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4种方案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成本-效果分析

俞纯红;谭昕;缪国娟

关键词:下呼吸道感染, 美洛西林, 奈替米星, 左氧氟沙星, 头孢曲松, 成本-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 讨论不同治疗方案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药物的成本-效果.方法 将18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美洛西林静脉滴注(A组)、奈替米星静脉滴注(B组)、左氧氟沙星静脉滴注(C组)、头孢曲松静脉滴注(D组),对4种方案进行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结果 A、B、C、D组成本分别为:851.20、357.00、310.80、858.20元;有效率分别为:84.40%、85.42%、92.00%、94.60%;成本-效果比分别为:10.09、4.18、3.38、9.07.结论 4种治疗下呼吸道感染C组方案佳.
海峡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HPLC法测定肾衰宁胶囊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

    目的 建立肾衰宁胶囊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HPLC法,采用Gemini C18柱(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0.03mol·L-1磷酸二氢钾-乙腈(60∶40);流速为1.0mL·min-1.柱温为40℃,检测波长为350nm.结果 盐酸小檗碱在0.1664~0.8320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6.92%,RSD为0.72%.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可准确、快速地测定肾衰宁胶囊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林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药事管理学教学方法的探讨

    为了提高药事管理学的教学效果,本文对改进药事管理学的教学方法进行探讨.

    作者:欧春木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异烟肼法测定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含量

    目的 探讨异烟肼法测定地銮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含量的效果.方法 利用地塞米松磷酸钠在酸性条件下能与异烟肼发生显色反应的原理进行测定.结果 于380nm波长处,地塞米松磷酸钠浓度在25.12μg·ml-1~125.60μg·ml-1内符合比尔定律,回归方程为:A=0.0069c+0.0204,r=0.9992,平均回收率为100.4%,RSD=1.03%.结论 说明异烟肼法测定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灵敏度高,误差小,准确度高,适用于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的含量测定.

    作者:施敬云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复方首乌藤合剂对小鼠的促智作用研究

    目的 研究复方首乌藤合剂对小鼠的促智活性.方法 采用跳台法.结果 复方首乌藤合剂能增强自然衰老小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并对分别由东莨菪碱、亚硝酸钠和40%乙醇引起的小鼠记忆获得、记忆巩固和记忆再现病理模型有较明显的改善作用.结论 复方首乌藤合剂中含有促智活性物质,它可能是本品具有良好临床疗效的物质基础.

    作者:张荣;田文君;陈亚惠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克林霉素致过敏性休克1例

    1 病例介绍患者,男性,30岁,因头晕、头痛、发热3天来我院就诊,诊断为呼吸道感染,否认既往有药物过敏史,给予注射用克林霉素磷酸酯0.6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日1次给药.静滴约5mL时患者出现胸闷、烦躁不安、大汗淋漓,即予停药.

    作者:林秀珠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银菊颗粒的制备与临床应用

    目的 研究银菊颗粒的制备及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扁桃体炎,咽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药材按比例制备为银菊颗粒,口服每次10g,每天两次,7d为一疗程,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扁桃体炎,咽喉炎.结果 治愈率89.09%,总有效率100%.结论 本品制作工艺科学简单,临床疗效显著,未发现不良反应.

    作者:周誉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加快医院药师工作职责的转变

    积极转变医院药师的工作职能,更好地为病人服务,药师深入临床工作已刻不容缓,并对我国医院药师参与临床工作提出了相关建议.

    作者:应静;宋继红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紫芝多糖肽GS-PPA的特性研究

    目的 研究紫芝菌丝多糖肽的结构性质.方法 应用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得均一体多糖肽.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分子量 ,红外扫描、β-消去反应、高效液相法检测游离氨基酸、氨基酸种类和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多糖中单糖组成等,并阐述多糖的结构.结果 该多糖的重均分子量、数均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分别为183476、170988和1.07.红外扫描有典型的多糖吸收峰,糖苷键为β型.GS-PPA由17种氨基酸组成,游离氨基酸几乎等于0.单糖组成及摩尔比为Man∶Rib∶GlcuA∶Glu∶Gal∶Ara∶Xyl∶Fuc=2.1∶0.09∶004∶87.7∶2.6∶0.09∶0.5∶1.总糖和肽的含量分别是86.95%和4.74%.结论 从紫芝菌丝体中分离出一种GS-PPA高分子量的多糖肽,多糖与肽为O-糖苷键连接.

    作者:王赛贞;林树钱;林志彬;陈颖;林树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住院药房常见调剂差错、原因及对策

    目的 分析住院药房发生调剂差错的原冈并提出防范对策,提高调剂质量.方法 对住院药房发生的常见调剂差错类型进行归纳、综合,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分析发生差错的原因,并针对原因提出防范对策.结果 药品调剂差错的发生是各种主观和客观因素综合的结果,尤以药剂人员的主观因素具决定性.结论 提高全体药剂人员对调剂差错危害性的认识,制订完善的操作规程和奖惩机制并严格执行,是防范药品调剂筹错的必要措施.

    作者:寿张轩;金雪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中药饮片质量管理体会

    中药饮片是汤剂处方和中成药制剂的基本用药方式,其质量优劣直接影响中医药的临床疗效.本文简要介绍影响中药饮片质量的许多因素及如何加强饮片质量管理的体会.

    作者:陆凤兴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福建省2005年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分析

    目的 了解福建省2005年ADR的发生、分布情况.方法 结合Excel电子表格和手工筛选,按患者性别、年龄、药物类别、ADR临床表现类型、给药途径、处理结果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DR 的涉及药物以抗微生物药多,ADR累及的系统-器官以皮肤及其附件的损害多见.结论 加快ADR信息的传递,保障公众安全合理.

    作者:林羽;曾洁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几点体会

    本文就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中的几点体会做一些探讨,主要包括ADR监测培训、宣传、护理人员在ADR监测中发挥的作用、拓宽ADR监测范围及奖惩机制等几方面.

    作者:李云送;陈瑶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药师在药物咨询服务中的作用

    通过用药咨询情况分析,阐明药师在指导患者安全、有效、合理用药和提高医院的医疗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何杰文;范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HPLC测定小儿退热中空栓中绿原酸含量

    目的 建立小儿退热中空栓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色谱柱:YMC-Pack ODS-C18柱(250×4.6mmI.D.S-5μm,12nm No.042577874(W);流动相:乙腈-0.4%磷酸(13∶87);流速为1ml·min-1;检测波长:327nm;柱温30℃.结果 绿原酸在0.0832~2.08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精密度RSD1.07%,重复性RSD为1.39%,稳定性RSD为0.79%,回收率RSD为0.8%,含量测定RSD为2.29%.结论 本法简便、可靠、重现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宋剑;王芳;刘晓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丹红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及防治措施

    根据我院收集到的丹红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案例,进行分析.结果 丹红注射液可致皮肤及附件发生不良反应,尤以变态反应为主.临床人员应了解丹红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的特点,合理使用.

    作者:孙彩华;姜丽丽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开展药物咨询服务工作的体会

    分析药物咨询服务的重要性,介绍工作要求,咨询内容,操作方法,案例分析.通过药物咨询服务,可以减少医疗差错,提高用药的合理性,安全性,有效性,改善患者用药的依从性.

    作者:方鹏飞;张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L-门冬酰胺酶的稳定性研究

    目的 探讨临床配制L-门冬酰胺酶(L-ASP)注射液时出现浑浊的原因及解决办法.方法 用5%NaHCO3注射液调整L-ASP注射液pH值,观察不同PH下输液的外观及不溶性微粒数的变化.结果 L-ASP注射液出现浑浊的原因在于溶媒pH值的不合理,用5%NaHCO3调整溶媒pH值为7.5时L-ASP静脉注射稳定.结论 此方法简便,价格低廉,有推广价值.

    作者:陈新峰;杨菁;王晓华;沈禹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我院2002年~2004年非甾体抗炎药物的利用分析

    调查我院非甾体抗炎药的应用现状,预测发展趋势,为我院今后临床用药提供参考.通过对我院2002年~2004年非甾体抗炎药的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新型的NSAID在临床中的应用逐年增多,但因其价格较贵,限制其大量应用,老药仍占据大份额市场,在应用方面较为合理.

    作者:高斌;陈建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HPLC法测定安乃近注射液的含量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安乃近注射液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BDSC18(250mm×4.6mm,5μm)色谱柱,以磷酸盐缓冲溶液-甲醇(70∶30)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为265nm.结果 安乃近在1.225~8.164μg范围内进样量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1.000);平均回收率为99.6%,RSD为0.5%,n=9.结论 本方法结果准确,重现性较好.

    作者:庄阳辉;石炳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关于医院药品库存控制的探讨

    医院药品通过库存金额、库存量上下限设置、库存周转率参数反映库存控制情况.库存控制的佳化带来资源利用大化.

    作者:付云云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海峡药学杂志

海峡药学杂志

主管: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药学会福建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