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我院门诊麻醉药品使用情况分析

潘浩;许晔

关键词:麻醉药品, 临床应用, 分析
摘要:目的对医院2001年门诊药房的麻醉药品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以加强麻醉药品的管理和使用,大限度地减轻患者的疼痛.方法以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DD)、药物利用指数(DUI)为指标.结果几个麻醉药品的使用基本符合要求.结论在加强管理的同时,要加强对非麻醉药品的镇疼药物的使用,以缓解患者疼痛.
海峡药学杂志相关文献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黄芩颗粒剂中黄芩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一种黄芩颗粒剂中黄芩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黄芩颗粒剂用70%乙醇30min超声提取黄芩苷,经稀释后作为供试品溶液.采用HPLC法测定黄芩苷的含量,YWG-C 18 反相柱,4.6mm×250mm(5μm),甲醇-水-磷酸(47∶53∶0.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λ=280nm.结果黄芩苷在0.148~2.96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Y=2218.47+2999870.07X,r=0.9997.加样平均回收率为98.68%,RSD=2.60%.结论该方法简单,灵敏度高,测定结果准确稳定,可作为黄芩颗粒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朱坤福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不同产地泽泻氨基酸成分测定与对比

    目的分析不同产地泽泻中氨基酸含量及其特征性.方法采集5个不同产地的6种泽泻样品,采用日立835-50型高速氨基酸分析仪测定.结果泽泻含有17种以上的氨基酸,其中谷氨酸、天门冬氨酸、精氨酸等含量高,且排列次序不随产地不同而变化;而游离氨基酸则是精氨酸含量高.结论不同产地的泽泻氨基酸含量有一定的差异,但谷氨酸、天门冬氨酸、精氨酸的含量及排序在泽泻上具有其特征性,泽泻中的高含量精氨酸可能是发挥其药理效应的重要化学成分之一.

    作者:吴水生;陈丽;郭素华;范世明;陈建忠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红霉素高产菌株F2-4的选育及摇瓶发酵工艺的优化

    通过筛选丙酸钠及红霉素抗性变株的方法,获得了一株红霉素高产菌株F2-4,其发酵水平较出发菌株提高了15.2%.通过对发酵培养基的正交试验及单因素试验使得F2-4菌株的发酵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作者:刘峰;周文娟;陈国荣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西咪替丁乳膏中西咪替丁的含量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西咪替丁乳膏中西咪替丁的含量.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5μm)为分析柱.流动相:0.1%磷酸(用三乙胺调pH5.8)-甲醇(15∶85);流速:1.0ml·min -1 ;检测波长218nm,进样量20μL.在进样量5.45~54.5μg·mL -1 的范围内,进样量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8),重复进样RSD=1.12%.

    作者:付鹏钰;张力增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牡荆根的鉴别

    本文对牡荆根的来源、原植物、性状、鉴别做了研究,其方法简便、可靠、易于掌握,在实践中可行.

    作者:高磊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认证知识讲座(三)--药品批发企业GSP认证基本条件(质量管理文件体系和内容示例)

    本文阐述药品批发企业GSP认证的基本条件,即质量管理文件体系和内容示例.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原则、类型、内容、控制等加以摘要叙述.

    作者:黄良民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凝胶色谱法测定头孢替唑钠的聚合物

    目的建立凝胶色谱法测定头孢替唑钠的聚合物的方法.方法采用葡聚糖凝胶Pharmadex G-10柱(16mm×33cm),流动相:A:0.1mol·L-1磷酸盐缓冲液(pH7.0);B:水.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54nm,进样量为200μL.结果头孢替唑钠在6.696~29.54mg·mL -1范围内,浓度与聚合物的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86).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

    作者:陈星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玉屏风粗多糖的提取及药理实验

    目的观察玉屏风粗多糖对肿瘤的影响.方法采用常规方法提取多糖,用改良的苯酚-硫酸法测定其含量.结果玉屏风粗多糖对荷瘤小鼠的肿瘤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同时对动物的免疫功能有升高的趋势.结论玉屏风粗多糖有一定的扶正驱邪的作用.

    作者:周春权;姚欣;林静瑜;周凡;倪峰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浅谈医院开设OTC药房的重要性

    本文通过对国际和国内OTC市场的简要阐述,分析我国OTC市场的巨大潜力,说明医院开设OTC药房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需要、医院药学服务的需要和药师发挥自身潜能的需要.文中还论述了开设OTC药房的3种模式和方案,以供参考.

    作者:黄庆辉;胡敏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冬凌草研究进展

    目的介绍抗癌植物冬凌草的研究概况和研究进展.方法以近年来国内外发展的文献为依据,从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构效关系及应用方面综述了冬凌草的研究进展.结果冬凌草及其中主要化学成分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结论冬凌草是一种很有研究价值的药用植物.

    作者:刘净;梁敬钰;谢韬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医院开展药物咨询服务的心得体会

    开展药物咨询,是药师参与全程化药学服务的重要环节,而药师的知识储备及个人素质、资料的收集、回答咨询的技巧是药物咨询服务质量成败的关键.

    作者:林嘉民;花仲卉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单硝酸异山梨酯滴丸的研究

    目的研究制备单硝酸异山梨酯滴丸剂,建立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滴丸制备法制成单硝酸异山梨酯滴丸,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结果成功制备单硝酸异山梨酯滴丸剂.结论工艺简单,质量稳定可靠.

    作者:冯铃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耐药性研究进展

    在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疾病中生物膜形成是极为常见的现象,生物膜的形成与该菌所致相关感染的难治性联系密切,因此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耐药屏蔽的研究已成为医学、药学、微生物学等众多领域关注的课题.本文从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结构、耐药机制及其清除策略等方面综述了近年在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耐药性研究中的现状.

    作者:张咏梅;陈以旺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氧氟沙星注射液致神经精神症状12例

    抽取本院应用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感染时出现神经精神症状的12例病例进行分析.笔者建议应用氧氟沙星注射液前须仔细询问病史,慎用该药.

    作者:陈旭秀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福建产竹醋液与日本产竹醋液的组分比较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分析福建产竹醋液与日本产竹醋液的成分,从福建产竹醋液中鉴定出46种有机物质,其中18种主要成分占总面积百分比98.38%,从日本产竹醋液中鉴定出95种有机物质,其中39种主要成分占总面积百分比92.05%;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分析日本产竹醋液和福建产竹醋液的氨基酸成分,结果表明福建产竹醋液中含15种氨基酸,总含量为142.24μg·mL-1,日本产竹醋液含6种氨基酸,总含量为279.66μg·mL-1.

    作者:欧敏锐;许小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我院门诊抗感染用药分析

    对我院门诊2002~2003年抗感染药物销售金额进行统计分析,评估我院门诊抗感染用药现状,预计抗感染药物在今后可能的发展趋势,为临床用药及药品供应管理提供参考.

    作者:詹海容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逍遥丸中芍药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逍遥丸(浓缩丸)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Kromasil KR100 5C18色谱柱(250×4.6mm)流动相:乙腈-水(20∶80):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30nm.结果芍药苷进样量在0.222~1.77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7,n=6),重复性良好,RSD=1.3%(n=6),平均回收率97.9%,RSD=0.8%(n=6).结论本法快速、简便、准确、重复性好.

    作者:庄秋虹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中成药的合理使用

    中成药是中药的组成部份,在临床治病中起到十分重要的地位,具有疗效确切,服用方便,副作用小等特点.但临床使用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如中药潜在毒性,辩证施治,对症用药以及中成药的滥用等.应合理使用,以确保临床的用药安全,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作者:梁识崇;陈英民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对我院门诊降压药物应用的调查分析

    本文采用回顾性的调查方法,查阅2003年1月至2003年10月本院门诊、急诊处方共738829张,对其中降压药处方进行统计分析,从中了解高血压的发病率、药物的使用情况、联合用药、合理用药情况.从用药情况看,笔者建议应加强高血压知识的普及和宣传,加强门诊高血压人群的监测,联合用药应注意的问题:准确诊断,合理联用,降低用药成本.

    作者:钟志群;郑映希;凌晓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

    进行医学教育改革,采用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提高素质融为一体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已是当务之急.本文从以往的教学实践,对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及培养具有系统、广博的基础知识和高素质的医学人才,谈谈粗浅的体会.

    作者:张明芳;许云禄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海峡药学杂志

海峡药学杂志

主管: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中国药学会福建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