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淑田;姚光俊;程征涛;周朝辉;贾丽辉;吉富泉;王大中
目的制备T-2毒素抗原,为建立检测T-2毒素的ELISA法奠定基础.方法 T-2毒素与琥珀酸酐在吡啶参与下于蒸汽浴中反应,生成T-2-半琥珀酸酐后,再与小牛血清白蛋白经碳二亚胺偶联结合生成T-2毒素抗原.结果利用琥珀酸酐法成功制备T-2毒素抗原,即BSA-T-2HS.结论 T-2毒素抗原的制备为ELISA法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作者:曹艳红;孟宪清;冯杰;姜昕;孙殿军 刊期: 2003年第05期
采用多学科技术就铬的机体分布及其对代谢的影响、对心肌细胞的生物学作用、对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理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为铬在生物体内的分布和代谢研究提供了动物实验数据;揭示铬对动物心肌细胞和浦肯野纤维的生物学作用,为抗心律失常、实验性心肌病的研究提供了心肌电生理基础;证实铬对实验性心肌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增强抗氧化功能、改善心肌细胞膜流动性、调整甲状腺激素和心肌环核苷酸代谢紊乱、维持心肌细胞生长是铬抗心肌损伤的重要机制.
作者:杨晓霞;相有章;边建朝;宋术亮;王林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以质子泵抑制剂(PPI)、克拉霉素为中心的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比较甲硝唑和痢特灵的疗效及副作用,筛选理想的三联疗法.方法胃镜确诊十二指肠溃疡并经病理组织学及14C-尿素呼吸试验证实HP感染者184例,随机分成2组,A组用洛塞克、克拉霉素及甲硝唑,B组用洛塞克、克拉霉素及痢特灵,每日2次,连续7 d,停药4周后复查胃镜观察溃疡愈合程度,同时经14C-尿素呼吸试验及胃镜证实HP根除情况.结果溃疡总愈合率:A组91.4%(85/93),B组93.4%(85/91),2种疗法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HP根除率:A组90.3%(84/93),B组93.4%(85/91),2种疗法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 );轻度不良反应:A组16.1%(15/93),B组4.4%(4/91),B组反应明显轻于A组(P<0.05).结论 2组三联疗法根除HP及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均有良好疗效;痢特灵具有抗HP作用强、无耐药性、价格低廉、副作用少等优点,可替代甲硝唑配伍于洛塞克、克拉霉素的三联疗法中,是一种理想的适合国情的根除HP方案.
作者:刘晓敏;唐建光;颜丽萍 刊期: 2003年第05期
为了解河南省高氟地区医学生口腔疾病流行状况,以便采取社会性口腔保健措施,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我们从1998年7月至1999年11月对河南省375名医学生进行了龋齿和氟斑牙的调查.
作者:刘爱莲 刊期: 2003年第05期
2002年7月按照全国监测方案的要求,对克山病监测点沽源县南滩村进行了普查,共诊断潜在型和慢型克山病病人43例.现对其中的32例病人(潜在型11例、慢型21例)的心脏X线检查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乔淑田;姚光俊;程征涛;周朝辉;贾丽辉;吉富泉;王大中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硫氧还蛋白还原酶在大鼠心肌抗氧化应激反应中的作用.方法将Wistar大鼠冰泳5 min,采用Northern blot和Western blot检测大鼠冰泳前后心肌硫氧还蛋白还原酶的表达情况.结果应激后大鼠心肌中硫氧还蛋白还原酶的基因和蛋白表达均增加.结论硫氧还蛋白还原酶增加有利于大鼠心肌对应激损伤的预防与修复.
作者:滕宗艳;张一娜;李秀兰;于维汉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了解山东省地方病危害状况和防治对策.方法回顾山东省地方病防治工作的历史,总结防治基本经验.结果山东省地方病防治工作取得巨大成绩,但今后的防治任务仍然十分艰巨.结论要逐步建立起山东省可持续控制地方病的运行和管理新机制.
作者:王学松;张旭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各种因素对饮用水补碘剂中碘元素缓释规律的影响.方法在长20 cm、内径2 cm的砂芯玻璃柱中加入补碘剂4 g,上面盖一层2 mm厚的碳纤维垫,以1 L/min流量通过实验用水,测定滤后水中碘含量的变化.结果在水温15℃~100℃、浊度1~5度、pH 6.5~8.5的条件下,对碘的溶出影响较小;水中常量阴离子对碘的释放有促进作用,而阳离子则无明显的影响;疲劳实验处理水6 000 L,水中碘含量无明显降低.结论补碘剂处理的滤后水,水质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碘含量符合国家矿泉水标准.
作者:石慧琳;冯凭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本实验以健康雏鸭为实验动物,研究硒中毒雏鸭全血氧自由基含量的变化,旨在从分子水平揭示硒的毒理机制,为临床硒中毒防治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武瑞;于晓龙;康世良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小剂量131碘(131I)治疗儿童Graves病的疗效.方法 131I剂量降至常规计算用量的1/2~2/3,1次顿服,3个月为1个疗程,进行疗效复查,总剂量37~185 MBq.结果 42例患儿中,痊愈38例,治愈率为90.5%;显效2例,占4.8%;无效1例,占2.4%;1例出现早发甲状腺功能低下(甲低),经治疗后恢复.治愈总疗程1~3个,时间3~9个月.痊愈病例中,服药1个疗程治愈17人(44.8%),2个疗程治愈16人(42.1%),3个疗程治愈5人(13.1%),观察3~5年,38例治愈患者中未出现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复发或晚发甲低.结论小剂量 131I是治疗儿童Graves病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唐晓燕;王羽;郑合明;李小烽;罗君;柯庚寅;王传刚;杜正旺 刊期: 2003年第05期
齐齐哈尔市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辖7区8县1市,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是流行性出血热高发区.多年来流行性出血热一直是重点防治的传染病之一,由于本病初期类似感冒症状,每年约有1.6%的病人因治疗不及时等原因死亡.为深入了解齐齐哈尔市流行性出血热的临床特征和发病规律,现将近18年来发病情况总结如下.
作者:权力;金颖;施京利;唐雅清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激励广大地方病防治人员树立消除地方病危害的决心和必胜信心.方法总结历史经验,展示防治成果,分析面临形势,预测和展望前景.结果充分肯定了陕西省多年的地方病防治成绩,阐述了当前的主要工作任务,对陕西省地方病防治的前景作出了科学判断.结论陕西省主要地方病的危害将在2005年得到基本消除.
作者:霍玉福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了解慢型克山病猝死的有关因素,在防治工作中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以减少或避免猝死的发生.方法设计慢型克山病死亡(病死、猝死、意外死亡)病例有关资料的统一调查表,由专业人员查阅有关病例资料填写.工作结束后进行表格汇总、统计与分析.结果慢型克山病无论病程长短都可能发生猝死,女性明显多于男性,发病在5年内猝死的多,猝死的发生主要由左心室大劳损合并多源多发、单源多发性室性早搏及各种传导阻滞,再在诱发因素的作用下所引起.结论在慢型克山病病人中,一般情况下是心胸比率越大、心功能越差,猝死的机会越大,但心功能在Ⅱ级、心胸比率在0.51~0.55之间的病例猝死率也较高.
作者:屈福荣;刘传蛟;张旭;种冠峰;李子贤;王连光;谢超;高守峰;季培秀;陈凡金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查明贵州省天生桥水电站库区沿岸鼠疫疫源地主要宿主动物和媒介蚤类,确定疫源地的性质和分布范围,为预防控制鼠疫提供依据.方法运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调查贵州省天生桥水电站库区沿岸7个乡镇36个村寨,采集啮齿动物、蚤类和指示动物标本,检测鼠疫菌、鼠疫F1抗原和F1抗体.结果该地区啮齿动物有3科12属21种;媒介蚤有5种,黄胸鼠和印鼠客蚤为优势种.在4个乡镇的12个村寨检出鼠疫感染,鼠疫F1抗原阳性率啮齿动物0.89%、蚤类7.41%;鼠疫F1抗体阳性率啮齿动物0.54%、指示动物1.35%;从黄胸鼠和褐家鼠中培养分离鼠疫菌3株.结论天生桥水电站库区沿岸的鼠疫疫源地具有与黄胸鼠鼠疫疫源地相同的特征,动物鼠疫流行是由于水库蓄水所引起.
作者:陈贵春;吕太富;王昭孝;姚光海;刘昭兵;蔡星和;黄红武;胡静;王定明;龚晓俊;董黎;余春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评价重庆市碘盐防治碘缺乏病的效果.方法用直接滴定法检测居民户盐碘含量;用B超法和触诊法检查8~10岁儿童甲状腺,同时检查儿童尿碘含量.结果 5年碘盐覆盖率为90.08%~98.17%,合格碘盐食用率为83.00%~89.58%;触诊法和B超法检查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1999年(23.75%和23.58%)均较1997年(18.33%和17.42%)显著升高,但甲状腺容积呈下降趋势;2002年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14.18%和13.50%)和甲状腺容积均显著下降.结论重庆市普供碘盐防治碘缺乏病2年病情无显著变化,5年效果显著.
作者:肖邦忠;廖文芳;李心术;陈静;吴成果 刊期: 2003年第05期
钠碘转运体(NIS)为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基底膜上的一类膜蛋白,主要作用是促进甲状腺逆浓度梯度转运无机碘,NIS受促甲状腺激素、碘、多种细胞因子及其他一些激素的调节.NIS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甲状腺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对甲状腺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聂秀玲;陈祖培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根据全国克山病监测方案的要求,2000年8月对河北省克山病监测点围场县莫里莫村591位村民进行了临床及心电图普查,总人群的普查率为87.9%,重点人群为3~14岁儿童和育龄期妇女,对现患及疑似病例拍摄后前位心脏X线片.对检出的53例潜在型和慢型克山病(潜克、慢克)患者心电图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张梅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了解2002年江西省碘缺乏病防治工作现状,完善可持续防治策略.方法采用Monte Carlo方法进行抽样,按全国统一的标准方法进行各项指标的检测.结果 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触诊法为6.8%,B超法为5.2%;儿童尿碘中位数为235.15 μg/L;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0.9%;5年级学生和特需主妇健康教育平均分为61.01和79.50分.结论 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儿童尿碘中位数和合格碘盐食用率3项指标均达到阶段性消除碘缺乏病标准.与历次监测资料比较,健康教育平均分呈逐年下降趋势,应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
作者:严雨富;万建平;李志宏;裘海清;陈都;雷燕 刊期: 2003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亚砷酸钠诱导体外培养的人皮肤细胞的作用,探讨砷性皮肤损伤的分子机制.方法原代培养皮肤成纤维细胞和表皮细胞,通过直接细胞计数法和噻唑蓝(MTT)还原法检测亚砷酸钠诱导对2种细胞系生长的影响.结果成纤维细胞较表皮细胞易于培养,与对照组比较,不同剂量的亚砷酸钠诱导后,吸光度值均有升高,有剂量-效应关系(P<0.01).0.5~8.0 μmol/L浓度的亚砷酸钠对成纤维细胞有明显的增殖作用;低浓度(0.8,1.6 μmol/L)对表皮细胞有明显的增殖作用,浓度高于3.2 μmol/L 时,表皮细胞生长受抑制.10 μmol/L亚砷酸钠对皮肤成纤维细胞有明显的毒性作用.结论无机砷对人皮肤细胞有双向调节的促增殖作用,可能是无机砷引起慢性砷中毒皮肤损伤不同表现的一个重要原因,具体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吴顺华;王国荃;刘开泰;杨晓燕 刊期: 2003年第05期
本次调查应用秩和比法,对安阳市降氟改水监测点内黄县后化村地方性氟中毒(地氟病)防治效果进行综合评价,以反映降氟改水工程运行状况和防治效果,找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法,指导安阳市的降氟改水工作.
作者:余要勇 刊期: 2003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