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药治疗大肠癌用药分类与药性文献分析

王晓戎;袁孝兵;郜峦;李平

关键词:大肠癌, 中医药治疗, 功效分类, 药性, 文献
摘要:目的:分析大肠癌中药功效分类和药性特点.方法:以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为检索工具,检索符合条件的中医药治疗性文献,分析每味药物的功效分类和中药四气、五味、归经等中药药性.结果:共纳入符合条件文献52篇,涉及中药206味,用药频次1 002次.补益类、清热类、祛湿类、活血化瘀类、理气类、止血类等药物使用频率较高;寒热温凉及平性等四气药物均常用;五味中以甘、苦、辛味使用频率较高;归经以归脾经药物使用频率高,其次依次为肝经、胃经、肺经、心经、肾经和大肠经.结论:大肠癌以健脾温肾、清热解毒、化瘀止血、祛湿等为临床用药特点,以脏腑整体观念为辨治特色.
江西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减脂保肝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36例

    笔者2003年2月-2009年12月采用减脂保肝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患者36例,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并用东宝肝泰进行了对照,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易献春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是青壮年男性的常见病,多发病.由于其特殊的位置及解剖关系,多数抗炎药物难以达到该处发挥作用,导致抗炎治疗效果不理想,中医药治疗有独特的优势.从病因病机研究,分型诊治研究和治疗对其进行系统回顾,总结和归纳了中医药治疗在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丰富的临床经验,肯定了中医专方,中西医结合和针灸在治疗该病方面的疗效,并提出目前研究和治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趋势.

    作者:吴强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沈英森治疗眩晕的临床经验介绍

    沈英森教授从事中医临床几十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治疗眩晕紧扣病机,严谨组方,灵活用药,故临床疗效显著.临证常以酸枣仁汤为主养血调肝治疗虚劳眩晕,以龙胆泻肝汤为主清泻肝胆治疗肝火眩晕,以半夏白术天麻汤为主化痰熄风治疗痰浊眩晕,以桑菊饮为主疏风散热治疗外感眩晕,以血府逐瘀汤为主行气化瘀治疗瘀血眩晕.

    作者:胡志成;徐云生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沈敏鹤诊治结肠癌经验

    沈敏鹤主任医师从事临床工作已20余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常见恶性肿瘤.对结肠癌治疗有着独特的认识和见解,诊治中晚期结肠癌患者不计其数.笔者有幸跟师随诊,现将这1年多来的学习心得进行归纳总结于下.

    作者:李梦婷;沈敏鹤;阮善明;郑丽萍;林红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肺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研究进展

    从肺癌临床诊断、治疗、预后评价及中医辨证角度对近10年来肺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肺癌相关研究的文献进行整理概述,并对目前肺癌临床D-二聚体异常者出现血栓情况治疗方面提出一些问题讨论.

    作者:邵梅;崔庆丽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胃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的一种.其临床症状主要为持续性或反复发作性餐后饱胀不适、早饱感、上腹痛、上腹烧灼感.根据新颁布的RomeⅢ标准[1]功能性消化不良可分为餐后不适综合征和上腹痛综合征.西医对于FD的发病机制迄今还不完全清楚,目前主要认为与胃肠动力和内脏敏感性有关.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不少学者运用传统中医理论结合现代临床实践辨证施治,已凸显出其明显的优势和发展前景.现就近几年取得的成果综述如下.

    作者:黄寻知;胡珂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中西医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研究进展

    目的:总结中西医治疗面瘫的方法.方法:分析近年有关中西医治疗面瘫的文献.结果:中西医治疗面瘫的方法主要包括:西药治疗,手术疗法,中药疗法,针刺疗法及其他疗法.结论:中西医治疗面瘫方法多样,目前周围性面瘫的治疗方案尚未完全明确.

    作者:文希;许能贵;易玮;李云海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辨证分期针灸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78例

    腰椎间盘突出症好发于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国内文献报道腰痛门诊中大约10%-15%的患者诊断该病,因腰腿痛收治住院患者中诊断该病的病例大约占25%-40%,年龄30-50岁的人群患病率高,男女比例2∶1.在25-55岁之间的病例,大约95%的椎间盘突出发生于下腰部脊柱(L4-5节段);高于这个节段的椎间盘突出多见于55岁以上的年龄.笔者采用针灸配合推拿综合疗法辨证分期治疗78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骆雄飞;匡饶;石玉生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小针刀合中药药枕治疗颈椎病117例

    颈椎病是指由于颈椎骨关节、软骨及周围韧带、肌肉、筋膜等损伤及其继发性改变,如关节增生、椎间盘退变、椎间隙变窄等刺激或压迫了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及其周围组织,而引起的一系列复杂综合体征.笔者从1998-2008年对我院骨科门诊确诊为颈椎病的颈型和神经根型颈椎病病例约319例进行了小针刀合中药药枕的治疗,获得3年以上随访的患者有117例,现总结如下.

    作者:邹伟东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中医药治疗大肠癌用药分类与药性文献分析

    目的:分析大肠癌中药功效分类和药性特点.方法:以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为检索工具,检索符合条件的中医药治疗性文献,分析每味药物的功效分类和中药四气、五味、归经等中药药性.结果:共纳入符合条件文献52篇,涉及中药206味,用药频次1 002次.补益类、清热类、祛湿类、活血化瘀类、理气类、止血类等药物使用频率较高;寒热温凉及平性等四气药物均常用;五味中以甘、苦、辛味使用频率较高;归经以归脾经药物使用频率高,其次依次为肝经、胃经、肺经、心经、肾经和大肠经.结论:大肠癌以健脾温肾、清热解毒、化瘀止血、祛湿等为临床用药特点,以脏腑整体观念为辨治特色.

    作者:王晓戎;袁孝兵;郜峦;李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椎体后凸成形术中骨水泥渗漏的预防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是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经皮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nplasty, PKP)目前逐渐成为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主要治疗方法,但术中骨水泥渗漏问题一直是一大难题,渗漏后症状严重时可出现神经受压,甚至瘫痪.我科自2007年7月起采用PKP术对45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里援;吴惠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张泽生治疗脾胃病用药经验

    张泽生(1896-1985年),男,江苏丹阳人,著名中医脾胃病专家.少年习医,先受业于当地名医张伯卿,后师从孟河医派马培之高足贺季衡,尽得薪传.张老临证70余载,学识深厚,经验宏丰,精通内科而以脾胃病称著.适逢参与孟河医派方药传承研究,笔者重温张老医案[1],研读之际,服膺其辨证细腻,用药精炼,大有醇正和缓的孟河医风.故不揣谫陋,以法为纲,仅就张老医案中脾胃病的特色用药略作管陈.参考文献[1] 张继泽,绍荣世,单兆伟张泽生医案医话集[M] 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1981.

    作者:张晓东;姚映芷;张继泽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浅论《针灸甲乙经》对腧穴学的贡献

    《针灸甲乙经》为魏晋时期著名的医家皇甫谧精研《素问》、《灵枢》与《明堂孔穴针灸治要》等书,“事类相从,删其浮辞,除其重复,论其精要”综合整理书中有关针灸内容,并结合其自身的临床经验而成书.该书是我国早的一部针灸学专著,是针灸医学发展的里程碑.

    作者:张春晓;张永臣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刮痧配合中药介入治疗肺癌Ⅳ期显效1例

    肺癌是常见的肺原发性恶性肿瘤,绝大多数肺癌起源于支气管粘膜上皮,故亦称支气管肺癌.近50年来许多国家都报道肺癌的发病率明显增高,在男性癌瘤病人中,肺癌已居首位,在女性发病率也迅速增高,占女性常见恶性肿瘤的第2位或第3位.

    作者:欧阳敏余;熊咏萍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红管药药材质量标准的研究

    目的:研究红管药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TLC鉴别药材中的槲皮素和山奈素,用HPLC测定槲皮素含量.结果:在TLC色谱中能检出槲皮素和山奈素,槲皮素的含量测定范围在0.0852 μg-1.704 μg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9,平均回收率为99.0%,RSD为0.4%.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对红管药所含槲皮素及山奈素可准确、快速地定性,并可对其中的槲皮素进行定量,可作为红管药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盛晓静;刘薇;梁斌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腹腔镜结合术后中药治疗不孕症364例

    目的:探讨应用腹腔镜手术结合术后中药治疗常见单纯女方因素不孕症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无男方不孕因素,辅助检查提示输卵管阻塞、积水或不通畅的不孕症妇女进行腹腔镜检查和相应治疗,统计不孕症的常见女性病因及治疗效果.364例腹腔镜手术中:输卵管一侧或两侧包裹积液或合并蒂扭转136例;合并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卵巢打孔39例;合并卵巢肿块78例(其中子宫内膜异位54例);行盆腔粘连松解、镜下输卵管通液及伞端造口共96例,子宫小肌瘤15例.结果:364例不孕症患者平均受孕率达71.1%.结论:PCOS及源于盆腔炎的不孕症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有独特的优越性,具有手术创伤小、后遗症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优于开腹手术.

    作者:胡樱;蒋贵林;王晨媛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衡法在脾胃病治疗中的应用

    脾胃病的主要病理变化是阴阳、气血、升降的平衡失调,衡法是平调、平治中焦脾胃之法,包括燮理纳运、斡旋升降、权衡润燥、平衡阴阳、平调寒热、兼顾虚实、调畅气血、调和脏腑、调谐心身、调协内外等十个方面,根据中焦脾胃平衡理论,在古方基础上创立的十二首方剂,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良好疗效.

    作者:何晓晖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29例

    目的:探讨利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总结自2006年10月-2010年3月收治的29例(32足),跟骨骨折患者,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结果:28例获得随访,平均14个月,术后随访中未见螺钉及钢板松动,按照Margland足功能评分系统,本组优20例,良7例,差1例,优良率96.8%.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是治疗跟骨骨折的有效方法.

    作者:徐祖文;宋勇;金帅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梁瑞宁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自然流产经验

    梁瑞宁是江西中医学院教授、主任中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医妇科临床、科研20余年,对妇科常见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性自然流产的治疗,方法独特,疗效显著.现将梁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性自然流产的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周慧萍;陈振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邓运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经验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并在外力的作用下,使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而引起腰痛及下肢坐骨神经放射痛等症状为特征的腰腿痛疾患.全国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邓运明教授对本病有独到的经验,取得满意临床疗效,现将其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王力 刊期: 2011年第07期

江西中医药杂志

江西中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中医学院

主办:江西中医学院,江西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