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鹏飞;张艳
目的 讨论不同治疗方案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药物的成本-效果.方法 将18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美洛西林静脉滴注(A组)、奈替米星静脉滴注(B组)、左氧氟沙星静脉滴注(C组)、头孢曲松静脉滴注(D组),对4种方案进行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结果 A、B、C、D组成本分别为:851.20、357.00、310.80、858.20元;有效率分别为:84.40%、85.42%、92.00%、94.60%;成本-效果比分别为:10.09、4.18、3.38、9.07.结论 4种治疗下呼吸道感染C组方案佳.
作者:俞纯红;谭昕;缪国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口服降糖药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口服降糖药提供依据.方法 以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法,对我院2004年住院病人口服降糖药的用药频度、用药金额进行分析.结果 磺酰脲类药物使用频度高,其次为双胍类及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结论 磺酰脲类药物在口服降糖药中占主导地位,药物的药理特性和价格是影响药物利用的重要因素.
作者:杨翠琳;池明建;肖先存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建立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通窍救心油中樟脑的含量的方法.方法 在Agilent DB-FFAP毛细管色谱柱上,柱温为130℃,检测器温度为250℃,进样口温度为240℃,采用分流模式,分流比为50比1.结果 线性范围0.3~4.5mg·mL-1,平均回收率100.4%,RSD=1.12%(n=9).结论 本法简单、快速、结果准确,可用作通窍救心油的质量监控.
作者:李结琼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提高药师的法律、法规意识及风险意识,提高防范执业风险能力.方法 通过分析<处方管理办法(试行)>的部分条文,提出药师在实际执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建议.结果与结论 药师不仅要掌握相关的医药专业知识,还要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用来指导实际工作,解决实际问题,防范执业风险.
作者:陈坤全;张养琳;邓晓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研制青梅散,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 制定制备工艺,质量标准.采用随机对照法,选择120例疱疹性口炎、鹅口疮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60例用本院自制制剂青梅散治疗,对照组60例用锡类散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00%,两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该制剂处方设计合理,制备工艺简便,质量可控,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丁关生;徐菁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对洋参川芎醒脑片药效学作用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自发性高血压(SHR)大鼠模型,以大鼠冠状动脉结扎法建立心肌缺血模型,以颈总动脉结扎法造成大鼠缺血性脑水肿模型,以体外循环法造成大鼠实验性血栓模型,以盐酸肾上腺素法造成血瘀模型.结果 洋参川芎醒脑片能显著降低血压、升高急性心肌缺血大鼠血清SOD水平,降低血清MDA水平,降低脑含水量,抑制实验性血栓的形成,降低全血粘度.结论 洋参川芎醒脑片具有显著的抗血栓形成、改善脑循环障碍、改善脑供氧状况、消除脑水肿和活血化淤作用.
作者:刘郁;刘春杰;刘连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间质肉瘤中是否表达雄激素受体(AR).方法 研究20例肿瘤标本,其中3例为子宫内膜间质结节(ESN)、14例为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ESS)和3例高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UES)、用免疫组化法测定经甲醛溶液固定、石蜡包埋的肿瘤标本.结果 雌激素(ER)和孕激素(PR)阳性免疫反应分别有14例(70%)和17例(85%).此外,9例(45%)为雄激素(AR)免疫反应阳性.在17例ESS和UES中,7例(41%)显示AR阳性.3例子宫内膜间质结节中2例也呈AR阳性.而且,3例高度恶性肉瘤(未分化子宫内膜肉瘤)中有1例ER和PR均为阴性,但AR为阳性免疫反应.结论 在子宫内膜间质肉瘤中有AR表达(占45%),必将影响对这类病人的术后处理.
作者:陈爱珠;陈秀清;谢兰琴 刊期: 2006年第06期
药品专利是制药企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份,其市场独占性保护具有地域性和时效性.现介绍一种常用的国内外免费专利网站,这些数据库较全,查找方便.可供药物研究工作者提供更广阔的信息渠道和资源空间.
作者:娄家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紫芝菌丝多糖肽的结构性质.方法 应用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得均一体多糖肽.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分子量 ,红外扫描、β-消去反应、高效液相法检测游离氨基酸、氨基酸种类和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多糖中单糖组成等,并阐述多糖的结构.结果 该多糖的重均分子量、数均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分别为183476、170988和1.07.红外扫描有典型的多糖吸收峰,糖苷键为β型.GS-PPA由17种氨基酸组成,游离氨基酸几乎等于0.单糖组成及摩尔比为Man∶Rib∶GlcuA∶Glu∶Gal∶Ara∶Xyl∶Fuc=2.1∶0.09∶004∶87.7∶2.6∶0.09∶0.5∶1.总糖和肽的含量分别是86.95%和4.74%.结论 从紫芝菌丝体中分离出一种GS-PPA高分子量的多糖肽,多糖与肽为O-糖苷键连接.
作者:王赛贞;林树钱;林志彬;陈颖;林树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建立肾衰宁胶囊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HPLC法,采用Gemini C18柱(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0.03mol·L-1磷酸二氢钾-乙腈(60∶40);流速为1.0mL·min-1.柱温为40℃,检测波长为350nm.结果 盐酸小檗碱在0.1664~0.8320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6.92%,RSD为0.72%.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可准确、快速地测定肾衰宁胶囊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林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建立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清中苯妥英的药物浓度.方法 以symmetryshield RP18柱(5.0μm,3.9×150m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1∶1),流速1.0mL·min-1.Waters 2487双波长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210nm.结果 线性范围为(2.0~40.0)μg·mL-1,r=0.9998;平均回收率98.23%,高、中、低浓度样品的日间和日内测定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3%.结论 本法适用于PHT的血药浓度测定.
作者:郭燕金;苏煌财;吴晖南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异烟肼法测定地銮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含量的效果.方法 利用地塞米松磷酸钠在酸性条件下能与异烟肼发生显色反应的原理进行测定.结果 于380nm波长处,地塞米松磷酸钠浓度在25.12μg·ml-1~125.60μg·ml-1内符合比尔定律,回归方程为:A=0.0069c+0.0204,r=0.9992,平均回收率为100.4%,RSD=1.03%.结论 说明异烟肼法测定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灵敏度高,误差小,准确度高,适用于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的含量测定.
作者:施敬云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建立银锌霜无菌检查方法,方法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XIH及<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的无菌检查方法的验证,提出以十四烷酸异丙酯为银锌霜供试液制备溶媒.确定银锌霜无菌检查方法的有效性.结果 银锌霜操作简单,方便可行;试验条件下用于处理的十四烷酸异丙酯对实验无影响,经三批供试品检查,均符合规定.结论 直接接种法可作为银锌霜的无菌检查的方法,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
作者:肖海英;郑绍忠;甘丽卿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我院药剂科实行科学管理效期药品,完善制度,利用医院网络管理系统,从规范药品采购量和管理滞销药品入手,对防止药品过期失效,保证药品质量,减少药品浪费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结果 减轻药剂人员的劳动强度,简化药品效期管理程序,多年无过期药品.
作者:张敏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1 病例介绍患者,男性,30岁,因头晕、头痛、发热3天来我院就诊,诊断为呼吸道感染,否认既往有药物过敏史,给予注射用克林霉素磷酸酯0.6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日1次给药.静滴约5mL时患者出现胸闷、烦躁不安、大汗淋漓,即予停药.
作者:林秀珠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我院药物咨询工作情况,以进一步促进药物咨询工作,提高我院药学服务质量.方法 通过收集我院2003年1月~2004年1月483例药物咨询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咨询药物类别方面,心脑血管系统用药咨询多,占25.5%,其次是抗感染用药咨询,占19%.消化系统用药咨询也不少,占17%.在咨询内容方面,药物不良反应咨询多占25.4%,药物相互作用,用法,用量次之.结论 药物咨询是临床药学服务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药学服务的重要环节.药物咨询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冯玉珍;钟土莲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本文采用金额排序和频度分析法对我院2004~2005年应用降血糖药进行分析,结果两年降糖药用药频度增长13.5%,金额增长42.79%.春中以胰岛素注射液用药金额增长较快,其次为口服降糖药.说明我院降糖药应用基本是合理的.
作者:张妙英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药品不良反应在浙江省台州市的发生情况及其给患者造成的危害.方法 对台州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2004年7月~2006年3月期间收集到的2597例ADR报表,按患者年龄、性别、引起ADR的药物、ADR的临床表现、给药途径进行分类统计.结果 涉及的药物共有23大类,其中以抗感染药物居首位,其次为中药制剂,尤以中药注射剂多见,维生素和营养类药注射剂ADR报告例数也不少;ADR病例合并用药占42.5%,以静脉用药途径为主,占74.0%;主要的ADR类型为皮肤损害,其次是发热、寒战、胃肠系统损害症状.结论 尽量减少静脉给药途径,加强用药监护,严格掌握抗感染药、中药注射剂、维生素和营养类药注射剂的适应证.
作者:陈赛贞;戴淑萍;林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介绍我院门诊西药房出现调配差错的原因及采取的措施,保证患者安全,合理用药.
作者:王晓霞;梅青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实施药品分类管理是国际普遍采用的药品管理模式,本文就我国实施药品分类管理取得的成绩、面临的困难和积极推进药品分类管理作一阐述.
作者:李剑青;吕华鹰;叶飞云 刊期: 200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