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细辛药材与易混品的鉴别

林君清

关键词:细辛, 混淆品, 来源, 性状鉴别, 显微鉴定
摘要:阐述在临床常用中药材中发现细辛药材常见的混淆品有杜衡、西南细辛、竹叶细辛、羊角细辛等.简述真品的性状、显微鉴定方法.混淆品种以传统的性状鉴别方法加以区别,提供参考.
海峡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人用药品转为兽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为加强药品,兽药的生产、经营、使用的管理,规范药品兽药市场秩序,维护人民身体健康,保障动物疫病防治工作顺利开展,建议从政策,法律层面扩大兽药的生产品种,丰富不同类别,大小兽用的兽药规格剂型,改变畜禽使用人药的状况,取消人用药品转为兽用药.

    作者:毛样生;郑日好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西洛他唑对高脂喂养兔血脂和血小板聚集率影响的初步研究

    目的 探讨西洛他唑对高脂喂养白兔血脂和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方法 普通级新西兰大白兔24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8只,高脂组8只,西洛他唑组8只,实验开始前自耳中央动脉抽血后,查血脂、血小板和血小板聚集率,给予相应喂养,十二周后复查上述指标.结果 12周后高脂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 (TC) 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明显高于正常组(P< 0.01).西洛他唑组与高脂组比较,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 (TC) 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明显降低(P<0.01).12周后高脂组MPA明显升高(P<0.01),PLT未见差异.西洛他唑组与高脂组比较,MPA明显下降(P<0.01).结论 西洛他唑可以降低高脂喂养兔的血脂和血小板聚集率.

    作者:陈敏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缺氧诱导因子-1与心血管疾病

    缺氧诱导因子-1(HIF-1)是细胞在缺氧条件下产生的具有调节转录活性的核蛋白,由α和β亚基组成.近年研究发现,HIF-1与心血管发育调控、心脏缺血缺氧、肺动脉高压有密切关系.

    作者:蔡必晶;魏文树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参萸保健酒对小鼠机体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

    目的 观察参萸保健酒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通过碳粒廓清试验,三硝基氯苯(PC)诱导小鼠迟发性变态反应试验和血清溶血素测定,分别观察参萸保健酒对小鼠单核-巨噬细胞功能、细胞免疫功能和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 参萸保健酒150mL(成品)·kg-1和300mL(成品)·kg-1能显著升高碳廓清指数(P<0.05~0.01);降低小鼠耳廓肿胀度(P<0.05~0.01);升高血清溶血素含量(P<0.05-0.01).结论 参萸保健酒能增强小鼠的免疫调节功能.

    作者:王宇华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MTT比色法在干扰素生物学活性测定中应用的探讨

    目的 探讨MTT比色法能否提高干扰素的生物学活性测定(细胞病变抑制法)结果的准确性.方法 比较在干扰素的生物学活性测定后期,采用结晶紫染色脱色后比色的方法(方法一)和采用加入噻唑蓝(MTT)后裂解比色的方法(方法二),经过6次的比较证明两种方法哪种测定的结果的准确性更高.结果 采用方法一测得的多次结果之间产生的偏差较大,单次结果的可信度较低;而采用方法二测得的多次结果之间产生的偏差较小,单次测定结果的相关系数R值不因方法的改变而有所降低,单次测定结果的准确度较高.结论 采用MTT比色法可提高干扰素的生物学活性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黄志荣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口服降糖药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口服降糖药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口服降糖药提供依据.方法 以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法,对我院2004年住院病人口服降糖药的用药频度、用药金额进行分析.结果 磺酰脲类药物使用频度高,其次为双胍类及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结论 磺酰脲类药物在口服降糖药中占主导地位,药物的药理特性和价格是影响药物利用的重要因素.

    作者:杨翠琳;池明建;肖先存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小粒西洋参及其人为加工品的鉴别

    近来市场上发现有大量形状不一经人为加工的小粒西洋参,为了准确区分,将小粒西洋参与人为压制小粒西洋参的鉴别特征,人参皂苷kg1、人参皂苷Re和人参皂等Rb1的总量进行比较,分别为0.4%、0.5%、0.5%,0.5%.

    作者:汤道逵;杨清兰;范贤标;陈琪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银锌霜无菌检查方法的验证

    目的 建立银锌霜无菌检查方法,方法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XIH及<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的无菌检查方法的验证,提出以十四烷酸异丙酯为银锌霜供试液制备溶媒.确定银锌霜无菌检查方法的有效性.结果 银锌霜操作简单,方便可行;试验条件下用于处理的十四烷酸异丙酯对实验无影响,经三批供试品检查,均符合规定.结论 直接接种法可作为银锌霜的无菌检查的方法,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

    作者:肖海英;郑绍忠;甘丽卿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GAP认证中基地环境的评价

    以GAP认证中对基地环境的要求,从基地环境评价的目地、意义、基地选择的原则、基地的选择和要求、基地环境的监测、基地的环境质量现状评价这六个方面简述做好GAP认证中基地环境评价的全过程,以期对GAP认证过程有所帮助.

    作者:陈东鸿;王文伟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脂质体制剂的研究概况

    脂质体作为一种新型的药物载体,在提高药物靶向性、稳定性等方面具有特殊的优势,本文就脂质体制剂的制备、特点、应用以及近年来新的研究概况作一综述.

    作者:张代平;杨义雄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庆大霉素脂质体的制备及包封率测定

    本文应用薄膜分散法制备出庆大霉素脂质体,并利用正交设计试验,优选出制备庆大霉素脂质体的佳处方,其包封率高达61.32%.

    作者:陈筱瑜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住院药房常见调剂差错、原因及对策

    目的 分析住院药房发生调剂差错的原冈并提出防范对策,提高调剂质量.方法 对住院药房发生的常见调剂差错类型进行归纳、综合,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分析发生差错的原因,并针对原因提出防范对策.结果 药品调剂差错的发生是各种主观和客观因素综合的结果,尤以药剂人员的主观因素具决定性.结论 提高全体药剂人员对调剂差错危害性的认识,制订完善的操作规程和奖惩机制并严格执行,是防范药品调剂筹错的必要措施.

    作者:寿张轩;金雪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在静脉配置中心中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本文把12种常用的β-内酰胺类抗菌药静脉给药时其溶媒的合理选择和用量进行分析归纳,为临床医师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何丽芳;张青;于静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浙江台州地区2597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 了解药品不良反应在浙江省台州市的发生情况及其给患者造成的危害.方法 对台州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2004年7月~2006年3月期间收集到的2597例ADR报表,按患者年龄、性别、引起ADR的药物、ADR的临床表现、给药途径进行分类统计.结果 涉及的药物共有23大类,其中以抗感染药物居首位,其次为中药制剂,尤以中药注射剂多见,维生素和营养类药注射剂ADR报告例数也不少;ADR病例合并用药占42.5%,以静脉用药途径为主,占74.0%;主要的ADR类型为皮肤损害,其次是发热、寒战、胃肠系统损害症状.结论 尽量减少静脉给药途径,加强用药监护,严格掌握抗感染药、中药注射剂、维生素和营养类药注射剂的适应证.

    作者:陈赛贞;戴淑萍;林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我院门诊急诊病人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 为了了解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抗菌药物使用频率及联合应用的合理性,为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针对2006年1~6月份处方,随机抽取12d处方(每月两天),共计11308张,分别统计抗菌药物使用频率,抗菌药物联合类别,前五位抗生素使用的种类,前五位联合应用方式.结果与结论 抗菌药物使用率偏高,三代抗生素使用率偏大,某些处方联合应用存在不合理现象.

    作者:倪政彪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中药饮片质量管理体会

    中药饮片是汤剂处方和中成药制剂的基本用药方式,其质量优劣直接影响中医药的临床疗效.本文简要介绍影响中药饮片质量的许多因素及如何加强饮片质量管理的体会.

    作者:陆凤兴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影响外源基因在巴斯德毕赤酵母表达的因素

    巴斯德毕赤酶母表达系统是广泛使用的真核表达系统,但有些蛋白在该系统中表达量低,甚至不表达.本文从外源基因的内部结构、宿主菌、信号肽、转化子的拷贝数和发酵条件五个方面综述影响外源基因在巴斯德毕赤酵母表达的因素.

    作者:蔡尽忠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药事咨询中关于口服药物的相关问题探讨

    正确地服用药物是减少不良反应发挥药物疗效的关键,本文就药事咨询中患者对口服药物咨询的相关问题进行总结和归纳,纠正患者服药存在的误区,提高患者服药的依从性,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实施药学监护(Pharmaceutical Care),进行科普教育,以期达到药物的安全使用,合理使用.

    作者:余翠琴;程亚军;陈方亮;林佳苗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无花果叶、根的药用研究进展

    目的 探讨无花果叶、根的药用研究概况.方法 以近二十年来国内外发表的文献为依据,从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等方面综述了无花果叶、根的研究进展.结果 无花果叶、根具有新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无花果叶水提物在临床治疗剂量下口服安全无毒.结论 其临床开发应用将具有更广阔的前景.

    作者:叶华;谢绍诗;张文清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5例不合理联合用药处方分析

    本文介绍5例不合理用药处方,以引起临床医师注意,防止药物的滥用.

    作者:关爱阁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海峡药学杂志

海峡药学杂志

主管: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药学会福建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