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关于医院药品库存控制的探讨

付云云

关键词:药品库存控制, 药品管理
摘要:医院药品通过库存金额、库存量上下限设置、库存周转率参数反映库存控制情况.库存控制的佳化带来资源利用大化.
海峡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HPLC法测定肾衰宁胶囊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

    目的 建立肾衰宁胶囊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HPLC法,采用Gemini C18柱(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0.03mol·L-1磷酸二氢钾-乙腈(60∶40);流速为1.0mL·min-1.柱温为40℃,检测波长为350nm.结果 盐酸小檗碱在0.1664~0.8320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6.92%,RSD为0.72%.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可准确、快速地测定肾衰宁胶囊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林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子宫内膜间质瘤中雄激素受体(AR)表达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间质肉瘤中是否表达雄激素受体(AR).方法 研究20例肿瘤标本,其中3例为子宫内膜间质结节(ESN)、14例为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ESS)和3例高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UES)、用免疫组化法测定经甲醛溶液固定、石蜡包埋的肿瘤标本.结果 雌激素(ER)和孕激素(PR)阳性免疫反应分别有14例(70%)和17例(85%).此外,9例(45%)为雄激素(AR)免疫反应阳性.在17例ESS和UES中,7例(41%)显示AR阳性.3例子宫内膜间质结节中2例也呈AR阳性.而且,3例高度恶性肉瘤(未分化子宫内膜肉瘤)中有1例ER和PR均为阴性,但AR为阳性免疫反应.结论 在子宫内膜间质肉瘤中有AR表达(占45%),必将影响对这类病人的术后处理.

    作者:陈爱珠;陈秀清;谢兰琴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更昔洛韦致过敏性休克1例

    1 病例报告患者男性,2 2岁,因外生殖器处灰白色丘疹1月余来院求诊.根据患者自觉外生殖器有痒感,局部经常破损出血及非婚性接触史,拟诊为尖锐湿疣.给予更昔洛韦200mg加入5%葡萄糖液250mL中静滴,每日1次,连用3d门诊输液治疗.第一天输液后无不适,第二天液体输入后约5min左右,患者感恶心、心慌、胸闷、憋喘,全身出汗,颜面苍白,当时测血压90/60mmHg,P 118次/min,立即予吸氧,停止输液,并更换输液管,遵医嘱给予10%葡萄糖液500mL内加维生素C 2g持续静滴、地塞米松5mg静脉注射,2min后患者意识转为模糊、大汗淋漓,诊断为过敏性休克.

    作者:孙建儿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芥子碱提取工艺的研究

    目的 探讨不同提取条件和不同提取方法对芥子碱提取得率与效率的影响.方法 采用正交实验,考察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3个因素的影响,建立芥子碱热醇提取的佳提取条件.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微波、超声波辅助提取对芥子碱提取效率的影响.结果 热醇提取优化工艺条件是A2B2C3即提取时间为4.5h,料液比为1∶30,提取温度为80℃.微波辅助提取与热醇提取相比提取效率提高了89%,而超声波辅助提取与热醇提取相比提取效率提高了85%.结论 不同提取条件显著影响芥子碱提取得率,微波与超声波辅助提取可大大提高芥子碱提取效率.

    作者:林燕妮;陈密玉;吴国欣;吴翠萍;林清强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GAP认证中基地环境的评价

    以GAP认证中对基地环境的要求,从基地环境评价的目地、意义、基地选择的原则、基地的选择和要求、基地环境的监测、基地的环境质量现状评价这六个方面简述做好GAP认证中基地环境评价的全过程,以期对GAP认证过程有所帮助.

    作者:陈东鸿;王文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文档管理方式的变化与比较

    随着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工作的完善,对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档案的管理工作也在逐步发展变化,体现了从纸质文档到计算机技术介入管理再到无纸化管理的电子文档阶段的变化.本文对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文档管理方式的3个阶段进行了比较.

    作者:李晓榕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口服降糖药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口服降糖药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口服降糖药提供依据.方法 以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法,对我院2004年住院病人口服降糖药的用药频度、用药金额进行分析.结果 磺酰脲类药物使用频度高,其次为双胍类及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结论 磺酰脲类药物在口服降糖药中占主导地位,药物的药理特性和价格是影响药物利用的重要因素.

    作者:杨翠琳;池明建;肖先存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我院门诊电子处方分析

    对我院门诊2005年上半年使用的电子处方进行审查,把主要的不合理处方进行统计、分析.总共审查处方5520张,其中使用抗生素的处方有2085张,不合理处方195张,占总处方数的3.5%,其中明显录入错误的不合理处方有101张,占不合理处方的52%,不合理用药处方有94张,占48%,其中使用抗生素的不合理处方有90张,占46%,占抗生素处方的4.3%.可通过完善电子处方的审核系统,加强药师的综合素质等措施来提高电子处方的合理使用,促进合理用药.

    作者:陈延庆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4种方案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成本-效果分析

    目的 讨论不同治疗方案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药物的成本-效果.方法 将18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美洛西林静脉滴注(A组)、奈替米星静脉滴注(B组)、左氧氟沙星静脉滴注(C组)、头孢曲松静脉滴注(D组),对4种方案进行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结果 A、B、C、D组成本分别为:851.20、357.00、310.80、858.20元;有效率分别为:84.40%、85.42%、92.00%、94.60%;成本-效果比分别为:10.09、4.18、3.38、9.07.结论 4种治疗下呼吸道感染C组方案佳.

    作者:俞纯红;谭昕;缪国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地骨皮、五加皮、香加皮三者不可混用

    地骨皮、五加皮、香加皮均为皮类药材,但它们来源、性状、功效主治均不同,应避免混用,确保用药安全.

    作者:陈婉花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大剂量吗啡用于晚期癌症患者镇痛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大剂量吗啡注射液对重度疼痛的晚期癌症患者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对30例晚期癌痛患者给予大剂量吗啡注射液止痛泵维持镇痛治疗,剂量为5mg·h-1~15mg·h-1,随镇痛效果调整用药量.结果 显效率为100%,未出现呼吸抑制.结论 大剂量吗啡具有安全、镇痛效果稳定等优点,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何伟珍;叶伟红;吕干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我院眼科门诊外用滴眼液情况调查

    对我院2003年~2005年眼科门诊滴眼液的使用情况作了使用情况作了调查,为我院合理用药提供了依据.

    作者:顾燕玉;蒋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门诊西药房483例药物咨询情况调查与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药物咨询工作情况,以进一步促进药物咨询工作,提高我院药学服务质量.方法 通过收集我院2003年1月~2004年1月483例药物咨询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咨询药物类别方面,心脑血管系统用药咨询多,占25.5%,其次是抗感染用药咨询,占19%.消化系统用药咨询也不少,占17%.在咨询内容方面,药物不良反应咨询多占25.4%,药物相互作用,用法,用量次之.结论 药物咨询是临床药学服务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药学服务的重要环节.药物咨询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冯玉珍;钟土莲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门诊西药房出现调配差错的原因及采取的措施

    介绍我院门诊西药房出现调配差错的原因及采取的措施,保证患者安全,合理用药.

    作者:王晓霞;梅青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小粒西洋参及其人为加工品的鉴别

    近来市场上发现有大量形状不一经人为加工的小粒西洋参,为了准确区分,将小粒西洋参与人为压制小粒西洋参的鉴别特征,人参皂苷kg1、人参皂苷Re和人参皂等Rb1的总量进行比较,分别为0.4%、0.5%、0.5%,0.5%.

    作者:汤道逵;杨清兰;范贤标;陈琪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洛美沙星搽剂对小鼠皮肤组织结构影响的初步研究

    目的 研究洛美沙星搽剂对小鼠皮肤组织结构的影响.方法 对小鼠背侧约2×2cm2进行脱毛处理,8天后在背侧脱毛发范围内,实验组涂洛美沙星搽剂,对照组涂搽生理盐水,待自然干燥,分别在1h、2h、3h、4h、6h、7h、8h、10h、11h、25h和36h处死小鼠.剪取涂搽部位皮肤做病理切片观察及表皮厚度测量.结果 经涂洛美沙星搽剂的小鼠皮肤各个时间段出现角质层不同程度脱落、活性表皮层增生与角化、表皮细胞层间距变大、毛囊孔径加宽等现象.结论 洛美沙星搽剂通过使角质层、活性表皮、毛囊结构以及细胞排列发生变化,促进了洛美沙星在皮肤中的扩散和渗透.

    作者:何宏星;刘建成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复方氯化钠注射液中氯化钙含量测定方法的改进

    目的 对复方氯化钠注射液中氯化钙含量测定终点判断方法的改进.方法 按文献[1]方法加入试剂和被测物,然后加热再按规定测定氯化钙含量.结果 测定终点突跃明显,终点容易判断,误差较小.结论 本方法准确可靠.

    作者:刘显治;莫云;奚红霞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L-门冬酰胺酶的稳定性研究

    目的 探讨临床配制L-门冬酰胺酶(L-ASP)注射液时出现浑浊的原因及解决办法.方法 用5%NaHCO3注射液调整L-ASP注射液pH值,观察不同PH下输液的外观及不溶性微粒数的变化.结果 L-ASP注射液出现浑浊的原因在于溶媒pH值的不合理,用5%NaHCO3调整溶媒pH值为7.5时L-ASP静脉注射稳定.结论 此方法简便,价格低廉,有推广价值.

    作者:陈新峰;杨菁;王晓华;沈禹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NF-κB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其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目的 检测NF-κB/p65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它们的临床病理学意义及其影响预后的可能机制.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SP法)检测136例乳腺癌组织中NFkB的表达情况,回顾性分析NF-κB/p65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学指标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1.NF-κB/p65在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乳腺癌的NF-κB/p65表达与病理类型,组织分化,是否腋窝林巴结转移,是否远处转移,疾病分期明显相关(P<0.01).2.F-κB/p65在乳腺癌组中的表达与化疗敏感性相关(P<0.01).NF-κB/p65阳性病例化疗后PR+CR比率较低.3.乳腺癌NF-κB/p65表达与患者预后相关,NF-κB/p65表达阳性的乳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为75.1%,NF-κB/p65表达阴性的乳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为94.3%,两者的生存率差别有显著性意义(χ2=58.42,P<0.05),NF-κB/p65阴性患者预后好.结论 1.NF-κB/p65在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乳腺癌的NF-κB/p65表达与病理类型,组织分化,是否腋窝林巴结转移,是否远处转移,疾病分期明显相关.2.NF-κB/p65阴性患者预后好.

    作者:赖金火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我院出院处方用药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出院病人的临床用药情况,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我院2005年7月至2006年6月所有的出院处方,进行逐一统计分析.结果 8115张出院处方中,含抗生素处方为9.38%,含与肿瘤相关治疗药品的处方为70.50%.结论 我院出院处方带有明显的肿瘤专科医院的用药特征,抗生素使用存在不合理的现象.临床医生应重视合理用药,药师要加强审方,提高用药水平.

    作者:陈琴;朱世权;陈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海峡药学杂志

海峡药学杂志

主管: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药学会福建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