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1552例医疗纠纷调查分析

林雪玉;李雯

关键词:医疗纠纷, 医患关系, 医疗纠纷因素
摘要:目的:调查分析医疗纠纷成因,寻找避免医疗纠纷的有效办法。方法:检索国内全文期刊数据库,提取近3年来文献资料齐全的文章进行分析,从中寻找出医疗纠纷形成的主要原因、高发科室、纠纷防范的佳措施。结果:剔除不含原始数据、原因归类不清、无科室分类及分类不细的文章,终纳入1552例案例,进行纠纷原因、科室分布、防范措施统计分析。结论:1552例中形成纠纷的主要原因:责任因素47.10%、技术因素38.60%;高发科室外科占30.86%、内科18.43%、骨科14.69%、妇产科11.34%。纠纷防范佳措施:贯彻落实医疗核心制度、加强医务人员专业技术培训、加强全员法律教育和职业责任心教育。
中国医院杂志相关文献
  • 国内外患者体验测量工具比较分析与启示

    获得患者体验信息是患者体验研究工作的首要步骤。从使用对象、问卷长度、调查方式、问题形式和问卷内容5个方面比较分析国内外5个患者体验测量工具,提出改进意见,为国内患者体验测量工具的开发与完善提供借鉴。

    作者:张子夏;胡银环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我心目中理想的公立医院调查问卷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1552例医疗纠纷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分析医疗纠纷成因,寻找避免医疗纠纷的有效办法。方法:检索国内全文期刊数据库,提取近3年来文献资料齐全的文章进行分析,从中寻找出医疗纠纷形成的主要原因、高发科室、纠纷防范的佳措施。结果:剔除不含原始数据、原因归类不清、无科室分类及分类不细的文章,终纳入1552例案例,进行纠纷原因、科室分布、防范措施统计分析。结论:1552例中形成纠纷的主要原因:责任因素47.10%、技术因素38.60%;高发科室外科占30.86%、内科18.43%、骨科14.69%、妇产科11.34%。纠纷防范佳措施:贯彻落实医疗核心制度、加强医务人员专业技术培训、加强全员法律教育和职业责任心教育。

    作者:林雪玉;李雯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医院代煎制剂质量评价方法探讨

    医院代煎制剂质量好坏直接关系中药的疗效及用药安全,本文针对医院代煎制剂现状,从煎煮加工前人员、设备、环境等硬件条件,加工过程中煎煮时间、次数、用水量等工艺参数及加工后质量控制技术等多方面进行质量评价方法的探讨,并提出看法,以求进一步确保医院代煎制剂质量稳定、有效。

    作者:范晓良;陈芳;阮伟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手机二维码在医疗设备信息管理中的应用探索

    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将手机二维码技术应用于医院医疗设备的验收、核查、巡检、维修、防伪、技术培训以及设备库房管理、个人名片识别等领域,取得了很好的实践效果;分析了手机二维码在医疗设备管理领域的应用前景和面临的问题。

    作者:孙永和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基于执行力模型的医院中层干部培训体系构建

    运用文献检索法、结构化访谈、个案研究等方法,构建医院中层干部执行力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设计由培训需求评价、培训计划制定、培训过程实施与控制和培训效果评估等环节组成的医院干部培训体系。旨在通过构建完整的医院干部培训体系环路,解决当前干部培训过程中存在的培训规模、培训质量和培训实效不统一问题,促进医院事业科学发展。

    作者:徐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建立统一医疗损害技术鉴定制度的思考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确定了医学会鉴定医疗事故的地位,而《侵权责任法》出台后,医疗纠纷民事赔偿中没有了医疗事故的概念,医疗损害责任鉴定由谁承担在实践中存在争议。通过对目前国内现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和司法鉴定两种鉴定模式的利弊比较,进一步提出建立统一医疗损害技术鉴定制度的建议。

    作者:郑雪倩;高树宽;曹艳林;王北京;邓利强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急诊科护士生活质量、社会支持及心理健康调查

    目的:调查急诊科护士生活质量、社会支持及心理健康情况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调查219名急诊科护士生活质量、社会支持及心理健康情况并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急诊科护士生活质量总均分为57.51±13.99分,4个维度中社会领域评分高,环境领域评分低;社会支持总评分为31.84±8.79分,3个维度中主观支持评分高,支持利用度评分低;心理健康总均分为1.64±0.56分,10个维度中强迫症状评分高,恐怖症状评分低;急诊科护士生活质量评分在性别和夜班频次分布上差异显著(P<0.05);社会支持评分在性别、年龄、人事关系、职称、职位、月收入和夜班频次分布上差异显著(P<0.05);心理健康评分在职称、学历和夜班频次分布上差异显著(P<0.05)。结论:急诊科护士生活质量偏低,获得的社会支持不够,心理健康存在问题,受多种因素影响。

    作者:沈雪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建立院领导周查房制度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

    某大型公立医院通过实施院领导周查房制度,并结合该制度实施一段时间后的结果,阐述了查房工作有效督促了科室落实基本规章制度,并且要紧密围绕以患者为中心。认为院领导周查房制度可有效提升医院精细化管理水平,查房制度发挥作用的基础在于有规范的核心业务流程体系,同时指出院领导周查房制度的不足之处。

    作者:王华明;王媛媛;邓光璞;黄洁伟;李文源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医疗就诊卡付费模式的比较分析

    目的:为公立医院选择医疗就诊卡付费模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复习法和定性系统评价方法,归纳医疗就诊卡的典型付费模式、主要评价内容及代表医院。以定性系统评价结果为基础,采用德尔菲法建立医疗就诊卡付费模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实地调查法对代表医院医疗就诊卡付费模式进行对比评价。结果:归纳出5种典型的付费模式,建立起评价指标体系,比较后发现各模式均存在一定的优劣点,其适用环境也存在较大差异。结论:公立医院应因势选择医疗就诊卡付费模式并进一步予以简化。

    作者:李乐波;俞斯海;邱晓毅;雷鸣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北京地区医院图书馆发展趋势探讨

    汇总北京地区19家医院图书馆1998年、2008年、2013年3次调查数据,了解这些医院图书馆在人力资源、馆舍硬件、年度经费、馆藏建设、服务等5个方面的变化,探讨本地区医院图书馆的发展趋势,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对医院图书馆建设、管理和标准制定提供参考。

    作者:吴晓海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发挥保险机制在医疗纠纷预防处理中的作用

    医疗纠纷预防处理是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通过对保险在医疗纠纷预防处理中的作用进行理论分析,并对部分地区经验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发挥保险在医疗纠纷预防处理中的作用提出建议:在医疗纠纷预防处理立法中明确规定保险是预防和化解医疗纠纷的重要途径;积极开发与医疗纠纷预防处理相关的多种形式保险产品;优化外部环境,加强相关保险的政策支持和行业监管。

    作者:曹艳林;郑雪倩;高新强;魏占英;王德明;王将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奋力开创卫生计生事业改革发展新局面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总结2014年卫生计生工作,深入分析形势,部署2015年卫生计生改革发展任务,1月8日,2015年全国卫生计生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党组书记李斌代表委党组作工作报告,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党组副书记孙志刚主持会议并作总结讲话。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国强、马晓伟、王培安、刘谦、尹力、崔丽、金小桃,中央纪委驻国家卫生计生委纪检组组长陈瑞萍出席会议。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医疗纠纷预防体系建设

    在医疗纠纷频发、医患关系紧张的情形下,建立和完善医疗纠纷预防体系是减少纠纷、缓和医患关系的重要举措。作者介绍了国内外医疗纠纷预防的主要学术观点,并分析了应当承担医疗纠纷预防的责任主体,进一步提出了医疗纠纷预防制度的几项举措。

    作者:刘宇;王将军;孙学勤;魏亮瑜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

    重庆市第九人民医院创建于1927年。其创始人是被毛泽东称为中国实业史上四个不能忘记的人之一的卢作孚先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特邀策划顾问郭燕红

    郭燕红,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硕士,1989年8月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8年赴美国亚利桑那大学进修医疗卫生管理。1991年至今一直从事医政管理工作,曾参与《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护士条例》等法规、配套文件的研究制定工作。近年来,组织各地专家开展了医疗纠纷预防、处理、技术鉴定以及医疗风险分担机制等课题研究,为修订《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提供依据。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医患关系管理专业化探究

    为扭转目前医疗纠纷管理不当引发的局面失控,在分析医疗纠纷管理现状的基础上,以北京积水潭医院医患关系协调办公室10年成功经验为导引,提出医患关系管理专业化的解决方案,并将建立一站式医患关系管理部门、设立医患关系管理人员专业认证制度和医患关系全面信息化管理作为实现专业化管理的重要体现。

    作者:陈伟;田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基于PMI法的平衡记分卡在中国医院的传播分析

    通过使用平面媒体指标法及内容分析方法,对检索到的428篇有关医院平衡记分卡的中国文献进行分析,发现医疗相关期刊是平衡记分卡在中国医院传播的主要渠道,医院职工和大学学者是平衡记分卡的主要传播者。通过实施平衡记分卡提高医院绩效,实现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间的平衡,成为平衡记分卡在中国医院传播的热点。研究认为,评价平衡记分卡在中国医院中是否是一种管理时尚为时尚早。

    作者:高天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医院不良事件内部报告系统的构建及应用体会

    目的:通过医院不良事件内部报告系统的搭建与推广,大限度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医院服务质量。方法:搭建了以OA系统为依托的不良事件上报平台,由质量控制中心统一管理,内容涵盖医疗、护理、行政、后勤、总务、保卫等各部门,通过制度修订、流程梳理、全员培训等措施进行推广运行。结果:不良事件上报系统运行以来,不同岗位的医务人员实际上报各类不良事件例数均有明显增加,应用不良事件上报系统的能力大幅增强。结论:良好的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可以促进全院质量体系的改进,防止差错的再次发生,大限度保障患者安全。

    作者:赵瑞萍;张兆旭;许冬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医院物资采购全程监督的实践

    医院物资点多面广,专业性强,采购活动中涉及各个环节。文章按照医院物资采购的常规流程,对采购活动中各个环节的作用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医院物资采购全程监督的实施要点。

    作者:罗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中国医院杂志

中国医院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国医院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