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昕;林雪梅
通过实地考察、查阅资料和个别访谈等方式,对卫生院药房药库的硬件设施建设情况、技术人员的流失情况以及药品管理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并针对这些情况提出了相应的改善对策。
作者:李闽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常见中药材的真伪鉴定方法。方法选取黄芪、酸枣仁、附子、人参等几味中药材及其伪劣品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分析,探讨真伪之间的差别。结果正品中药材和伪品中药材在来源、形态、味道等都有着很大的差别和出入。结论药房或者医院的药剂师应掌握正确的鉴别方法,从而为患者或消费者提供质量上乘的正品中药材,保证它们的临床疗效。
作者:朱海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对于欣普贝生用于羊水过少的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与分析。方法资料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羊水过少足月妊娠产妇65例,根据产妇意愿分为两组,对照组行28例给予催产素促进宫颈成熟,观察组37例给予欣普贝生促进宫颈成熟,对两组促进宫颈成熟的效果及母婴结局作回顾性分析与比较。结果给予欣普贝生的观察组促宫颈成熟效果明显优于给予催产素的对照组,且观察组用药至临产时间、总产程、剖宫产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将欣普贝生应用于羊水过少的足月妊娠产妇中时,可促进宫颈成熟,软化宫颈,诱导宫缩,缩短临产时间及总产程,使生产更加顺利。
作者:曾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采用两种方法测定盐酸青藤碱纯度,并建立其不确定度评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对盐酸青藤碱纯度进行测定,并依据标准物质技术规范及相关计量技术规范要求,对HPLC法测定过程的不确定度进行了系统分析,并采用酸碱非水滴定法对盐酸青藤碱纯度值进行验证。结果采用HPLC法测定盐酸青藤碱纯度的标准值及其不确定度为99.87%±0.41%(k=2,P=0.95)。酸碱非水滴定法测定纯度值为99.88%,在不确定度范围之内。结论采用HPLC与酸碱非水滴定法联合测定盐酸青藤碱纯度及不确定度评定结果准确可靠,避免了采用一种技术带来的分析方法缺陷,有利于提高盐酸青藤碱的质量评价与控制水平,同时对盐酸青藤碱纯度标准物质的研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马晓宇;王冲;莫颖宁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病人雾化吸入开始时间对患者咳痰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科2011年1月~2013年1月行全麻开胸食管癌术后病人8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为全麻清醒后6h~8h给予第一次氧气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为全麻清醒18h(术后第一天8点)给予第一次氧气雾化吸入治疗,每日3次,每次15min~20min,两次时间隔6h。连续雾化3d。记录两组病人术后3天的咳痰量、咳痰难易度、痰液性状情况。结果两组病人术后第一天、第二天咳痰难易度、术后1~3天痰液性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清醒后6h~8h开始雾化吸入治疗能在手术后早期稀释痰液,提高病人排痰效果,增加病人的舒适度,减少留置胸管时间。因此推荐全麻清醒后6h~8h开始雾化吸入治疗为佳时间。
作者:黄瑞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研究牙周炎基础治疗结合使用六味地黄丸辅助治疗的疗效。方法将114例慢性成人牙周炎轻中度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7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228%,对照组为78.947%两组疗效差异显著。结论六味地黄丸在牙周炎治疗中可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姚燕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收集我院2005年7月~2013年6月上报的药品不良反应中26例过敏性休克的病例,进行回顾性的分析。过敏性休克与性别、年龄无关;26例中静脉给药有23例占88%;发生时间小于30min的有17例占65%;引起过敏性休克的药品中抗感染药(32%)及抗肿瘤药(29%)居前二位;抢救药品主要有肾上腺素及糖皮质激素等。
作者:林文强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乳腺增生症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80例,在中药治疗后行超声检查,观察疗效。结果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结论超声检查能有效地观察中医治疗乳腺增生症的疗效,且具有安全、方便、无放射性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孟虹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美罗华治疗难治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初步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1年2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难治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临床治疗病例进行抽样,选取100例难治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病例进行临床治疗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用常规激素、免疫制剂治疗。对照组用免疫吸附治疗,观察组免疫吸附+小剂量美罗华治疗,对比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后免疫功能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难治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应用小剂量美罗华治疗疗效确切,有利于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红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灵敏检测帕珠沙星血药物浓度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方法色谱柱为 Agilent Eclipse XDB-C18(4.6mm ×1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0.005mol? L-1甲酸铵,0.1%甲酸)=(30∶70);流速:0.5mL? min -1;质谱条件为电喷雾电离源(ESI);采用选择反应监测(SRM)对帕珠沙星(m/z 319.0→301.1)和环丙沙星(m/z 332.2→314.2)进行测定。样本处理采用乙腈沉淀蛋白法,吸取上清液1μL进样。结果帕珠沙星的线性范围为0.02~20μg? mL -1,提取回收率为82%~92%,日内和日间精密度均小于15%。结论本方法简便、灵敏,该方法经考察符合血浆样品的测定要求,可以应用于临床药物浓度的测定和药代动力学的研究。
作者:张涛;陈楚雄;余晓霞;温预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总结25例晚期结直癌患者使用FOLFIRI方案化疗的观察与护理经验。方法对25例在使用伊立替康化疗期间出现毒副反应的患者给予相应的护理及心理和饮食护理。结果本组发生急性胆碱能综合征10例,6例患者出现延迟性腹泻Ⅰ度4例,Ⅱ度2例,经过规范治疗和精心护理,症状较快改善,无出现其他并发症。结论化疗前对患者的健康宣教,化疗中密切观察,及时处理各种不良反应和精心护理,可提高患者治疗的耐受性,减少心理因素对后续治疗的影响,提高化疗安全性。
作者:林娇;吴光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尼麦角林和银杏叶丸对非痴呆血管性认知损害的疗效。方法选取96例 VCIND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32例,尼麦角林组给予尼麦角林治疗,银杏叶丸组给予银杏叶丸治疗,联合治疗组则采用两种药物同时服用,疗程均为12周。以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 Mo-CA)评分作为主要终点指标、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作为次要终点指标评估3组疗效。并比较两种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实际评估93例(3例未能坚持服药)。3组治疗后MoCA评分均明显上升(P <0.001),联合治疗组疗效优于尼麦角林组(P <0.05)和银杏叶丸组(P <0.01)。3组治疗后HAMD评分均明显下降(P<0.001),联合治疗组疗效优于尼麦角林组(P<0.01)和银杏叶丸组(P<0.05,1-tail)。抑郁状态改善与认知状态改善有相关性(P<0.05,R=-0.431)。结论尼麦角林联合银杏叶丸改善VCIND患者认知功能状态效果优于两种药物单用;尼麦角林联合银杏叶丸改善VCIND患者的抑郁状态效果优于两药单用。抑郁状态改善与认知功能改善负相关。
作者:徐剑文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玄参入药有悠久的历史,其化学成分包括环烯醚萜类、苯丙素类、多糖等。本文对玄参的药理作用进行了较全面的综述,为合理开发利用玄参提供参考。
作者:韩建军;宁娜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强化胰岛素治疗对上消化道穿孔术后高血糖患者的影响。方法111例上消化道穿孔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7例,采用强化胰岛素治疗;对照组44例,采用强化胰岛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第三天白细胞计数、C 反应蛋白、肺部感染例数、切口感染例数、低血糖发生例数、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等。结果观察组术后第一、二、三天白细胞分别为(13.61±4.41)、(9.53±4.01)、(6.56±2.36)×109/L,C反应蛋白为(103±39.33)、(95±41.21)、(68.55±25.02)mmol? L -1,对照组分别为(13.71±5.32)、(10.11±3.29)、(8.01±2.96)×109? L -1,(99±34.31)、(93±25.22)、(83.31±36.11)mmol? L -1,观察组第三天白细胞计数与第二、三天 C反应蛋白浓度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肺部感染例数,观察组10例,对照组7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切口感染例数,观察组15例,对照组1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低血糖例数,观察组0例,对照组1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观察组(59.6±11.9)h,对照组(63.5±15.3)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观察组(10.5±3.4)d,对照组(11.1±3.2)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胰岛素治疗上消化道穿孔术后高血糖可加快术后恢复,减少感染的发生,促进肠道功能恢复,值得临床上推广。
作者:孙文栋;张国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建立冰樟桉氟轻松贴膏中醋酸氟轻松含量的HPLC 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 DIONEX Acclaim 120 C18(250mm ×4.6mm,5μm)色谱柱,以甲醇-乙腈-水(45∶10∶45)作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40nm,流速1.0mL? min -1,柱温为30℃。结果醋酸氟轻松在0.05~0.5μg范围内线性较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17%(RSD为0.67%)。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可靠、准确度高、重复性好,处方中其他成分对测定亦无干扰,分离效果好,可用于冰樟桉氟轻松贴膏中醋酸氟轻松含量测定。
作者:胡守莲;邱栋樑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研究隐丹参酮对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生长、迁移、侵袭、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的隐丹参酮作用于体外培养的A549细胞,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的改变;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分析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及E-cadherin和β整合素的表达情况。结果 MTT检测结果显示,一定浓度的隐丹参酮可抑制A549细胞的增殖,且随着浓度的增加其抑制作用明显增强。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显示,A549细胞经隐丹参酮作用后,其迁移和侵袭能力受到抑制。流式细胞术显示,A549细胞经隐丹参酮作用后,细胞周期阻滞于G1期,G1期细胞比例上升,S期细胞比例下降,且药物作用后细胞表面的E-cadherin表达上调、β整合素的表达下降。结论隐丹参酮可抑制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其机制可能与E-cadherin的上调和β整合素下调及阻滞细胞周期有关。
作者:叶欢;阮君山;王少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采用三氯乙酸/丙酮沉淀法分别对白木香茎和叶进行蛋白质提取,利用一、两次水化法分别对所获蛋白进行溶解,并通过研究蛋白得率、比较蛋白浓度及经SDS-PAGE单向电泳所获条带的清晰度,分析白木香茎、叶蛋白制备与 SDS-PAGE 单向电泳条件的优劣。结果表明:白木香茎、叶蛋白得率分别是73mg? g-1与52mg? g-1;一次水化法得到的茎、叶样品蛋白终浓度分别为3.62μg?μL -1,4.17μg?μL -1,两次水化法所获得茎、叶蛋白终浓度为1.53μg?μL-1,2.12μg?μL -1。两种方法所获蛋白样品的 SDS-PAGE 条带均较模糊,但后者的单向电泳条带杂质较少,究其原因可能是蛋白制备、电泳条件的某些方面仍需改进。该研究为进一步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研究白木香结香机制提供了技术的基础。
作者:黄珊珊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分析指尖离断与缺损显微修复治疗中川穹嗪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间367例再植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后应用川芎嗪抗凝,观察治疗效果和不同时间段凝血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427指成活率97.2%,优良率88.99%,恢复效果好;治疗期间凝血指标变化率均保持在5.9%~38.6%之间,超过正常值范围<12.9%,患者凝血功能波动小,证实了川芎嗪优越的抗凝功能。结论川芎嗪在指尖离断与缺损显微修复手术治疗中应用效果好,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何明飞;陆蕴红;吴祥;黄忠明;陈毅成;张敬良;雷彦文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紫杉醇抗肿瘤机制区别于其他抗肿瘤药物,其抗肿瘤的作用机制、构效关系、药动学以及制剂学等方面笔者作了简单的概述。
作者:袁佳;叶晶莹;林玲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氟康唑局部与全身用药治疗老年人口腔念珠菌病的临床疗效,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局部组给予(2%氟康唑,每瓶50mL)1~2mL加水8~16mL含漱后咽下或不稀释直接涂口腔自斑处,每日3次,连用7d。全身组病用氟康唑口服,50mg每日1~2次,连用7d,或静滴2%氟康唑,50mL每日1~2次,连用7d。停药后判定疗效。结果两组疗效比较,局部用药组与全身用药组疗效相当(P>0.05)。结论氟康唑局部用药为老年人口腔念珠菌病治疗的一种比较理想的选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雄伟 刊期: 201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