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脾系基础证规范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章莹;王飞;吴承玉

关键词:脾系, 基础证, 证候, 规范化
摘要:中医证的规范化研究是实现中医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中医继承与发展的需要.本文通过分析当前中医证的研究现状,指出中医脾系病证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脾系基础证规范化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江西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药治疗窦性心动过缓验案2则

    窦性心动过缓是临床上颇为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现代医学认为:窦性心动过缓多发于老年人或患者有心肌炎的患者,目前除安装心脏起搏器外没有任何有效的药物治疗,但它具有创伤大和价格高的缺点,令广大患者无法承受.<临床心律失常学>中提到窦缓患者多因窦房结功能低下,从病理生理及解剖学观察了窦缓患者.由于窦房结由结细胞、间细胞、间质组织构成.

    作者:陈轼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润肺平肝散火汤治疗小儿夜咳100例

    小儿夜咳,白天无咳或偶咳,临床比较常见,现代医学多以抗生素、止咳药和抗过敏药物治疗,而治疗效果却不令人满意.我科用润肺平肝散火汤治疗,疗效颇佳.

    作者:陈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通窍活血汤加减治疗颅脑外伤后头晕48例

    目的:观察通窍活血汤加减治疗颅脑外伤后头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6例颅脑外伤后头晕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8例.治疗组给予口服自拟通窍活血汤加减,对照组西比灵胶囊5mg,1天2次,7-10天为一个疗程,服药1-2个疗程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 分别为93.8%和72.9%,P < 0.05).结论:通窍活血汤加减治疗颅脑外伤后头晕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吴泉青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加味葶苈大栆泻肺汤治疗肝性胸水36例

    目的:运用加味葶苈大栆泻肺汤治疗肝性胸水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确诊肝性胸水的患者36例,应用此方法治疗并随访.结果:经应用此方法治疗后,显效26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94%;结论:通过临床观察加味葶苈大栆泻肺汤治疗肝性胸水的疗效显著,使用安全且费用较少,从而丰富了临床治疗肝性胸水的有效方法.

    作者:王水明;陈茶荣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四物汤及其组方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目的:研究四物汤及其组方药味、药对的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Fenton法测定OH·自由基清除率.结果:四物汤及组方药在0.312 5-5 mg/mL浓度下,对OH·自由基均有明显的清除作用,其中药味当归的清除率高.结论:四物汤及其组方药均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且存在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

    作者:朱敏;马宏跃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成人过敏性紫癜性肾炎30例

    目的:通过应用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成人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 的临床研究,观察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HSPN的临床疗效,并探讨本法治疗HSPN的临床依据.方法:将确诊为HSPN气阴两虚型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紫肾饮,对照组加用雷公藤多甙片,疗程为1个月,观察2个疗程.观察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指标的变化,作出疗效评价.结果:(1) 治疗组与对照组总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 治疗组在控制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实验室检查指标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 <0.01).结论:以益气养阴活血法为治则的紫肾饮能够有效的控制HSPN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实验室检查指标及预后,减少复发.

    作者:余桂贵;王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浅谈非酒精性脂肪肝与中医体质的关系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病理体质类型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中医临床证型有着密切的联系.经过相关临床荟萃分析显示,痰湿质和湿热质在非酒精性脂肪肝中占大多数.根据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病理体质的可变性来辨证论治,以及通过治未病的原则来养护身体,尽可能使病理体质向平和质转变.进而丰富和拓展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理论和治疗手段.

    作者:李猛;李振前;谢莉萍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重镇平喘法对哮喘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研究

    目的:通过镇喘汤对哮喘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从而证实重镇平喘法治疗哮喘急性发作的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对照临床试验设计,试验组(30例):镇喘汤+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30例):西医常规治疗7天.结果:采用镇喘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痰热蕴肺证) 疗效显著,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P <0.05),且在尿黄、痰质方面改善较单纯西医治疗效果明显(P <0.05).结论:重镇平喘法治疗哮喘急性发作疗效显著.

    作者:胡勇刚;邹义源;刘玉军;谭锐;李罗;袁雨来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耳穴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研究进展

    本文综述了近5年期间应用耳穴治疗失眠的进展情况.主要从选穴依据、治疗方法、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和分析.结果表明,耳穴治疗失眠的选穴特点主要有经验取穴、辨证取穴和随症取穴.治疗方法有单纯耳穴法、耳穴配合体针法、耳穴配合电针法、耳穴配合中药法、综合疗法等多种方法.常用穴位有心、神门、交感、皮质下、脑干等.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各种影响治疗的因素难以掌控,临床评判疗效不统一等.

    作者:张晓蒙;申鹏飞;陈德友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复方甘草酸苷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指标和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指标和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70例轻中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根据就诊的病历号顺序分为复方甘草酸苷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保肝治疗,复方甘草酸苷组在对照组常规保肝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60-80mL,静脉滴注,1天1次,连用8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血浆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 Ⅲ)、Ⅳ型胶原(Ⅳ.C)、层粘蛋白(LN) 及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浆HA、PC Ⅲ、Ⅳ.C和LN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血浆HA、PC Ⅲ、Ⅳ.C和LN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或(P<0.05),且复方甘草酸苷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浆IL-2、IL-6、TNF-α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血浆IL-2较治疗前明显上升,IL-6、TNF-α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或(P<0.05),且复方甘草酸苷组比对照组上升或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能通过抑制细胞因子IL-6、TNF-α的表达,促进IL-2的分泌,进而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抑制细胞外基质的合成,促进其分解,从而起到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作者:潘敏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温针灸结合刺络放血拔罐治疗双下肢静脉曲张伴脚气验案1例

    笔者曾运用温针灸结合刺血拔罐治疗1例双下肢一静脉曲张伴脚气患者,现报告如下.李某,男,65岁,2010年7月8号来诊.主诉:双侧小腿酸胀感5年,酸痛沉重近9个月,加重2个月,晚上甚.查体:双侧小腿后部均有静脉迂曲突起结节,有5处特明显,面积大约3cm×4cm,按之柔软,双侧脚踝附近及以下也有,按之比小腿更硬,脚踝肿胀,皮肤颜色发黑,触之发硬,肤温高于周围正常皮肤,无溃疡,双侧脚跟部皮肤粗厚干燥,有多处皲裂,双侧趾缝干涸脱皮之下有湿润的糜烂面,体型偏胖,其余未见异常,舌质淡红、苔白腻,脉弦,二便可.

    作者:王维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中医古籍中的药名俗写及整理思路

    本文举<医源经旨>为例,对中医古籍中的药名俗写进行分析,并提出整理思路,认为药名俗写与药物异名不同,本草文献中一般不予收载,与药物正名大多存在同音或音近关系.俗写的成因有同音替代、笔画减省、笔画加繁、改换偏旁等几种.认为药名俗写在本质上属于讹误,但又是古籍文献中的客观存在并在今天仍有使用,需要慎重对待,并初步提出了整理的思路.

    作者:焦振廉;武文筠;任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谢昌仁治疗高血压病经验

    谢昌仁为南京市中医院主任医师,全国第一批500名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家级名中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从事临床、科研、教学60余载,学验俱丰,对心脑血管疾病的中医辨治有独到认识,现将其治疗高血压病的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施明;张钟爱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浅谈RO系列二级反渗透水处理机组使用及清洗

    二级反渗透水处理机组现在广泛应用于纯化水的制备工艺中,具有PLC全自动电脑控制,操作简单,单位成本低,水质稳定,制水量大,制得的纯化水各项指标符合2010年版<中国药典>质量标准,已被大多数药品生产企业使用.作者从如何正确使用和清洗RO系列二级反渗透水处理机组方面介绍了自己的经验.

    作者:曹理捷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清热解毒利湿法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探讨

    目的:探讨清热解毒利湿法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单盲设计,符合纳入、诊断标准、排除标准慢重肝患者60例,按1:1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予中医药治疗+基础治疗+对症支持;对照组予基础治疗+对症支持,疗程4周,治疗前、治疗过程每一周评价记录中医主要症状积分、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病毒定量指标变化、IL-18与TNF-α水平变化、不良反应表现.结果:治疗组疗效(总有效率为73.33%、病死率为6.67%) 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6.66%、病死率为13.34%)(P <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均能明确改善慢重肝临床症状,治疗组第3-4周中医症状总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且4周治疗后,身目黄染、口苦、舌苔黄腻及大便稀溏治疗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均可降低谷丙转氨酶、胆红素浓度,改善凝血酶原活动度,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的IL-18、TNF-α水平明显下降,且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2组患者的HBV-DNA水平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变(P >0.05).治疗组患者出现1例腹痛、2例腹胀,经改变给药方式后均消除,无其他不良反应出现,对照组患者均未有不良反应表现.结论:应用清热解毒利湿法防治慢性重型肝炎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较好地提高患者生存率,值得临床推荐应用.其治疗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IL-18、TNF-α水平发挥作用,与抗病毒相关性不大.

    作者:张爱民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复方丹参滴丸临床应用

    复方丹参滴丸由丹参、三七、冰片等组成,具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作用,主要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等心脏疾病.随着该药的广泛用于临床,发现复方丹参滴丸对其他许多疾病也有很好的治疗效果.现就笔者临证应用介绍如下.

    作者:宋国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失眠的优势

    失眠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长期失眠影响患者日常生活,严重降低生活质量,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并大大增加罹患其它疾病的危险,已经成为值得关注的医学问题和社会问题.由于原发性失眠是多因素致病,病因病机复杂,治疗棘手、迁延难愈.因此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失眠,通过多途径、多靶点、多环节综合治疗,疗效显著.本文从适应症、中医特色、疗效、症状治疗优势、安全性等方面论述了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失眠的优势.

    作者:阮绍萍;段永宏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白术内酯Ⅰ对照品的分离提纯

    目的:研究从白术药材中分离提取白术内酯Ⅰ对照品的方法.方法:采用系统溶剂法,结合硅胶柱层析及凝胶柱层析等方法对白术内酯Ⅰ进行分离提纯,并用薄层、HPLC法对对照品纯度进行检测,采用现代光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白术药材中分离提纯白术内酯I对照品,经纯度检测,质量分数达98%以上.结论:本项实验建立的提取纯化方法简单可行,所得到的白术内酯Ⅰ对照品符合中药对照品的相关要求,可以作为药材及其成药的质量控制用对照品.

    作者:何明珍;欧阳辉;梁起栋;李志峰;李翔;黄何松;冯育林;杨世林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基于络病理论的间质性肺炎中医治疗体会

    间质性肺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简称ILD) 是以弥漫性肺实质、肺泡炎和间质纤维化为病理基本改变,以活动性呼吸困难、X线胸片示弥漫阴影、限制性通气障碍、弥散功能(DLCO)降低和低氧血症为临床表现的不同类疾病群构成的临床病理实体的总称.本文遵循<内经>理论,借鉴近些年来由吴以岭主编的<络病学>理论和临床实践用药经验,用于间质性肺炎的中医治疗,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

    作者:刘春援;张利;蒋维晏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心脾两虚型高血压临证偶得

    举高学全临证运用归脾汤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心脾两虚型高血压验案1则,强调临证重视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重要性.

    作者:程小琳;许艾 刊期: 2012年第09期

江西中医药杂志

江西中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中医学院

主办:江西中医学院,江西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