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斌
肠道肿瘤为高发的恶性肿瘤,其病因病机复杂,病理变化多端,病势凶险.中医药治疗肠道肿瘤有一定的优势,以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为基本原则,以虚实为纲,灵活用药.经过众多医家多年临床探索,形成了治疗肠道肿瘤的一些用药特点,现综合文献进行了归纳总结.
作者:刘凯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2004-2008年本院采取全麻下手法复位加石膏托外固定治疗肱骨髁上伸直型骨折,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共治疗24例,男18例,女6例;年龄在1-7岁之间,平均年龄5岁,均为肱骨髁上伸直尺偏型骨折,闭合性骨折.在伤后24小时之内治疗.
作者:谢秋亮 刊期: 2011年第05期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病因不明的以腹泻、腹痛、腹胀伴排便异常又缺少形态学和生化学异常的症候群,是慢性易反复发作的消化道常见病.本病随着工作生活节奏加快,发病率有增多的趋势.笔者近几年采用自拟白术黄连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2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口腔炎喷雾剂中绿原酸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Kromasil 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磷酸盐缓冲液(20∶80);流速为1 mL/分;检测波长为327 nm;进样量为10 μl;理论板数按绿原酸计算应不低于4500.结果:绿原酸在9.186~91.86μg/m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Y=33.134X-14.1812,r=0.9999(n=6);回收率为98.5%~101.8%;RSD=0.3%.结论:该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口腔炎喷雾剂中绿原酸的含量测定.
作者:朱样根;黄志元 刊期: 2011年第05期
通便灵胶囊由番泻叶、当归、肉苁蓉组成,具有泻热、导滞、润肠通便之功效,用于治疗热结便秘、一过性腹胀便秘、老年习惯性便秘等.因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试行)标准 [1]中收载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存在分离效果差,保留时间易发生漂移等缺点.本文建立了一种分离效果好,保留时间固定,要求更高的HPLC测定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可靠,适用于通便灵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刘小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牵引推拿正骨结合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用牵引推拿正骨结合针刺对175例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治愈150例,好转2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8.9%.结论:用牵引推拿正骨结合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损伤小,疗效好,值得推广.
作者:陈利东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热敏灸法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明确辩证的基础上,运用热敏灸法,取穴印堂、神门、太溪、太冲、三阴交、足三里等,将63例慢性疲劳综合症患者随机分为热敏灸治疗组和中药调护对照组.结果:治疗组33例,临床显效11例,有效1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7.87%.对照组30例,相应为5、15、10例,65.15%.结论:热敏灸法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疗效肯定,是目前治疗该病确实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饶晓明;罗昭娜;王秀玲 刊期: 2011年第05期
1不育(阴阳两虚挟湿热下注)李某,男, 31 岁,结婚9年未育,性生活尚可,妻子妇检正常.患者自幼怕冷,平素嗜酒.就诊时腰酸,肢乏,小便色黄,舌淡苔黄腻,脉细滑.外生殖器检查未见异常.精液化验: pH 8.0,量1.5 mL ,质稠,液化时间大于1小时,计数 15×106 / mL ,成活率11 % ,活动力差.此属阴阳两虚,湿热下注之不育.处方:附子、肉桂各 6 个,淫羊藿、肉苁蓉各 10 个,菟丝子、枸杞子、黄芪、山药各 15 个,紫河车、何首乌各 10 个,车前草 20 个,薏苡仁 30 个,滑石 20 个(包煎),生甘草 6 个.
作者:王国钦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古代情志病证医案中证型气郁化火证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以筛选的古代医籍中的109例古代情志病证气郁化火证医案为研究对象,运用频数分析法、关联规则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医案涉及药物224种,主要为清肝类、健脾类、理气类、养血类等.气郁化火证关联规则方:竹茹、半夏、生姜、陈皮、柴胡、黄连、丹皮、郁金、栀子、生地、茯苓、甘草、白术、人参、当归、白芍.结论:古代中医治疗情志病证的组方用药具有一定的规律,并受到历代经典名方的影响.
作者:裘晓红;周莺;罗汀;何伟珍 刊期: 2011年第05期
视网膜静脉阻塞(BRVO)是较为常见的眼底血管疾病.本病的特点是静脉扩张迂曲,沿静脉分布区域的视网膜有出血、水肿、渗出.大部分病例发生在中年以上,常为单眼发病,病因较为复杂,为多因素致病,与高血压、动脉硬化、血液高粘度和血液动力学异常等有密切关系[1].本病治疗比较困难,迄今尚无特殊有效的治疗.发病早期多以各种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及改善微循环的药物治疗[2].笔者自2008年3月起,采用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本病,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钱查娇;方巧;黄弋瑾 刊期: 2011年第05期
钱乙,齐鲁儿科名医,其著作<小儿药证直诀>是我国现存早的儿科专著.他继承前人脏腑辨证理论,始论小儿体质,首创儿科五脏辨证纲领,其五脏辨证理论对后世儿科医家影响深远,并开创了儿科寒凉流派.
作者:王本军;翟文敏 刊期: 2011年第05期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由不同病因引起的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病,肝硬化腹水是晚期肝硬化常见的并发症,是终末期肝病的共同病理变化,腹水形成后既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又增加水电解质紊乱、自发性腹膜炎、肾衰竭等风险,是预后不良的一个指标.中医学的干预无疑可在一定程度上阻断本病的进程,甚至起到稳定病情的作用,此乃中医可为处.本文从肝硬化腹水的病因病机、治则治法入手,浅谈笔者对本病的辨治体会,以飧同道:
作者:符小聪;明爱红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了解补气活血法合并阴道侧穹窿注射治疗盆腔瘀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以补气活血中药内服合并阴道侧穹窿注射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盆腔瘀血综合征40例,连续治疗14天为一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体征(下腹疼痛、低位腰疼等及妇科检查).结果:下腹疼痛、低位腰疼、妇科检查等症均有明显改善.结论:以补气活血汤配合阴道侧穹窿注射治疗方法可以显著改善盆腔瘀血综合征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胡小荣 刊期: 2011年第05期
参苓白术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人参、白术、茯苓、山药、扁豆、砂仁、薏苡仁、莲子肉、桔梗、甘草组成.有补中健脾、渗湿止泻之功,是治疗脾胃虚馁,夹湿而泻的良方.笔者据证异病同治,采用此方治疗玫瑰糠疹、慢性肾炎、女性尿道综合征等病,收效颇佳,举例如下.
作者:李龙骧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评价黄芪注射液辅助治疗心血管类疾病的有效性,为黄芪注射液的再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meta分析的peto法对43篇文献分析黄芪注射液辅助治疗5类心血管病的有效性进行同质性检验及合并效应的估计.结果:黄芪注射液在辅助治疗肺心病的文献中OR合并检验中的χ2=54.0556,P<0.001;治疗心力衰竭的文献中OR合并检验中的χ2=42.5271,P<0.01;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文献中OR合并检验中的χ2=77.2669,P<0.01;治疗冠心病的文献中OR合并检验中的χ2=62.6169,P<0.01;在治疗心肌梗死的文献中OR合并检验中的=42.4467,P<0.01.43篇文献中,在运用黄芪注射液后均未见有不良反应.结论:黄芪注射液大多辅助西医常规治疗以治疗心血管类病,在肺心病、心力衰竭、心肌炎、冠心病、心肌梗死的治疗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
作者:万彦婷;洪燕;兰天;卢珂;王森;严志宏;周翔;朱根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中医药辨证治疗化疗后恶心呕吐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00例肿瘤化疗后恶心呕吐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予中药辨证治疗,分为脾胃虚寒型、水饮蕴结型、胃中虚寒型,寒热错杂痞证型等,予辨证方药治疗;对照组50例,以恩丹西酮8 mg加入0.9%氯化钠60 mL中缓慢静脉注射(15分钟注完),于化疗前20分钟和化疗后4、8小时各1次.治疗后,观察疗效,统计治疗的有效率,显效率,无效率及总有效率.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有效率90.0%,对照组有效率92%.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χ2=0.412,P>0.05).中药辨治组未发现有任何毒副反应;西药对照组有副作用者15例(30.0%),两组患者均未见到锥体外系反应.结论:中医药治疗化疗后恶心呕吐效果好,无毒副作用,经济安全,患者易于接受; 中医药辨证论治可调整患者的整体机能,提高免疫力,改善其临床症状,与化疗药物配合治疗,能增强疗效,降低毒性反应,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杨剑东 刊期: 2011年第05期
湿翳类似于西医学的真菌性角膜炎,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感染性黑睛生翳,其表面微隆起,状如豆腐渣样,外观干而粗糙的角膜病变,致盲率极高,且病程较长,又可反复发作的一种难治性眼病.究其病因,多由湿毒之邪乘伤侵入,湿邪内蕴化热,湿热伤阴,熏灼黑睛所致.治时,当究证之所见,病之所因,脉之虚实,不可执一,现举病例如下:
作者:陈建生;黄晓肆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观察香菇多糖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肿瘤的老年患者的疗效.方法:129例老年肿瘤患者分成香菇多糖联合化疗组和单纯化疗组.对两组疗效及生存质量状况和毒副反应进行分析对比.结果:香菇多糖组疗效及生存质量状况优于单纯化疗组.结论:应用化疗药物的同时应用香菇多糖,能提高近期疗效,改善机体免疫功能,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杨勇;陈爱飞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热敏艾灸治疗抑郁症疗效及探讨抑郁症的综合治疗方法.方法:对158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灸法组和药物组进行对照研究.治疗1个疗程(4周)后,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RSD) 、抑郁自评量表(SDS) 及临床症状评定疗效.结果:两组的HRSD、SDS评分的降低均显著大于治疗前(P<0.0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但艾灸安全无副作用.结论:艾灸方法简单易行、无痛苦、无副作用,可自行操作,推广价值较大,是一种简便有效治疗抑郁症的方法.
作者:邓科穗;黄国民;饶婷;谢秀英 刊期: 2011年第05期
吾师陈瑞春教授乃伤寒大家,擅用经方,亦活用时方.笔者有幸随师学习,见陈师以温病方治疗汗证,疗效颇佳,现总结如下,以飨读者.
作者:胡珂;李明方 刊期: 2011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