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关于中医“气”概念的思辩

蒋维晟;倪祥惠

关键词:气, 概念, 物质, 功能
摘要:本文通过比较中医学“气”的概念和中国古代哲学“气”的概念,分析了中医学现行“气”的概念包含物质和功能两方面的含义,并指出由此导致的现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矛盾,提出了直接引入“物质”概念指代中医学“气”概念中的物质含义,把中医学“气”概念缩小为仅仅指功能的含义,以期解决现行中医学“气”概念混淆不清的问题。
江西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许鸿照运用中医辨证结合关节穿刺术及康复锻炼治疗半月板损伤30例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结合关节穿刺术及康复锻炼治疗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0年10月-2012年2月,将30例半月板损伤患者运用中医辨证结合关节穿刺术及康复锻炼。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并随访半年调查复发率。结果:总有效率100%,半年随访无复发者。结论:中医辨证治疗结合关节穿刺术及康复锻炼治疗半月板损伤近、远期疗效确切可靠,安全性高、复发率低,可重复性高。

    作者:李敏;许鸿照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活血祛湿中药护膝带治疗膝关节镜术后肿痛89例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术后减轻患者膝关节疼痛及肿胀的有效方法。方法:将178例膝关节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9例,观察组采用在术后常规处理的基础上改良普通小枕为活血祛湿中药护膝带进行护理应用,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处理,并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第1、3、5天患膝疼痛情况和肿胀值。结果:采用活血祛湿中药护膝带组术后第3、5天患者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术后第3、5天患膝肿胀值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术后给予改良普通小枕为中药护膝带进行护理应用,对减轻术后疼痛和关节肿胀是有效的,为术后护理提供了理论依据,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作者:郑晓红;巫小琴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加巴喷丁联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慢性偏头痛78例

    目的:观察消炎止痛类药物添加加巴喷丁及中成药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慢性偏头痛发作期的疗效。方法:将门诊及住院偏头痛发作患者按就诊时间分为单数、偶数组,单数入组治疗组(78例),给予消炎止痛药塞来昔布(西乐葆),并合用加巴喷丁、养血清脑颗粒。偶数入组对照组(77例),给予消炎止痛药塞来昔布(西乐葆)。2组有胃肠道反应者给予奥美拉唑护胃。结果:(1)在治疗3天后评估,疼痛严重程度评分方面,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改善。(2)在头痛症状消失所用治疗时间上,治疗组明显较对照组时间缩短。结果:加巴喷丁、养血清脑颗粒添加治疗慢性偏头痛发作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应用消炎止痛药物。

    作者:张红波;陈静;冯耀耀;杨君祥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胃得康胶囊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对胃得康胶囊质量标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胃得康胶囊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延胡索中延胡索乙素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延胡索乙素的进样量在0.0096-0.096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8.22%,RSD=0.39%(n=6)。结论:该方法准确、重复性好,能有效地控制胃得康胶囊的质量。

    作者:赖佐发;廖宝源;钟国庆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关于中医“气”概念的思辩

    本文通过比较中医学“气”的概念和中国古代哲学“气”的概念,分析了中医学现行“气”的概念包含物质和功能两方面的含义,并指出由此导致的现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矛盾,提出了直接引入“物质”概念指代中医学“气”概念中的物质含义,把中医学“气”概念缩小为仅仅指功能的含义,以期解决现行中医学“气”概念混淆不清的问题。

    作者:蒋维晟;倪祥惠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冠心丹参方、精制冠心方和舒胸方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研究冠心丹参方、精制冠心方和舒胸方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5组,连续给药7天,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造成大鼠急性心肌缺血,观察造模后3小时内各组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冠心丹参方、精制冠心方和舒胸方均能升高左心室收缩压(LVSP)、左心室压大上升和下降速率(±dp/dtmax)、颈总动脉血流量和平均动脉压( MAP)。结论:冠心丹参方、精制冠心方和舒胸方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的保护作用可能与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有关。

    作者:朱伟;朱杰;李俊;陈筱;陈兰英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益气养阴法治疗中晚期肺癌的临床及实验研究进展

    目前,肺癌的发病率和致死率位居恶性肿瘤榜首,患者发病后生存期仅3-5年,提高患者生存期和生活质量已成为临床研究重点。中医药在治疗中晚期肺癌上取得一定的疗效,其中采用益气养阴法治疗中晚期肺癌更为广泛。本文就近年来益气养阴法治疗肺癌的临床及实验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旨在探求益气养阴法治疗中晚期肺癌的机理,以便进一步发挥益气养阴法在治疗中晚期肺癌的作用。

    作者:张炜;王中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热敏灸治疗顽固性产后排尿障碍57例

    新产后小便点滴而下、甚至闭塞不通,小腹胀急疼痛者,中医学称“产后小便不通”,又称“产后癃闭”。多发生于产后3日内,亦可发生于产褥期中,以初产妇、滞产及手术产后多见。我科自2009年1月-2013年5月共收治57例顽固性产后排尿障碍患者,用热敏灸治疗,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文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基于图像分析技术探索中医舌诊研究

    舌象的数字图像分析为临床舌诊研究提供了思路与方法。图像采集环境是舌象分析的重要前提;应用图像处理技术对舌象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及数据融合,有助于探索与加速数字化舌诊的进程。

    作者:丁成华;杜建强;朱明峰;张康;郑绍勇;宁伦;高巍巍;陈铃;邓露露;张珂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葛根芩连汤治疗2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葛根芩连汤出自《伤寒论》,主要用于治疗湿热引起的腹泻和痢疾。现代医家将其运用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并取得较好临床疗效。本文从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2方面,对葛根芩连汤治疗2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葛根芩连汤治疗2型糖尿病更深入的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李颖萌;范雪梅;王义明;梁琼麟;罗国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50例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来自本院儿童支气管哮喘50例患者,在发作期和缓解期均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临床症状、体征明显减轻,总有效率为100%。结论:儿童支气管哮喘发作期和缓解期均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收到较好疗效。

    作者:吕志坚;程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9种润肺止咳中药对小鼠镇咳作用的比较研究

    目的:中药治疗咳嗽历史悠久,中医学将止咳的方法分为宣肺止咳、清肺止咳、润肺止咳、肃肺止咳4类。本实验观察9种润肺止咳中药(部分为炮炙品)对小鼠的镇咳作用并进行比较。方法:采用浓氨水喷雾法制造小鼠咳嗽模型。结果:生款冬花组、蜜炙款冬花组、紫金牛组、川贝组、浙贝组、蜜炙百部组、蜜炙枇杷叶组、蜜炙紫菀组与阴性对照组相比,能够明显延长小鼠咳嗽潜伏期,其中生款冬花组、川贝组、蜜炙枇杷叶组、蜜炙紫菀组效果佳;各给药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在减少小鼠咳嗽次数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尤以炙紫菀效果佳。结论:综合各项指标,各组药物均有较好的镇咳作用,尤以蜜炙紫菀组镇咳作用佳。

    作者:凌珊;易炳学;龚千锋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荆瑶外洗方治疗儿童慢性皮炎性湿疹29例

    目的:观察荆瑶外洗方治疗儿童慢性皮炎性湿疹的疗效。方法:将56例儿童皮炎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27例)。治疗组29例给予荆瑶外洗方,水煎外洗或浸泡,每天1次。对照组27例,药用西药哈西奈德及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外用,每天2次。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55%,2个月后复发率6.89%;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48%,2个月后复发率40.74%。2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0.05)。结论:荆瑶外洗方治疗儿童慢性皮炎性湿疹效果满意。

    作者:赵祖昌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山茶油外搽减轻创伤肿痛95例

    目的:探讨更有效的减轻创伤肿痛的局部用药方法。方法:选择符合病例标准的外伤肿痛患者190例,按照来院就诊前后排列尾数单、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5例。观察组采用山茶油外搽;对照组48小时内用冷敷,48小时后用活血化瘀中药外搽或外喷,观察2组疼痛肿胀程度和肿胀值。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外搽山茶油1、24、48小时疼痛程度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1)。24、48、72小时肿胀程度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2)48小时后2组肿胀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山茶油外搽止痛消肿效果优于外科常规处理方法,可广泛用于创伤肿痛的患者。

    作者:吴小员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HPLC 法测定黄芩不同部位中黄芩苷和野黄芩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黄芩中不同部位的黄芩苷和野黄芩苷含量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Texra C18柱(4.6 mm ×200 mm,5μm);黄芩苷检测:流动相为甲醇-水(54∶46),水用磷酸调pH值约为3(磷酸∶水=2∶500,V/V),流速为0.9 mL/分,检测波长280 nm,柱温30℃;野黄芩苷检测:以甲醇-0.2%醋酸溶液进行梯度洗脱,0-30分钟甲醇由40%增加到70%;洗脱流速为0.9 mL/分,检测波长334 nm,柱温为30℃。结果:黄芩根、茎、叶中不同黄芩苷含量分别为10.872%、0.133%和0.075%,野黄芩苷为0.144%、2.257%和3.316%。结论:该法简单方便、稳定可靠,确定黄芩苷为黄芩根部位的主要成分,野黄芩苷为其茎、叶的主要成分。

    作者:李晓芳;吴荣;叶喜德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肝癌患者疼痛60例

    目的: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肝癌患者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肝癌患者60例,均分3个阶段进行治疗,每阶段持续4周。第1阶段先给予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口服;第2阶段在此基础上加用复方苦参注射液20 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液体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第3阶段改为单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期间根据疼痛程度调整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用量,以疼痛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为目标。结果:第2阶段加用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后,明显减少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用量,口干、便秘等不良反应减少。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明显缓解肝癌疼痛,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尹卫华;夏红梅;李丽华;陈凤舞;周爱民;漆兴芝;陈金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浅谈“鬼胎”及其诊治

    “鬼胎”一词由来已久,早见于《诸病源候论》,书中曰:“若荣卫虚损,则精神衰弱,妖魅鬼精得入于脏,状如怀妊,故曰鬼胎也”[1],后在《竹林寺女科》、《景岳全书》、《女科指要》、《妇科心法要诀》、《傅青主女科》、《张氏医通》等中都有提及,后文将逐一分类分析。

    作者:许凤秋;胥靖域;刘涛;李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非甾体抗炎药研究进展

    非甾体抗炎药( NSAID)对炎性疼痛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临床得以广泛应用,而长期使用易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随着新类型的非甾体抗炎药发展,具有良好的疗效且副作用小的非甾体抗炎药成为开发方向。本文综述了非甾体抗炎药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

    作者:刘艳红;周小平;刘荣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改良技术治疗出口梗阻性便秘52例

    目的:探讨改良技术治疗出口梗阻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 PPH)对52例直肠前突性出口梗阻性便秘患者进行治疗。结果:创面愈合时间5-7天;术后1周,痊愈37例,显效6例,有效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2.3%。本组病例术后均未发生黏膜感染、坏死、出血和直肠阴道瘘。随访10-20个月,无复发。结论:PPH治疗直肠前突操作简单、患者痛苦轻、创面愈合快、疗效确切。

    作者:刘任林;黄艳梅;何艳玲;刘敏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马钱子配伍洋金花的物质基础研究

    目的:研究毒性中药马钱子与常用药对洋金花的不同配伍比例在不同的配伍环境中,对主要成分士的宁和马钱子碱进行含量分析,建立不同配伍关系中有毒或有效成分的化学库,确定毒性中药马钱子毒效反应的物质基础,探讨炮制及配伍规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方法:采用多指标评价体系评价毒性中药马钱子与常用药对洋金花的不同配伍比例在水煎液、人工胃液、人工肠液环境中毒效组成及毒效成分的变化,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士的宁及马钱子碱的含量。结果:马钱子配伍洋金花后,士的宁、马钱子碱含量降低。对士的宁而言,在人工胃液环境中,士的宁含量表现为部分升高和降低的趋势。在人工肠液环境中,士的宁含量表现为部分升高和降低的趋势。但其中人工胃液的稳定性要好于人工肠液。对马钱子碱而言,在人工胃液环境中,马钱子碱的含量表现为部分升高和降低的趋势。在人工肠液环境中,马钱子碱含量显著降低。可见,人工肠液的稳定性更好,且人工肠液的影响大于人工胃液。结论:马钱子配伍常用药对洋金花后,士的宁含量呈现降低趋势、马钱子碱的含量呈现降低的趋势;建立了不同配伍关系中有毒或有效成分的化学库,确定了马钱子配伍洋金花的毒效反应物质基础,从量的角度验证了马钱子的炮制、配伍规律在理论上和实践中的合理性、科学性,为不同配伍关系在临床使用的减毒增效科学内涵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作者:杨嵩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江西中医药杂志

江西中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中医学院

主办:江西中医学院,江西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