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醒神通督温针灸法治疗中风病吞咽功能障碍1例

胡美凤;赵梅;何兴伟

关键词:温针灸, 中风病, 吞咽功能障碍, 醒神通督, 神机运转
摘要:通过对1例治愈的中风病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诊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认为该病的发病与咽窍筋肉运动功能失常、或丧失有关,其病机关键是脑髓损伤、神机失用,且督脉痹阻为其发病的经络学基础.咽窍筋肉运动功能障碍是脑髓神机不能驭使咽窍筋肉正常运动所致,而脑髓神机的运转则依赖于经脉气血的正常运行.故治疗时应从醒神通督立法,采用温针灸法为主要手段,以醒神开窍、疏通督脉、益气升阳、化痰通络,促进脑髓修复、神机运转复常,进而支配咽窍筋肉恢复运动功能而获效.
江西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大黄外用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研究现状

    痛风性关节炎是一种体内嘌呤代谢紊乱而导致的一种晶体性关节病.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期在临床上通常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及秋水仙碱,然而这些药物往往可能带来胃肠道反应及肾功能损害的副作用.在中医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方面,临床上常使用大黄通过外用的方式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并获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并有相关研究表明大黄的药效成分具有抗炎,双向调节免疫的的作用,但是对痛风性关节炎的深层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本文通过收集和整理相关的文献,分析和总结痛风性关节炎通过大黄外用治疗的临床经验和药理机制,探索大黄外用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潜在价值和研究前景.

    作者:龚勋;陈岗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铁皮石斛抗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与思考

    近10年来铁皮石斛抗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结果显示:铁皮石斛中的活性成分通过调节免疫细胞和细胞因子来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影响细胞周期蛋白的表达量,从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调节肿瘤的相关基因的表达,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发挥其抗氧化应激作用清除或抑制自由基;与放、化疗药物联用可增强其抗肿瘤作用.

    作者:蓝希明;赵益;王高玉;戈淑超;徐国良;刘红宁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经方加减治肾阴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验案1则

    介绍胡小荣用经方加减治疗肾阴虚型更年期综合征的典型病案一则.

    作者:温梦雪;叶正园;熊秀林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江一平运用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味治疗溃疡性结肠炎验案1则

    江一平运用中医思维辨治溃疡性结肠炎,巧用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味,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作者:张乐乐;祝慧芳;江一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寓意草》急危重症之服药特点浅析

    《寓意草》是明末清初著名医家喻昌的一部临证实录,书中60余则病案中约30则为急危重症.喻氏治疗急危重症时用药灵活多变,书中服药法独具特色,体现在服药量次有度,中病即止;佳时而服,以求强效;寒温适宜,防拒纠偏;剂型相合,各展其长;药食互济,扶正固本等方面.服药法是治疗中的重要一环,不管在古代还是现代临床中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左晓柳;钟志兵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黄帝内经》形气神三位一体生命观之病理探析

    本文在《内经》原文基础上着重论述了形气神三位一体生命观理论.通过对原文的分析、归纳,总结出形气神三者在病理上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其中一位处于太过或者不及,在病理上必然导致其余二位的病变,较好的揭示了《黄帝内经》形气神三位一体生命观的病理.

    作者:邱烈泽;章文春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赵泉霖辨治2型糖尿病合并灼口综合征验案1则

    据调查,截至2010年,糖尿病的发病率已上升至11.6%[1],其中18%的2型糖尿病患者有类似舌痛的表现[2].灼口综合征(BMS)表现为舌痛、舌感觉异常、口腔黏膜感觉异常等.临床常无明显阳性体征,组织病理也无特征性变化,以患者舌部疼痛或口腔其他黏膜烧灼样疼痛为主要表现.在糖尿病患者病程中,胰岛素分泌逐渐减少,口腔黏膜处的分解代谢过程增强,使口腔黏膜的血管和神经发生不可逆的改变,使组织摩擦性降低,从而引发舌痛[3].

    作者:董又滋;赵泉霖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罗志娟治疗免疫性复发性流产经验浅析

    免疫性复发性流产因其病因不明,治疗手段局限而成为妇科临床治疗难点.罗志娟教授认为脾肾虚弱兼血瘀为免疫性复发性流产的主要病机,以孕前补肾健脾活血调冲、孕后健脾补肾安胎为基本治则治疗复发性流产,临床疗效显著.本文对罗志娟教授治疗复发性流产经验进行整理,以供临床参考.

    作者:李芳艳;罗志娟;吴媛媛;刘琴;韦欣宏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白芍总苷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保护作用及血脂调节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白芍总苷对动脉粥样硬化大鼠保护作用及其对血脂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维生素D3配合高脂饲料法制备动脉粥样硬化(AS)大鼠模型,预防性给予实验动物白芍总苷,8周后HE染色法观察实验动物AS病变状况;心脏取血,ELISA法检测AS大鼠血清中脂类物质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LDL-C)及三酰甘油(TG)的含量.结果:白芍总苷能够减轻AS大鼠动脉硬化的病变程度,降低TC、LDL-C和TG的水平,差异与模型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白芍总苷对于动脉粥样硬化大鼠具有保护作用并降低血脂水平.

    作者:李环;谢明君;焦亚斌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醒神通督温针灸法治疗中风病吞咽功能障碍1例

    通过对1例治愈的中风病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诊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认为该病的发病与咽窍筋肉运动功能失常、或丧失有关,其病机关键是脑髓损伤、神机失用,且督脉痹阻为其发病的经络学基础.咽窍筋肉运动功能障碍是脑髓神机不能驭使咽窍筋肉正常运动所致,而脑髓神机的运转则依赖于经脉气血的正常运行.故治疗时应从醒神通督立法,采用温针灸法为主要手段,以醒神开窍、疏通督脉、益气升阳、化痰通络,促进脑髓修复、神机运转复常,进而支配咽窍筋肉恢复运动功能而获效.

    作者:胡美凤;赵梅;何兴伟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刁军成运用当归芍药散治疗慢性妇人腹痛经验

    刁军成对盆腔炎性疾病有独到认识,其辨证运用当归芍药散加减治疗本病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笔者现将其临床辨治经验进行总结.

    作者:何静敏;丁楠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流产的研究进展

    从中医、西医的病因病机及目前国内常规治疗方案等方面综述近年来治疗复发性流产的概况.目前西医通过控制感染、调节母胎免疫及内分泌等达到治疗目的,中医多予辨证施治配合西医常规治疗达到保胎目的.本病中医辨证分型多为脾肾亏虚、血虚、血热、血瘀等,予外敷、针灸及专方内服等治疗.

    作者:王婷;孙美娟;何桂林;刘艳茹;周蜻;章锦曼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中药穴位贴敷法治疗慢性乙肝有效性的系统评价

    目的:评价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慢性乙肝的有效性,并总结穴位贴敷治疗慢性乙肝的常用有效穴位.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学术文献总库、重庆维普、CBM及万方数字化期刊、PubMed等国内外数据库,公开发表的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慢性乙肝的随机对照实验,由两名评价员独立双盲进行资料的筛选、整理评价,并评估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采用专门的RevMan5.3.5软件对所提取的数据进行系统评价,共纳入9篇随机对照实验,共有844名受试者.结果:Meta分析结果示①有效率:穴位贴敷+常规治疗vs.常规治疗,[OR=3.60,95%CI(2.06,6.30),Z=4.49,P<0.00001];穴位贴敷+常规治疗vs.常规治疗+其它:[OR=5.05,95%CI(1.37,18.59),Z=2.44,P<0.01];穴位帖敷vs.其它:[OR=9.00,95%CI(4.45,18.22),Z=6.11,P<0.00001],以上三组差异显著,均有统计学意义,说明穴位贴敷单用或者联合其他药物治疗慢性乙肝的疗效要优于单纯使用药物治疗.②ALT的改善情况:穴位贴敷+常规治疗vs.常规治疗:[OR=-28.74,95%CI(-33.43,-24.05),Z=12.01,P<0.00001],说明穴位贴敷+常规治疗在ALT的改善方面,效果要优于常规治疗;③TbiL的改善情况:穴位贴敷+常规治疗vs.常规治疗[OR=-6.77,95%CI(-8.54,-5.00),Z=7.50,P<0.00001].结论:本系统评价表明,穴位贴敷治疗慢性乙肝效果明显,常用有效穴位有:章门、期门、日月、肝腧、足三里、脾腧,穴位贴敷治疗是一种良好的辅助慢性乙肝治疗的外治方法.受纳入文献数目和质量的影响,尚需要更多高质量的RCT予以证实.

    作者:仵倚;章新友;周小玲;齐城成;李政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贺支支从肝肾论治痛风经验

    对于痛风,历代医家大多从脾肾论治.贺支支认为该病与肝肾关系为密切,主张从肝肾论治,结合其湿热、瘀浊的病理特点,运用疏肝理气、清热利湿或补益肝肾、祛瘀通络等法治疗,临证多选用龙胆泻肝汤合四妙勇安汤或一贯煎合桃红四物汤加减,不仅能迅速减轻疼痛,还可有效减少复发,疗效显著.笔者从病因病机、治法与方药等方面介绍贺支支教授治疗痛风的临床经验,并附案例加以佐证.

    作者:祝小波;宋卫国;李福生;贺支支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健脾和胃方治疗化疗后食欲不振30例

    目的:健脾和胃方治疗化疗后食欲不振疗效观察.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健脾和胃方加减,每日1剂,水煎服,每日2次,每次约200mL,1周为一个疗程,连服2周.结果:纳食差有效率89.66%;恶心有效率89.66%;腹部痞闷有效率65.51%;神疲乏力有效率72.41%;腹痛便溏有效率82.72%,改善患者化疗后白细胞减少情况.结论:服用健胃和胃方剂的临床治疗取得较为满意效果,未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健脾和胃方不仅能改善食欲不振的症状,而且可对化疗起到减毒增效的协同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胡小玲;任凤梅;黄学娣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塞因塞用治便秘验案1则

    便秘是临床常见、多发病证,病因、病机错综复杂,多长期存在,顽固难愈.聂晶圆机活法,谨察病机,运用塞因塞用法治疗气虚型便秘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毕丽叶;李嘉伟;聂晶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四妙丸合宣痹汤加减治疗痛风8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施治痛风的疗效.方法:80名患者分成随机两组,分别采用四妙丸合宣痹汤加减治疗(观察组)和西药常规治疗(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总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尿酸、关节疼痛度、关节肿胀度等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降低血尿酸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无明显毒副反应发生,而对照组出现了骨髓抑制、肾功能损害、肝功能损害、消化道反应等毒副反应,即观察组药物安全性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观察组停药复发率远低于对照组,两组远期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妙丸合宣痹汤加减治疗痛风(湿热蕴结型)疗效优于西药常规治疗.

    作者:夏卫明;钟青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从湿热入络论治酒精戒断综合征

    酒精戒断综合征(alcohol withdrawal syndrome,AWS)是指由于长期酗酒引起的各种精神症状或躯体功能紊乱.其病理机制尚未明确,目前治疗多为对症处理而缺乏治本之策.本文认为酒精戒断综合征与湿热、络脉在生理病理上相关,从湿热入络理论着手,以祛络脉之湿热治疗此病证,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作者:黄丽红;方榕;陈宝国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围绝经期失眠症的中医治疗现状

    围绝经期失眠症是妇女在围绝经期出现的以失眠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症,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中医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症的手段多样,大致包括内治法、外治法和综合治疗.相比西医而言,中医治疗的疗效确切,安全可靠,是中医优势和特色所在.

    作者:卢永屹;潘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万兰清辨治荨麻疹经验

    万兰清主任认为荨麻疹发病虽责之于风,治疗当以祛风为主,但是因荨麻疹的发病因时、因人以及脏腑虚实不同而增加临床治疗难度;其皮损虽在表,但病位不一,可以涉及多脏.因此根据寒温统一论,其在表则解表,在里则治里,表里合病则表里同治.

    作者:谢若琳;万兰清;陈李华;黎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江西中医药杂志

江西中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中医学院

主办:江西中医学院,江西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