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咳嗽变异性哮喘中医辨证治疗进展

梁启军

关键词:咳嗽变异性哮喘, 辨证论治, 咳嗽, 经典方治疗, 治疗进展
摘要:综述近年中医关于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病因病机认识及治法、经典方治疗、自拟方治疗、文献回顾性研究.
江西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广州地区6402例流感样病例临床特点与中医证型研究

    目的:通过分析流感样病例的临床特点与中医证候分布,探讨广州地区流感样病例湿证特点.方法:通过对符合病例入选标准的广州地区6 402例流感样疾病中医证候要素进行聚类分析及描述性分析,探讨广州地区流感样病例的中医证候分型与临床特点.结果:6 402例流感样病例分属风寒、风热、风寒夹湿、风热夹湿、暑湿、气阴两虚6个证型,其中风寒证751例,风热证890例,暑湿证2 368例,风热夹湿证1 374例,风寒夹湿证929例,气阴两虚证90例;有湿证者4 671例(占72.96%),无湿证者1731例(占27.04%);通过对流感样病例湿证患者分析,其主要症状为肌肉骨节酸痛、胸闷、咳嗽、恶寒、头痛、头晕、口渴、咽痛,次要症状为咽干、头重、恶心、呕吐、腹胀、腹痛、出汗等,舌质以淡白为主(占82.92%),舌苔以黄腻苔为主(占33.06%),脉象以弦滑脉为主(占33.06%).结论:广州地区流感样病例中湿证占了较大比例,其临床特点亦有一定规律性,可为该病临床诊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作者:林俏丽;黄增婵;李际强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傅杰英损美性疾病治疗经验

    傅杰英教授擅长从调体的思路运用针药治疗损美性疾病,并结合天地气候、性格心理等作为治疗的参考,在治疗瘀血体质相关的损美性疾病方面有其独到的见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作者:汪慧平;林培挺;傅杰英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解毒健脾方加减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42例

    目的:观察和总结解毒健脾方加减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4例确诊IBS-D的患者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运用解毒健脾方加减进行治疗,对照组口服匹维溴铵片.两组疗程均为4周.治疗后观察并记录患者腹痛、腹泻、大便性状及次数改善情况,同时计算疗效指数.停药4周后对痊愈和显效患者进行随访.结果:痊愈率和总有效率观察组为28.6% (12/42)和90.5% (38/42),对照组为31.0% (13/42)和88.1% (37/4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痊愈和显效病例随访,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有6例和18例复发或加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解毒健脾方治疗IBS-D有效,远期疗效优于匹维溴铵,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何亚伦;姚真;彭浩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伍炳彩治疗痰湿郁热型慢性肝病经验

    伍炳彩教授认为肝失疏泄,痰湿郁热,气血运行不畅为慢性肝病发病的机理,以疏肝利胆,清热除湿为治疗大法,用加味四逆温胆汤治疗痰湿郁热型慢性肝病,疗效颇佳.

    作者:邹鹏飞;钟蕾;蒋小敏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基于熵权相似度计算法的“江栀子”指纹图谱研究

    目的:对传统的指纹图谱相似度计算方法进行改进,研究“江栀子”药材的指纹图谱.方法:收集了20个批次的“江栀子”药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制备样品指纹图谱,确定了11个共有峰,用栀子对照药材制备标准指纹图谱,利用本研究开发的商权法计算待测样品与标准模式的相似度.结果:与标准模式比较,20批样品的相似度均高于0.95.结论:本法为“江栀子”道地性识别提供了一种科学的参考,扩展了指纹图谱的应用领域.

    作者:吴璐;黎晓丽;刘婧;方建和;杨华生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旴医谢强“通经接气”理论的经气活动规律研究

    目的:通过对周围性面瘫等6种疾病的经气活动出现率及类型分布的临床观察,探讨盱江当代名医谢强教授“通经接气”针灸理论的经气活动规律.方法:选取6种疾病共300例患者,按照疾病分组,每组各50例;另设立健康体检对照组50例,采用“谢氏通经接气针灸法”之灸法,以艾条悬灸法探查相关腧穴,结合热敏灸理论中灸感的观察方法,观察经气活动感觉的出现率与出现类型分布.结果:(1)观察组各病种的经气活动表现阳性病例及阳性穴位的出现率均高于相应对照组的出现率(P<0.05);(2)各病种间阳性病例和阳性穴位出现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3)各病种阳性穴位经气活动表现类型分布各有差异.结论:“谢氏通经接气针灸法”之灸法能够很好的激发经气感传,促进经气活动;经气活动表现的出现率与疾病密切相关,且表现类型呈现多样性,有助于气至病所,从而提高针灸疗效,体现了传统针灸术的精湛.

    作者:张波;陈丹;谢强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针灸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脾肾阳虚证)40例

    目的:观察艾灸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针刺阿是穴、脾肾俞穴及艾灸太溪、足三里、神阙为主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脾肾阳虚证)40例,与西药治疗者38例作疗效比较.结果:针灸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西药组(P<0.05).结论:针灸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脾肾阳虚证)效果显著,能从本论治,改善患者体质,达到治疗效果.

    作者:聂斐;刘静;邵益森;熊国展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养血凉血法治疗糖尿病皮肤瘙痒症经验

    糖尿病皮肤瘙痒症为临床常见病,在辨证论治基础上运用中医药治疗有一定的疗效.本文介绍运用养血凉血法治疗糖尿病皮肤瘙痒症经验,认为血虚风燥证是临床常见证型之一,可发生于糖尿病皮肤瘙痒症病理进程中,治疗上多采用养血凉血法,疗效显著.

    作者:尹会娟;梁家利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力敏腧穴推拿结合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9例

    目的:观察力敏腧穴推拿结合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患者随机分为力敏腧穴推拿结合针刺组和针刺组(各29例),1个月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力敏腧穴推拿结合针刺组总有效率为96.6%,针刺组72.4% (P <0.05).结论:力敏腧穴推拿结合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有效的新的治疗方法.

    作者:廖希希;陈日新;张波;吴梅珍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112例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急救护理

    严重多发伤是急诊科的常见急症,是指人体同时或相继发生2个或2个以上解剖部位或脏器的严重损伤,即使这些创伤单独存在,也属严重创伤.其临床特点是:病情复杂、变化快、病死率高.因此,在急诊科进行的抢救工作是挽救严重多发伤患者生命的关键,而主动、及时有效的护理配合对抢救工作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现将我院急诊科2011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112例严重多发伤病人的急救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刘晓林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补阳还五汤治疗耳鼻喉病验案3则

    补阳还五汤出自清代王清任的《医林改错》,由生黄芪、当归尾、赤芍、川芎、桃仁、红花、地龙组成,主要用于治疗气虚血滞、脉络受阻之中风后遗症.笔者跟随中医耳鼻喉科专家陈小宁教授学习数年,陈教授运用该方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突发性耳聋、慢性喉炎,疗效确切,现报道其临证验案3则如下.

    作者:李杰;陈小宁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康复新液结合中药辨证治疗慢性牙周炎45例

    目的:探讨康复新液结合中药辨证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7例慢性牙周炎患者采用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康复新液结合中药辨证治疗)和对照组42例(西医抗感染治疗),两组均做牙周基础.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1.11%和69.04%,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P<0.05,有统计学差异意义.结论:康复新液结合中药辨证治疗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显著,能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

    作者:聂斐;刘静;熊国展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浅谈融合中医思维与形式逻辑

    在中医发展过程中,引入形式逻辑,是质疑求证并且武装中医理论规律的基础,是临床运用、甑别真伪、分清主次、推导中医新知识的工具,又是融合多学科知识的有效溶剂,还是检验事实、阐述严密观点的有力保障.用形式逻辑武装思维,将使中医稳步向前发展.

    作者:刘佳鑫;杨玉婷;黄仙保;陈俊杰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IgG4相关性胆管炎36例

    目的:通过观察应用茵陈蒿汤合柴胡疏肝散加减联合糖皮质激素与单纯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IgG4相关性胆管炎(immunoglobulin G4 associated cholangitis,IAC)的临床疗效,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IAC的临床价值,为IAC的治疗探索新的方法.方法:选择在我院住院并诊断IAC的患者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8例.口服糖皮质激素作为两组患者的基本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口服糖皮质激素的同一天,另给予中药方剂茵陈蒿汤合柴胡疏肝散加减口服,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相关血清学指标,评估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并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评判和统计学分析.结果:36例患者全部按预定周期完成全部疗程.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血清ALT、AST、ALP、GGT、TBIL、IgG4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但观察组治疗后血清指标降低程度比对照组更加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诊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4.4% VS83.3%).结论:单独应用糖皮质激素是治疗IAC的基本措施,联合应用中药疗效将更加显著,并能有效改善患者预后,使治疗效果更加稳定.

    作者:马悦茗;尚龙华;陈惠根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中药结合硬化剂注射对会阴下降综合征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药结合硬化剂注射治疗会阴下降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中药内服及硬化剂注射的52例会阴下降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其疗效.结果:经治疗后患者便秘症状缓解率为94.23%.结论:中药结合硬化剂注射治疗会阴下降综合征方法简单,疗效确切,患者痛苦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林友彬;林炳国;刘懿;杨中权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不同方法建立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痛风是指由于体内嘌呤代谢紊乱致使血尿酸异常升高而引起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发作不仅侵犯骨关节,甚至会累及肾脏等组织器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从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关系可见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病变发展中的一个关键阶段.作者通过文献调研,总结归纳了近年来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建立的不同方法.

    作者:何宏明;冯育林;张武岗;李艳;左洁羽;杨世林;简晖;李俊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阳和通脉汤之变通运用

    外科名家赵尚华教授创制的阳和通脉汤是治疗脉络寒凝型“脱疽”的名方,目前应用仍局限于“脱疽”的治疗.本文阐述了在临床辨证基础上,将此方扩展运用于“脉痹”、“股肿”的体会.

    作者:陈红;曾本强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黄莺治疗慢性荨麻疹经验

    大消风散是黄莺教授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经验方.慢性荨麻疹病程长,易反复,治疗棘手.黄莺教授以益气养阴、疏风清热法治疗慢性荨麻疹效如桴鼓.

    作者:向联飞;张萨;张森茂;杨黎明;高静;唐超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澳洲茄碱和澳洲茄胺抑制肺癌细胞的构效比较

    目的:探讨澳洲茄碱及其水解苷元澳洲茄胺对肺癌细胞抑制的构效关系.方法:MTT法检测澳洲茄碱及澳洲茄胺对A549和LLC细胞抑制作用;以20μ g/mL的澳洲茄碱和8μg/mL澳洲茄胺分别处理A549细胞24h,观察细胞形态,并经定量PCR检测p53靶基因Bax和Puma表达水平.结果:对A549和LLC细胞,澳洲茄胺的24h IC50大约都为7.5 μg/mL,澳洲茄碱的大约都为19μg/mL.形态学观察表明澳洲茄胺和澳洲茄碱处理的A549细胞都呈现细胞膜皱缩的垂死形态.定量PCR数据显示,与溶媒相比澳洲茄碱及澳洲茄胺都显著提高了p53通路Puma基因表达水平(P<0.001和P<0.05).结论:澳洲茄碱及澳洲茄胺对癌细胞抑制量效模式相同,有效部位是苷元,作用机制是诱导细胞死亡,分子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Puma表达而激活p53信号通路.

    作者:陈来;郭权;金德忠;张洁;李姗姗;黄云;罗小泉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剥管术治疗低位肛瘘78例

    目的:探讨剥管术在低位肛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通过随机抽取江西省中医院肛肠科低位肛瘘患者78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剥管术治疗,观察患者术后疗效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78例中,其中治愈77例,占98.72%;显效1例,占1.28%.有效率100%.住院时间7~15d,平均9d.创面完全愈合时间24±3d.结论:在治疗低位肛瘘时,肛瘘剥管术治疗疗效显著,能较好减少肛门狭窄、肛门失禁、出血等常见并发症,提高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祝愿;封志兵;赵昂之;周萍 刊期: 2015年第12期

江西中医药杂志

江西中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中医学院

主办:江西中医学院,江西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