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环
目的:总结综合治疗肘关节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先择96例患者行有针对的综合治疗,随访评价治疗效果.结果:9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3-6个月,平均4.5个月,参照徐农等[1]的评定标准拟定优26例,良45例,一般20例,差5例,总有效率94.8%.肘关节活动范围平均达到120°.结论:综合疗法对肘关节功能障碍具有肯定的疗效,通过与患者的交流可进一步提高疗效.
作者:熊兴勇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简要介绍<腹证奇览(全)>腹诊法中,运用腧穴的重要作用,如腧穴的探病作用、协助腹诊作用等;并对书中所栽灸法、刺血法所简要概括.
作者:张帅;张永臣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竹叶青蛇咬伤的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病人随机单盲分为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静滴痰热清注射液.观察比较两组疗效及肿胀开始消退时间、肿胀完全消退时间、止痛时间及疗程等指标.结果:治疗组痊愈率高,而肿胀开始消退时间、肿胀完全消退时间、止痛时间及疗程等指标两组对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加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竹叶青蛇咬伤能明显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吴泽铭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本研究拟以固本通络方联合阿斯匹林+尼莫地平中西医结合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提高其疗效,以降低TIA的复发率及致脑卒中发生率.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对照试验的设计方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可以更有效改善有效地改善血脂水平(P<0.05),降低血液粘滞度(P<0.05).结论:本研究通过治疗中风先兆能够更有效地改善血脂水平,降低血液粘滞度从而改善脑循环,减少发作频次,消除症候表现,提高中风先兆的疗效(P<0.01).
作者:黄坤;刘进德;叶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观察龙珠软膏配合金玄痔科熏洗散外用对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水肿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治疗组、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术后采用金玄痔科熏洗散熏洗配合龙珠软膏外用,对照组采用高锰酸钾熏洗、凡士林纱条外用.观察两组术后第3、5、7天创面水肿情况,并予评分量化比较.结果:治疗组术后第3、5、7天的水肿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龙珠软膏配合金玄痔科熏洗散用于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水肿具有明显促进水肿吸收、缩短疗程的功效,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周京;吴剑箫;王彦峰;孔令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中药药浴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的86例慢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3例.两组均予维生素C、钙剂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我科协定方(皮肤外洗2号方)中药药浴,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外用炉甘石洗剂治疗,隔日1次,10次为一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7.7%,对照组为8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皮肤外洗2号方中药浴治疗慢性湿疹较外用炉甘石洗剂有效,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董冬香;龚丽萍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平喘止咳贴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1年2月门诊治疗的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经过3-5天的治疗,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8.1%和92.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揉推疏通经络,调理气血,穴位贴敷疗法效果满意,其中皮肤的护理很重要,直接影响治疗效果.
作者:徐赛红;林亚媛;朱忆祥 刊期: 2012年第07期
分析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临证治验,发现本病的中医病机为瘀毒内伏,日久可累及脾肾而见气血阴阳亏虚之证,进而提出治疗本病应以活血化瘀为基础的分期辩证施治,即早期宜解毒化瘀为主,晚期宜补脾温肾为主,中期则应权J寒热、衡虚实而灵机活法.基于本病分期辨证的治疗模式,探讨中药对免疫双向调节的特色和优势.
作者:王艳艳;扈晓宇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疏肝和胃方对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下食管括约肌切开术加十二指肠半结扎术建立混合反流性食管炎大鼠模型.61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10)和假手术组(n=17)和实验组两组(每组17只),以相同的方式复制动物模型后分别给予疏肝和胃方中药和达喜灌胃(各17只).测定大鼠食管下段pH值及胃液pH值,在光镜下观察食管组织的形态学改变,并应用免疫组化和放免的方法检测环氧合酶(COX)-2和前列腺素(PGE2)在反流性食管炎大鼠食管组织的表达.结果:(1)模型组,实验组比假手术组食道下端PH降低(P<0.01),而胃液PH升高(P<0.01).(2)中药组、西药组较模型大鼠食管粘膜炎症明显改善(P<0.01).(3)在正常组大鼠食管组织中COX-2无表达,模型组表达阳性,且显著高于中药组COX-2的表达(P<0.01).(4)模型组比正常组大鼠食管粘膜PGE2含量明显增高(P<0.01),与中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疏肝和胃方能改善RE大鼠食管粘膜的病理状况,其作用机制可能为:调控模型大鼠食管粘膜COX-2的表达,下调PGE2的含量,减轻食管炎症.
作者:程艳梅;王高峰;王宏伟;孙永顺;孙曼平;朱生樑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五苓散治疗晕动症水湿内盛型患者的疗效.方法:晕动症患者5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以乘车为例),治疗组平时进行预防治疗,出现晕车症状时立即服用五苓散.结果:治疗组对晕车症状的改善总有效率为82%,对照组对晕车症状的改善总有效率为41.2%,经过统计学处理,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五苓散对晕动症水湿内盛型患者的晕车症状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作者:刘运;薛丽君 刊期: 2012年第07期
介绍孙希焕教授辨证论治小儿夜啼的临床经验.认为小儿夜啼是以肝经积热为病因病机之疾患;治疗以清肝泄热除烦为大法,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潘永泉 刊期: 2012年第07期
黄褐斑是一种常见的面部色素沉着性皮肤病,表现为面部淡褐色或深褐色的不规则的斑片,多见于中青年女性.病程长,难治愈,现代医学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然中医药治疗此病有独特疗效.笔者跟从浙江省杭州市名中医汪明德教授学习多年,发现很多患者面部色斑与妇科疾病密切相关,汪师从治疗妇科疾病角度治疗黄褐斑往往能收到良好功效,兹将汪师治疗妇女面部黄褐斑的经验总结如下,供同行参考.
作者:周倩茹 刊期: 2012年第07期
塞因塞用和通因通用治法属于反治法.罗陆一教授为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医40余载,中医理论深厚,笔者有幸跟师罗教授,现将其在临床中应用塞因塞用和通因通用治法验案数例报道如下,供同道借鉴参详.
作者:邢洁;罗陆一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痛经为妇科门诊的常见病之一,是指经行前后或月经期出现小腹疼痛、坠胀,或有痛引腰骶或痛引胁肋,或伴有腰酸,头晕,恶心呕吐,甚或昏厥的一种病症.好发于未婚青年女子,以高中、大学学生居多.此病是高校学生中影响学习的常见病之一.笔者运用当归四逆汤加减配合针灸治疗痛经13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汪晓婧 刊期: 2012年第07期
随着剖宫产手术和人工流产的增加,胎盘粘连、胎盘植入的发生率有显著的增加,在许多产科医疗中心,植人性胎盘已经成为产时子宫切除的首位因素.目前,对植人性胎盘,治疗尚无统一意见,也没有佳方法.我院自2010年1月-2012年1月应用米非司酮联合加味生化汤治疗粘连性、植人性胎盘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晓仙;俞菊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通过对老年及中青年CAP证候特点的归纳总结与比较,发现其各自的证候分布规律.方法:采用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既往住院病历进行相关资料的采集整理及统计分析.结果:中青年与老年CAP在临床表现、证候分布上有其共性,但也有各自特点,经统计分析,标证中中青年组风热犯肺证多于老年组;在本证分型中,老年组肺气虚证、肺阴虚证、气滞血瘀证、肺脾气虚证明显多于中青年组.结论:CAP以痰热为主要病理因素.中青年组以表里实证为主;老年人大多素体正气亏虚,以气虚、阴虚多见,而且大多有宿疾基础,机体存在痰、瘀等病理因素,所以老年CAP大多虚实夹杂,痰热瘀互结,表现复杂,治疗难度大.
作者:高清环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补气活血汤对慢性肾炎中医辨证属脾肾气虚兼有血瘀患者蛋白尿的影响.方法:选择慢性肾炎患者45例,其中男23例,女22例,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患者的24小时尿蛋白减少,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补气活血汤可降低慢性肾炎辨证属脾肾气虚兼有血瘀患者的尿蛋白,延缓肾功能的下降.
作者:王晓星;刘贤亮;郑昌志;李传平 刊期: 2012年第07期
抽动-秽语综合征是不自主的突然的多发性抽动,在抽动的同时伴有暴发性发声和秽语为主要表现的抽动障碍.目前西医采用多巴胺受体阻滞剂如泰必利、氟哌啶醇等,药物副作用大,疗效不佳,不适于长期服用.笔者应用针刺方法治疗本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朱静 刊期: 2012年第07期
溃疡性结肠炎临床分期可分为活动期和缓解期,活动期病机多以肠腑湿热为主,兼有脾虚不运,治疗以清热利湿为主,兼健脾行气;缓解期病机则以脾肾阳虚为根本,可兼夹有湿热、瘀血、积滞等病理因素,治疗上当以温补脾肾为主,佐以祛湿消瘀.
作者:曹婷婷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取肩关节周围穴位为主进行针刺,并于针柄上加艾灸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1个疗程为10天),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愈48例,显效8例,有效6例,无效3例.有效率95.1%.结论:温针灸治疗肩周炎效果理想.
作者:俞国尧 刊期: 2012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