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铁甲;王芳;成向进
结核病是一种严重危及人类生命健康,制约经济发展的慢性传染病.自从1944年抗结核特效药相继问世之后,人们对它的警惕性有所下降.随着抗结核药物的广泛应用,结核杆菌的耐药性也有不断增加的趋势.近它又被WHO宣布为威胁全人类的两大疾病之一,因为一旦耐多药结核病流行,人们将再次面临结核病无药可治的局面.国家已将其列入重大疾病研究项目之一,并已经意识到中医治疗结核病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作者:叶品良;卢润生;黄秀深;刘婷婷;王帅 刊期: 2009年第02期
随着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介入,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等问题不断出现.笔者有幸跟随曾一林教授学习中医药对该病的非手术疗法,并追踪观察了1例腰椎间盘突出的治疗全过程.
作者:韩特;曾一林 刊期: 2009年第02期
2004年3月~2008年1月采用自体骨髓移植治疗股骨骨折骨延迟愈合13例患者,临床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3例,男10例,女3例;年龄20~55岁,平均35.5岁.自体骨髓移植术前所使用的固定方式:交锁髓内钉10例,AO加压钢板3例.接受第1次自体骨髓注射时间为手术后5~8个月,平均6个月.
作者:危立军;沈烈军;陈昉;罗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刘义生主任医师是江西省名中医,从事中医临床工作40年,有扎实的中西医学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现供职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祈福医院.笔者有幸侍诊其左右1年之余,深感其治病不循常规,不落俗套,疗效卓著.临床诊治疾病常坚持3个原则:(1)坚持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辨病为先的原则,何以辨病为先?
作者:周三林;龚彩霞;潘卓文;刘义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根据朱丹溪原著并参阅近10年国内大补阴丸临床应用文献共计31篇,对大补阴丸证的理论与临床应用作一概述.供教学与临床医务工作者参考.
作者:郑磊;周凯 刊期: 2009年第02期
阿仑膦酸钠商品名为福善美,主要治疗骨质疏松症,每周口服1片.关于该药的不良反应,说明书中提到罕见巩膜炎或巩膜外表层炎.笔者在临床中遇到致眼巩膜炎1例,特报告如下:
作者:潘小云 刊期: 2009年第02期
通过查阅近十年来有关冬病夏治方面文献,并进行收集梳理,从其理论渊源、治病机理、适应症、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等几个方面进行系统总结,以进一步规范研究冬病夏治,并指导临床实践.
作者:段晨霞;张惠勇 刊期: 2009年第02期
近,王一方先生推出了新作<医学是科学吗>,这是一部围绕着医学人文的系列对话录,读来令人沉思.此前,王先生策划出版过<柳叶刀译丛>,并著有<敬畏生命>、<医学人文十五讲>、<人的医学>等专著.
作者:蒋力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血脂灵片对血脂异常的疗效.方法:将血脂异常8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38例,分别口服血脂灵和辛伐他汀进行治疗,疗程8周.分别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指标并观察降脂及临床症候变化,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后TC、TG、 LDL-C下降,HDL-C升高,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症状改善总有效率86.67%,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血脂灵与他汀类药物一样,具有降血脂、抗动脉硬化作用,改善临床症状,是治疗血脂异常长期、安全、有效的药物之一.
作者:王庆军;朱贵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临床意义. 方法:对39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并动态检测D-二聚体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D-二聚体水平显著性升高,峰值出现时间平均为2天.治疗后10天D-二聚体下降至治疗前水平,治疗后20天D-二聚体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是改善DVT血液高凝的有效方法.动态监测DVT患者治疗过程中血浆D-二聚体的变化,可以作为评价疗效及判断预后的特异性指标.
作者:周慧芬;徐首航;徐华良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建立草珊瑚中主要成分异美五针松二氢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ypersil ODS(4.6 mm×200 mm)色谱柱;流动相:甲醇-四氢呋喃-水(35∶10∶55);检测波长:287 nm.结果:平均回收率为97.44%,1.85% (n=5).结论:提供了对草珊瑚质量控制的方法.
作者:匡蕾;李琴;陈美兰;黄璐琦;罗永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十几年来,我科以补肾软坚为主治疗泌尿系结石234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234例中,男性102例,女性132例,年龄19~76岁,病程2天~7年;肾结石162例(左肾58例,右肾56例,双肾48例)、输尿管结石72例;兼用体外振波碎石36例.
作者:李俊玉;杨守光;高忠波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生大黄汤高位保留灌肠辅助治疗术后肠麻痹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0年1月~2007年8月各种手术术后出现肠麻痹的99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常规治疗组和大黄佐治组,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大黄佐治组的治疗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两组治疗效果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1).结论:生大黄汤高位保留灌肠治疗各种手术后出现的肠麻痹有明显效果,可作为治疗肠麻痹的常规治疗手段,予以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刘伟盛;伍方红;廖晓春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是一组与宫颈浸润癌密切相关的癌前病变的统称,包括宫颈非典型增生及宫颈原位癌.它反映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连续过程,即宫颈不典型增生(轻度-中度-重度)-原位癌-早期浸润癌的系列变化,各级CIN均有发展为浸润癌的趋向,级别越高发展为浸润癌的机会就越多[1].病因学研究表明,生殖道感染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是妇女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高发的主要危险因素[2].统计资料显示,HPV感染在正常人小于4%,但99.8%宫颈癌患者中检测到HPV DNA[3].对 CIN 及时、合理的治疗是阻断其癌变的有力措施.近年来,CIN的中医药治疗报道越来越多,并且逐渐显示出了优势.
作者:王晶;卢苏 刊期: 2009年第02期
五运六气学说是中医学重要的理论之一,曾对中医学理论的发展有过很大的推动作用.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古代汉语、天文、历法等知识的衰弱,其亦为医学界所尘封,深奥理论难以发扬,甚至被认为是玄学而到了一度要被废除的地步.作者认为运气学说内涵丰富,其理论对于中医理法方药的发生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以<药方论>为引子,对运气学制方理论做了阐述,初步探讨了运气学说四气五味配伍方法以及君臣佐使配伍结构的由来及其价值,以期与同道共同学习.
作者:倪卫东;张宁一 刊期: 2009年第02期
梁苹茂医师系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行医近30年,主要从事中医药治疗内分泌系统疾病的临床、科研工作,学验俱丰,在辨治糖尿病和甲状腺疾病方面颇有建树.梁师擅长运用中医经典来指导临床,认为中医经典是创新源泉、临证基石.笔者有幸随师侍诊,现将其运用小柴胡汤治疗内分泌疾病的验案一则介绍如下,以飨读者.
作者:白璐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温肾填精方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温肾填精方配合小剂量甲状腺素片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36例,疗程2个月.结果:36例患者中,显效31例,有效4例,无效1例,显效率为86.11%,总有效率为97.22%;治疗后,T3和T4含量明显升高(P<0.01),TSH明显降低(P<0.01).结论:温肾填精方治疗对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有显著疗效.
作者:封赛红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王耀光老师为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主任医师、教授,业医多年临床经验丰富,不仅擅长于肾病治疗,并且对内科疑难杂病的治疗也颇有心得.现介绍医案3则与读者共享.
作者:黄芸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笔者导师张志芳教授,从2006年10月~2008年5月,应用自拟益气解毒方治疗放射性肺炎30例,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30例均为本院门诊或住院病人,其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40~74岁,平均59岁;病程为放疗后1个月~半年.来诊者均接受过放射治疗,其中肺癌13例,食道癌10例,纵隔肿瘤7例.均经CT或MRI证实为放射性肺炎.临床症状:刺激性干咳、气促,活动后加剧,胸痛,伴或不伴有发热,以低热多见.
作者:唐剑兰;张志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寻求一种更好的治疗静脉炎的方法,以减轻患者痛苦.方法:采集2008年1~6月在我院住院发生静脉炎的患者5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8例,试验组用50%酒精湿敷后涂以喜疗妥软膏,对照组用50%酒精湿敷.结果:50%酒精湿敷后再均匀涂檫喜疗妥软膏治疗静脉炎疗效明显.结论:酒精湿敷后再均匀涂檫喜疗妥软膏治疗静脉炎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丽平 刊期: 200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