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复方丹参滴丸临床应用

宋国安

关键词:复方丹参滴丸, 临床应用
摘要:复方丹参滴丸由丹参、三七、冰片等组成,具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作用,主要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等心脏疾病.随着该药的广泛用于临床,发现复方丹参滴丸对其他许多疾病也有很好的治疗效果.现就笔者临证应用介绍如下.
江西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古籍中的药名俗写及整理思路

    本文举<医源经旨>为例,对中医古籍中的药名俗写进行分析,并提出整理思路,认为药名俗写与药物异名不同,本草文献中一般不予收载,与药物正名大多存在同音或音近关系.俗写的成因有同音替代、笔画减省、笔画加繁、改换偏旁等几种.认为药名俗写在本质上属于讹误,但又是古籍文献中的客观存在并在今天仍有使用,需要慎重对待,并初步提出了整理的思路.

    作者:焦振廉;武文筠;任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心脾两虚型高血压临证偶得

    举高学全临证运用归脾汤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减治疗心脾两虚型高血压验案1则,强调临证重视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重要性.

    作者:程小琳;许艾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复方丹参滴丸临床应用

    复方丹参滴丸由丹参、三七、冰片等组成,具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作用,主要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等心脏疾病.随着该药的广泛用于临床,发现复方丹参滴丸对其他许多疾病也有很好的治疗效果.现就笔者临证应用介绍如下.

    作者:宋国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运用超声波法提取川芎有效成分的研究

    目的:研究超声波法对川芎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方法:运用正交试验法考察影响川芎有效成分的影响因素.结论:用乙醇:甲酸=95:5的溶剂,回流1.5h,超声15min提取川芎有效成分的效果较佳.意义:提高川芎有效成分的提取率,纯化有效成分,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提高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邹贤明;黄少明;刘宝生;张方飞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基于络病理论的间质性肺炎中医治疗体会

    间质性肺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简称ILD) 是以弥漫性肺实质、肺泡炎和间质纤维化为病理基本改变,以活动性呼吸困难、X线胸片示弥漫阴影、限制性通气障碍、弥散功能(DLCO)降低和低氧血症为临床表现的不同类疾病群构成的临床病理实体的总称.本文遵循<内经>理论,借鉴近些年来由吴以岭主编的<络病学>理论和临床实践用药经验,用于间质性肺炎的中医治疗,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

    作者:刘春援;张利;蒋维晏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润肺平肝散火汤治疗小儿夜咳100例

    小儿夜咳,白天无咳或偶咳,临床比较常见,现代医学多以抗生素、止咳药和抗过敏药物治疗,而治疗效果却不令人满意.我科用润肺平肝散火汤治疗,疗效颇佳.

    作者:陈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浅谈非酒精性脂肪肝与中医体质的关系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病理体质类型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中医临床证型有着密切的联系.经过相关临床荟萃分析显示,痰湿质和湿热质在非酒精性脂肪肝中占大多数.根据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病理体质的可变性来辨证论治,以及通过治未病的原则来养护身体,尽可能使病理体质向平和质转变.进而丰富和拓展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理论和治疗手段.

    作者:李猛;李振前;谢莉萍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颤三针治疗帕金森病31例

    目的:观察颤三针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病人.治疗组采用颤三针+西药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生活质量等指标,评价2组的治疗前后效果.结果:(1) 治疗结束后,治疗组所有患者的精神、行为和情绪,活动能力及运动检查评定均优于对照组(P<0.05);(2) 治疗结束后,均能改善2组的治疗并发症和生活质量(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3)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颤三针能够改善帕金森病人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庄珣;庄礼兴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血塞通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47例

    目的:探讨血塞通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的临床疗效,以及其对血液指标的影响.方法:将9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7例) 和对照组(46例),治疗组予以血塞通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对照组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706代血浆,观察两组疗效.同时观察两组血小板聚集率、血液粘滞度、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结果:治疗组(显效率87.23%)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显效率56.52%),P <0.01.两组血小板大聚集率(MAR) 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但治疗后两组MAR比较有显著差异(P <0.01).而血小板、出凝血时间,治疗前后两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 >0.05);治疗组血粘度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血塞通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能明显降低患者血小板聚集率,缓解脑梗死患者的血液高凝状态,显著抑抑制体内血栓形成.治疗疗效好,临床症状缓解快,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

    作者:姚晓东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清热解毒利湿法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探讨

    目的:探讨清热解毒利湿法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单盲设计,符合纳入、诊断标准、排除标准慢重肝患者60例,按1:1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予中医药治疗+基础治疗+对症支持;对照组予基础治疗+对症支持,疗程4周,治疗前、治疗过程每一周评价记录中医主要症状积分、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病毒定量指标变化、IL-18与TNF-α水平变化、不良反应表现.结果:治疗组疗效(总有效率为73.33%、病死率为6.67%) 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6.66%、病死率为13.34%)(P <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均能明确改善慢重肝临床症状,治疗组第3-4周中医症状总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且4周治疗后,身目黄染、口苦、舌苔黄腻及大便稀溏治疗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均可降低谷丙转氨酶、胆红素浓度,改善凝血酶原活动度,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的IL-18、TNF-α水平明显下降,且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2组患者的HBV-DNA水平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变(P >0.05).治疗组患者出现1例腹痛、2例腹胀,经改变给药方式后均消除,无其他不良反应出现,对照组患者均未有不良反应表现.结论:应用清热解毒利湿法防治慢性重型肝炎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较好地提高患者生存率,值得临床推荐应用.其治疗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IL-18、TNF-α水平发挥作用,与抗病毒相关性不大.

    作者:张爱民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白术内酯Ⅰ对照品的分离提纯

    目的:研究从白术药材中分离提取白术内酯Ⅰ对照品的方法.方法:采用系统溶剂法,结合硅胶柱层析及凝胶柱层析等方法对白术内酯Ⅰ进行分离提纯,并用薄层、HPLC法对对照品纯度进行检测,采用现代光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白术药材中分离提纯白术内酯I对照品,经纯度检测,质量分数达98%以上.结论:本项实验建立的提取纯化方法简单可行,所得到的白术内酯Ⅰ对照品符合中药对照品的相关要求,可以作为药材及其成药的质量控制用对照品.

    作者:何明珍;欧阳辉;梁起栋;李志峰;李翔;黄何松;冯育林;杨世林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复方甘草酸苷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指标和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指标和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70例轻中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根据就诊的病历号顺序分为复方甘草酸苷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保肝治疗,复方甘草酸苷组在对照组常规保肝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60-80mL,静脉滴注,1天1次,连用8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血浆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 Ⅲ)、Ⅳ型胶原(Ⅳ.C)、层粘蛋白(LN) 及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浆HA、PC Ⅲ、Ⅳ.C和LN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血浆HA、PC Ⅲ、Ⅳ.C和LN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或(P<0.05),且复方甘草酸苷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浆IL-2、IL-6、TNF-α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血浆IL-2较治疗前明显上升,IL-6、TNF-α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或(P<0.05),且复方甘草酸苷组比对照组上升或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能通过抑制细胞因子IL-6、TNF-α的表达,促进IL-2的分泌,进而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抑制细胞外基质的合成,促进其分解,从而起到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作者:潘敏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温胆汤临床应用体会

    温胆汤源于孙思邈的<千金要方>,由半夏、茯苓、枳壳、竹茹、陈皮、生姜、甘草、大枣组成,经过历代医家的潜心研究和实践,灵活运用,从原本的临证祛痰之剂,逐渐发展为可以治疗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全身各个系统的疾病.笔者在临证中常以温胆汤随证化裁治疗多种疾病,现举案例如下.

    作者:叶寒露;王柯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浅谈《伤寒论》中毒性药物的方药剂型

    张仲景对毒性药物的运用极其讲究,在其炮制、配伍、剂量、剂型、煎法、服法、善后及禁忌等多个方面均有独到之处,本文仅就仲景在毒性药物的剂型选择上作一探讨.<伤寒论>中毒性药物的方药剂型主要集中在汤剂、丸剂和散剂,仲景根据药性、病情、体质等确定使用恰当的剂型,对临床安全用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张小勇;李祯;刘丹彤;吴舒;李涛;陶晓华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朱曙东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临床常见消化系统疾病,而现代医学对该病尚无理想的治疗药物和方法.导师朱曙东教授在临床实践中根据中医辨证对本病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本文将从病因病机、治疗特色、病例举隅等方面介绍了朱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经验.

    作者:王伟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中医脾系基础证规范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中医证的规范化研究是实现中医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中医继承与发展的需要.本文通过分析当前中医证的研究现状,指出中医脾系病证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脾系基础证规范化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作者:章莹;王飞;吴承玉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逍遥散加味治疗男子性功能障碍48例

    目的:观察逍遥散加味对男子性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经性功能障碍男性患者连续服用逍遥散加味1-3个月,观察临床疗效.结果:48例患者中37例有效,其中治愈26例,好转11例;11例无效,总有效率为77.08%.结论:逍遥散加味对男子性功能障碍治疗有效.

    作者:赵虎;吴燕敏;魏睦新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耳穴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研究进展

    本文综述了近5年期间应用耳穴治疗失眠的进展情况.主要从选穴依据、治疗方法、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和分析.结果表明,耳穴治疗失眠的选穴特点主要有经验取穴、辨证取穴和随症取穴.治疗方法有单纯耳穴法、耳穴配合体针法、耳穴配合电针法、耳穴配合中药法、综合疗法等多种方法.常用穴位有心、神门、交感、皮质下、脑干等.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各种影响治疗的因素难以掌控,临床评判疗效不统一等.

    作者:张晓蒙;申鹏飞;陈德友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四物汤及其组方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目的:研究四物汤及其组方药味、药对的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Fenton法测定OH·自由基清除率.结果:四物汤及组方药在0.312 5-5 mg/mL浓度下,对OH·自由基均有明显的清除作用,其中药味当归的清除率高.结论:四物汤及其组方药均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且存在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

    作者:朱敏;马宏跃 刊期: 2012年第09期

  • 白头翁配方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白头翁配方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运用薄层色谱法,以白头翁对照药材和白头翁皂苷B4对照品为对照,建立白头翁配方颗粒的薄层鉴别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白头翁配方颗粒中白头翁皂苷B4的含量测定方法.色谱柱:Agilent Eclipse XDB-C18 (25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水(26:74),流速:1mL/分,检测波长:201nm,柱温:30℃.结果:薄层鉴别斑点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白头翁皂苷B4进样量在0.676-6.76μg的范围内时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40%,RSD为0.78%(n=6).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白头翁配方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谢菲;陈向东;罗艳萍;何文江 刊期: 2012年第09期

江西中医药杂志

江西中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中医学院

主办:江西中医学院,江西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