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傅杰英损美性疾病治疗经验

汪慧平;林培挺;傅杰英

关键词:傅杰英, 损美性疾病, 瘀血质
摘要:傅杰英教授擅长从调体的思路运用针药治疗损美性疾病,并结合天地气候、性格心理等作为治疗的参考,在治疗瘀血体质相关的损美性疾病方面有其独到的见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江西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112例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急救护理

    严重多发伤是急诊科的常见急症,是指人体同时或相继发生2个或2个以上解剖部位或脏器的严重损伤,即使这些创伤单独存在,也属严重创伤.其临床特点是:病情复杂、变化快、病死率高.因此,在急诊科进行的抢救工作是挽救严重多发伤患者生命的关键,而主动、及时有效的护理配合对抢救工作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现将我院急诊科2011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112例严重多发伤病人的急救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刘晓林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康复新液结合中药辨证治疗慢性牙周炎45例

    目的:探讨康复新液结合中药辨证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7例慢性牙周炎患者采用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康复新液结合中药辨证治疗)和对照组42例(西医抗感染治疗),两组均做牙周基础.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1.11%和69.04%,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P<0.05,有统计学差异意义.结论:康复新液结合中药辨证治疗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显著,能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

    作者:聂斐;刘静;熊国展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邹如政从肝论治杂病经验

    邹如政教授擅长从肝论治内分泌代谢及男科疾病,笔者通过跟师学习及结合自身体会进行归纳总结,将其临床经验加以整理,以更进一步验于临床.

    作者:郑龙;邹如政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力敏腧穴推拿结合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9例

    目的:观察力敏腧穴推拿结合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患者随机分为力敏腧穴推拿结合针刺组和针刺组(各29例),1个月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力敏腧穴推拿结合针刺组总有效率为96.6%,针刺组72.4% (P <0.05).结论:力敏腧穴推拿结合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有效的新的治疗方法.

    作者:廖希希;陈日新;张波;吴梅珍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滇南本草》中的云南地方养生药物

    《滇南本草》是一部很有特色和价值的地方性本草学专著,为明代滇省著名的医药学家兰茂先生所著.本文对兰茂先生《滇南本草》中的养生经验进行了整理归纳,分析探讨了其中有关养生方面的特色.

    作者:张明;夏丽;杨胜林;张晓琳;张建英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剥管术治疗低位肛瘘78例

    目的:探讨剥管术在低位肛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通过随机抽取江西省中医院肛肠科低位肛瘘患者78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剥管术治疗,观察患者术后疗效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78例中,其中治愈77例,占98.72%;显效1例,占1.28%.有效率100%.住院时间7~15d,平均9d.创面完全愈合时间24±3d.结论:在治疗低位肛瘘时,肛瘘剥管术治疗疗效显著,能较好减少肛门狭窄、肛门失禁、出血等常见并发症,提高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祝愿;封志兵;赵昂之;周萍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杏香兔耳风中5种单体对LPS诱导RAW264.7细胞内NO生成的影响

    目的:观察从杏香兔耳风中分离得到的木犀草素、木犀草苷、绿原酸、3,5-二咖啡酰基奎宁酸(3,5-DCQA)和4,5-二咖啡酰基奎宁酸(4,5-DCQA)5种中药单体对LPS诱导的炎症状态中细胞内NO含量的影响,从而初步筛选出具有抗炎作用的中药单体.方法:以LPS诱导RAW264.7巨噬细胞建立炎症反应模型,采用木犀草素等5种不同中药单体预处理细胞,另设正常对照组及LPS单独处理组,采用Griess试剂法分别测定各组NO生成含量.结果:5种单体均能降低LPS诱导的炎症状态下RAW264.7细胞内NO的生成,且与各单体的浓度相关.结论:杏香兔耳风中5种单体可明显降低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NO的含量从而发挥抗炎作用.

    作者:谢斌;吴蓓;欧阳辉;黎田儿;李艳;张武岗;杨世林;冯育林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针灸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脾肾阳虚证)40例

    目的:观察艾灸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针刺阿是穴、脾肾俞穴及艾灸太溪、足三里、神阙为主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脾肾阳虚证)40例,与西药治疗者38例作疗效比较.结果:针灸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西药组(P<0.05).结论:针灸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脾肾阳虚证)效果显著,能从本论治,改善患者体质,达到治疗效果.

    作者:聂斐;刘静;邵益森;熊国展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补阳还五汤治疗耳鼻喉病验案3则

    补阳还五汤出自清代王清任的《医林改错》,由生黄芪、当归尾、赤芍、川芎、桃仁、红花、地龙组成,主要用于治疗气虚血滞、脉络受阻之中风后遗症.笔者跟随中医耳鼻喉科专家陈小宁教授学习数年,陈教授运用该方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突发性耳聋、慢性喉炎,疗效确切,现报道其临证验案3则如下.

    作者:李杰;陈小宁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外用温通止痛贴膏治疗肱骨外上髁炎30例

    目的:观察和总结外用温通止痛贴膏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符合肱骨外上髁炎纳入病例标准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温通止痛贴剂组)和对照组(复方南星止痛膏组)各30例,观察组贴敷温通止痛贴膏,对照组贴敷复方南星止痛膏,2周为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观察组的治愈率及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通止痛贴膏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疗效更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秋敏;王力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郭利平治疗胸痹验案2则

    胸痹是指以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气短、喘息不得卧等为主症的一种疾病,轻者仅感胸闷如窒,呼吸欠畅,重者则有胸痛,严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胸痹早见于《黄帝内经》,《素问·痹论篇》有云:“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嗌干善噫,厥气上则恐.”阐述胸痹的病机在于“脉不通”.当今临床胸痹的辨证多在于辨别虚实.郭利平教授在胸痹的辨证上有自己的特点,他认为辨证是治疗的根本和核心,临床上胸痹的证型多为虚实夹杂,可分为实中夹虚和虚中有实两种,现举其临证验案2则加以说明.

    作者:齐记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妇人大全良方》情志养生研究

    《妇人大全良方》是南宋陈自明集宋以前妇科大成之作,书分临床各科详加论述,理法方药俱全,对后世影响甚远.书中内容对情志相关论述散见诸篇,或以情志影响机体致病,或由病邪致情志改变,因而反恩情志养生之常,亦资女性养生借鉴.

    作者:王河宝;薛小虎;曹征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蒙药水栀子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应用现代分析方法,建立蒙药水栀子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进行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水栀子中栀子苷的含量,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4.6 mm ×250 mm,5μm),乙腈-水为(15∶85)流动相,柱温25℃,流速1.0 mL/min,在238nm波长下检测.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分离度好;含量测定栀子苷在0.1132~1.132μ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6),平均回收率为100.32%(RSD为1.09%,n=2).结论:所建方法简单、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蒙药水栀子的质量控制.

    作者:李养学;张岳;李素梅;胥爱丽;江洁怡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澳洲茄碱和澳洲茄胺抑制肺癌细胞的构效比较

    目的:探讨澳洲茄碱及其水解苷元澳洲茄胺对肺癌细胞抑制的构效关系.方法:MTT法检测澳洲茄碱及澳洲茄胺对A549和LLC细胞抑制作用;以20μ g/mL的澳洲茄碱和8μg/mL澳洲茄胺分别处理A549细胞24h,观察细胞形态,并经定量PCR检测p53靶基因Bax和Puma表达水平.结果:对A549和LLC细胞,澳洲茄胺的24h IC50大约都为7.5 μg/mL,澳洲茄碱的大约都为19μg/mL.形态学观察表明澳洲茄胺和澳洲茄碱处理的A549细胞都呈现细胞膜皱缩的垂死形态.定量PCR数据显示,与溶媒相比澳洲茄碱及澳洲茄胺都显著提高了p53通路Puma基因表达水平(P<0.001和P<0.05).结论:澳洲茄碱及澳洲茄胺对癌细胞抑制量效模式相同,有效部位是苷元,作用机制是诱导细胞死亡,分子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Puma表达而激活p53信号通路.

    作者:陈来;郭权;金德忠;张洁;李姗姗;黄云;罗小泉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不同方法建立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痛风是指由于体内嘌呤代谢紊乱致使血尿酸异常升高而引起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发作不仅侵犯骨关节,甚至会累及肾脏等组织器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从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关系可见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病变发展中的一个关键阶段.作者通过文献调研,总结归纳了近年来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建立的不同方法.

    作者:何宏明;冯育林;张武岗;李艳;左洁羽;杨世林;简晖;李俊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IgG4相关性胆管炎36例

    目的:通过观察应用茵陈蒿汤合柴胡疏肝散加减联合糖皮质激素与单纯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IgG4相关性胆管炎(immunoglobulin G4 associated cholangitis,IAC)的临床疗效,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IAC的临床价值,为IAC的治疗探索新的方法.方法:选择在我院住院并诊断IAC的患者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8例.口服糖皮质激素作为两组患者的基本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口服糖皮质激素的同一天,另给予中药方剂茵陈蒿汤合柴胡疏肝散加减口服,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相关血清学指标,评估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并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评判和统计学分析.结果:36例患者全部按预定周期完成全部疗程.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血清ALT、AST、ALP、GGT、TBIL、IgG4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但观察组治疗后血清指标降低程度比对照组更加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诊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4.4% VS83.3%).结论:单独应用糖皮质激素是治疗IAC的基本措施,联合应用中药疗效将更加显著,并能有效改善患者预后,使治疗效果更加稳定.

    作者:马悦茗;尚龙华;陈惠根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咳嗽变异性哮喘中医辨证治疗进展

    综述近年中医关于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病因病机认识及治法、经典方治疗、自拟方治疗、文献回顾性研究.

    作者:梁启军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阳和通脉汤之变通运用

    外科名家赵尚华教授创制的阳和通脉汤是治疗脉络寒凝型“脱疽”的名方,目前应用仍局限于“脱疽”的治疗.本文阐述了在临床辨证基础上,将此方扩展运用于“脉痹”、“股肿”的体会.

    作者:陈红;曾本强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旴江喉科流派对艺术声病的分类辨识及分证辨治(续三)

    江西的吁江流域是我国戏曲和喉科成长的摇篮,“戏曲”一词早由盱江流域南丰人刘埙(宋代)提出,我国早的喉科医生范叔清(元代)以及著名戏曲大家汤显祖(明代)就诞生在盱江流域临川,盱江流域戏曲和喉科的繁荣亦促进医家对艺人声病(艺术声病、艺术嗓音病)防治的积极探索,也由此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针对目前中医诊治声病仍停留在对声喑(喉喑)的声嘶、声哑的辨治上,缺乏更为精确的分类辨识和分证辨治,笔者发掘和传承盱江医学喉科流派诊治艺人声病的经验,倡导盱江喉科的艺术声病分类辨识和分证辨治,对声怯、声弱、声暗、声疲、声涩、声亢、声断、声窄、声塌、声散、声瓮、声破、声毛、声沙、声嘶、声哑等16种艺术声病进行系统的发掘和整理,形成一套独特而行之有效的声病分类辨识和分证辨治方法,冀希为临床诊治职业性声病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作者:谢强;卢嫏环 刊期: 2015年第12期

  • 伍炳彩治疗痰湿郁热型慢性肝病经验

    伍炳彩教授认为肝失疏泄,痰湿郁热,气血运行不畅为慢性肝病发病的机理,以疏肝利胆,清热除湿为治疗大法,用加味四逆温胆汤治疗痰湿郁热型慢性肝病,疗效颇佳.

    作者:邹鹏飞;钟蕾;蒋小敏 刊期: 2015年第12期

江西中医药杂志

江西中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中医学院

主办:江西中医学院,江西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