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淫羊藿饮片中淫羊藿苷的含量

袁佳;钱冬女;滕俊

关键词:淫羊藿, 淫羊藿苷, HPLC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产地的淫羊藿饮片中淫羊藿苷的含量。方法从市场上随机采购7批淫羊藿饮片,采用稀乙醇超声萃取提取淫羊藿苷,然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淫羊藿苷含量,考察其合格率。结果按《中国药典》对淫羊藿苷含量要求,用 HPLC 法检测淫羊藿苷浓度,7批淫羊藿饮片有4批合格。结论不同产地的淫羊藿中淫羊藿苷含量不同。
海峡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胺碘酮致双眼复视1例分析

    1病例摘要陈某某,男性,78岁,高血压病史12年,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简称房速),频发房性早搏5年余,无脑卒中、糖尿病史,无肝肾功能不全史,长期在心内科门诊治疗,定期体检,平时口服厄贝沙坦、阿托伐他汀钙,拜阿司匹林、曲美他嗪、辅酶Q10、美托洛尔缓释片等药。过去几年曾间断出现心悸发作,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均提示频发房性早搏、短阵房速,短期口服胺碘酮有效(一般不超过2周)。3个月前因心慌就诊,心电图示频发房性早搏,查电解质、甲功正常,口服美托洛尔无效后,予以口服胺碘酮0.2g,1日3次,14天后心悸症状消失,复查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 QT 间期正常,继续口服胺碘酮0.2g,1日2次,用7d,以后胺碘酮0.2g,1日1次,5天时出现双眼复视。就诊时查体:BP 120/72mmHg,HR 64bpm,律齐。停服胺碘酮,查甲功、生化全套正常,患者因怀疑肿瘤自行在外院行全身18 F-FDG PET-CT扫描检查( SUV为标准化摄取值),报告提示18 F-FDG全身代谢显像未见明显异常,除肺部慢性炎症、右侧筛窦少许炎症外,其余脏器未见明显异常。就诊外院两家三甲医院眼科,检查示双眼球运动未受限,左视力0.9、右视力0.9,双眼角膜透明,裂隙灯、眼底检查正常。眼科会诊后予以珍珠明目滴眼液滴眼,口服维生素B1、甲钴胺对症处理,1周后症状逐渐消失,3个月后恢复正常。

    作者:黄飞翔;张瑜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三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对精神分裂症患者BDNF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利培酮、氯氮平这3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浓度( BDNF)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257例确诊为精神分裂症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齐拉西酮、利培酮、氯氮平治疗12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4、8、12周监测血清BDNF浓度,疗效评定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 BPRS),不良反应评定采用副反应量表( TESS)及实验室检查,认知功能评价采用韦氏记忆量表(WAIS)。结果3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3.8%、85.1%、88.6%,疗效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BDNF浓度比较:疗后8、12周,3组均较治疗前升高,但齐拉西酮组升高更明显(P<0.05)。认知功能比较:治疗12周后,3组认知功能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但齐拉西酮组、利培酮组在言语智商及总智商评分上与氯氮平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3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均能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BDNF浓度及认知功能,以齐拉西酮疗效更加明显,安全有效。

    作者:占健;张尧风;刘长城;张新风;聂所成;涂哲明;彭海燕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87例药物致呃逆的文献分析

    目的:探讨药物致呃逆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促进安全合理用药。方法对1998年~2013年国内公开报道的87例药物致呃逆文献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药物致呃逆持续时间较长。药物致呃逆的给药途径以静滴为主(55例,63.22%),涉及药品15类共37种,以抗微生物药多,有38例,占43.68%。结论临床上应找出药物致呃逆的成因,以大限度地防止药物致呃逆的发生。

    作者:金双平;浦秋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瑞芬太尼与七氟醚静吸复合喉罩通气全麻在输卵管结扎术的应用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与七氟醚静吸复合喉罩通气全麻在输卵管结扎术的应用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择期喉罩全麻下输卵管结扎术病人30例。结果29例病人喉罩通气全麻下顺利完成手术,1例因插入后通气失败改气管内插管下完成手术。结论瑞芬太尼与七氟醚静吸复合喉罩通气全麻可以安全性有效性地应用于输卵管结扎术。

    作者:徐峰;黄东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开展老年患者药学服务体会

    目的:对我院干部药房开展的老年患者药学服务进行总结分析,探讨如何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药学服务,促进老年人合理用药提高老年患者用药安全,提高用药的疗效,以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我院干部药房针对老年人生理心理特点在发药交代,用药咨询,用药教育以及药物知识宣传等几方面展开药学服务。结果增加患者对药物治疗的信心,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结论开展针对老年人的药学服务,有助于建立良好的药、患关系。

    作者:郑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95例小儿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

    目的:银翘散合用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和单用西医治疗的比较。方法2012年3月到2013年12月我院收治95例呼吸道感染的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n=46例和观察组n=49例,对照组单纯用西药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银翘散配合西药治疗,对比两组的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肺部干罗音消失时间,炎症吸收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儿,有显著性差异( 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银翘散合用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能过缩短病程,有效控制感染并促进炎症吸收,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作者:黄宝鹤;颜惠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光催化降解对氟苯氧乙酸的规律研究

    以Pt/TiO2为光催化剂,研究了废水中对氟苯氧乙酸的光催化降解反应。考察了反应时间、溶液初始pH值以及污染物初始浓度对光催化反应的影响。实验表明,反应3h内,氟离子平均检出速率为2.64×10-5mol/(L· h);在反应4~7h内,氟离子平均检出速率为5.38×10-5mol/( L· h)。反应液的紫外光谱图显示对氟苯氧乙酸浓度不断下降。在溶液初始pH值为3.44~4.95时,光催化生成氟离子的速率大,在碱性范围内,氟离子的生成速率为零。当C0(对氟苯氧乙酸)<1.00×10-3 mol· L-1时,光催化降解反应速率随着对氟苯氧乙酸初始浓度的增大而急剧增大;当C0(对氟苯氧乙酸)>8.00×10-3 mol· L -1时,光催化降解速率与污染物初始浓度无关。

    作者:赵林;林英杰;谢艳招;黄振科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HPLC法测定不同产地淫羊藿饮片中淫羊藿苷的含量

    目的:研究不同产地的淫羊藿饮片中淫羊藿苷的含量。方法从市场上随机采购7批淫羊藿饮片,采用稀乙醇超声萃取提取淫羊藿苷,然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淫羊藿苷含量,考察其合格率。结果按《中国药典》对淫羊藿苷含量要求,用 HPLC 法检测淫羊藿苷浓度,7批淫羊藿饮片有4批合格。结论不同产地的淫羊藿中淫羊藿苷含量不同。

    作者:袁佳;钱冬女;滕俊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近红外一致性检验模型快速鉴别苯妥英钠片

    目的:利用近红外光谱法快速鉴别苯妥英钠片的真伪。方法以全国不同企业生产的苯妥英钠片为分析对象,用光纤探头测定近红外反射光谱,光谱预处理方法为一阶导数和矢量归一化法,谱段范围为9000~7500cm -1、6900~5600cm -1和5000~4250cm -1。结果模型能准确鉴别苯妥英钠片并区分不同的生产厂家。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可以为快速鉴别不同厂家生产的苯妥英钠片提供参考。

    作者:李连杰;李杨;黄德友;刘娟;蒋登高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HPLC法测定维生素B4片的有关物质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维生素B4片的有关物质。方法采用Waters SunFireTM C18柱(250mm ×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05mol· L-1磷酸二氢钾溶液-三乙胺(10∶90∶0.25),流速0.8mL· min -1,检测波长261nm。结果主峰与各降解产物峰的分离良好,方法的精密度良好。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可用于维生素B4片的有关物质检查。

    作者:顾秋琴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HPLC法测定射干根茎与须根中鸢尾苷的含量

    目的:采用HPLC法测定射干根茎与须根中鸢尾苷的含量,并比较两者含量。方法采用 Eclipse XDB-C18色谱柱(250mm ×4.6mm,5μm),以乙腈-0.2%磷酸溶液(20∶80)为流动相,流速1.0mL· min -1,检测波长266nm,进样量20μL,柱温35℃。结果鸢尾苷进样量在3.1875~47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8,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81%。结论所建方法可同时测定射干根茎与须根中鸢尾苷的含量,并且根茎中的鸢尾苷含量显著高于须根。

    作者:姜晓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气相色谱法测定寒痹软膏中樟脑、冰片和薄荷脑的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寒痹软膏中樟脑、冰片、薄荷脑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毛细管柱为 ZB-Wax(30m ×0.25mm ×0.5μm),萘为内标物,程序升温,FID检测器。结果樟脑、冰片、薄荷脑分别在0.3209~0.6417mg· mL -1、0.2414~0.4828mg· mL -1、0.2392~0.4784mg · mL -1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樟脑102.54%,RSD 为1.02%;冰片98.81%,RSD 为1.05%;薄荷脑102.13%,RSD 为1.53%。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重复性好,可同时测定寒痹软膏中樟脑、冰片和薄荷脑的含量。

    作者:郑伟强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白术与掺伪品木香的形态组织学及理化鉴别

    目的:为白术和掺伪品木香的鉴别提供依据。方法对白术和掺伪品木香从性状、显微、理化和薄层4种方法进行鉴别。结果白术和掺伪品木香4种鉴别有显著差异。结论白术和掺伪品木香功能与主治有异,应谨慎验收。

    作者:汤明启;孟春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品管圈在降低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调剂过程差错中的作用

    为利用品管圈降低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调剂中的差错,提高医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配置药物的质量,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我院引入品质管理概念,引导药师积极参与质量管理的全过程,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工作责任心。结果 PIVAS药物配置过程中的调剂差错件数由改善前平均每周26件降低至平均每周10件,人员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明显增强,并且提高了工作效率。品管圈活动对降低差错,确保安全医疗效果显著,同时也增强了药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药师主动参与管理的意识。

    作者:金灵泰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HPLC法测定托拉塞米口服制剂的含量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托拉塞米片剂和胶囊中托拉塞米的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 Phenomenex Luna C18(250mm ×4.6mm,5μm)色谱柱,以0.1%三乙胺(用磷酸调节pH至3.5)-甲醇(55∶45)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 min -1,检测波长为291nm。结果托拉塞米在20.06~401.16μg· mL -1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片剂平均回收率为99.90%,RSD为0.52%(n=9);胶囊平均回收率为100.26%,RSD为0.34%(n=9)。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重现性较好。

    作者:刘美龙;陈邦恩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2011~2012年某市一综合性医院门诊抗抑郁药物应用分析

    选择某市一家综合性医院2011~2012年的抗抑郁药物消耗数据,采用金额分析法、用药频度( DDDs)分析法进行统计分析。该医院抗抑郁药物消费结构稳定,临床上主要以5-HT摄取抑制剂( SSRI)为主。但总金额和总 DDDs分别增长31.4%和42.2%,其中,5-HT及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 SNRI)文拉法辛销售金额增长快,分别达到53.8%和339.0%,而三环类抗抑郁药( TCA)的销售金额一直处于较低水平。说明该院抗抑郁药应用合理,SSRI因其安全、高效而成为抗抑郁的首选药。

    作者:应露;戴海斌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实验室药库现代管理模式的运用

    由于医学实验室药库储藏的特殊性,现代管理理念在高校药库管理中显得尤其重要,现代管理本质上说是品质管理,它是一个好方法好工具。它可以加强医学高校药库管理,为教学科研提供良好的后勤保障服务。

    作者:叶祥光;吴克勤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西酞普兰联合阿普唑仑治疗非器质性失眠症的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西酞普兰联合阿普唑仑治疗非器质性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非器质性失眠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给予西酞普兰联合阿普唑仑,对照组予单用阿普唑仑。在治疗后第一、二、四、八、十二周两组均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评定疗效。结果患者的睡眠质量自第四周起到治疗结束,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非器质性失眠症的长期治疗,治疗组使用阿普唑仑剂量明显少于对照组( P<0.05)。结论西酞普兰联合阿普唑仑治疗非器质性失眠症效果较好,能减少长期使用阿普唑仑的患者的药物剂量。

    作者:吴建凡;林凤英;陈美容;姜瑞珍;何前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肿瘤患者化疗后便秘原因及护理对策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是否对肿瘤患者化疗用药引起的便秘有影响。方法将180例经化疗的癌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90例,对照组只给予常规护理,而干预组除了同等的常规护理还给予心理、饮食、药物等其他干预。结果观察发现,干预组的患者便秘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护理干预,对肿瘤患者化疗用药引起的便秘有影响,便秘发生率明显下降。

    作者:殷舒珺;刘爱琴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浅谈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与管理

    近些年随着国家卫生部门加大对抗菌药物整治的力度,抗菌药物的使用也在逐渐走向规范化,合理化,但目前仍存在一些不合理使用的现象,主要表现在预防用药指征掌握不严,用药品种选择不适宜,药物使用起点过高,不合理的联合用药以及术后给药时间过长等。本文针对目前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促进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预防的一些方法。

    作者:卢潇潇;黄可可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海峡药学杂志

海峡药学杂志

主管: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药学会福建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