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凝血酶的研究进展

张智明

关键词:凝血酶, 凝血机制, 凝血酶原, 激活
摘要:凝血酶是机体凝血系统中的一种重要组成因子,在机体受到创伤时的止血机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凝血酶的结构、性质、在体内凝血机制中的作用及临床应用,并分析了其作为一种重要的外伤止血药的生产现状和前景.
海峡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复方首乌藤合剂对小鼠的促智作用研究

    目的 研究复方首乌藤合剂对小鼠的促智活性.方法 采用跳台法.结果 复方首乌藤合剂能增强自然衰老小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并对分别由东莨菪碱、亚硝酸钠和40%乙醇引起的小鼠记忆获得、记忆巩固和记忆再现病理模型有较明显的改善作用.结论 复方首乌藤合剂中含有促智活性物质,它可能是本品具有良好临床疗效的物质基础.

    作者:张荣;田文君;陈亚惠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在静脉配置中心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本文把12种常用的β-内酰胺类抗菌药静脉给药时其溶媒的合理选择和用量进行分析归纳,为临床医师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何丽芳;张青;于静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HPLC法测定止泻冲剂中没食子酸的含量

    目的 建立HPLC法测定止泻冲剂中没食子酸的含量.方法 色谱柱为Hypersil C18(250mm×4.6mm,5μm),0.1%磷酸-甲醇(90∶10)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20nm.结果 实验表明没食子酸的含量在0.0167~0.835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1.62%,RSD=3.82%(n=6).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好,可用于止泻冲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林羽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我院2002年~2004年非甾体抗炎药物的利用分析

    调查我院非甾体抗炎药的应用现状,预测发展趋势,为我院今后临床用药提供参考.通过对我院2002年~2004年非甾体抗炎药的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新型的NSAID在临床中的应用逐年增多,但因其价格较贵,限制其大量应用,老药仍占据大份额市场,在应用方面较为合理.

    作者:高斌;陈建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七叶神安片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试验的探索

    目的 建立一种可行的检验方法,提高药品污染微生物的检出率,保证其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1].方法 采用药典规定的常规法和其它可以消除供试品抑菌作用的方法对七叶神安片进行5种菌株的回收率实验.结果 采用常规法5株菌种中只有大肠埃希杆菌和白色念珠菌的回收率大于70%,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黑曲霉的回收率均低于70%,培养基稀释法(0.2ml/皿)黑曲霉和枯草芽孢杆菌的回收率大于70%,培养基稀释法(0.2ml/皿)和离心集菌培养基稀释法(0.2ml/皿)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回收率仍低于70%,采用离心薄膜过滤法,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回收率可超过70%.结论 七叶神安片的细菌计数方法可采用离心薄膜过滤法,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方法可采用培养基稀释法(0.2ml/皿).

    作者:郑丽莉;林辉煌;吴晓玲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4种方案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成本-效果分析

    目的 讨论不同治疗方案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药物的成本-效果.方法 将18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美洛西林静脉滴注(A组)、奈替米星静脉滴注(B组)、左氧氟沙星静脉滴注(C组)、头孢曲松静脉滴注(D组),对4种方案进行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结果 A、B、C、D组成本分别为:851.20、357.00、310.80、858.20元;有效率分别为:84.40%、85.42%、92.00%、94.60%;成本-效果比分别为:10.09、4.18、3.38、9.07.结论 4种治疗下呼吸道感染C组方案佳.

    作者:俞纯红;谭昕;缪国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药事咨询中关于口服药物的相关问题探讨

    正确地服用药物是减少不良反应发挥药物疗效的关键,本文就药事咨询中患者对口服药物咨询的相关问题进行总结和归纳,纠正患者服药存在的误区,提高患者服药的依从性,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实施药学监护(Pharmaceutical Care),进行科普教育,以期达到药物的安全使用,合理使用.

    作者:余翠琴;程亚军;陈方亮;林佳苗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维生素K1致8例严重不良反应救护与分析

    8例因各种原因出血静脉注射维生素K1以后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其中胃部不适,呼吸困难,意识模糊4例.手脚抽搐,意识不清4例.提示慎用维生素K1静脉注射.好肌肉注射.确实要静脉注射时要用小剂量缓慢试注射.同时要备好各种抢救仪器和药品.

    作者:陈晓泉;陈晓俊;张晓好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苯妥英的血药浓度

    目的 建立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清中苯妥英的药物浓度.方法 以symmetryshield RP18柱(5.0μm,3.9×150m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1∶1),流速1.0mL·min-1.Waters 2487双波长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210nm.结果 线性范围为(2.0~40.0)μg·mL-1,r=0.9998;平均回收率98.23%,高、中、低浓度样品的日间和日内测定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3%.结论 本法适用于PHT的血药浓度测定.

    作者:郭燕金;苏煌财;吴晖南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浙江台州地区2597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 了解药品不良反应在浙江省台州市的发生情况及其给患者造成的危害.方法 对台州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2004年7月~2006年3月期间收集到的2597例ADR报表,按患者年龄、性别、引起ADR的药物、ADR的临床表现、给药途径进行分类统计.结果 涉及的药物共有23大类,其中以抗感染药物居首位,其次为中药制剂,尤以中药注射剂多见,维生素和营养类药注射剂ADR报告例数也不少;ADR病例合并用药占42.5%,以静脉用药途径为主,占74.0%;主要的ADR类型为皮肤损害,其次是发热、寒战、胃肠系统损害症状.结论 尽量减少静脉给药途径,加强用药监护,严格掌握抗感染药、中药注射剂、维生素和营养类药注射剂的适应证.

    作者:陈赛贞;戴淑萍;林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通窍救心油中樟脑的含量

    目的 建立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通窍救心油中樟脑的含量的方法.方法 在Agilent DB-FFAP毛细管色谱柱上,柱温为130℃,检测器温度为250℃,进样口温度为240℃,采用分流模式,分流比为50比1.结果 线性范围0.3~4.5mg·mL-1,平均回收率100.4%,RSD=1.12%(n=9).结论 本法简单、快速、结果准确,可用作通窍救心油的质量监控.

    作者:李结琼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加替沙星的不良反应及防治措施

    目的 探讨加替沙星的不良反应及防治措施,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近年来国内医药学期刊报道应用加替沙星所致不良反应案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加替沙星可致过敏反应、胃肠道及神经系统反应、静脉炎、背部不适、低血糖、高渗综合征、精神障碍、肌痉挛、肝功改变、血小板减少等不良反应.结论 医务人员应了解加替沙星所致不良反应的特点,使用药安全而有效.

    作者:洪建治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浅谈现阶段中药饮片质量

    造成现阶段中药饮片存在的质量问题,主要是中药饮片进货渠道、加工炮制、包装和贮藏不规范及生炙混用.

    作者:刘贯章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抗生素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分析

    通过病案调查,分析抗生素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并探讨解决方案.

    作者:张凤仙;张琼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凝血酶的研究进展

    凝血酶是机体凝血系统中的一种重要组成因子,在机体受到创伤时的止血机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凝血酶的结构、性质、在体内凝血机制中的作用及临床应用,并分析了其作为一种重要的外伤止血药的生产现状和前景.

    作者:张智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影响外源基因在巴斯德毕赤酵母表达的因素

    巴斯德毕赤酶母表达系统是广泛使用的真核表达系统,但有些蛋白在该系统中表达量低,甚至不表达.本文从外源基因的内部结构、宿主菌、信号肽、转化子的拷贝数和发酵条件五个方面综述影响外源基因在巴斯德毕赤酵母表达的因素.

    作者:蔡尽忠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从《处方管理办法(试行)》看药师的执业风险

    目的 提高药师的法律、法规意识及风险意识,提高防范执业风险能力.方法 通过分析<处方管理办法(试行)>的部分条文,提出药师在实际执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建议.结果与结论 药师不仅要掌握相关的医药专业知识,还要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用来指导实际工作,解决实际问题,防范执业风险.

    作者:陈坤全;张养琳;邓晓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MTT比色法在干扰素生物学活性测定中应用的探讨

    目的 探讨MTT比色法能否提高干扰素的生物学活性测定(细胞病变抑制法)结果的准确性.方法 比较在干扰素的生物学活性测定后期,采用结晶紫染色脱色后比色的方法(方法一)和采用加入噻唑蓝(MTT)后裂解比色的方法(方法二),经过6次的比较证明两种方法哪种测定的结果的准确性更高.结果 采用方法一测得的多次结果之间产生的偏差较大,单次结果的可信度较低;而采用方法二测得的多次结果之间产生的偏差较小,单次测定结果的相关系数R值不因方法的改变而有所降低,单次测定结果的准确度较高.结论 采用MTT比色法可提高干扰素的生物学活性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黄志荣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白细胞介素-11研究进展

    白细胞介素-11是骨髓基质细胞分泌的一种多功能造血调控因子,对造血干细胞,尤其是对巨核细胞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对脂肪细胞、胃肠道上皮细胞等亦具有明显的生物学活性.临床试验表明,IL-11能使肿瘤患者的血小板升高,对巨核细胞集落形成单位及血小板有调控作用.在临床上,特别是对患者的化放疗及骨髓移植治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卢清松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2004年7月~2006年6月我院抗高血压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 对我院2004年7月~2006年6月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为临床用药,药品采购及科学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两年度药品出库数据,采用Microsoft excel进行统计分析.计算高血压药物的DDD值(限定日剂量),用药频度,每日治疗费用.结果 我院抗高血压药物购入金额逐年增长,钙离子拮抗剂及ACE抑制剂位居第一与第二位.国产、合资、进口药品的DDDs百分比分别为87.90%、10.40%、1.70%(2004年7月~2005年6月)和85.27%、12.20%、2.53%(2005年7月~2006年6月).一些降压效果肯定而价格低廉的基础降压药DDDs仍居前列.结论 价格适中的长效钙离子拮抗剂会有较大的需求;我院的抗高血压药物使用基本合理;防治高血压病十分重要.

    作者:丁海青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海峡药学杂志

海峡药学杂志

主管: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药学会福建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