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和军
目的:介绍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单束采用胫骨双固定的方法重建后交叉韧带的手术方法,并探讨其临床疗效.方法:自体腘绳肌腱作为后交叉韧带替代物,关节镜下使用Endobutton钢板和羟基磷灰石可吸收螺钉将移植物固定,观察此固定方法的可靠性及临床疗效,运用Lysholm评分评价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结果:手术56例,平均随访11.8个月,Lysholm评分由术前平均52分提高到术后平均90.6分.患者均对膝关节功能满意>结论: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腱单束采用胫骨双固定的方法具有近期疗效佳、移植物固定可靠和手术操作简单等优点.
作者:沈烈军;危立军;李展振;罗军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笔者侍从南昌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软伤科陈兴华教授诊治的9例急性季肋部痛的病人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9例病人中,女5例,男4例,年龄26-39岁.病程3-7天.病因有拳击伤、扭伤、撞伤等.排除肿瘤、内脏等疾病.临床表现为:季肋部疼痛,呼吸、咳嗽时加重,患处压痛明显.所有病例都未经其他治疗.
作者:舒珊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调查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和阿尔茨海默病中医证型的演变规律.方法:调查102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和23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比较其发病年龄、病程及两组患者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同时比较各中医证型之间发病年龄、病程及认知功能评分(MMSE)情况.结论:从证型演变看,从痰浊阻窍证到气滞血瘀证再到肾虚髓减证,病程逐渐延长,认知功能评分MMSE逐渐加重.从各证型中MCI和AD的分布看,MCI多表现痰浊阻窍证,其次是气滞血瘀证;AD多表现为肾虚髓减证.
作者:贺燕勤;于顾然 刊期: 2011年第09期
在回顾中医胎孕理论沿革的基础上分析男子肾精在胎孕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从而初步探讨男子之精与子嗣的关系.
作者:孙洁;周安方;周艳艳;方婷 刊期: 2011年第09期
从络病理论着手,结合现代医学的认识来探讨颈动脉硬化斑块形成的病理机制,为我们更好的预防和治疗脑血管疾病提供有效地治疗措施.
作者:胡海;李青 刊期: 2011年第09期
本文是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低强度脉冲超声治疗骨折作用机制的基础研究﹑动物实验等方面的进展做出总结,并提出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作者:陈敏;陈联源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DED)是糖尿病(DM)常见并发症,国外流行病学研究男性DED的发病率可达35-70%,是非糖尿病ED患者的2倍,其发病机理复杂,已对男性DM患者的生活产生严重影响.目前中医药对DED的研究已取得一定的进展,但也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从血管、神经病变、内分泌因素、以及神经递质等多方面探讨DED的发病机理,同时对中医药治疗DED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作者:吴宗传;戴宁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慢性心衰中医辨证分型及规范化治疗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对我院100例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进行资料收集及随访,观察慢性心衰中医辨证分型与心功能的关系及合并心脑血管危险因素、服用倍他乐克、ACEI、中药治疗的慢性心衰患者再住院次数、生存时间、生存质量等相关性,确定β受体阻滞剂、ACEI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根据2009年欧洲慢性心力衰竭治疗指南)的重要性,同时观察中药在治疗慢性心衰的疗效,从而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提供参考价值.结果:随着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分级的递增,辨证分型呈气阴两虚→气滞血瘀→阳虚水泛变化.男性、高血压、糖尿病、服用倍他乐克、ACEI及中药对慢性心衰患者年平均住院次数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功能分级与中医辩证分型存在相关性;男性、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与心衰患者病情恶化、年住院次数相关;服用倍他乐克、ACEI、中药可减少慢性心衰患者年平均住院次数.
作者:徐重白;贾坚;吴中华 刊期: 2011年第09期
肱骨外上髁炎,俗称网球肘,主要表现以肱骨外上髁、肱桡关节附近疼痛,用力握拳及前臂旋转时疼痛加剧为特点.笔者自2000年以来,对该病患者采用阿是穴、曲池施龙虎交战针法治疗4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46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15例,女31例;年龄34-66岁;病程2.5个月-2年;病位在右侧者30例,左侧者13例,双侧者3例.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制定.
作者:张永臣 刊期: 2011年第09期
冠心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气虚血瘀型是临床常见的证型,益气活血法是祖国传统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的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方法,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益气活血法可通过多环节、多途径的整体调节来发挥作用,从而达到抗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和缓解冠脉痉挛,保护缺血心肌,从而预防和延缓冠心病的发生.本文将就益气活血法防治冠心病方面的研究做一综述.
作者:朱林平;李侠;曹旭焱;刘长玉;徐宗佩 刊期: 2011年第09期
介绍金季玲教授基于补肾调周法治疗继发性不孕症应用对药的临床经验.
作者:梁婧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研究通腑醒神口服液治疗痰热腑实,风痰上扰型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浆ET-1,TNF-a及血粘度的影响.方法:将60例痰热腑实,风痰上扰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通腑醒神口服液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各30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通腑醒神口服液组每天加用通腑醒神口服液1次100 mL,口服1日2次,疗程20天.分别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及LG-R-80A血液流变仪测定全部患者治疗前、后血浆ET-1、血清TNF-a,血粘度水平并与30例健康人作对照.同时评价治疗前及治疗后28天的神经功能缺损积分1次.结果:脑梗死患者血浆ET-1、血清TNF-a、全血粘度值、血浆粘度值、纤维蛋白原(FI)水平明显高于健康组.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ET-1、血清TNF-a、全血粘度值、血浆粘度值、纤维蛋白原(FI)水平呈正相关.通腑醒神口服液组治疗总有效率(90%)明显高于常规组(73.3%,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浆ET-1、血清TNF-a、全血粘度值、血浆粘度值、纤维蛋白原(FI)水平水平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浆ET-1、血清TNF-a、全血粘度值、血浆粘度值、纤维蛋白原(FI)水平水平较治疗前均有降低,通腑醒神口服液组较常规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通腑醒神口服液通过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ET-1、血清TNF-a、全血粘度值、血浆粘度值、纤维蛋白原(FI)水平,减轻脑血管内皮胞的损害,更好地改善临床症状,促进缺损神经功能康复.
作者:尤夫利 刊期: 2011年第09期
通过分析相关文献,从针剌及其配合、电针波形、取穴及针法等特点方面,就心脾两虚型失眠针灸治疗的现状进行了总结,为进一步临床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田盛华;刘艺琴 刊期: 2011年第09期
声带小结是耳鼻咽喉科临床中常见的疾病之一, 是慢性喉炎的一种类型,主要因滥用嗓音引起,常发生于多语及职业用声、理化刺激、全身疾病抵抗力下降后.导师谯凤英长期从事耳鼻咽喉疾病的临床工作,在治疗声带疾病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及独到的见解.近年来笔者采用会厌逐瘀汤为基本方加减治疗声带小结40例,取得比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慧贤;谯凤英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八正散、前列安栓、抗生素治疗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80例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治疗组60例行三联疗法,对照组20例单用抗生素治疗,治疗6周前后,采用两杯法判定试验(PPMT)结果和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评分(CPSI)的差异.结果:治疗组三联疗法中PPMT检查60例患者有41例转阴,转阴率68.3%,对照组中13例转阴,转阴率65%,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CPSI评分判定:三联疗法中总有效率8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两组治疗效果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三联用药比单用抗生素治疗具有更好的效果,可更为有效地缓解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葛平玉;常青;许灌成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土苓温胆汤加减治疗痰浊上扰型慢性头痛的疗效.方法:将60例痰浊上扰型慢性头痛患者用土苓温胆汤加减进行治疗,评定其疗效.结果:治愈43例,好转17例,无效0例,治愈率71.7%,好转率28.3%,总有效率100%.结论:土苓温胆汤加减治疗痰浊上扰型慢性头痛疗效满意.
作者:陈拥军 刊期: 2011年第09期
感染是髋关节人工置换术后一种严重的并发症,轻则它可引起髋部酸痛和关节活动受限.重则发生髋关节人工置换术失败,甚至导致髋关节功能完全丧失.我院自2005年6月-2010年9月共收治髋关节病变的病人42例,均作髋关节人工置换术,术后给予中西药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陈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以医案形式总结了周宝宽主任医师辨治狼疮性肾炎的经验,疗效明显,进一步验证了中医药在治疗狼疮性肾炎方面的优势.
作者:周宝宽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中药单体与含药血清干预氧化损伤的LECs凋亡作用的异同.从分子生物学水平的变化,阐明内障丸加减方预防或延缓SC发生发展的作用机理.方法:经24小时孵育的SD大鼠晶状体,每组6例,共30例,取囊膜铺片.以TUNEL-AP试剂盒检测LECs的凋亡,光镜下观察凋亡细胞与非凋亡细胞的分布情况,并随机选取10个视野拍摄相片,在光镜下分视野统计各组上皮细胞的凋亡数,计算LECs凋亡率.结果:光镜下显示空白组凋亡细胞数量极少,紫红色非凋亡细胞的排列紧密;氧化损伤各组的细胞排列较疏松,细胞间距离增宽.模型组及空白血清组的凋亡细胞较多;槲皮素组及含药血清组的凋亡细胞数量介于空白组与模型组之间,细胞密度亦优于模型组.结论:以内障丸加减方制备的含药血清具有对抗LEC氧化损伤,抑制细胞凋亡的作用,其作用优于槲皮素.
作者:詹敏;李志英;余杨桂 刊期: 2011年第09期
慢性小腿溃疡疗程长、易复发、病人负担重,且不良反应较多.近来我科采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三妙散加减内服、德赛恩外用治疗慢性小腿溃疡辨证属湿热下注证者,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 治疗方案1.1 基础治疗包括抬高患肢、弹力绷带包扎患肢,根据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结果选择敏感的抗生素控制感染;改善局部微循环等药物.
作者:李治 刊期: 2011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