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决明子质量标准的研究

张靖

关键词:决明子, 质量标准, 大黄素, 高效液相色谱法
摘要:目的建立决明子质量标准.方法采用高效液相法对决明子中主要成分大黄素进行定量分析,采用Nova-pakC18柱(250mm×4.6mm,10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80:20),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54nm.结果大黄素在0.1~0.5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653.95X(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7.11%,RSD为1.28%,重现性RSD为1.89%.结论本法简便,快速,灵敏,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决明子的质量标准.
海峡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生物技术药品分离纯化过程中内毒素的去除

    分离纯化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药物制造工艺的核心,是决定产品的安全、效力、收率和成本的技术基础,其中如何保证生物新药热原安全是制造商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结合分离纯化技术,讨论了内毒素的产生、预防、检测及去除内毒素的多种方法.

    作者:蔡慧丽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益母草颗粒中盐酸水苏碱的含量测定

    目的建立测定益母草颗粒中盐酸水苏碱的含量方法.方法采用雷氏盐剩余比色法测定盐酸水苏碱的含量,测定波长为520nm.结果本方法在0~12m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2.平均回收率为99.2%,RSD=1.20.结论本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专属性好,可作为该制剂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潘娟桦;黄荔红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菟丝子酊的制备及质量标准的研究

    目的建立菟丝子酊的制备方法及质量控制标准.方法制定了菟丝子酊的性状,用两种化学方法和一种紫外吸收特征的方法鉴别了该药,并简要阐述了其中的原理,并进行了装量检查.结果 3种鉴别方法可用于菟丝子酊的鉴别.结论所制定的性状、鉴别和检查项目可行.为制备菟丝子酊和控制其质量提供了方法和依据.

    作者:邱丽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HPLC测定颈痹颗粒中芍药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颈痹颗粒中芍药苷的高效液相测定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KromasiC18(5μm,250mm×4.6mm)分析柱,流动相为:甲醇-水(33:67),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230nm.结果精密度、稳定性好,芍药苷在0.0824~0.412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γ=0.9993,平均回收率为97.50%.结论该方法准确,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作为颈痹颗粒中芍药苷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李月琴;何建华;钱永昌;许勇;冷静媛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支气管哮喘的合理用药

    介绍几种治疗支气管哮喘药物的合理应用.

    作者:周晓洁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中药饮片小包装在我院实行情况分析

    目的调查我院中药饮片的包装改革,推广单剂量小包装.方法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对我院3年内小包装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从2002年9月~2005年8月3年中小包装饮片占总用药量的比例逐年增加,从73.78%到85.45%.结论中药饮片单剂量小包装饮片值得推广.

    作者:麦思慧;蔡庆群;任结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金钱草与聚花过路黄的鉴别

    本文从性状、显微、理化、及薄层色谱等方面对金钱草及伪品聚花过路黄进行比较,为实际鉴别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刘知远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盐酸曲马多缓释片的体外释放度研究

    目的考察盐酸曲马多缓释片物体外释放度,探讨其体外释放机制.方法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版)二部附录释放度测定法转篮法,以0.1mol·L-1盐酸溶液为溶剂,转速为100r·min-1,温度为(37±0.5)℃,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检测波长为270nm.并将释放数据分别用Peppas方程、Higuchi方程、一级方程、零级方程进行拟合.结果线性范围为20~100μg·mL-1,r=0.9998.1h累积释放25.42±0.81%,4h累积释放58.37±1.36%,10h累积释放92.67±1.08%,以Higuchi方程为佳释药模型,并且释药机制为非Fickian扩散.结论盐酸曲马多缓释片的体外释放符合缓释制剂要求.

    作者:王飞;严伟;俞建;李芸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增液汤不同配伍对梓醇含量的影响

    目的比较增液汤的几种配伍中梓醇含量的差异.方法方法以反向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测定增液汤不同配伍情况下的各处方中梓醇的含量.结果地黄单味药梓醇煎出量为1.13%,其他配伍煎出量为1.21%~1.51%.结论地黄与其他药味合煎可促进梓醇的煎出,其中与麦冬合煎梓醇的煎出量高.

    作者:王艳伟;熊赣平;杨中林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正交设计法优选甲硝唑注射液的制备条件

    目的优选甲硝唑注射液的佳制备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法,对可能影响甲硝唑注射液的三个因素(注射用水温度,静置时间,活性碳的用量)在三个水平上进行考察,并对试验结果进行直观分析与方差分析.结果甲硝唑注射液的佳制备条件是:注射用水温度:80℃,静置时间:15min,活性碳用量:0.025%.采用佳制备条件进行了两次试验证明,测得其含量为:99.31%,99.35%,较前9个试验号的结果都高;并且不溶性微粒的检查及格.结论优选的制备条件是可信的.

    作者:黄舒雯;刘雅清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HPLC法测定甲麻滴鼻液中麻黄碱和甲硝唑的含量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准确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盐酸麻黄碱和甲硝唑的含量.方法采用C18柱,以乙腈-0.1%磷酸(用三乙胺调pH为3.5)(7:93)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7nm,进样量为20μL.结果盐酸麻黄碱和甲硝唑分别在0.4997~1.499mg·mL-1和0.2907~0.8720mg·mL-1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8和r=0.999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97%和99.70%,RSD分别为1.77%和1.19%.结论此方法可快速、准确地同时检测甲麻滴鼻液中的盐酸麻黄碱和甲硝唑的含量.

    作者:王立克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时间、浓度、温度与光线对配制过氧乙酸原液的影响

    目的观察过氧乙酸原液配制后放置的佳时间;不同浓度、温度、光线对过氧乙酸稳定性的影响.方法过氧乙酸原液配制后放置不同时间测定其含量;以及测定过氧乙酸在不同浓度、放置在不同温度、不同包装(白色塑料瓶、棕色塑料瓶或白色塑料瓶外包黑纸)含量的变化.结果过氧乙酸原液在配制后放置48~60h含量高;过氧乙酸浓度越低,贮存温度越高,分解越快;白色塑料瓶包装分解快,棕色塑料瓶分解较慢,白色塑料瓶外包黑纸分解慢.结论过氧乙酸应高浓度贮存在阴凉遮光处,使用前48~60h配制过氧乙酸原液,使用时进行含量测定并稀释成适当浓度,并好用深色瓶包装,以减少过氧乙酸的分解.

    作者:张春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RP-HPLC法测定跳骨片中柚皮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跳骨片中柚皮苷的含量.方法采用反相液相色谱法,以ODS C18柱(250mm×4.6mm,5μm)柱为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20:80);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84nm.结果柚皮苷在0.09936~0.9936μg范围内,进样量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2).平均回收率为97.62%,RSD=0.43%.结论本法快速简便准确,可用于跳骨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郑广东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浅谈用药时间对药物疗效的影响

    根据时辰药理学的规律,依据人体生理的昼夜节律波动规律,指导患者选择佳用药时间,可减少不良反应,发挥药物佳疗效.本文介绍抗高血压药,抗糖尿病药、皮质激素类药、强心药等的佳服药时间.

    作者:高光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RP-HPLC法测定辣蓼中没食子酸的含量

    目的建立辣蓼中没食子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Hypersil ODS柱(4.0×250mm,5μm);以甲醇-水-冰醋酸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74nm.结果没食子酸的平均回收率为100.7%,RSD为1.0%(n=6).结论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辣蓼的质量控制.

    作者:赖东美;施连印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银杏叶提取物和山楂提取物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目的介绍银杏叶提取物和山楂提取物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方法查阅国内外有关文献,进行分析、归纳和综述.结果总结了银杏叶提取物和山楂提取物的主要药理作用.结论银杏提取物和山楂提取物在药理研究方面都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它们在心血管和降血脂方作用尤其令人关注.

    作者:危华玲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呋塞米片的含量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呋塞米片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C18柱(250mm×4.6mm,5μm)色谱柱,以甲醇-水-磷酸盐缓冲液(500:493:7)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为286nm.结果呋塞米在0.597~3.980μg范围内进样量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31%,RSD为1.01%,n=9.结论本方法结果准确,重现性较好.

    作者:陈庆伟;陈华锋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酞丁安滴眼液的含量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酞丁安滴眼液中酞丁安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Phenomenex C18柱,以甲醇:0.01mol·L-1磷酸二氢钠溶液溶液(60:40)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1,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347nm.结果酞丁安在4~36μg·mL-1范围内峰面积与进样量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回归方程为y=0.0127x+0.3882,平均回收率为100.59%,RSD=0.91%,日内稳定性RSD=1.3%.结论本法简单,准确,快捷,可作为酞丁安滴眼液中酞丁安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梁记芯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与肺纤维化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在肺纤维化发生、发展及治疗方面研究的一些新进展,从细胞因子、成纤维细胞、细胞凋亡、炎症反应等方面阐述了AngⅡ受体拮抗剂延缓肺纤维化进程的机制.

    作者:郑敏辉;戴木森 刊期: 2006年第02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阿奇霉素颗粒的含量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阿奇霉素颗粒的含量方法色谱柱Hypersil 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0.1mol·L-1磷酸二氢钾(含0.2%三乙胺,用磷酸调节pH6.0)-乙腈(70:30),检测波长:205nm.进样量:20μL,流速1.1mL·min-1,柱温:40℃.结果在0.2805mg·mL-1~3.3660mg·mL-1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Y=387.32X-3.20,相关系数r=0.9999,平均回收率:99.6%(RSD=1.25%,n=9).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快捷,结果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用于测定阿奇霉素颗粒的含量.

    作者:黄健浩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海峡药学杂志

海峡药学杂志

主管: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药学会福建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