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桂睿;游佳华;邢亚静;姚建景
呕吐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道症状,一般给予止吐药、镇静药如胃复安、吗丁啉、阿托品、安定等治疗,均有一定效果,但遇到某些顽固性呕吐则束手无策,往往又无特效疗法.本文病例为慢性胃炎患者,西医方法未见效,笔者从祛湿温阳方法治疗,终治愈.现将诊治过程与体会,报道于下,与同道探讨.
作者:郭建生;刘晓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精制冠心片由丹参、川芎、赤芍、红花、降香五味中药组成,具有活血化瘀之功效.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等.从精制冠心片中医适应症,丹参、川芎、赤芍、红花、降香五味中药的药性特点,西医适应症,结合中医药理论以及精制冠心片中五味中药新的药理药效研究文献,探讨精制冠心片中丹参、川芎、赤芍、红花、降香五味中药的配伍机制,从而为精制冠心片的深入开发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作者:李秀英;黄文华;涂爱国 刊期: 2013年第02期
重症肌无力属中医学“痿病”范畴,其疾病的发生一般认为与脾肾亏虚有关.笔者认为本病的发生是在脾肾亏虚的基础上,水液代谢失调,水湿内聚,日久化生湿毒之邪而致.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特点除见脾肾亏虚证候外,还具有湿毒致病特点.脾肾亏虚、湿毒内蕴为其基本病机.祛湿化毒应贯穿其治疗始终.
作者:刘建辉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2年6月于我院门诊诊断为慢性前列腺炎的患者81例,随机分为A西药对照组,B中药对照组,C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每组各27例患者,对A组给予单纯西药治疗,B组组给予单纯口服中药治疗,C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从患者的性别、年龄、婚姻状况、临床表现、伴随症状、疾病类型、治疗方法、治疗效果、复发等方面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西药对照组治愈8例,显效10例,好转4例,无效5例,复发5例,治疗有效率为81.48%,复发率为18.52%,中药对照组治愈6例,显效10例,好转5例,无效6例,复发4例,治疗有效率为77.78%,复发率为14.81%,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愈10例,显效10例,好转6例,无效1例,复发2例,治疗有效率为96.30%,复发率为7.40%,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与西药对照组和中药治疗组治疗效果有明显差异(P<0.05),2对照组之间有效率较接近,中药治疗组稍低.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明显提高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有效率,降低复发,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或中药治疗,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董双虎;赵红;饶品浪;周剑云;曾晓春;胡韶华;吕回;熊军辉;付平浪 刊期: 2013年第02期
本文从病因病机、中医治法、作用机制研究等方面概述了中药复方抗As研究的现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展望,为中药复方抗As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一定的思路.
作者:李家荣;梁文龙;赵益;刘红宁;朱卫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雷公藤多甙片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方法:将64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2例口服雷公藤多苷20mg,3次/天.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苦参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1次/天.疗程4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总有效率59.4%.经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与雷公藤多甙联合治疗寻常型银屑病取得了满意的近期疗效,可缩短疗程,且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值得推广和应用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轲;邱桂荣 刊期: 2013年第02期
本文以大量文献为基础,较详尽地论述了中药地黄的栽培历史,并就相关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地黄的应用由来已久,其人工栽培约始于北魏,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上,地黄常被作为贡品进贡宫廷,而其产区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有所衍变;如咸阳、彭城、历阳、同州等地,都曾是其主要产地;自明代以来,逐渐形成了以怀庆府为道地产区的药材品种——著名的“四大怀药”之一的怀地黄.
作者:袁利;张瑞贤;李健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总结骨筋膜间室综合征患者早期临床表现及切开指征.通过观察骨筋膜间室综合征患者早期切开减压配合VSD引流治疗的效果,以寻找较传统“一期切开减压-术后换药-二期闭创”更为优越的治疗方案.方法: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对15例骨筋膜间室综合征患者早期应用切开减压配合威克引流治疗,术后维持负压引流,3-7天内作二期闭创.结果:患肢功能完全恢复,且较传统治疗方法感染率明显降低,二期闭创时间缩短,所有患者均二期一次性闭创.结论:骨筋膜间室综合征的治疗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及时切开减压.且早期切开减压配合VSD引流治疗骨筋膜间室综合征较传统治疗手法具有感染率低、二期闭创时间短、护理方便等优点,是一种值得在临床推广的治疗方法.
作者:夏雄智;林周胜;吴少鹏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筋骨痛消丸配合硫酸氨基葡萄糖对膝骨关节炎(KOA)患者的症状体征及生活质量影响.方法:60例KOA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27例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采用筋骨痛消丸配合硫酸氨基葡萄糖口服,对照组不用筋骨痛消丸.统计2组治疗前后膝骨关节炎症状分级量化表、国际普适生活质量量表(SF-36)各条目积分变化.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显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各症状积分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前症状积分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夜间疼痛或不适、晨僵或起床后痛加重、行走时疼痛或不适、从坐位站起时疼痛或不适、日常活动、登楼梯、下楼梯、下蹲或弯曲膝关节、在不平路面行走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大行走距离2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3)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组治疗后SF-36各维度积分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前SF-36各维度积分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SF-36各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筋骨痛消丸配合硫酸氨基葡萄糖口服不仅显著改善KOA患者的症状体征,还明显提高KOA患者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
作者:牛林;张金山;梁成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刘敏勇,江西省中医院针灸科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近40年的针灸临床、科研、教学工作,对针灸具有独特的理念,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其临床针刺理念重视“取信调神”,针刺选穴以“精妙”著称,针刺手法中以“单针远道交刺”为专长.
作者:段红玲;郭倩;黄光辉;廖文舟;刘敏勇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系统回顾了近年来针灸结合运动疗法治疗肩周炎的文献资料,认为二者有协同效应,有着肯定的临床疗效,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出了相应的思路.
作者:韩振翔;褚立希 刊期: 2013年第02期
五汁饮源自清·吴塘《温病条辨》,其药物组成大多属果子药,选用天然果汁作为药料是温病立法一大特色.通过五汁饮对痤疮和小儿暑热用法的治疗体现温病学中食疗方的广泛运用.
作者:廖莉思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从通督升阳论治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机理.方法:通过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病名病位、病因病机、证候特征进行分析,认为椎动脉型颈椎病发病部位在颈项头颅部,与皮肉筋脉柱骨及脑脊髓的结构和功能受损密切相关;肾气亏虚、肝肾不足、气虚血瘀是椎动脉型颈椎病发病的病机根本;筋骨损伤是椎动脉型颈椎病发病的物质基础;风寒湿邪痹阻是椎动脉型颈椎病发病的重要诱因;督阳亏虚、脉络瘀阻是椎动脉型颈椎病发病的经络学基础.结论:从通督升阳论治椎动脉型颈椎病是治疗该病的重要途径.
作者:陈诗敏;何兴伟;胡宋锋;谢强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肺积方维持治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无进展生存期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根据纳入标准选入6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肺积方维持治疗,对照组随访观察,对照统计2组维持治疗疾病无进展生存期(PFS)和生活质量.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PFS分别为5.97个月和4.50个月,组间比较,治疗组的PFS延长了1.47个月,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25<0.05);治疗组KPS评分增加稳定率80.00%,对照组为46.67%,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肺积方维持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可延长患者疾病无进展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黄云胜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从醒神通督论治中风性失语的机理.方法:通过对中风性失语的病名病位、病因病机、证候特征进行分析,认为中风性失语发病部位在头颅(脑髓)、五官清窍;“脑髓损伤”、“神机失用”是导致中风性失语发生的病机关键;督脉闭阻、脉络不通为中风性失语发病的经络学基础.结论:从醒神通督论治中风性失语是治疗该病的重要途径.
作者:虞颖;何兴伟;胡宋锋;谢强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在万方数据库中搜索针灸治疗外伤性截瘫的临床报道,并按循证医学的方法对所选穴位进行统计分析,为针灸治疗本病精选穴位提供理论依据,并促进其在临床上的推广与应用.
作者:高洁;张云杰;闵友江;崔峻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反流性食管炎是一种难治性慢性疾病,近年来有进一步升高趋势,而且具有慢性反复倾向,复发率高的特点,本篇综述主要从病因病机认识、辩证分型治疗、专方治疗、中西结合治疗等方面进行总结归纳.
作者:桂茜茹;张小萍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手术并发症的原因.方法:就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类型分别采用掌侧入路(A组)解剖T形钢板固定桡骨远端骨折28例,背侧入路(B组)解剖T形钢板固定桡骨远端骨折25例,对于固定不满意的,予以克氏针固定.从术后并发症、第24周腕关节功能恢复等方面比较2组差别.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24个月,参照Gartland 和Werely腕关节功能评分,A和B2组术后24周优良率分别为85.7%和84.0%.A组拇长屈肌激惹征1例,正中神经牵拉伤1例,切口血肿1例,骨不愈合1例;B组拇长伸肌腱激惹征2例,肌腱粘连1例,骨不愈合1例.结论:掌背侧入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均可获得良好的疗效,手术入路的正确选择,内固定的位置及固定稳定性,软组织的正确处理,早期正确的功能锻练是降低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李文;陈岗;杨风云;许小兵;黎森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评价清胃散加减治疗寻常座疮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治疗组使用清胃散加减,对照组使用维胺酯胶囊口服,2组同时配合玫芦消痤膏外涂.2组均以8周为一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及皮损数量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4.00%,对照组总有效率75.00%.2组临床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皮损数量变化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清胃散加减治疗寻常型痤疮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白爱风;龚丽萍;严张仁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枳术通便汤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35例诊断为慢传输型便秘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和福松组,记录2组患者治疗前症状积分及结肠传输试验,分别给予中药和福松治疗1个月,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结肠传输试验.结果:中药治疗组治疗前症状积分6.89±2.89,治疗1个月后症状积分3.17±1.86,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福松组治疗前症状积分7.75±2.32,治疗1个月后症状积分1.94±1.53,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福松组症状积分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治疗前结肠传输试验标志物残留率67.78±12.39,治疗后标志物残留率50.00±14.55,治疗前后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福松组治疗前结肠传输试验标志物残留率67.81±19.49,治疗后标志物残留率45.00±21.29,治疗前后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3>0.05).2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枳术通便汤治疗慢传输型便秘有较好的疗效,安全性佳.
作者:冯雯;范一宏;吕宾 刊期: 201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