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陈皮的研究进展

李晓芳;张健康;王慧鸾;叶凤玉;黎欢梅;叶喜德

关键词:陈皮, 功效, 化痰
摘要:陈皮为常用中药,其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之功作用显著,临床应用广泛,为深入研究陈皮,本文对近年来陈皮的研究进展情况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笔者的一些观点和看法,目的旨在为陈皮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
江西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五子衍宗丸方义及临床应用

    五子衍宗丸是治疗男性不育、女性不孕的古方,该方味温,但不燥不峻配方严谨,具有补肾益精、固精缩尿功效,是滋补肝肾,填精益髓的要方,久用无大碍。诸药配伍共达清利湿热、益气健脾、补肾之功。因药方配伍恰当,只要切中病机,临床广泛应用于内科、妇科及儿科疾病的治疗。

    作者:曾镛霏;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以三因制宜观浅探江西地区湿热咳嗽易感性

    运用三因制宜观探讨江西地区湿热咳嗽证候易感的成因,指出江西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气象特点、人们生活饮食习惯、社会因素以及所形成的人群体质特点,是决定该地区湿热咳嗽易感性的主要因素。

    作者:丁兆辉;万丽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刘中勇自拟补肾活血方治疗高血压肾损害30例

    目的:观察刘中勇教授自拟补肾活血方治疗高血压肾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高血压肾损害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刘中勇教授自拟补肾活血方,8周为一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尿微量白蛋白( mALB)、尿β2微球蛋白(β2-MG)变化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两组血压均达标,观察组mALB、尿β2-MG均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能改善临床症状。结论:补肾活血方治疗高血压肾损害效果满意,能减轻肾损害,延缓肾功能恶化,从而保护肾脏。

    作者:张腾云;方险峰;徐驲;刘中勇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支气管扩张症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支气管扩张症是肺系常见病之一,属中医“肺痈”、“咳嗽”、“咯血”等范畴。本文通过阅读近5年来支气管扩张症新文献,就支气管扩张的病因病机、临证分型、治法方药及常用方等现代研究进展进行文献综合述评,以期能够体现新的支气管扩张症中医治疗研究概况。

    作者:高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梅尼埃病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从中药疗法、针药结合疗法、中医其他疗法及中西医结合疗法等方面,分析总结了2010~2013年梅尼埃病的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卢嫏环;谢强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广州市天河区棠下社区居民中医体质抽样调查

    目的:了解广州市天河棠下社区居民中医体质现状,以及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中医体质分布规律,为该社区居民的保健预防提供借鉴。方法:随机抽取213名在天河棠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体检的居民进行体质问卷调查,按照王琦编制的《中医9种基本体质分类量表》进行中医体质辨识,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不同性别体质的差异,采用趋势卡方比较不同年龄段体质发展的趋势。结果:男性平和质显著多于女性,女性气虚、阳虚、气郁、血瘀质显著多于男性;气虚、痰湿、湿热、气郁、血瘀质在不同年龄段有共同的发展趋势,即由青年组到中年组再到老年组,其发生比例越来越小。常见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则以痰湿质、阳虚质、气虚质为多见。结论:该社区女性异常体质较多,且青年人异常体质较中年人和老年人多,建议女性和年青人多关注健康,并采用中医保健理论指导调理体质,预防慢性病,促进健康。

    作者:周莺;唐毅;张静;黄思斯;于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九江市社区医疗机构儿科激素滥用调查

    目的:通过调查九江市社区医疗机构在儿科疾病治疗过程中激素类药物的使用情况,点评分析激素合理和不合理使用或激素滥用情况,为我市卫生行政部门对医疗单位特别是社区医疗机构的用药监管以及儿科患者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查九江市19个社区医疗机构的儿科门诊处方,每月从不同社区随机抽查儿科门诊处方500张,共计9000张。分别从激素类药物适应症、用法用量、用药疗程以及联合用药等方面进行处方点评并组织医药学专家进行分析评价。结果:社区医疗机构使用了激素类药物的处方有1357张,合理使用激素的处方有558张,占41.1%,不合理使用的有43张,占3.2%,滥用激素的有756张,占55.7%。结论:九江市社区医疗机构在儿科疾病治疗过程中滥用激素类药物的情况比较普遍,希望相关部门加大监管力度,保证我市儿童安全用药和身体健康。

    作者:陈宗玮;严丽;彭桂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慢性胃病从气血津液论治辨证体会

    从慢性胃病的病变特点以及脾胃与气血津液的关系出发,讨论了慢性胃病以气、血、津液论治的体会。

    作者:于立民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马琍治疗心悸经验

    心悸是指病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临床一般多呈发作性,每因情志波动或劳累过度而发作,且常伴胸闷、气短、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症。病情较轻者为惊悸,病情较重者为怔忡,可呈持续性[1]。根据心悸的临床特点和现代医学印证,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如心动过速或过缓、期前收缩、房颤或房扑、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预激综合征、心功能不全及部分神经官能症等,如以心悸为主要表现者,均可属中医学“心悸”范畴。

    作者:郑志娟;刘丽;马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用现代医学解释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基础理论发展新格局

    中医学是世界医学科学的一枝独秀。在承认中医的科学性前提下,我们认为科学具有相通的共同点。长期以来,许多学者一直强调中西医的不同点,而忽视了她们的共同点。本文从当前用西医(现代医学)解释中医基础理论的成功案例,例证现代医学解释中医基础理论的科学性、可行性。用现代医学解释中医基础理论虽然尚处于有争议的初级阶段,但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相信这一新思路,不仅有利于中医基础理论的现代化,甚至有助于用中医理论指导现代医学的发展。

    作者:陈永;乐毅敏;易惺钱;徐克成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陈皮的研究进展

    陈皮为常用中药,其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之功作用显著,临床应用广泛,为深入研究陈皮,本文对近年来陈皮的研究进展情况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笔者的一些观点和看法,目的旨在为陈皮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

    作者:李晓芳;张健康;王慧鸾;叶凤玉;黎欢梅;叶喜德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刘启廷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经验

    介绍刘启廷教授治疗银屑病的临床经验。刘老认为,银屑病的发生与外邪客于皮肤或阴血枯燥不能营养外表有直接关联,其中血热毒恋是银屑病的主要原因。据此,采用清热凉血、解毒燥湿、消风止痒的方法,以自拟方剂凉血解毒化斑汤为基础方,随症加减治疗银屑病数十例,效果满意。

    作者:刘荔;李瑾;朱法永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龙胆苦苷药理学活性及药动学研究进展

    龙胆属植物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应用,龙胆苦苷作为龙胆属植物的主要药效成分之一,具有多方面的药理活性。本文从龙胆苦苷的药理学活性、药动学特性等方面进行综述,为龙胆苦苷的开发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曾文雪;宋小玲;张尧;肖书猛;王跃生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原生痛胶囊临床试验方案设计

    中药临床试验方案的设计是中药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是药品注册所需的重要技术资料。新药临床试验方案的优劣直接影响临床试验的成败。科学、合理的临床试验方案不仅是正确评价药物是否具有临床实用价值(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重要依据,同时能够兼顾风险及成本控制的需求。Ⅱ期试验主要是疗效探索性试验,其主要研究目的是为Ⅲ期临床确定给药剂量和给药方案。本文通过随机、双盲、阴性对照、多中心的Ⅱ期临床试验设计,纳入病例240例,为评价原生痛胶囊治疗风湿痹症引起的疼痛及关节肿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提供临床试验的方案,为原生痛胶囊的Ⅲ期临床试验提供参考。

    作者:何秀菊;侯莉;范玫玫;简晖;杨世林;李高同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6例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9年11月~2013年11月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7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采用肠梗阻的基础治疗;禁食禁饮、胃肠减压、生长抑素、肠外营养支持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胃管注入及热敏灸等治疗。结果:对照组36例患者,痊愈20例,有效8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7.78%;观察组36例患者,痊愈24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4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疗效明显好于纯西医疗法,临床上可加以推广。

    作者:廖成文;幸程涛;谌秀丽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针刺足少阴肾经穴位治疗阴虚便秘45例

    目的:观察针刺足少阴肾经穴位治疗阴虚便秘临床疗效。方法:45例阴虚便秘患者,针刺足少阴肾经上的穴位阴都、石关、肓俞、中注、交信、太溪、大钟、照海,留针3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结果:45例患者,临床治愈14例,显效18例,有效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1.11%。结论:针刺足少阴肾经经穴治疗阴虚便秘疗效确切。

    作者:林小群;于柏清;徐杨青;万小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HPLC 法同时测定复方制剂中乌头类生物碱含量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复方制剂中乌头类生物碱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 Tc-C18(250mm ×4.6mm,5μm),流动相A:乙腈-四氢呋喃(25∶15),流动相B:0.1mol/L乙酸铵溶液(每1000mL加0.7mL冰醋酸),梯度洗脱,柱温25℃,流速0.8mL/min,检测波长235nm。结果:四种乌头类生物碱: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次乌头碱的分离度良好,各成份在进样量分别为0.066~0.827μg、0.065~0.815μg、0.053~0.662μg、0.066~0.827μg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分别为0.9998、0.9998、0.9999、0.9999,在36h内稳定性良好。结论:本实验所确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科学准确,简单快速,可用于构建复方制剂的多指标评价模式。

    作者:王一涵;于洋;许文迪;董雪莲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小议三焦

    通过对《内经》等前人论述中有关三焦的条文进行再认识,认为三焦的形态如同解剖学中的网膜、脂膜,附着在其他脏腑之外,是人体脏腑组织器官之间的通路,其功能总归于“气化”。所以,“主气所生病”。

    作者:王健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复方姜黄素脂质立方液晶制备工艺研究

    目的:制备复方姜黄素(姜黄素:胡椒碱=3∶1)脂质立方液晶,确定佳处方配比及工艺条件。方法:采用乙醇注入法制备复方姜黄素脂质立方液晶,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搅拌温度、搅拌转速、搅拌时间、超声次数等因素对复方姜黄素脂质立方液晶包封率的影响,确定了复方姜黄素脂质立方液晶佳制备工艺参数,后对复方姜黄素脂质立方液晶处方工艺进行研究,以药物的包封率和载药量为评价指标,采用均匀设计优化处方工艺。结果:确定了脂质立方液晶纳米粒的佳制备工艺。结论:本文优化得到的复方姜黄素脂质立方液晶纳米粒工艺条件及处方配比合理可靠。

    作者:黄丹娥;崔景朝;付建武;张建军;曾晓会;黄雪君;姚楠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脑梗塞的系统评价

    目的:系统评价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血塞通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手工检索,全面收集关于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血塞通治疗脑梗塞的随机或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筛选合格研究,按照Cochrane协作网系统评价方法,对符合标准的所有试验数据用RevMan5.1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5篇文献,共计631例患者。大部分试验方法质量学较低且样本含量小。对5篇文献的不同数据进行系统评价显示,其中5个试验均对临床总有效率进行了评定,其Meta分析结果提示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血塞通治疗脑梗塞优于对照组[RR=1.17,95%CI(1.09,1.25)];2个试验对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进行了评定,Meta分析结果亦提示此法治疗优于对照组[MD=2.74,95%CI(0.03,5.45)],漏斗图呈不对称分布,提示可能存在发表偏倚及试验方法质量低下;1个试验对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了评定,所有试验未发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和副反应。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血塞通注射液用可能是一种相对安全和有效的治疗脑梗塞的方法;需要更多设计良好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加以证实。

    作者:齐玉洁;苏春寿;曾石森;祝美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江西中医药杂志

江西中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中医学院

主办:江西中医学院,江西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