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娟桦;黄荔红
目的探讨头孢曲松与洛美沙星两种方案治疗细菌性感染所产生的经济效果.方法 129例中至重度下呼吸道感染或泌尿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头孢曲松、洛美沙星治疗,对该两种治疗方案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头孢曲松治疗有效率及痊愈率高(P有效=0.01897,P痊愈=0.02692),细菌清除率与洛美沙星相当(P=0.06957),治疗费用低于洛美沙星.结论头孢曲松是治疗细菌性感染的优良药物,运用药物经济学理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可使有限资源得到合理配置.
作者:刘金发;龚一珍;李枝端 刊期: 2006年第02期
对我院2002~2004年口服钙拮抗剂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近3年,我院用药金额排名靠前的药物是氨氯地平、非洛地平、硝苯地平.用药频度排序靠前的药物是尼群地平、桂利嗪、氨氯地平.我院口服钙拮抗剂的使用基本合理.
作者:王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为了解我院急诊儿科用药情况,并评价其合理性.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5年3月~8月急诊儿科处方2300张,对用药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抗菌药物使用率为78.83%,中成药使用率为64.23%,给药途径中静脉给药为24.3%,临床主要使用的抗菌药物有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阿奇霉素,克林霉素.结论药物使用基本合理.
作者:柯金珍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考察生脉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的可行性.方法采用中国药典2005年版细菌内毒素检查法[1],用不同厂家鲎试剂对不同批号的生脉注射液分别进行干扰试验,以考察确定生脉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结果生脉注射液可用鲎试剂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测,并能通过半定量法估算细菌内毒素的含量.结论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可用于生脉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测.
作者:倪立坚;潘娟桦;王宁娜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本文阐述了医药流通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建设的步骤,以及信息化建设给企业带来的效益分析同时根据作者在参与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切身体会,结合作者所在企业的实际案例进行了简单阐述.
作者:卢丽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为了指导病人能在佳的时间,用合适的方法安全用药.参考了有关医学书籍和医学期刊进行归纳、分析、介绍.本文介绍了时辰药理学与人体生物节律的关系,及许多药物成份与某些食物可产生相互作用,使其疗效降低,毒性增加.因此临床用药应掌握和应用时辰药理学知识,且避免药物、食物间的不良影响,提供佳治疗方案,提高疗效,并大限度地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罗庆红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建立牡丹皮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鉴别方法.方法色谱条件:色谱柱:迪马公司Diamonsil 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甲醇-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量:1mL·min-1.检测波长:280nm.以丹皮酚为参照物.结果指纹图谱共有色谱峰的稳定性、精密度和重复性试验中的RSD均小于6%,符合有关规定[1].结论本研究可作为鉴定牡丹皮药材质量的方法之一.
作者:刘传华;陈沪宁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呋塞米片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C18柱(250mm×4.6mm,5μm)色谱柱,以甲醇-水-磷酸盐缓冲液(500:493:7)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为286nm.结果呋塞米在0.597~3.980μg范围内进样量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31%,RSD为1.01%,n=9.结论本方法结果准确,重现性较好.
作者:陈庆伟;陈华锋 刊期: 2006年第02期
为了贯彻<医疗机构制剂配制质量管理规范>(GPP),我院制剂室加强了硬件的建设.分析了硬件建设中对厂房改造、净化设施、生产环境、工艺流程、仪器设备、仪表等的要求.针对如何使医院制剂的配制更加规范,为临床提供安全、有效、经济的制剂,提出了一些看法.
作者:陈立;庄捷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建立决明子质量标准.方法采用高效液相法对决明子中主要成分大黄素进行定量分析,采用Nova-pakC18柱(250mm×4.6mm,10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80:20),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54nm.结果大黄素在0.1~0.5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653.95X(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7.11%,RSD为1.28%,重现性RSD为1.89%.结论本法简便,快速,灵敏,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决明子的质量标准.
作者:张靖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比较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与头孢克洛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经济效果.方法选择12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均分为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组、头孢克洛组.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组400mg,1日3次;口服头孢克洛组250mg,1日3次.疗程均为7~14d,采用药物经济学中的成本-效果分析的方法进行比较.结果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组与头孢克洛组有效率分别为93.33%和80.00%,细菌清除率90.00%和75.00%,不良反应发生率10.00%和6.67%.结论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疗效较好、安全,经济效果优于头孢克洛.
作者:方子正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不同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对同一疾病所产生的经济效果.方法将21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成3组,分别给予阿奇霉素(A组)、克林霉素磷酸酯(B组)、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C组)治疗,运用药物经济学的成本-效果分析法进行评价.结果 3种方案的抗菌药物成本依次为640.00、760.00、1328.00元,总有效率分别为82.85%、80.00%、81.42%.结论 A方案为佳治疗方案.
作者:蒋国军;杨招友;金萍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阿奇霉素颗粒的含量方法色谱柱Hypersil 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0.1mol·L-1磷酸二氢钾(含0.2%三乙胺,用磷酸调节pH6.0)-乙腈(70:30),检测波长:205nm.进样量:20μL,流速1.1mL·min-1,柱温:40℃.结果在0.2805mg·mL-1~3.3660mg·mL-1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Y=387.32X-3.20,相关系数r=0.9999,平均回收率:99.6%(RSD=1.25%,n=9).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快捷,结果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用于测定阿奇霉素颗粒的含量.
作者:黄健浩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加替沙星在家兔体内的药动学特性.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内标法,色谱柱:ORBAX Extend-C18柱,流动相:0.01 mol·L-1磷酸二氢钾缓冲液-乙腈(18:5),流速1.0mL·min-1,室温25℃.紫外检测波长为292nm,内标物为诺氟沙星.分析耳缘静脉推注加替沙星(10和20mg·kg-1)后家兔体内的血药浓度,用药物和统计软件(DAS ver1.0)进行房室模型拟合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加替沙星在0.025~4 μg·mL-1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73),在家兔体内药-时曲线符合一室模型.T1/2为1.25h.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能满足加替沙星药动学分析.
作者:华俊彦;田伟强;朱雅艳;虞惠康;吴丽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对银黄注射液制剂工艺进行研究.方法参阅相关文献,并根据该制剂本身性质,通过pH值筛选试验,对银黄注射液制剂工艺进行研究.结果筛选出了符合银黄注射液质量要求的佳pH值范围.结论 pH值的调节是本制剂稳定性的关键.
作者:林冠雄;廖荣寿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调查抗菌药物继发真菌感染的情况,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管理,减少抗菌药物继发真菌感染的发生.方法回顾性调查本院2003年1月~2004年12月出院患者真菌培养阳性报告的病例.结果抗菌药物继发真菌感染多发生在年老(>60岁)、患有多种基础病的患者,真菌感染主要好发部位是呼吸道,其次为口腔粘膜,诱发真菌感染的抗菌药物以第三代头孢菌素及氟喹诺酮等强效、广谱抗菌药为主,多为三联以上抗菌药联合应用. 结论减少三联以上抗菌药物的联用,防止连续长期和频繁更换品种使用抗菌药物,临床应以病原学检查+药敏结果为依据,结合临床病人情况,单用抗菌药物,并以窄谱抗菌药为首选.
作者:林柳卿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本文简要阐述了推行药学监护的必要性,以及临床药师开展药学监护的方法和步骤,同时指出目前我们开展药学监护存在的问题和难度.
作者:林立敏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为临床合理应用几种常用中药注射剂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分析国内文献报道几类中药注射剂致不良反应病例.结果归纳总结出了几类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的一般规律和有关特征.结论临床在应用几类中药注射液时,应重视其不良反应的严重危害.科学、合理、规范应用.
作者:姚凤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综述蕲蛇酶注射液的开发过程、药物性质、药理作用、与同类产品的比较以及在临床上的应用等,为探讨蕲蛇酶注射液的临床应用提供帮助.
作者:詹学雄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米诺环素中甲醛的残留量,方法采用C18色谱柱,柱温为30℃,以0.06mol·L-1磷酸溶液(pH2.85)-乙腈(50:5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36nm.结果甲醛在0.21~2.47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结论本法准确、简便、快捷,适用于测定盐酸米诺环素中甲醛的残留量.
作者:黄婧;苏智阳;王红梅 刊期: 200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