、0.2414~0.4828mg· mL -1、0.2392~0.4784mg · mL -1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樟脑102.54%,RSD 为1.02%;冰片98.81%,RSD 为1.05%;薄荷脑102.13%,RSD 为1.53%。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重复性好,可同时测定寒痹软膏中樟脑、冰片和薄荷脑的含量。
海峡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基层医院中药饮片验收的思路和方法

    基层医院对中药饮片小包装的验收方法及注意事项。

    作者:丁炎萍;方悦;黄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三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BDNF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利培酮、氯氮平这3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浓度( BDNF)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257例确诊为精神分裂症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齐拉西酮、利培酮、氯氮平治疗12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4、8、12周监测血清BDNF浓度,疗效评定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 BPRS),不良反应评定采用副反应量表( TESS)及实验室检查,认知功能评价采用韦氏记忆量表(WAIS)。结果3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3.8%、85.1%、88.6%,疗效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BDNF浓度比较:疗后8、12周,3组均较治疗前升高,但齐拉西酮组升高更明显(P<0.05)。认知功能比较:治疗12周后,3组认知功能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但齐拉西酮组、利培酮组在言语智商及总智商评分上与氯氮平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3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均能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BDNF浓度及认知功能,以齐拉西酮疗效更加明显,安全有效。

    作者:占健;张尧风;刘长城;张新风;聂所成;涂哲明;彭海燕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我院2010~2012年心血管系统药物应用分析

    运用医院药品信息管理系统(HIS),收集我院2010~2012年心血管药物使用的相关数据,采用用药频度(DDDs)、日用药金额(DDC)等方法进行分析。3年内我院心血管系统药物消耗金额变化不大,占药品总消耗金额的比例逐年增加,均超过32%;中药制剂和降血压药的消耗金额远高于其他类药;阿托伐他汀钙、氯吡格雷、银杏叶提取物消耗金额一直靠前,阿司匹林的DDDs远超其他药物。我院心血管药物使用较稳定,符合高校医院患者固定,以预防为主的特点;进口药或合资药费用较大,适当增加国产自主品牌药以满足更多教职工患者的需求。

    作者:宋兵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胺碘酮致双眼复视1例分析

    1病例摘要陈某某,男性,78岁,高血压病史12年,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简称房速),频发房性早搏5年余,无脑卒中、糖尿病史,无肝肾功能不全史,长期在心内科门诊治疗,定期体检,平时口服厄贝沙坦、阿托伐他汀钙,拜阿司匹林、曲美他嗪、辅酶Q10、美托洛尔缓释片等药。过去几年曾间断出现心悸发作,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均提示频发房性早搏、短阵房速,短期口服胺碘酮有效(一般不超过2周)。3个月前因心慌就诊,心电图示频发房性早搏,查电解质、甲功正常,口服美托洛尔无效后,予以口服胺碘酮0.2g,1日3次,14天后心悸症状消失,复查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 QT 间期正常,继续口服胺碘酮0.2g,1日2次,用7d,以后胺碘酮0.2g,1日1次,5天时出现双眼复视。就诊时查体:BP 120/72mmHg,HR 64bpm,律齐。停服胺碘酮,查甲功、生化全套正常,患者因怀疑肿瘤自行在外院行全身18 F-FDG PET-CT扫描检查( SUV为标准化摄取值),报告提示18 F-FDG全身代谢显像未见明显异常,除肺部慢性炎症、右侧筛窦少许炎症外,其余脏器未见明显异常。就诊外院两家三甲医院眼科,检查示双眼球运动未受限,左视力0.9、右视力0.9,双眼角膜透明,裂隙灯、眼底检查正常。眼科会诊后予以珍珠明目滴眼液滴眼,口服维生素B1、甲钴胺对症处理,1周后症状逐渐消失,3个月后恢复正常。

    作者:黄飞翔;张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浅谈降压药的各类剂型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也是导致心脑血管病发生的主要因素。因此寻找更有效,副作用更小的降压药是目前的一个趋势,而新的剂型的发展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且对传统药物能够起到革命性的推动,降压药的剂型众多,发展空间巨大,本文浅谈降压药的各类剂型。

    作者:徐芬芬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长春西汀联合胞磷胆碱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长春西汀注射液联合胞磷胆碱注射液对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评价。方法按照脑梗死诊断标准入选的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给予长春西汀注射液和胞磷胆碱注射液联合治疗,静脉滴注,1日1次;对照组给予胞磷胆碱注射液单独治疗,静脉滴注,1日1次。两组疗程均为2周,治疗前后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11%对照组总有效率77.7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程度比较有显著差异性( P<0.01)。结论长春西汀注射液联合胞磷胆碱注射液在治疗急性脑梗死方面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张芳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盆炎净洗剂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目的:建立盆炎净洗剂的制备,质量标准,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中药材通过煎煮提取制成洗剂,对药物进行薄层色谱鉴别;用于盆腔重度粘连者。观察其疗效。结果质量标准通过福建省南平市药品检验所审核,该制剂的制备工艺和质量控制方法可行;治疗用于盆腔重度粘连者90例,取得满意疗效。结论临床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

    作者:纪世健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某院2013年上半年处方点评及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

    目的:通过对该院2013年上半年门诊西药处方进行抽查、统计、点评,了解合理用药情况,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保障患者“安全、经济、有效”的使用药物。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1月~2013年6月的门诊处方5061张,进行点评、统计、分析。结果2013年1月~6月不合格处方140张,占所查处方比例2.7%;不合理处方主要体现在:诊断不全、无适应症用药、遴选药品不适宜、违反抗菌药物使用原则、用量不适宜。结论该院处方合格率符合要求,但仍有不合理用药情况,应不断的深化处方点评工作,加强对药师药学知识的学习培训。同时对不合理处方进行干预,规范医生的处方行为。

    作者:缪建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腹泻用药的误区

    腹泻用药有误区,滥用抗生素,贸然使用止泻药,乱用止痛药,频繁换药,突然停药,胡乱进食或禁食等,要正确认识,正确预防。

    作者:王燕;周江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西酞普兰联合阿普唑仑治疗非器质性失眠症的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西酞普兰联合阿普唑仑治疗非器质性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非器质性失眠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给予西酞普兰联合阿普唑仑,对照组予单用阿普唑仑。在治疗后第一、二、四、八、十二周两组均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评定疗效。结果患者的睡眠质量自第四周起到治疗结束,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非器质性失眠症的长期治疗,治疗组使用阿普唑仑剂量明显少于对照组( P<0.05)。结论西酞普兰联合阿普唑仑治疗非器质性失眠症效果较好,能减少长期使用阿普唑仑的患者的药物剂量。

    作者:吴建凡;林凤英;陈美容;姜瑞珍;何前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87例药物致呃逆的文献分析

    目的:探讨药物致呃逆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促进安全合理用药。方法对1998年~2013年国内公开报道的87例药物致呃逆文献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药物致呃逆持续时间较长。药物致呃逆的给药途径以静滴为主(55例,63.22%),涉及药品15类共37种,以抗微生物药多,有38例,占43.68%。结论临床上应找出药物致呃逆的成因,以大限度地防止药物致呃逆的发生。

    作者:金双平;浦秋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HPLC法测定射干根茎与须根中鸢尾苷的含量

    目的:采用HPLC法测定射干根茎与须根中鸢尾苷的含量,并比较两者含量。方法采用 Eclipse XDB-C18色谱柱(250mm ×4.6mm,5μm),以乙腈-0.2%磷酸溶液(20∶80)为流动相,流速1.0mL· min -1,检测波长266nm,进样量20μL,柱温35℃。结果鸢尾苷进样量在3.1875~47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8,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81%。结论所建方法可同时测定射干根茎与须根中鸢尾苷的含量,并且根茎中的鸢尾苷含量显著高于须根。

    作者:姜晓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左卡尼汀片在4种不同介质中的溶出行为比较

    目的:比较左卡尼汀片在4种不同介质中的溶出行为。方法采用桨法进行左卡尼汀片的溶出试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药物浓度。结果左卡尼汀片在4种溶出介质中均有较好的溶出。结论左卡尼汀片对任何体质患者均有一定的疗效。

    作者:缪维芳;李杰;吴秀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蒙汗药”与麻醉药、安眠药

    “蒙汗药”这个名词在中国许多古典小说中经常看到,但对蒙汗药却从古到今一直在学界争论不休。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古代的蒙汗药确实存在且属麻醉药。但现代蒙汗药是否就一定是麻醉药呢?通过研究认为,虽然古代的蒙汗药属麻醉药,但现代的蒙汗药却不一定是麻醉药。

    作者:唐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临床药师参与1例儿童过敏性紫癜患者药学监护的体会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儿童过敏性紫癜药学监护的方法,为临床药学监护找准切入点。方法对1例过敏性紫癜患儿临床治疗进行全程临床药学监护追踪,并对不合理用药进行合理干预。结果临床药师提供的药学服务降低了患儿用药风险,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治疗预期良好,愈后14个月内未出现病程反复。结论临床药师参与患者病程药学监护,对提高疗效和用药安全,具有可行性,且存在必要性。

    作者:李洁;陈娟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浅析中西药联合应用的利与弊

    随着中西医结合的深入发展,中西药联用治疗疾病在临床上十分普遍。合理的中西药联用能提高疗效,降低毒副作用;反之,不合理的中西药联用,则会降低药效,甚至产生毒副作用。本文通过分析中西药联用的利与弊,为中西药的合理联用提供参考价值。

    作者:庄秀清;黄清莲;张明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药品全链条质量监控的思考与分析

    现行的GSP重点在采购、仓储及销售环节有明确规范要求,但生产与流通衔接、流通与流通衔接、流通与使用衔接、第三方物流储运等环节,特别是传统物流存储环节及运输环节,存在质量控制盲点。本文通过对“药品质量安全全过程控制”的思考与分析,提出了强化药品储存运输环节的配置及监管短板,发展第三方现代医药物流,以达到保障药品质量安全有效的控制目的。

    作者:毕文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中西药不合理配伍分析

    目的:分析总结中药和西药的不合理配伍,终减少或降低中西药合用导致的毒副作用。方法通过文献查询,搜集整理中药和西药的不合理配伍使用。结果中西药的不合理配伍,不但不能提高疗效,反而会降低药物的疗效,增加毒副作用,导致药源性疾病。结论中西药物的配伍禁忌及相互作用的研究,对确保安全和有效的临床应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林衍生;姚添兴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利奈唑胺临床用药合理性分析

    收集和整理我院2012年1月~12月使用利奈唑胺注射剂患者的出院病历,回顾性分析其应用情况。结果44例使用利奈唑胺的患者有效率72.73%,47.73%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其中血小板减少发生率为34.09%。

    作者:郑琛;黄旭慧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某医院2010~2013年度门急诊处方点评情况

    总结某医院多年的门急诊处方点评工作情况,规范医院处方行为,提高处方质量,以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

    作者:王剑连;陈振富;陈国庆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海峡药学杂志

海峡药学杂志

主管: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药学会福建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