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庆芳;耿洁;孔佩艳
目的确立青海省新生儿脐带全血促甲状腺激素(TSH)正常参考值.方法使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对青海省西宁市、海东农业地区、牧业区47所(省、市、州、县)医院住院分娩的21 858例新生儿脐带血进行TSH水平测定.结果青海省新生儿脐带血TSH中位数为3.565 mU/L(0~99.999 mU/L),97%分位值为11.881 mU/L, TSH频数分布为正偏态分布,不同地区间新生儿脐带血TSH测定值有差异,新生儿性别间结果无差异.结论以TSH 97%分位值11.881 mU/L作为青海省新生儿脐带血TSH的正常上限值,为碘缺乏病的防治监测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周琳;文海;唐艳萍;曹慧萍;陈黎琳;李树帮;魏生英;熊传龙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了解海南省碘缺乏病(IDD)防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提出相应对策.方法回顾和分析海南省碘缺乏病防治工作的历史和现状.结果海南省碘盐推广普及困难,碘缺乏病的防治工作处于全国落后状态,防治工作缺乏专业人员、基础设备和防治经费.缺少一个结构完善、运行良好的防治工作体系是海南省碘盐推广普及工作困难、IDD防治工作落后的原因.结论建立海南省IDD防治工作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运行机制,普及IDD健康知识,对重点人群进行重点宣传,加强重点地区、重点人群的病情监测,加强盐业生产和食盐市场的管理,改变海南省碘缺乏病防治工作的现状,推动普及碘盐工作,在海南省实现碘缺乏病的可持续消除.
作者:魏海春;杨斌;马永忠;冯礼明;韩彩轩;赵明;陈燕秋 刊期: 2002年第06期
为了解龙岩市碘缺乏病防治现状,评价实现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2年后的干预措施及防治效果,巩固碘缺乏病成果,我们于2001年对龙岩市各县(市、区)碘缺乏病病情进行监测,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蓝永贵;蓝天水;陈建安;陈惠琴;张志超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燃煤型砷中毒的临床特征、多系统损害及其意义.方法采用整群抽样与典型调查结合的方法进行现场调查,结合临床检查、生化分析和毒理学方法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砷进入人体的途径包括摄入富含砷食物和蔬菜以及吸入砷污染的空气;患者砷负荷、氧化损伤指标与正常人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砷中毒患者除慢性砷中毒的典型特征(皮肤角化过度、色素异常)外,肝脏、肾脏、神经系统、肺脏、心脏和球结膜微循环等损害亦很明显;多项特殊检查显示了砷的非临床早期损害.结论生活区煤砷含量高及敞灶燃煤致食物和空气砷污染是贵州省地砷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临床上以多系统损害为特点,肝硬化和皮肤癌是其主要死因;实验室特殊检查明确显示了病区非患者及中毒患者的临床前期损害,如肝、肾功能损害、氨基酸代谢异常、氧化损伤等;多指标、多检测方法的联合应用对于砷中毒的监测、诊断和防治具有重要实际意义.
作者:黄晓欣;张爱华;杨大平;洪峰;张碧霞;罗鹏;董学新;郭渝成 刊期: 2002年第06期
宝鸡市共有12个县(区).克山病发病分布于陇县、千阳县、凤翔县、岐山县、麟游县、凤县6个病区县.在50~60年代,都曾有过不同程度的克山病暴发的病史.至1990年,这6个病区县30年间克山病急发病例425例,累计死亡348例,以千阳县、凤县发病较重,占总发病例数的73%,其次为凤翔县、麟游县等.1984-2001年以来,6病区县的3个5年段克山病在千阳县、凤县、陇县出现散在小区域流行,以自然慢型克山病的急发为主,尤以陇县为重要.
作者:刘琴;庞晓红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我国17个生态型鼠疫菌的外膜蛋白谱型,为鼠疫菌分子生物学分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终浓度为10 g/L的氯霉素28℃下杀死鼠疫菌后,采用Trion-200改进法进行外膜蛋白的提取.以4%积层胶、12%分离胶行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SDS-PAGE)电泳.根据低分子量标准蛋白和被试菌株的泳距作相关分析,得出各条蛋白带的相对分子量.结果 SDS-PAGE上各生态型鼠疫菌28℃培养物表达的外膜蛋白带在相对分子量大于40 kD小于30 kD的区域谱型基本一致,而在30~40 kD之间稍有差异,岗底斯山型的部分菌株较141株多一条31.6 kD带,锡林郭勒型菌株缺失32 kD条带.结论鼠疫菌的外膜蛋白,作为鼠疫菌种下的分类仅对田鼠型菌株意义较大.
作者:祁芝珍;于守鸿;祁美英;金丽霞;王秦宁;席亚芳;朱锦沁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研制盐中碘含量检测标准物质.方法基准碘酸钾与无碘精制盐充分混匀后,进行均匀性、稳定性测试、保存期观察和多个实验室定值,然后计算总不确定度.结果所测标准物质的均匀性、稳定性良好,保存期可达1年以上,总不确定度范围为2~4 mg/kg.结论所研制的标准物质符合国家一级标准物质要求.
作者:李素梅;王建强;谷云有;李秀维;李淑华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了解舟山市册子岛近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发病情况及致病因素.方法于1999年6月按线索采用入户回顾性调查,设病例组和对照组.结果核实甲亢病例20例,患病率0.49%,尿碘中位数125.5~130.0 μg/L,碘盐合格率平均85%,水质检测锌、铁超标,对照组动物蛋白食用率明显高于病例组(P<0.01),加服碘盐后甲亢发病占总数的50%.结论碘致性甲亢应予重视.动物蛋白有预防甲亢发病作用.
作者:蒋元法;张均和;俞彩娟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研究维生素E(VE)对慢性镉中毒小鼠黑质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小鼠染镉同时给予大量VE,通过光镜及透射电镜观察小鼠黑质神经元的细微结构,并用细胞形态计量方法对黑质区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反应神经元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VE加镉组小鼠中脑黑质区结构接近正常对照组,与镉中毒组比较有明显不同,黑质神经元胞核体密度、数密度等形态学参数与镉中毒组比较也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5).结论抗氧化剂VE对慢性镉中毒组小鼠黑质神经元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作者:戈果;王景传;许庭良;姜俸蓉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氟中毒对脑组织的损伤,探讨氟中毒人群血清中脑髓鞘碱性蛋白(MBP)含量与脑髓鞘损伤的关系.方法用MBP-ELISA法分析血清中MBP含量,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分析血清氟含量.观察对象为3组,氟骨症患者组、病区健康人组、非病区健康人组.结果氟骨症患者组和病区健康人组血清MBP含量显著高于非病区健康人组(P<0.01),氟骨症患者组与病区健康人组差异无显著意义.氟骨症患者组血清氟含量显著高于病区健康人组和非病区健康人组(P<0.001),病区健康人组显著高于非病区健康人组(P<0.001).结论氟可造成氟病区人群大脑髓鞘脱失,使血清MBP含量升高.这种变化可能早于骨相损害,并且在某种情况下可能很严重.
作者:程晓天;高建国;王三祥 刊期: 2002年第06期
2001年7月攀枝花市地方病防治所报告,攀枝花市仁和区啊喇乡官房村高汝龙一家4口中的3人为疑似克山病,经由克山病老专家程云鸟狱主任医师组成的克山病调查组调查确证,3例疑似克山病人中2人诊断为潜在型克山病,1人排除了克山病.
作者:蔡卫;程云(狱鸟);邓斌;周定友 刊期: 2002年第06期
近7年来,我们对秭归县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重病区磨坪乡天井坪村、轻病区梅家河乡梅家湾村进行连续追踪监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谭家成 刊期: 2002年第06期
丹东市位于辽宁省东部,南临黄海,沿海辖3区1县(市).沿海地区于1995年开始实行全民食用碘盐防治碘缺乏病.为了解其效果,我们对1995-2000年丹东沿海地区学龄儿童碘营养状况进行了动态监测分析,结果如下.
作者:戴东;杨正权;宫志军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研究食盐加碘后对不同地区儿童智商的影响.方法采用<中国联合型瑞文测验>对不同地区儿童进行智商测定.结果食盐加碘后儿童智商水平发育基本正常,且不同地区儿童的智商水平存在差异,其规律是城市>市郊>县级、乡级>村级;智力落后者(IQ≤69)的比例分别是0.07%、0.96%、1.84%、1.86%、4.0%.不同性别儿童智商差异无显著意义,甲肿率与智商水平无明显相关性.哈尔滨市儿童智商2001年较1994年有明显改善.结论食盐加碘可以有效地防止低碘对人群智力造成的损害,不同地区人群智商水平存在差异.
作者:丰罗菊;申红梅;于钧;吉龙哲;高晓丽;张树彬;魏红联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甲状腺球蛋白(Tg)在全民食用碘盐前后的变化及其在碘缺乏病防治监测中的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Tg,并对尿碘与Tg及其他甲状腺功能指标间的相关性进行比较.结果全民碘盐1年后,Tg水平显著下降,尿碘显著升高,甲状腺肿大率下降.尿碘与Tg呈显著负相关(r=-0.28,P<0.001),与sTSH、FT4相比较,Tg与尿碘的相关性好.结论 Tg在有效补碘前后变化显著,是IDD防治监测的一个敏感指标,且比sTSH更灵敏.
作者:潘天荣;汪延华;储小宏;贾敬华;刘树琴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综述国内外文献,砖茶含氟量显著高于一般茶叶,有92.4%的砖茶样品含氟量在500~800 mg/kg范围内.砖茶氟摄入量愈高,氟斑牙和氟骨症愈重,但受营养因素影响.饮砖茶水的少数民族,每人每日茶氟摄入6~16 mg,平均为12 mg左右.蒙族每人每日摄砖茶氟4.19 mg,可不发生氟骨症,6.62 mg可发生Ⅰ度氟骨症,大多数少数民族每人每年饮用砖茶5 kg,如果砖茶含氟量限制在300 mg/kg以下,平均每人每日摄氟量不超过4.1 mg,这样可以避免大多数人发生氟骨症.
作者:孙殿军;孙玉富 刊期: 2002年第06期
汉阴县是碘缺乏病的重病区.建国以来,进行了大力防治,全县甲状腺肿和克汀病患病率分别由1978年的31.01%,2.31%下降至2001年的3.32%,0.42%,现已达到国家规定的控制标准.为了建立可持续消除碘缺乏病的有效工作机制,我们对全县1996-2001年的碘缺乏病病情和人群碘营养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朝阳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出生季节对碘营养状况正常的新生儿脐带血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的影响,为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新生儿TSH正常值范围提供依据.方法在湖北省碘营养状况良好的3个市区,历时1年采集新生儿脐带血649份,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TSH值.结果新生儿TSH中位数3.446 mU/L,97%分位值为11.964 mU/L,>5 mU/L的比例为25.4%,且春、夏、秋、冬4个季节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在碘营养状况良好的环境下,新生儿出生季节是影响脐带血TSH值高低的因素之一.
作者:郑朝晖;龚新国;陈连璋;陆剑波;阎文汉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及时了解改灶降氟措施落实后的防治效果,为制定地氟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国家监测方案规定的方法和要求进行.结果氟中毒病情呈下降趋势,但大部份地区仍未达到非病区标准.结论改变病区居民饮食结构,加大健康教育力度,提高降氟灶使用率等综合治理方法是防治燃煤型地方性氟中毒的重要手段.
作者:李阳;李明健;熊培生;黄文耀;龚新国 刊期: 2002年第06期
目的调查燃煤型砷中毒患者的死亡情况.方法选择砷中毒病区患者集中、病例典型、调查资料完善、具代表性的自然村寨为调查点,根据1992年以来对该调查点所调查的病例名单逐一核对,对死亡病例用统一表格调查登记.结果 1992年以来,调查点共死亡砷中毒患者140例,男性死亡明显高于女性,年龄在41~62岁之间,平均为55岁.死因经初步调查为16种,中毒死亡时间平均为17.4年.结论燃煤型砷中毒对人体各系统均有较明显的损害.死亡原因以消化、皮肤、呼吸系统病变为主,心、脑血管系统次之,泌尿系统、血液系统病变引起死亡较少.
作者:周运书;杜晖;程明亮;刘杰;张信江;许玲 刊期: 200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