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正交试验优选减味寿胎丸总黄酮提取工艺

刘秀明;罗颂平;冯婷;方家;陈静静

关键词:寿胎丸, 总黄酮, 提取工艺, 正交试验
摘要:目的:确定减味寿胎丸总黄酮的佳提取工艺。方法:以芦丁为对照品,利用比色法测定寿胎丸提取液中的总黄酮含量,采用单因素考察及正交试验设计法优选减味寿胎丸中总黄酮的回流提取工艺参数。结果:芦丁对照品在0.112~0.56mg/mL内线性良好( r=0.9998),回流提取减味寿胎丸总黄酮的佳条件:乙醇浓度为60%,料液比为1∶10,回流提取2次,每次提取时间为0.5h。结论:本提取工艺简单、合理、稳定,重复性好,可为减味寿胎丸总黄酮提取工艺的确定提供参考依据。
江西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于俊生运用益气补肾清利方治疗肾虚湿热型慢性肾炎经验

    于俊生教授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五批名中医师承指导老师,治疗慢性肾炎经验丰富,他认为肾虚湿热型慢性肾炎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病机为肾虚与湿热互为因果,共同致病。其针对肾虚湿热型慢性肾炎治以益气补肾清利方,组方独特,疗效确切。

    作者:姜超娜;于俊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疏肝健脾针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34例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针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初步探讨其治疗机理。方法:将99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温针组29例、中药组36例、针药组34例,比较三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临床疗效、3个月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结果:温针组、中药组、针药组均能改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症状积分(P<0.05),针药组优于温针组、中药组(P<0.05),温针组与中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针药组优于温针组(P<0.05),温针组优于中药组(P<0.05);复发率三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4周后三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疏肝健脾针法是一种高效、无不良反应、低复发率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滨滨;张萍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征稿启事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征稿启事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浅议“金氏脉学”中的“冲搏”

    金伟研究员是全国第5批名老中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金氏脉学流派传承工作室”主任,金氏脉学创始人。他从医40年,临床经验丰富,经过多年对脉学深入研究,创立了独特的“金氏脉学”。笔者对金伟先生的“金氏脉学”理论及诊断疾病的独特方法进行了初步整理,以期对传统脉学的提高和发展起到借鉴和参考意义。

    作者:罗腾月;金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妇科千金胶囊对 CHL 细胞株染色体畸变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妇科千金胶囊对CHL细胞株染色体畸变的影响,对其遗传安全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CHL细胞培养技术,设妇科千金胶囊不同剂量对CHL细胞进行体外染毒,观察其致CHL细胞株染色体数目及结构变化。结果:在5000、2500、1250μg/mL不同测试剂量浓度下,无论24h及48h收集细胞,并在+S9与-S9两种测试条件下,进行染色体畸变分析,各剂量组、溶剂对照染色体畸变率均在正常范围。结论:妇科千金胶囊在本试验所确定的5000μg/mL测试剂量浓度内,初步认为无诱发CHL染色体畸变作用。

    作者:刘丹卓;赵新广;尤昭玲;左之文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吴茱萸粉外敷穴位促进呼吸衰竭病人肺部排痰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吴茱萸粉加姜汁外敷天突穴、定喘穴、肺俞穴对促进呼吸衰竭病人肺部排痰的效果。方法:60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排痰方法及吸痰处置,观察组除上述常规处置外再进行吴茱萸粉加姜汁外敷,7日后进行效果观察。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吸出的痰液量明显增多,P<0.01,观察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吴茱萸粉加姜汁外敷天突穴、定喘穴、肺俞穴能够有效促进呼吸衰竭病人肺部排痰。

    作者:许媚媚;尹闺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大孔吸附树脂纯化二冬膏总皂苷工艺研究

    目的:筛选大孔吸附树脂纯化二冬膏总皂苷的佳工艺。方法:以二冬膏总皂苷含量为指标,优选二冬膏总皂苷的纯化工艺条件。结果:D101型树脂纯化效果较好。通过树脂纯化后,二冬膏总皂苷的纯度由26.59%上升为62.07%,平均收率为73.09%。结论:本方法纯化效果好,且优化后的纯化工艺稳定可行。

    作者:张理波;季巧遇;眭荣春;李露爽;张娟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不寐验案四则及心得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加龙骨牡蛎汤类方共有4首,如《伤寒论》中107条“伤寒八九日,下之,胸闷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这是伤寒误下,病入少阳,邪气弥漫,烦惊谵语的证治。112条“伤寒脉浮,医以火迫下之,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汤主之”。这是伤寒误用火法,亡心阳而惊狂的证治。118条“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这是伤寒误治致心阳虚烦躁的证治。还有《金匮要略》虚劳篇第8条“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发落,脉极虚芤迟,男子失精,女子梦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主之。”这是阴阳两虚,遗精梦交的证治。以上各方,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有惊狂、烦躁、卧起不安、失精梦交等精神情志方面的症状。

    作者:杨扶国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阳和汤加减结合闭式引流治疗寒性脓胸2例

    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寒性脓胸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方法:对我院几年来收治的2例寒性脓胸患者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冲洗胸腔,并予阳和汤加减口服。结果:治疗3个月后痊愈。结论:中药结合闭式引流治寒性脓胸疗效好、病程短、费用低,值得推广。

    作者:吕铭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补中益气汤合金匮肾气丸化裁治疗膏淋26例

    膏淋属中医内科淋证中的一个证型。本文讨论的是老年性前列腺增生术后出现的膏淋之证反复发作,病久不已,属脾肾两虚,气不固摄之证型。笔者在基层卫生院从事临床工作30余年,曾遇数十例这样的病人,术后出现膏淋,经久不愈,虽然大多采用过西医药治疗,但夜尿频多、尿浑如米泔水或如脂膏等症状始终难以消除。患者大多年事已高,病患和家属十分苦恼和担心,每每于此笔者亦是感同身受,自此矢志用心,历经数十载临证实践和探索总结,按中医辨证论治,疗效甚佳。兹择其典型者26例报道如下。

    作者:胡桂林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HPLC 测定复方三芪丹胶囊中丹参酮ⅡA 的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复方三芪丹胶囊中丹参酮ⅡA 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Agilent Extend C18柱(4.6mm ×250mm,5μm),柱温为20℃,以甲醇-水(75∶25)为流动相,流速为0.8mL/min,检测波长为270nm。结果:丹参酮ⅡA 在0.0203~0.203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1.0000),平均回收率为98.88%,RSD为1.10%。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可靠、重现性好,适用于复方三芪丹胶囊中丹参酮ⅡA 的含量测定。

    作者:李素梅;毕晓黎;罗文汇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中医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研究进展

    本文从中医病名、病因病机及治则治法等方面,总结近五年来中医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现状。

    作者:陈静;张念志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周围脓肿50例

    目的:观察阑尾周围脓肿患者在常规西医抗生素保守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使用大黄、芒硝外敷的疗效。方法:将80例阑尾周围脓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按照阑尾周围脓肿常规西医抗生素保守治疗;观察组5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大黄、芒硝外敷。结果: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腹痛腹胀缓解、脓肿变小所需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阑尾周围脓肿效果比单纯应用抗生素效果好,操作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邓淑红;黄孟娟;江小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血管炎肾衰竭1例

    张宗礼教授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1例中医辨证为肝肾气阴两虚、湿瘀内阻的系统性血管炎伴肾损害患者。综合治疗5月余后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梁玉婷;张宗礼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正交试验优选减味寿胎丸总黄酮提取工艺

    目的:确定减味寿胎丸总黄酮的佳提取工艺。方法:以芦丁为对照品,利用比色法测定寿胎丸提取液中的总黄酮含量,采用单因素考察及正交试验设计法优选减味寿胎丸中总黄酮的回流提取工艺参数。结果:芦丁对照品在0.112~0.56mg/mL内线性良好( r=0.9998),回流提取减味寿胎丸总黄酮的佳条件:乙醇浓度为60%,料液比为1∶10,回流提取2次,每次提取时间为0.5h。结论:本提取工艺简单、合理、稳定,重复性好,可为减味寿胎丸总黄酮提取工艺的确定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刘秀明;罗颂平;冯婷;方家;陈静静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清胰解毒汤鼻饲加芒硝外敷结合西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13例

    目的:观察清胰解毒汤方鼻饲加芒硝外敷结合西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25例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2例西医治疗。一级护理;奥曲肽0.6mg+0.9%氯化钠注射液48mL,2次/d,静注。奥美拉唑针42.6mg+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2次/d,静滴。亚胺培南西司他汀针1000mg+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静滴,3次/d。甲磺酸加贝酯针0.3g+5%葡萄糖注射液500mL,2次/d,静滴。观察组13例中医特色治疗。入院后经胃肠减压12h后拔出胃管,经内镜下置入空肠营养管。清胰解毒汤方30mL/次,3次/d,鼻饲;芒硝外敷。西医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10 d为一疗程。观测临床症状、时间指标、不良反应。连续治疗3疗程,判定疗效。结果:观察组显效9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88.31%。对照组显效6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72.33%。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P<0.05)。各项时间指标观察组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胰解毒汤方鼻饲加芒硝外敷结合西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程时峰;吴娜;傅志泉;汤归春;傅克模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基层临证用经方经验三则

    张仲景之《伤寒论》、《金匮要略》是中医学的经典著作,其所载方皆以制方规范、结构严谨、实用显效而为世代医家尊为“众方之祖”,并公认为“经方”。本文介绍在基层临证使用经方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如肠系膜淋巴结炎,胆道蛔虫症,支气管炎取得疗效的经验,充分体现出经方“普、简、廉、效”的特点。

    作者:张火亮;江琪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中医外治神经根型颈椎病研究进展

    本文整理、归纳、总结了国内近年来中医外治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法及相关理论,从针灸、手法、理疗等方面对国内中医外治神经根型颈椎病方法进行阐述。结果发现中医外治神经根型颈椎病方法有着巨大的优势和发展前景,值得推广。

    作者:李波霖;周宾宾;张鸿升;金昕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扶肝健脾方对慢性乙型肝炎乙肝表面抗原的影响

    目的:通过扶肝健脾方治疗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观察,探讨该方对患者血清乙肝表面抗原( HBsAg)及乙肝病毒( HBVDNA)定量变化的影响作用。方法:临床32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观察组加用扶肝健脾方,观察治疗后4周、12周、24周、36周患者血清HBsAg定量及HBVDNA定量变化。结果:治疗后4周、12周、24周时两组间HBsAg定量及HBVDNA定量无统计学差异,36周治疗结束时检测HBsAg及HBVDNA定量,观察组HBsAg定量有显著降低,且具有统计学差异,而HBVDNA定量无差异。结论:扶肝健脾方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能更好降低HBsAg水平,提高抗病毒疗效。

    作者:魏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江西中医药杂志

江西中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中医学院

主办:江西中医学院,江西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