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燕钦
笔者从事学校医疗室工作多年,偶有见过几例过敏反应.现将典型的2例报告如下.例1,患儿,女,13岁,系本校教师子女,因感冒引起反复咳嗽、痰喘,按说明书给服用桂龙咳喘宁胶囊5粒(山西桂龙医药有限公司,批号980801-3),约30min,患儿出现心慌、胸闷,憋气、呼吸困难,大汗,脸色苍白,眼前发黑,恶心、呕吐,心率每分钟100次.
作者:黄蕊英 刊期: 2001年第02期
选用Hgpersil-ODS(5μm,125mm×4mm)乙腈-水-磷酸(15∶85∶0.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30nm.流速为0.7ml*min-1.结果:线性范围1.0~5.0μg,r=0.9995,平均回收率为99.0%,RSD=1.2%.本法简便、灵敏、准确.
作者:李卫华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探讨类固醇激素对端粒酶活性调节的机制及bcl-2蛋白水平表达的影响.采用PCR-ELISA方法检测类固醇激素作用前后KS、SGC端粒酶活性的改变,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bcl-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说明乙烯雌酚显著增强KS、SGC端粒酶的活性,丙酸睾丸酮和乙烯雌酚不同程度增强bcl-2蛋白表达.
作者:刘芬;林贤东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本文综述了银杏叶提取物的制备及质量控制的研究进展,以探讨其今后的发展.我国拥有丰富的银杏资源,并有传统的中医药经验,应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但在资源合理配置及生产与质量控制方面与国外还有一定的差距.
作者:郭炎荣 刊期: 2001年第02期
药品说明书是指导医生和患者安全用药的依据.近年来,随着医药科技的发展,新药不断出现,经典药物学和各种药学出版物均不能提供新药的有关信息,因此,药品说明书已成为医生处方和患者安全有效用药的基本、直接的科学信息源.国家对药品说明书的规范标准有严格的要求.但是,目前药品说明书存在的问题还是比较严重的,如内容不规范,格式不统一,表达不明确等,给临床及病患者合理安全使用药品造成困难,本文就药品说明书的作用和意义、标准规范,特别是存在的问题作一简述,供参考.
作者:丘懿;郭笑如;朱国华 刊期: 2001年第02期
丁香油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Eugenia Caryophyllata Tbunb花蕾提取的油,丁香酚系由丁香油经碱溶解后用酸析出分离得的单体.丁香酚具有消炎、止痛及驱风作用.口腔科常作为牙科填充材料及补齿消毒剂.由于丁香油与丁香酚在形状颜色、气味及理化性质基本相似,所以,近来市场上有用丁香油假冒充丁香酚出售,单凭一些理化检定方法很难将两者区别开,经研究,采用薄层色谱法可快速、准确、简便、直观将两者区别开,此法可供口腔科药物的快速分析.
作者:陈星霞;黄鑫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杜仲为杜仲科植物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的干燥树皮入药,其叶也可药用,现代发掘还可提取优质杜仲胶(硬橡胶),用作海底电缆线的绝缘体及其他工业用胶,提取杜仲胶后的残渣还可以用来制作玻璃钢等新材料,用途十分广泛.
作者:黄学松 刊期: 2001年第02期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芪擦剂中大黄素的含量.结果表明,黄芪擦剂中大黄素的平均含量为0.0771mg*ml-1,本法简便,重现性好.加样回收率平均为98.30%(RSD=0.23).可作为制定黄芪擦剂质量控制方法时参考.
作者:田晓东;俞桂新;潘洪斌 刊期: 2001年第02期
阿莫西林是一种较新型抗生素,我科收治服用该药致过敏性休克1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叶丽芳 刊期: 2001年第02期
采用HPLC法测定甲硝唑片及注射液的含量,自制对照品,C18预柱及分析柱,甲醇-1%乙酸溶液(40∶60)为流动相,流速0.8ml/min,检测波长277nm,结果表明自制对照品纯度良好,甲硝唑在0.5015~5.015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重现性良好(n=5),RSD为2.789%.本方法实用、快速,适用于临床医院的药检.
作者:陈丽月;胡敏华;范芳;谢瑞祥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榄香烯乳是一种有效抗恶性肿瘤药物.本文主要阐述它的药理作用、药物动力学、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等.临床上为了降低其化疗药物的毒性,常与顺铂、足叶乙甙、长春新碱、阿霉素等化疗药物联合应用.
作者:徐雪香;庄志明 刊期: 2001年第02期
头孢克洛是一种半合成抗生素类药,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不易产生耐药性,是安全有效的第二代口服头孢菌素之一.其含量测定部颁标准规定用微生物法,但该法费时,操作麻烦,作者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并得到满意的结果.
作者:唐小明;王庆彪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本文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维C银翘片中对乙酰氨基酚的含量,以十八烷基键合硅胶为固定相,甲醇-水(35∶6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49nm,结果表明在1~5μg呈良好线性(r=0.9994),平均回收率为100.80%,RSD为1.33%.本法简便准确.
作者:周瑾;张榕平 刊期: 2001年第02期
附子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的子根加工品,性味辛热,有毒,归心、肾、脾经,功效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
作者:李荣宗 刊期: 2001年第02期
龙胆草是较常用的中药,为龙胆科(Gentianaceae)多年生草本植物,龙胆(Gentiana scabra Bunge)或三花龙胆(Gtriflora Pall),以干燥根茎入药(以根为主).药典记载其性味:苦寒,具有清热燥湿、泻肝胆实火、清下焦湿热功能,用量为3~6g[1].
作者:孙皎月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本文从生药性状、显微特征、薄层色谱、紫外光谱等几方面对甘肃黄芩与正品黄芩进行鉴别研究,并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两种药材的黄芩苷含量进行分析,探讨两者间的异同点.
作者:陈福星;林徽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我院制备的烧伤油,用于Ⅱ°Ⅲ°烧伤的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该药可明显缓解创面疼痛,抗感染,促进创面愈合等作用.
作者:蔡东向;刘婷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患者男性,75岁,因呕血,柏油样便2d而来诊.患者于1997年因左肾盂癌而行左肾根治术.体格检查:血压130/72mmHg,呈贫血貌,神志清楚,巩膜、皮肤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率100次/min,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作者:林松;林海 刊期: 2001年第02期
利用计算机VFP3.0数据库应用软件编制开发的<四川省药品生产企业品种信息管理系统>,使药品信息保管安全可靠,信息处理迅速准确,提高了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效率和水平.
作者:郑婷婷;陈雄裕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患者男,33岁.1993年曾多次服用SB、SMZCO(均为1.0,1日2次)都未发现不良反应.1999年因肾孟感染,在药店购买并服用复方磺胺甲口恶唑片1.0,1日2次,碳酸氢钠片1.0,1日2次,共3d.服药的次日,其上唇出现瘙痒、麻木、肿胀和灼痛,但继续服药.第三天左上唇灼痛加重,并呈棕褐色,聚起米粒样水泡.而后灼烧痛随着减轻,唇部颜色转为褐黑色,第五天水泡破裂,1周后肿胀和灼烧痛消失.3周后颜色开始减退,6个月后左右上唇还有明显的色泽区别.
作者:朱功新 刊期: 2001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