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云良;詹利霞;余远青
目的:观察黄芪四妙散治疗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的100例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包括适当休息,避免劳累、受寒、饮酒或进食富含嘌呤类食物,保持低脂、低糖、低盐饮食,多饮水。观察组服用黄芪四妙散煎剂,对照组服用别嘌醇片。观察两组患者血尿酸、血尿素氮、血肌酐、尿β2微球蛋白、胱抑素C等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可以明显降低高尿酸血症患者血尿酸、尿β2微球蛋白及血胱抑素C水平。对照组可以降低血尿酸,但对尿β2微球蛋白及血胱抑素C无作用。结论:黄芪四妙散不但可以降尿酸,还可以防治高尿酸血症对肾脏的损害,并且无毒副作用。
作者:钟云良;詹利霞;余远青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妇科千金胶囊对CHL细胞株染色体畸变的影响,对其遗传安全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CHL细胞培养技术,设妇科千金胶囊不同剂量对CHL细胞进行体外染毒,观察其致CHL细胞株染色体数目及结构变化。结果:在5000、2500、1250μg/mL不同测试剂量浓度下,无论24h及48h收集细胞,并在+S9与-S9两种测试条件下,进行染色体畸变分析,各剂量组、溶剂对照染色体畸变率均在正常范围。结论:妇科千金胶囊在本试验所确定的5000μg/mL测试剂量浓度内,初步认为无诱发CHL染色体畸变作用。
作者:刘丹卓;赵新广;尤昭玲;左之文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泄浊汤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慢肾衰)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对63例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其中泄浊汤组治疗32例,单纯西医治疗对照组31例,观察每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内生肌酐清除率( Ccr )各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临床疗效总缓解率泄浊汤组为96.9%,优于对照组80.6%,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泄浊汤组治疗后在降低中医症候积分、BUN和Scr以及升高Ccr方面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 P<0.05或P<0.01),对照组治疗后在降低中医症候积分、BUN、Scr 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升高Ccr 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泄浊汤组降低Scr的作用较对照组改善不明显( P>0.05),但在降低中医症候积分、BUN及升高Ccr方面皆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提示泄浊汤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效果优于单纯西医对照组,同时能改善BUN、Scr、Ccr指标,对肾功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能延缓慢性肾衰的进展。
作者:邵思思;任丽雯;黄蔚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寒性脓胸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方法:对我院几年来收治的2例寒性脓胸患者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冲洗胸腔,并予阳和汤加减口服。结果:治疗3个月后痊愈。结论:中药结合闭式引流治寒性脓胸疗效好、病程短、费用低,值得推广。
作者:吕铭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江西旴江临川谢氏喉科,已传衍八代,第六代传人---谢强主任医师传承旴江谢氏喉科和魏氏针灸,重视喉症辨识,详辨喉瘖16种,喉科临床重视针药结合,创导喉科针灸疗法,擅用温阳煦窍和养阴润窍治法,用药以轻灵见长,善用花、叶、络、皮、梗、须、果诸品及药引入药,颇有发明创新,临证辨治特色鲜明。
作者:陈丹;周蓝飞;杨淑荣;谢强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守方是中医常用的治疗慢性疾病的方法之一,临床运用时,辨证准确是关键,且医家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敢于守方。
作者:杨芸峰;浦斌红;张群;张妤;屠丽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对比观察玻璃酸钠结合下肢熏洗方与单纯应用玻璃酸钠对瘀血阻滞型膝痹病治疗的差异。方法:将在本院就诊的106例瘀血阻滞型膝痹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54例,采用玻璃酸钠关节内注射结合下肢熏洗方行膝关节熏洗治疗;对照组52例,单纯采用玻璃酸钠关节内注射治疗,将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0.7%,对照组有效率为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玻璃酸钠结合下肢熏洗方治疗瘀血阻滞型膝痹病具有一定的疗效。
作者:邵加龙;陆健泉;薛锦标;蔡春岳;黄凯健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本文整理、归纳、总结了国内近年来中医外治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法及相关理论,从针灸、手法、理疗等方面对国内中医外治神经根型颈椎病方法进行阐述。结果发现中医外治神经根型颈椎病方法有着巨大的优势和发展前景,值得推广。
作者:李波霖;周宾宾;张鸿升;金昕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本文介绍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李祥云教授治疗妇科出血症的临床经验。
作者:周琦;张琼;李祥云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阑尾周围脓肿患者在常规西医抗生素保守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使用大黄、芒硝外敷的疗效。方法:将80例阑尾周围脓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按照阑尾周围脓肿常规西医抗生素保守治疗;观察组5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大黄、芒硝外敷。结果: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腹痛腹胀缓解、脓肿变小所需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阑尾周围脓肿效果比单纯应用抗生素效果好,操作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邓淑红;黄孟娟;江小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本文从中医络病理论探讨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特点、中医病机以及对李胜涛教授依据络病理论来治疗老年冠心病的经验进行了部分归纳,总结为老年冠心病临床所见多是痼疾,不可急于求成,盲目投猛剂重剂;通络时更要补通兼施,以补带通,在通络之品中要配伍补益之品,同时强调气血不畅贯穿始终,故调畅气机为先。
作者:郭丹丹;徐英霞;邓雪梅;李胜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膏淋属中医内科淋证中的一个证型。本文讨论的是老年性前列腺增生术后出现的膏淋之证反复发作,病久不已,属脾肾两虚,气不固摄之证型。笔者在基层卫生院从事临床工作30余年,曾遇数十例这样的病人,术后出现膏淋,经久不愈,虽然大多采用过西医药治疗,但夜尿频多、尿浑如米泔水或如脂膏等症状始终难以消除。患者大多年事已高,病患和家属十分苦恼和担心,每每于此笔者亦是感同身受,自此矢志用心,历经数十载临证实践和探索总结,按中医辨证论治,疗效甚佳。兹择其典型者26例报道如下。
作者:胡桂林 刊期: 2014年第07期
张宗礼教授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1例中医辨证为肝肾气阴两虚、湿瘀内阻的系统性血管炎伴肾损害患者。综合治疗5月余后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梁玉婷;张宗礼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针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初步探讨其治疗机理。方法:将99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温针组29例、中药组36例、针药组34例,比较三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临床疗效、3个月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结果:温针组、中药组、针药组均能改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症状积分(P<0.05),针药组优于温针组、中药组(P<0.05),温针组与中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针药组优于温针组(P<0.05),温针组优于中药组(P<0.05);复发率三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4周后三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疏肝健脾针法是一种高效、无不良反应、低复发率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滨滨;张萍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建立测定复方三芪丹胶囊中丹参酮ⅡA 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Agilent Extend C18柱(4.6mm ×250mm,5μm),柱温为20℃,以甲醇-水(75∶25)为流动相,流速为0.8mL/min,检测波长为270nm。结果:丹参酮ⅡA 在0.0203~0.203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1.0000),平均回收率为98.88%,RSD为1.10%。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可靠、重现性好,适用于复方三芪丹胶囊中丹参酮ⅡA 的含量测定。
作者:李素梅;毕晓黎;罗文汇 刊期: 2014年第07期
本文就老年人血浊发病的病因病机特点进行总结探讨,认为老年人血浊的发病与诸多因素有关,但机体衰老造成的五脏虚损是其根本原因,具有易致痰致瘀、变证繁多的发病特点。
作者:刘传谦;刘德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确定减味寿胎丸总黄酮的佳提取工艺。方法:以芦丁为对照品,利用比色法测定寿胎丸提取液中的总黄酮含量,采用单因素考察及正交试验设计法优选减味寿胎丸中总黄酮的回流提取工艺参数。结果:芦丁对照品在0.112~0.56mg/mL内线性良好( r=0.9998),回流提取减味寿胎丸总黄酮的佳条件:乙醇浓度为60%,料液比为1∶10,回流提取2次,每次提取时间为0.5h。结论:本提取工艺简单、合理、稳定,重复性好,可为减味寿胎丸总黄酮提取工艺的确定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刘秀明;罗颂平;冯婷;方家;陈静静 刊期: 2014年第07期
金伟研究员是全国第5批名老中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金氏脉学流派传承工作室”主任,金氏脉学创始人。他从医40年,临床经验丰富,经过多年对脉学深入研究,创立了独特的“金氏脉学”。笔者对金伟先生的“金氏脉学”理论及诊断疾病的独特方法进行了初步整理,以期对传统脉学的提高和发展起到借鉴和参考意义。
作者:罗腾月;金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筛选大孔吸附树脂纯化二冬膏总皂苷的佳工艺。方法:以二冬膏总皂苷含量为指标,优选二冬膏总皂苷的纯化工艺条件。结果:D101型树脂纯化效果较好。通过树脂纯化后,二冬膏总皂苷的纯度由26.59%上升为62.07%,平均收率为73.09%。结论:本方法纯化效果好,且优化后的纯化工艺稳定可行。
作者:张理波;季巧遇;眭荣春;李露爽;张娟娟 刊期: 201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