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男子之精与子嗣关系初探

孙洁;周安方;周艳艳;方婷

关键词:男性, 肾精, 胎孕理论, 子嗣
摘要:在回顾中医胎孕理论沿革的基础上分析男子肾精在胎孕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从而初步探讨男子之精与子嗣的关系.
江西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HPLC法测定氯地霜中氯霉素的含量

    目的:建立以HPLC法测定氯地霜中氯霉素的含量.方法:色谱柱为ZORBAX-Eclipse XDB-C18(4.6 mm×150 mm),流动相为含0.1%庚烷磺酸钠的溶液(取0.1%庚烷磺酸钠500 mL与二甲基甲酰胺5 mL、冰醋酸0.5 mL混匀)-乙腈(75∶25),流速为1.0 mL/分,检测波长为272 nm,进样量20 μL.结果:氯霉素浓度在10.25 μg/mL-51.25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具良好的线性关系(r = 0.999 9),平均回收率99.81%(RSD为1.34%).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本制剂的含量测定.

    作者:罗美兰;甘慧群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朱佳疏风宣肺法治疗外感咳嗽经验

    总结了朱佳教授运用疏风宣肺法治疗外感咳嗽的经验,其临证核心是以疏风宣肺为主要治疗大法,结合辨寒热及兼证,因势利导,随症用药,临床每获良效.

    作者:郭瑶瑶;朱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三联用药治疗60例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八正散、前列安栓、抗生素治疗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80例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治疗组60例行三联疗法,对照组20例单用抗生素治疗,治疗6周前后,采用两杯法判定试验(PPMT)结果和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评分(CPSI)的差异.结果:治疗组三联疗法中PPMT检查60例患者有41例转阴,转阴率68.3%,对照组中13例转阴,转阴率65%,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CPSI评分判定:三联疗法中总有效率8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两组治疗效果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三联用药比单用抗生素治疗具有更好的效果,可更为有效地缓解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葛平玉;常青;许灌成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沙宝瑜运用健脾益气法治疗盗汗经验

    沙宝瑜,主任中医师,江苏省南京市名老中医,从医50载,精通典籍,旁及各家,擅长脾胃病及内科疑难杂症的辨证施治,尤在脾胃病方面颇有建树.笔者有幸师从沙师,获益良多,现将沙师治疗盗汗辨治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强智勇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谢强从瘀热痰毒论治急乳蛾学术思想探析

    目的:探析谢强教授采用刺营法从瘀热痰毒论治急乳蛾的学术思想.方法:以谢师治疗急乳蛾的临床经验和既往言论为研究对象,整理其诊治急乳蛾的思辨过程和具体方法.结果:谢师对急乳蛾的病因病机认识思路独特,治疗手段颇具特色:(1)强调对急乳蛾病因病机、治法的整理探讨应借鉴<内经>及早期医籍对喉痹病因病机的认识;(2)认为瘀热壅滞、痰毒郁结是急乳蛾发病的病机关键;(3)认为咽喉局部脉络痹阻为急乳蛾发病的经络学基础;(4)治疗手段上,擅长采用刺营法,在部位选择方面则强调咽窍局部、三商穴、耳轮三穴并重.结论:谢师采用刺营法从瘀热痰毒论治急乳蛾,切中病机,具有良好的疏风解表、清泻热毒、泄热逐瘀作用,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何兴伟;谢强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从络病理论探讨颈动脉硬化斑块形成的病理机制

    从络病理论着手,结合现代医学的认识来探讨颈动脉硬化斑块形成的病理机制,为我们更好的预防和治疗脑血管疾病提供有效地治疗措施.

    作者:胡海;李青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会厌逐瘀汤加减治疗声带小结40例

    声带小结是耳鼻咽喉科临床中常见的疾病之一, 是慢性喉炎的一种类型,主要因滥用嗓音引起,常发生于多语及职业用声、理化刺激、全身疾病抵抗力下降后.导师谯凤英长期从事耳鼻咽喉疾病的临床工作,在治疗声带疾病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及独到的见解.近年来笔者采用会厌逐瘀汤为基本方加减治疗声带小结40例,取得比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慧贤;谯凤英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小腿及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21例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在小腿及足部严重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小腿及足部严重软组织损伤21例,均先行彻底清创后用VSD治疗,7-10天后若引流仍较多或引流管堵塞,则更换引流装置,VSD应用次数为1-3次,若引流量较少,且伤口局部红肿,体温正常,血常规、CRP、血沉均降至正常水平,则再次手术清创,关闭创面.结果:21例患者中16例患者1次使用VSD治疗后行直接缝合创口、二期植皮或皮瓣转移术全部成活;2例患者行2次VSD治疗后植皮全部成活;2例患者行3次VSD治疗后植皮全部成活,1例患者行1次VSD治疗后行腓肠神经营养皮瓣转移术后,远端出现部分坏死,经常规换药后伤口二期愈合.结论:VSD能彻底清除创面的分泌物和部分坏死组织,刺激肉芽生长,减少创面感染,明显缩短创伤性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治疗时间,疗效显著.

    作者:李慧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内障丸加减方对氧化损伤大鼠晶状体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药单体与含药血清干预氧化损伤的LECs凋亡作用的异同.从分子生物学水平的变化,阐明内障丸加减方预防或延缓SC发生发展的作用机理.方法:经24小时孵育的SD大鼠晶状体,每组6例,共30例,取囊膜铺片.以TUNEL-AP试剂盒检测LECs的凋亡,光镜下观察凋亡细胞与非凋亡细胞的分布情况,并随机选取10个视野拍摄相片,在光镜下分视野统计各组上皮细胞的凋亡数,计算LECs凋亡率.结果:光镜下显示空白组凋亡细胞数量极少,紫红色非凋亡细胞的排列紧密;氧化损伤各组的细胞排列较疏松,细胞间距离增宽.模型组及空白血清组的凋亡细胞较多;槲皮素组及含药血清组的凋亡细胞数量介于空白组与模型组之间,细胞密度亦优于模型组.结论:以内障丸加减方制备的含药血清具有对抗LEC氧化损伤,抑制细胞凋亡的作用,其作用优于槲皮素.

    作者:詹敏;李志英;余杨桂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三妙散加减内服合德赛恩外用治疗慢性小腿溃疡体会

    慢性小腿溃疡疗程长、易复发、病人负担重,且不良反应较多.近来我科采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三妙散加减内服、德赛恩外用治疗慢性小腿溃疡辨证属湿热下注证者,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 治疗方案1.1 基础治疗包括抬高患肢、弹力绷带包扎患肢,根据创面分泌物细菌培养结果选择敏感的抗生素控制感染;改善局部微循环等药物.

    作者:李治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通腑醒神口服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通腑醒神口服液治疗痰热腑实,风痰上扰型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浆ET-1,TNF-a及血粘度的影响.方法:将60例痰热腑实,风痰上扰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通腑醒神口服液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各30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通腑醒神口服液组每天加用通腑醒神口服液1次100 mL,口服1日2次,疗程20天.分别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及LG-R-80A血液流变仪测定全部患者治疗前、后血浆ET-1、血清TNF-a,血粘度水平并与30例健康人作对照.同时评价治疗前及治疗后28天的神经功能缺损积分1次.结果:脑梗死患者血浆ET-1、血清TNF-a、全血粘度值、血浆粘度值、纤维蛋白原(FI)水平明显高于健康组.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ET-1、血清TNF-a、全血粘度值、血浆粘度值、纤维蛋白原(FI)水平呈正相关.通腑醒神口服液组治疗总有效率(90%)明显高于常规组(73.3%,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浆ET-1、血清TNF-a、全血粘度值、血浆粘度值、纤维蛋白原(FI)水平水平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浆ET-1、血清TNF-a、全血粘度值、血浆粘度值、纤维蛋白原(FI)水平水平较治疗前均有降低,通腑醒神口服液组较常规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通腑醒神口服液通过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ET-1、血清TNF-a、全血粘度值、血浆粘度值、纤维蛋白原(FI)水平,减轻脑血管内皮胞的损害,更好地改善临床症状,促进缺损神经功能康复.

    作者:尤夫利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发病机理与中医药研究现状

    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DED)是糖尿病(DM)常见并发症,国外流行病学研究男性DED的发病率可达35-70%,是非糖尿病ED患者的2倍,其发病机理复杂,已对男性DM患者的生活产生严重影响.目前中医药对DED的研究已取得一定的进展,但也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从血管、神经病变、内分泌因素、以及神经递质等多方面探讨DED的发病机理,同时对中医药治疗DED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作者:吴宗传;戴宁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补阳还五汤联合盐酸贝那普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30例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联合盐酸贝那普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确诊为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中药补阳还五汤原方合盐酸贝那普利片治疗,对照组给予盐酸贝那普利片治疗,疗程均为8周.8周后对比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有效率为70.00%;两组治疗后西医疗效(实验室检查)比较,治疗组有效率90.00%,对照组有效率63.33%.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盐酸贝那普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叶宁;詹瑾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男子之精与子嗣关系初探

    在回顾中医胎孕理论沿革的基础上分析男子肾精在胎孕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从而初步探讨男子之精与子嗣的关系.

    作者:孙洁;周安方;周艳艳;方婷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汤昆华辨治多囊卵巢综合征经验

    总结了汤昆华教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经验.汤师提出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病因病机是肝肾不足,气血亏虚为本,气滞血瘀、痰湿内阻为标,治疗上在滋养肝肾、益气养血的基础上,佐以理气化痰、和血化瘀之法,抓住促排卵这一关键,采用综合疗法,方能取得良好疗效.

    作者:许家莹;汤昆华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金季玲治疗不孕症对药运用举隅

    介绍金季玲教授基于补肾调周法治疗继发性不孕症应用对药的临床经验.

    作者:梁婧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三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分析

    目的:总结不同的内固定方法在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体会.方法: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56例分别采用内固定治疗.其中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28例动力髋螺钉(DHS)20例 锁定加压钢板8例.结果:随访6-18个月,三组患者在术后下地负重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PFNA组好.但功能评分优良率及住院时间上,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三组内固定方法各有其特点,但PFNA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中较为理想的方法,其次为锁定加压钢板和DHS.

    作者:胡和军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防治髋关节人工置换术后感染42例

    感染是髋关节人工置换术后一种严重的并发症,轻则它可引起髋部酸痛和关节活动受限.重则发生髋关节人工置换术失败,甚至导致髋关节功能完全丧失.我院自2005年6月-2010年9月共收治髋关节病变的病人42例,均作髋关节人工置换术,术后给予中西药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陈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狼疮性肾炎验案2则

    以医案形式总结了周宝宽主任医师辨治狼疮性肾炎的经验,疗效明显,进一步验证了中医药在治疗狼疮性肾炎方面的优势.

    作者:周宝宽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魏江磊辨治神经系统疾病经验举隅

    魏江磊教授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急诊中风专科主任,博士生导师,从事临床30余年,擅长神经系统疾病诊治.笔者有幸侍诊于侧,受益匪浅,今录其验案2则并探讨其临证中辨证用药思路.

    作者:韩振翔;魏江磊 刊期: 2011年第09期

江西中医药杂志

江西中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中医学院

主办:江西中医学院,江西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