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嘉民;花仲卉
目的对医院2001年门诊药房的麻醉药品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以加强麻醉药品的管理和使用,大限度地减轻患者的疼痛.方法以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DD)、药物利用指数(DUI)为指标.结果几个麻醉药品的使用基本符合要求.结论在加强管理的同时,要加强对非麻醉药品的镇疼药物的使用,以缓解患者疼痛.
作者:潘浩;许晔 刊期: 2004年第02期
通过对各类用药咨询情况的分析,阐述了医院用药咨询的意义及其重要性;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对今后咨询工作开展提出建议.
作者:杨嘉永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本文采用回顾性的调查方法,查阅2003年1月至2003年10月本院门诊、急诊处方共738829张,对其中降压药处方进行统计分析,从中了解高血压的发病率、药物的使用情况、联合用药、合理用药情况.从用药情况看,笔者建议应加强高血压知识的普及和宣传,加强门诊高血压人群的监测,联合用药应注意的问题:准确诊断,合理联用,降低用药成本.
作者:钟志群;郑映希;凌晓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分析福建产竹醋液与日本产竹醋液的成分,从福建产竹醋液中鉴定出46种有机物质,其中18种主要成分占总面积百分比98.38%,从日本产竹醋液中鉴定出95种有机物质,其中39种主要成分占总面积百分比92.05%;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分析日本产竹醋液和福建产竹醋液的氨基酸成分,结果表明福建产竹醋液中含15种氨基酸,总含量为142.24μg·mL-1,日本产竹醋液含6种氨基酸,总含量为279.66μg·mL-1.
作者:欧敏锐;许小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建立凝胶色谱法测定头孢替唑钠的聚合物的方法.方法采用葡聚糖凝胶Pharmadex G-10柱(16mm×33cm),流动相:A:0.1mol·L-1磷酸盐缓冲液(pH7.0);B:水.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54nm,进样量为200μL.结果头孢替唑钠在6.696~29.54mg·mL -1范围内,浓度与聚合物的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86).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
作者:陈星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Ⅰ号烧伤膏中黄芩苷的含量.方法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水-磷酸(47∶53∶0.2)为流动相,用于黄芩苷的含量测定.结果样品中黄芩苷的线性范围为20.6~103.0μg·mL-1,r=0.9999,在此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黄芩苷的平均回收率为96.0%,RSD=2.51%.结论该法操作简便,准确,分离效果好.
作者:黄建凡;陈奇;戴文良;谢小强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小牛血去蛋白注射液(DCBI)对小鼠实验性肝脏外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复制小鼠肝部分切除术模型,用DCBI防治,测定血葡萄糖、肝葡萄糖含量以及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白蛋白(ALB)和总蛋白(TP).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小牛血去蛋白注射液实验组血葡萄糖含量显著降低,肝葡萄糖含量显著升高,血清ALT、AST显著降低.结论小牛血去蛋白注射液对鼠实验性肝脏外伤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作者:陈继革;陈玲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介绍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促进药物口服吸收中的应用.方法以国内外发表的文献为依据,总结归纳了壳聚糖及其衍生物促进药物口服吸收中的机理及影响因素.结果与结论壳聚糖及其衍生物能较好地促进药物的口服吸收.
作者:张峻颖;黄罗生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本文通过对国际和国内OTC市场的简要阐述,分析我国OTC市场的巨大潜力,说明医院开设OTC药房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需要、医院药学服务的需要和药师发挥自身潜能的需要.文中还论述了开设OTC药房的3种模式和方案,以供参考.
作者:黄庆辉;胡敏 刊期: 2004年第02期
通过筛选丙酸钠及红霉素抗性变株的方法,获得了一株红霉素高产菌株F2-4,其发酵水平较出发菌株提高了15.2%.通过对发酵培养基的正交试验及单因素试验使得F2-4菌株的发酵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作者:刘峰;周文娟;陈国荣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研究糖衣对呋喃妥因片含量测定的影响.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并设计t检验.结果糖衣溶液在300~400nm范围内无吸收,重复性试验(n=5),RSD=0.44%,稳定性较好,(P>0.05),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糖衣对呋喃妥因片的含量测定无干扰,不除糖衣可以直接测定呋喃妥因片的含量.
作者:罗丽娟;谢琼玉;王晓钰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西咪替丁乳膏中西咪替丁的含量.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5μm)为分析柱.流动相:0.1%磷酸(用三乙胺调pH5.8)-甲醇(15∶85);流速:1.0ml·min -1 ;检测波长218nm,进样量20μL.在进样量5.45~54.5μg·mL -1 的范围内,进样量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8),重复进样RSD=1.12%.
作者:付鹏钰;张力增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中药汤剂多为复方,复方群药合煎液与方药单煎合并液所含的成分往往有差异,药效也不完全相同.因为煎煮过程中发生了各种各样的变化.单药分煎后合并不能等同于群药合煎.
作者:张碧玉;张丽璇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保证医院病房的用药质量.方法通过对临床各科室所保存药品的质量、效期和储存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论作者认为,为了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有必要加强临床药品质量的管理,并提出一些解决的办法.
作者:于阗;陈华漫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中成药是中药的组成部份,在临床治病中起到十分重要的地位,具有疗效确切,服用方便,副作用小等特点.但临床使用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如中药潜在毒性,辩证施治,对症用药以及中成药的滥用等.应合理使用,以确保临床的用药安全,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作者:梁识崇;陈英民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调查分析我院住院抗生素药物的不合理使用情况.方法抽取我院2001年1月至2002年12月间的住院处方,分析其中不合理使用抗生素药物的处方.结果与结论我院抗生素类药物的利用基本合理,但仍有此一应加以改进.
作者:徐雯;应静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是以费城染色体(Ph)为特征的多潜能干细胞异常的骨髓恶性增殖性疾病.Ph染色体是由9号染色体c-abl癌基因易位到22号染色体的bcr基因处,形成bcr/abl融合基因,该基因经转录后,编码8.5kb的嵌合体mRNA,翻译成分子量为210kD的蛋白质,即P210bcr/abl融合蛋白(P210bcr/abl),该蛋白具有异常活跃的酪氨酸激酶活性(PTK),并活化细胞内相关的信号转导通路从而调控细胞的分裂与增殖,抑制细胞的凋亡.P210bcr/abl是CML的特征性标志.因此,研究P210bcr/abl对研究与治疗CML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关P210bcr/abl的形成机制及作用已部分阐明,现做综述如下.
作者:张昆仲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复方普鲁卡因滴眼液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盐酸普鲁卡因与盐酸肾上腺素按800∶1的比例加入溶解制成.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盐酸普鲁卡因的含量,测定波长为290nm.结果该复方制剂处方比例恰当,工艺简便,紫外分光光度测定盐酸普鲁卡因的含量其标准曲线回归方程为A=0.0654C+0.0089,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2%,RSD为0.35%(n=3).结论该制剂处方及制法可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盐酸普鲁卡因含量时,在290nm处盐酸肾上腺素无吸收,即无影响,重现性好.该方法简便、快速、可行.
作者:陈丽红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按中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附录XIXF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应用指导原则进行实验,用两个厂家的鲎试剂对阿昔洛韦葡萄糖注射进行干扰试验考查,采用灵敏度为0.25EU·mL-1的鲎试剂进行试验,结果无干扰作用.
作者:陈宝清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应用GC对绿衣枳实药材挥发油进行指纹图谱研究.方法色谱条件:HP-1石英毛细管柱(30m×0.32mm,0.25μm),柱温条件:起始温度110℃(20min)4℃·min-1140℃(7min) 7℃·min-1220℃(10min);分流进样,分流比1∶60;进样口温度280℃.结果指纹图谱对绿衣枳实中各成分均有较好分离.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绿衣枳实具有专属性的指纹图谱.
作者:潘馨 刊期: 200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