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鹏飞;张艳
阐述药品不良反应的原因,临床表现,药品种类及构成,并提出防治ADR的措施.积极宣传ADR监侧工作,加强ADR工作的落实,及时发现ADR事件并反馈给临床,提高对引起ADR药品的警惕.
作者:曾晓芳;刘茂柏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为了了解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抗菌药物使用频率及联合应用的合理性,为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针对2006年1~6月份处方,随机抽取12d处方(每月两天),共计11308张,分别统计抗菌药物使用频率,抗菌药物联合类别,前五位抗生素使用的种类,前五位联合应用方式.结果与结论 抗菌药物使用率偏高,三代抗生素使用率偏大,某些处方联合应用存在不合理现象.
作者:倪政彪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对复方氯化钠注射液中氯化钙含量测定终点判断方法的改进.方法 按文献[1]方法加入试剂和被测物,然后加热再按规定测定氯化钙含量.结果 测定终点突跃明显,终点容易判断,误差较小.结论 本方法准确可靠.
作者:刘显治;莫云;奚红霞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建立一种可行的检验方法,提高药品污染微生物的检出率,保证其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1].方法 采用药典规定的常规法和其它可以消除供试品抑菌作用的方法对七叶神安片进行5种菌株的回收率实验.结果 采用常规法5株菌种中只有大肠埃希杆菌和白色念珠菌的回收率大于70%,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黑曲霉的回收率均低于70%,培养基稀释法(0.2ml/皿)黑曲霉和枯草芽孢杆菌的回收率大于70%,培养基稀释法(0.2ml/皿)和离心集菌培养基稀释法(0.2ml/皿)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回收率仍低于70%,采用离心薄膜过滤法,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回收率可超过70%.结论 七叶神安片的细菌计数方法可采用离心薄膜过滤法,霉菌及酵母菌计数方法可采用培养基稀释法(0.2ml/皿).
作者:郑丽莉;林辉煌;吴晓玲 刊期: 2006年第06期
以阿昔洛韦和无环鸟苷为关键词检索1995~2004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数据库(CHK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重庆维普数据库,从中摘录有关阿昔洛韦的不良反应报告.1995~2004检索出相关文献44篇,共57例阿昔洛韦不良反应报告,以泌尿系统、神经系统、神经系统和过敏反应等不良反应多见.
作者:付翠香;王军;熊建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安乃近注射液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BDSC18(250mm×4.6mm,5μm)色谱柱,以磷酸盐缓冲溶液-甲醇(70∶30)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为265nm.结果 安乃近在1.225~8.164μg范围内进样量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1.000);平均回收率为99.6%,RSD为0.5%,n=9.结论 本方法结果准确,重现性较好.
作者:庄阳辉;石炳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药品不良反应在浙江省台州市的发生情况及其给患者造成的危害.方法 对台州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2004年7月~2006年3月期间收集到的2597例ADR报表,按患者年龄、性别、引起ADR的药物、ADR的临床表现、给药途径进行分类统计.结果 涉及的药物共有23大类,其中以抗感染药物居首位,其次为中药制剂,尤以中药注射剂多见,维生素和营养类药注射剂ADR报告例数也不少;ADR病例合并用药占42.5%,以静脉用药途径为主,占74.0%;主要的ADR类型为皮肤损害,其次是发热、寒战、胃肠系统损害症状.结论 尽量减少静脉给药途径,加强用药监护,严格掌握抗感染药、中药注射剂、维生素和营养类药注射剂的适应证.
作者:陈赛贞;戴淑萍;林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阐述在临床常用中药材中发现细辛药材常见的混淆品有杜衡、西南细辛、竹叶细辛、羊角细辛等.简述真品的性状、显微鉴定方法.混淆品种以传统的性状鉴别方法加以区别,提供参考.
作者:林君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从性状、显微、炽灼残渣各个角度介绍海金沙与掺杂河泥沙的鉴别.
作者:胡恩;张淮祥;黄建平;陈坤全;陈清容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积极转变医院药师的工作职能,更好地为病人服务,药师深入临床工作已刻不容缓,并对我国医院药师参与临床工作提出了相关建议.
作者:应静;宋继红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研制青梅散,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 制定制备工艺,质量标准.采用随机对照法,选择120例疱疹性口炎、鹅口疮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60例用本院自制制剂青梅散治疗,对照组60例用锡类散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00%,两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该制剂处方设计合理,制备工艺简便,质量可控,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丁关生;徐菁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对我院2004年7月~2006年6月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为临床用药,药品采购及科学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两年度药品出库数据,采用Microsoft excel进行统计分析.计算高血压药物的DDD值(限定日剂量),用药频度,每日治疗费用.结果 我院抗高血压药物购入金额逐年增长,钙离子拮抗剂及ACE抑制剂位居第一与第二位.国产、合资、进口药品的DDDs百分比分别为87.90%、10.40%、1.70%(2004年7月~2005年6月)和85.27%、12.20%、2.53%(2005年7月~2006年6月).一些降压效果肯定而价格低廉的基础降压药DDDs仍居前列.结论 价格适中的长效钙离子拮抗剂会有较大的需求;我院的抗高血压药物使用基本合理;防治高血压病十分重要.
作者:丁海青 刊期: 2006年第06期
1 病例报告患者男性,2 2岁,因外生殖器处灰白色丘疹1月余来院求诊.根据患者自觉外生殖器有痒感,局部经常破损出血及非婚性接触史,拟诊为尖锐湿疣.给予更昔洛韦200mg加入5%葡萄糖液250mL中静滴,每日1次,连用3d门诊输液治疗.第一天输液后无不适,第二天液体输入后约5min左右,患者感恶心、心慌、胸闷、憋喘,全身出汗,颜面苍白,当时测血压90/60mmHg,P 118次/min,立即予吸氧,停止输液,并更换输液管,遵医嘱给予10%葡萄糖液500mL内加维生素C 2g持续静滴、地塞米松5mg静脉注射,2min后患者意识转为模糊、大汗淋漓,诊断为过敏性休克.
作者:孙建儿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药理活性研究进展,方法以近几年发表的国内外文献为依据,从药理作用方面对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结果与结论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药理活性多样,具有重要价值,对其研究也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作者:许剑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凝血酶是机体凝血系统中的一种重要组成因子,在机体受到创伤时的止血机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凝血酶的结构、性质、在体内凝血机制中的作用及临床应用,并分析了其作为一种重要的外伤止血药的生产现状和前景.
作者:张智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洛美沙星搽剂对小鼠皮肤组织结构的影响.方法 对小鼠背侧约2×2cm2进行脱毛处理,8天后在背侧脱毛发范围内,实验组涂洛美沙星搽剂,对照组涂搽生理盐水,待自然干燥,分别在1h、2h、3h、4h、6h、7h、8h、10h、11h、25h和36h处死小鼠.剪取涂搽部位皮肤做病理切片观察及表皮厚度测量.结果 经涂洛美沙星搽剂的小鼠皮肤各个时间段出现角质层不同程度脱落、活性表皮层增生与角化、表皮细胞层间距变大、毛囊孔径加宽等现象.结论 洛美沙星搽剂通过使角质层、活性表皮、毛囊结构以及细胞排列发生变化,促进了洛美沙星在皮肤中的扩散和渗透.
作者:何宏星;刘建成 刊期: 2006年第06期
通过病案调查,分析抗生素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并探讨解决方案.
作者:张凤仙;张琼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确保患者用药合理、安全、有效,以发挥药物治疗的佳疗效.方法 以专业理论为指导,结合工作实践加以归纳和总结,及时正确地向患者交待药品的用法、用量、用药禁忌以及注意事项等药物治疗的相关知识.结果 药师主动给患者提供科学合理的用药指导,有效地避免了患者的用药不当和错误,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得到了大幅提高.结论 及时提供科学合理的用药指导是医院药师的责任和义务,加强用药指导,对确保药物治疗安全有效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何荣连;马爱民;应永秋 刊期: 2006年第06期
地骨皮、五加皮、香加皮均为皮类药材,但它们来源、性状、功效主治均不同,应避免混用,确保用药安全.
作者:陈婉花 刊期: 2006年第06期
目的 建立RP-HPLC法测定补肾健骨胶囊中丹参酮ⅡA的含量.方法 选用Symmetry C18色谱柱(5μm,4.6 mm×250mm),以甲醇-水(80∶20)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70nm.结果 丹参酮ⅡA线性范围为0.08~0.80μg,回归方程Y=5868192.1x-13507.2,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98.3%,RSD=1.4%(n=5).结论 RP-HPLC法简便、可靠,结果准确,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李兆奎;侯太勇;王黎;孙建宇 刊期: 200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