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改良的肱骨后侧入路治疗肱骨远端2/3骨折

徐祖文;金帅;余际发

关键词:改良, 肱骨后侧, 入路
摘要:肱骨后侧入路由Henry于1925年首先描述,但在临床上用于治疗肱骨干骨折却并不广泛[1,2].笔者于2005年1月-2012年1月利用该入路并进行改良治疗肱骨远端2/3骨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江西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针灸配合耳穴治疗颈椎病100例

    颈椎病按其临床表现分为神经根型、脊髓型、颈型、交感型及椎动脉型,是常见病、多发病.笔者采用针灸配合耳穴治疗本病10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选取2006年8月-2010年8月诊治的100例患者中门诊95例,住院5例;男45例,女55例;年龄21-82岁;病程30天-30年;神经根型50例,脊髓型18例,颈型15例,椎动脉型12例,交感型5例.

    作者:郭志龙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手法治疗儿童髋关节滑膜嵌顿28例

    目的:探讨手法整复治疗儿童髋关节滑膜嵌顿症.方法:对28例临床诊断为髋关节滑膜嵌顿症的患儿使用特定手法进行整复治疗,并总结分析疗效.结果:总有效率达100%.结论:手法整复在儿童髋关节滑膜嵌顿症治疗中有着较为显著的疗效,正确掌握手法整复对于此病的临床治疗有帮助.

    作者:钟万珠;李陕华;张启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不同人群中医体质类型分布特点的研究进展

    中医体质类型的形成与先天禀赋密切相关,同时也受后天多种因素的影响,体质具有可调性.本文通过对健康人群、体重指数异常人群和“三高”人群(即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中医体质类型分布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比较,以期了解不同人群中医体质类型的分布特点,为未病先防及既病防变提供依据.

    作者:殷玉婷;李珊珊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运用经络猜想解答经络现象

    目的:探讨经络实质.方法:运用经络猜想--间隙电场解释经络现象.结果:可以用生物电场现象解答各种经络现象.结论:经络图是电场力分布图;子午流注是电场力变化规律;穴位治疗是间隙电场变被动为主动的生物电感应本能,即“得气”.

    作者:陈卫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胸椎化脓性脊柱炎的手术治疗疗效分析

    化脓性脊柱炎包括脊椎骨髓炎及椎间盘炎,占骨关节化脓性炎症的5%,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1].对于胸椎化脓性脊柱炎,因为其症状较为隐匿,与其他关节或者骨的化脓性感染相比,不容易诊断.同时近年来结核发病率的上升,也为其诊断上带来很大的困难.对于化脓性脊柱炎,除疼痛、发热、骨质破坏等一般骨骼感染临床表现外,由于毗邻脊髓,还可出现迟发性后凸畸形、脊髓损伤、截瘫等严重并发症.由于致残率高,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大,有必要早期明确诊断,开展积极有效地治疗.

    作者:龚飞鹏;龙智生;陈钢;潘应桥;李宇旭;李建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张从正脘腹痛证治理论探析

    张从正(公元1156-1228年),字子和,号戴人.金朝睢州考城(今河南兰考县人),是继刘完素之后以自己独创理论轰动金元医学界的人物之一,力主汗、吐、下三法,为“攻邪派”的代表,在其著作《儒门事亲》中,不仅主要阐述了“攻邪论”的学术思想,也对邪气所致主要病症之一脘腹痛进行了讨论,现对张从正关于脘腹痛的证治理论进行整理归纳如下.

    作者:王礼凤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复方益母草胶囊联合缩宫素治疗产后恶露不绝66例

    目的:探讨复方益母草胶囊对产后42天恶露不绝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5月-2012年4月164例顺产初产妇产后42-50天来我院复诊恶露不绝者.随机分组,实验组口服复方益母草胶囊1.2g,每天2次;对照组每天缩宫素肌肉20IU注射,联合治疗组每日口服复方益母草胶囊+缩官素20U肌肉注射.结果:实验组单疗程治愈率(74.0%)、总治愈率(82.0%)与对照组单疗程治愈率(77.1%)、总治愈率(81.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单疗程治愈率(92.4%)、总治愈率(95.5%),与其它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用复方益母草胶囊治疗产后42天恶露不绝具有较好的效果,与缩宫素联合使用效果更佳.

    作者:邹丽;张倩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及中医药治疗方法研究进展

    近年来颈椎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并趋于年轻化,其中神经根型颈椎病发病率高.由于地区的差异,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治疗也有所不同.X线、CT及MRI的检查各有侧重,表现多以椎间孔的狭窄、钩突关节增生以及椎间盘突出所致神经根卡压为主.颈椎病的疗效评价量表间各有优势,现多采用VAS(视觉模拟评分法)和NDI(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治疗上本文综述了中医药物治疗方法,包括口服、外用、注射疗法、同时配合物理治疗等不同方式,并对药物分类及作用进行简要分析.中医药在颈椎病的治疗中,虽取得了不错的进展,但是在方法学的研究和评定上,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作者:夏烨;许金海;马俊明;叶洁;邬学群;莫文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妇科白带片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妇科白带片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显微鉴别方法鉴别山药;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芍药苷的含量.结论:采用显微鉴别方法能有效鉴别山药的真伪;本品中芍药苷在11.38-113.81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47%(RSD=0.92%,n=6).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可靠,可用于妇科白带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龚雪林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康复新液联合痰热清治疗儿童水痘60例

    目的:探讨痰热清联合康复新液治疗水痘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7月-2013年8月期间,我院门诊诊治的120例水痘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备60例,2组患儿均给予痰热清治疗0.5-1mL/kg/天,,对照组给予炉甘石洗剂外涂皮损表面,治疗组用康复新液外用于皮损处,每日4次.并在此基础上口服康复新液,1岁以下3mL/次,1岁以上5mL/次,每天3次,7天为一疗程.对照2组患儿疱疹结痂时间,有无新皮疹出现,退热时间.结果:治疗组疱疹结痂时间(3.65±0.71)天,无新皮疹出现时间(2.75±0.65)天,退热时间(1,85±0.62)天.对照组分另为(4.35±0.76)、(3.45±0.68)、(2.35±0.55)天,2组患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皮损消退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康复新液联用痰热清治疗婴幼儿水痘的疗效明显,皮损恢复时间短,是值得在基层医疗单位推广的治疗方法之一.

    作者:詹明亮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痰标本采集提示卡在老年病房的应用研究

    肺部感染是老年人常见疾病之一,它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生命健康.老年人因免疫机能减退,且伴有多种基础病,易发生肺部感染.其感染程度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加重,发病率高,其死亡率是年轻人的2-3倍.痰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常常作为临床选用抗生素的依据.

    作者:李晓云;管细红;应海丽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风药配伍治疗妇人不孕之机理初探

    不孕症是妇科常见疑难疾病,风药以其疏肝、活血、祛湿等多种特殊功效,在治疗不孕症中起到了异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唐朋利;夏丽娜;崔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内经》“木郁达之”理论在疑难病中运用体会

    现实社会竞争激烈、环境压力等因素导致人们七情过极,肝失疏泄,气机郁滞,气血逆乱,阴阳失衡,其它脏腑功能失调,诸病丛生.笔者临证据《内经》“木郁达之”理论以疏肝解郁、宣泄气血、调和脏腑为法治疗疑难病收到满意效果.

    作者:盛全成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中医学“治未病”思想在高血压前期干预中的应用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尝试在高血压前期应用“治未病”进行干预,希望对高血压患者治疗有所裨益.

    作者:刘丽华;李林;方家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形神合一”与老年保健初探

    人类健康与长寿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生命课题.早在2000多年前,《素问·上古天真论》就指出:“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可见,发掘中医养生学中的宝贵思想,对我们今天开展老年保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林晨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甲状腺损害患者与乳腺增生、子宫肌瘤的相关性研究及中医学认识

    目的:观察甲状腺损害(主要包括甲状腺弥漫性损害和甲状腺结节)患者甲功及抗体水平,以及患者乳腺增生及患有子宫肌瘤的几率的研究,探讨三者的联系.方法:随机选择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门诊就诊的女性患者70例,对其进行甲状腺彩超,对彩超显示甲状腺弥漫性损害的患者进行甲状腺功能及相关抗体测定,及其乳腺彩超、妇科彩超的检查,观察甲状腺损害患者甲功水平及同时患有甲状腺损害、良性乳腺疾病、子宫肌瘤的三种疾病的研究调查,并探讨三者的相关性及中医对其的认识.结果:B超显示甲状腺弥漫性损害或甲状腺结节患者甲功正常者占48.6%,甲亢患者阳性率8.6%,甲减患者阳性率20%,单纯抗体高者阳性率22.8%,甲状腺功能及抗体异常者阳性率51.4%;B超显示仅单纯甲状腺损害而乳腺、妇科彩超正常者阳性率仅5.7%,甲状腺损害并乳腺增生阳性率42.9%,甲状腺损害并子宫肌瘤患者阳性率5.7%,三者并存者阳性率45.7%.结论:在甲状腺B超检测到甲状腺损害患者中甲状腺功能异常者阳性率50%以上.检测出甲状腺损害患者同时伴有乳腺增生、子宫肌瘤阳性率为94.3%,应值得关注.

    作者:王营营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治未病思想内涵与应用初探

    “治未病”早见于《黄帝内经》,是中医学具影响和有特色的学说思想之一.后世所说“治未病”,包括两方面内涵:一是未病先防,防患未然;二是既病防变,防微杜渐.治未病思想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特别是对于其内涵的理解及临床应用,众多学者各抒已见,见仁见智.现仅就个人陋见,略申于次,以供同道们参考.

    作者:陈士伟;郭建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柴连建中汤联合兰索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50例

    目的:探讨中药柴连建中汤联合兰索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患者中的疗效.方法:将2011年2月-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00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给予柴连建中汤兰索拉唑治疗,14天为一疗程,总共治疗4个疗程;对照组给予单纯口服兰索拉唑治疗,疗程同研究组.根据溃疡的愈合情况以及其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82.00%),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消化性溃疡的患者而言柴连建中汤联合兰索拉唑的效果较单用兰索拉唑单药治疗要佳,其能显著促进消化性溃疡症的愈合,稳固疗效,标本兼治,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可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晏肃霜;邹厚文;易琰斐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自拟中药保留灌肠方治疗慢性盆腔炎69例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保留灌肠方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将133例符合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9例与对照组64例.治疗组给予自拟中药保留灌肠方,睡前保留灌肠;对照组用美洛沙星及替硝唑静滴.10天为一个疗程,疗程完成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23%;对照组总有效率68.75%.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保留灌肠方治疗慢性盆腔炎效果显著,复发率低,值得推广.

    作者:赵祖昌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回顾性分析缺血性脑卒中在当地的发病特点

    目的:分析当地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是否存在月份或季节性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近三年我院缺血性脑卒中住院病人各月与各季发病人数.结果: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人数在本地与月份及季节间无显著差异.结论:环境气候能够影响脑卒中的发病,但对当地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影响并不突出.

    作者:刘桂凤;周俊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江西中医药杂志

江西中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中医学院

主办:江西中医学院,江西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