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源香
金伟研究员是全国第5批名老中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金氏脉学流派传承工作室”主任,金氏脉学创始人。他从医40年,临床经验丰富,经过多年对脉学深入研究,创立了独特的“金氏脉学”。笔者对金伟先生的“金氏脉学”理论及诊断疾病的独特方法进行了初步整理,以期对传统脉学的提高和发展起到借鉴和参考意义。
作者:罗腾月;金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本文从中医络病理论探讨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特点、中医病机以及对李胜涛教授依据络病理论来治疗老年冠心病的经验进行了部分归纳,总结为老年冠心病临床所见多是痼疾,不可急于求成,盲目投猛剂重剂;通络时更要补通兼施,以补带通,在通络之品中要配伍补益之品,同时强调气血不畅贯穿始终,故调畅气机为先。
作者:郭丹丹;徐英霞;邓雪梅;李胜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膏淋属中医内科淋证中的一个证型。本文讨论的是老年性前列腺增生术后出现的膏淋之证反复发作,病久不已,属脾肾两虚,气不固摄之证型。笔者在基层卫生院从事临床工作30余年,曾遇数十例这样的病人,术后出现膏淋,经久不愈,虽然大多采用过西医药治疗,但夜尿频多、尿浑如米泔水或如脂膏等症状始终难以消除。患者大多年事已高,病患和家属十分苦恼和担心,每每于此笔者亦是感同身受,自此矢志用心,历经数十载临证实践和探索总结,按中医辨证论治,疗效甚佳。兹择其典型者26例报道如下。
作者:胡桂林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阑尾周围脓肿患者在常规西医抗生素保守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使用大黄、芒硝外敷的疗效。方法:将80例阑尾周围脓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按照阑尾周围脓肿常规西医抗生素保守治疗;观察组5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大黄、芒硝外敷。结果: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腹痛腹胀缓解、脓肿变小所需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阑尾周围脓肿效果比单纯应用抗生素效果好,操作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邓淑红;黄孟娟;江小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本文介绍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李祥云教授治疗妇科出血症的临床经验。
作者:周琦;张琼;李祥云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通过扶肝健脾方治疗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观察,探讨该方对患者血清乙肝表面抗原( HBsAg)及乙肝病毒( HBVDNA)定量变化的影响作用。方法:临床32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观察组加用扶肝健脾方,观察治疗后4周、12周、24周、36周患者血清HBsAg定量及HBVDNA定量变化。结果:治疗后4周、12周、24周时两组间HBsAg定量及HBVDNA定量无统计学差异,36周治疗结束时检测HBsAg及HBVDNA定量,观察组HBsAg定量有显著降低,且具有统计学差异,而HBVDNA定量无差异。结论:扶肝健脾方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能更好降低HBsAg水平,提高抗病毒疗效。
作者:魏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妇科千金胶囊对CHL细胞株染色体畸变的影响,对其遗传安全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CHL细胞培养技术,设妇科千金胶囊不同剂量对CHL细胞进行体外染毒,观察其致CHL细胞株染色体数目及结构变化。结果:在5000、2500、1250μg/mL不同测试剂量浓度下,无论24h及48h收集细胞,并在+S9与-S9两种测试条件下,进行染色体畸变分析,各剂量组、溶剂对照染色体畸变率均在正常范围。结论:妇科千金胶囊在本试验所确定的5000μg/mL测试剂量浓度内,初步认为无诱发CHL染色体畸变作用。
作者:刘丹卓;赵新广;尤昭玲;左之文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对冠心病(心绞痛型)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症状、硝酸甘油服用情况、中医证候积分、心电图、血脂、全血粘滞度及循环内皮细胞( CEC )水平的变化,从内皮细胞保护功能探讨补阳还五汤对冠心病(心绞痛型)的调节作用。方法:将80例冠心病(心绞痛型)患者,随机分为服用补阳还五汤观察组( A组)40例、复方丹参滴丸对照组( B组)。结果:观察组心绞痛疗效、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7.5%、87.5%、77.5%,对照组分别为52.5%、52.5%、42.5%,观察组心绞痛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及心电图疗效均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硝酸甘油停减量大于等于50%的患者占87.5%,对照组为5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脂、全血粘度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浆CEC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补阳还五汤对冠心病(心绞痛型)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明显改善心绞痛症状和中医证候,减少硝酸甘油服用次数,改善心电图疗效,降低血脂、全血粘滞度指标及循环内皮细胞个数,并有明确的血管内皮保护作用。
作者:曾建斌;陈章生;陈智军;杨军平;刘中勇;何怀阳;刘涛;伍建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对比观察玻璃酸钠结合下肢熏洗方与单纯应用玻璃酸钠对瘀血阻滞型膝痹病治疗的差异。方法:将在本院就诊的106例瘀血阻滞型膝痹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54例,采用玻璃酸钠关节内注射结合下肢熏洗方行膝关节熏洗治疗;对照组52例,单纯采用玻璃酸钠关节内注射治疗,将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0.7%,对照组有效率为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玻璃酸钠结合下肢熏洗方治疗瘀血阻滞型膝痹病具有一定的疗效。
作者:邵加龙;陆健泉;薛锦标;蔡春岳;黄凯健 刊期: 2014年第07期
颈椎病是指颈椎退行性变及其继发所致的脊髓、神经、血管损害而表现相应症状、体征的病症。西医多采用激素与脱水、局封介入或镇痛药物等治疗,笔者运用经方治疗3例,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作者:王书浩;曾强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张宗礼教授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1例中医辨证为肝肾气阴两虚、湿瘀内阻的系统性血管炎伴肾损害患者。综合治疗5月余后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梁玉婷;张宗礼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当今,疗髓多用补精填髓方法,而忽视了风药的使用,本文在古代文献整理和治髓方药统计分析的基础上,阐发了风药疗髓新认识,有助于完善中医髓理论和指导髓病临床治疗。
作者:刘源香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寒性脓胸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方法:对我院几年来收治的2例寒性脓胸患者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冲洗胸腔,并予阳和汤加减口服。结果:治疗3个月后痊愈。结论:中药结合闭式引流治寒性脓胸疗效好、病程短、费用低,值得推广。
作者:吕铭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清胰解毒汤方鼻饲加芒硝外敷结合西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25例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2例西医治疗。一级护理;奥曲肽0.6mg+0.9%氯化钠注射液48mL,2次/d,静注。奥美拉唑针42.6mg+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2次/d,静滴。亚胺培南西司他汀针1000mg+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静滴,3次/d。甲磺酸加贝酯针0.3g+5%葡萄糖注射液500mL,2次/d,静滴。观察组13例中医特色治疗。入院后经胃肠减压12h后拔出胃管,经内镜下置入空肠营养管。清胰解毒汤方30mL/次,3次/d,鼻饲;芒硝外敷。西医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10 d为一疗程。观测临床症状、时间指标、不良反应。连续治疗3疗程,判定疗效。结果:观察组显效9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88.31%。对照组显效6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72.33%。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P<0.05)。各项时间指标观察组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胰解毒汤方鼻饲加芒硝外敷结合西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程时峰;吴娜;傅志泉;汤归春;傅克模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本文从中医病名、病因病机及治则治法等方面,总结近五年来中医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现状。
作者:陈静;张念志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黄芪四妙散治疗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的100例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包括适当休息,避免劳累、受寒、饮酒或进食富含嘌呤类食物,保持低脂、低糖、低盐饮食,多饮水。观察组服用黄芪四妙散煎剂,对照组服用别嘌醇片。观察两组患者血尿酸、血尿素氮、血肌酐、尿β2微球蛋白、胱抑素C等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可以明显降低高尿酸血症患者血尿酸、尿β2微球蛋白及血胱抑素C水平。对照组可以降低血尿酸,但对尿β2微球蛋白及血胱抑素C无作用。结论:黄芪四妙散不但可以降尿酸,还可以防治高尿酸血症对肾脏的损害,并且无毒副作用。
作者:钟云良;詹利霞;余远青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早在《黄帝内经》年代,古人就很重视饮食,《黄帝内经》有大量篇幅对饮食加以论述,《素问》提出养生之道必须谨调五味,才能长有天命,为后世饮食养生体系奠基之作。笔者结合《内经》,将饮食养生归纳为其与生理病理、食量、食物四气五味、季节、梦相关系,以及疾病发生发展、治疗与宜忌。
作者:彭勇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守方是中医常用的治疗慢性疾病的方法之一,临床运用时,辨证准确是关键,且医家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敢于守方。
作者:杨芸峰;浦斌红;张群;张妤;屠丽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建立复方冠心舒有效组分细胞给药实验模型的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研究和筛选有效组分的佳配伍。方法:对于复方冠心舒的有效组分,根据原来的基本配比,设计出四因素四水平的正交设计配比方案,对不同配比下疗效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冠心舒有效组分的配比组合具有对抗心肌细胞A/R的作用。结论:复方冠心舒有效组分的佳配伍效果优于其它配伍;在冠心舒有效组分佳配伍组合方案中,分别除去三者中任何一味,冠心舒有效组分对抗心肌细胞A/R的作用显著减弱。
作者:陈俊杰;张馨瑜;谌燕;杨世林;范玫玫 刊期: 201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