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药治疗胃癌的临床研究进展

曹晓琳

关键词:胃癌, 中医药, 综述
摘要:胃癌是常见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据有关资料统计,其死亡率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率的20%以上.由于胃癌早期诊断率较低,经确诊的胃癌患者绝大多数已属中晚期,故5年生存率仍然不高.即使是经根治性手术的患者,术后仍然需要配合化疗及其他疗法,以防止转移和复发.20多年来,化疗方案虽然有所进展,但临床有效率仍然没有显著变化.同时化疗过程中出现的毒副反应,如骨髓抑制、消化道毒副反应、外周神经毒性、心脏毒性、肾毒性等,也严重制约了化疗的使用.因此,临床上常配合中医药治疗,对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效果.本文就近年来文献所报道的中医药对胃癌临床研究情况作一简要叙述.
江西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王耀光杂病验案3则

    王耀光老师为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主任医师、教授,业医多年临床经验丰富,不仅擅长于肾病治疗,并且对内科疑难杂病的治疗也颇有心得.现介绍医案3则与读者共享.

    作者:黄芸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28例

    心力衰竭是临床为常见的危重病,是器质性心脏病的严重阶段,有着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尽管循证医学试验证实ACEI、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可以降低患者的病死率,但临床实际收效并不理想,其住院率和死亡率仍然很高.笔者自2006年12月~2007年9月对28例住院患者,在心力衰竭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辨证分型加用中药进行干预,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铁甲;王芳;成向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大补阴丸的临床应用概况

    根据朱丹溪原著并参阅近10年国内大补阴丸临床应用文献共计31篇,对大补阴丸证的理论与临床应用作一概述.供教学与临床医务工作者参考.

    作者:郑磊;周凯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刘义生临证特色举隅

    刘义生主任医师是江西省名中医,从事中医临床工作40年,有扎实的中西医学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现供职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祈福医院.笔者有幸侍诊其左右1年之余,深感其治病不循常规,不落俗套,疗效卓著.临床诊治疾病常坚持3个原则:(1)坚持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辨病为先的原则,何以辨病为先?

    作者:周三林;龚彩霞;潘卓文;刘义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五味消毒饮预防四肢手术后早期感染40例

    目的:探讨五味消毒饮预防四肢手术后早期感染临床疗效.方法:80例患者随机为两组,治疗组40例在应用抗生素的基础上加五味消毒饮,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术后应用抗生素.结果:治疗组仅切口缝合针眼处有轻微炎症和少许分泌物1例;对照组表浅切口有红、肿、热、痛3例,有脓性分泌物1例,切口缝合针眼处有轻微炎症和少许分泌物2例,从深部切口引流出或穿刺抽到脓液1例.结论:五味消毒饮预防四肢手术后早期感染疗效确切.

    作者:黄崇林;陈久毅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基于《药方论》探讨运气学说制方理论及其价值

    五运六气学说是中医学重要的理论之一,曾对中医学理论的发展有过很大的推动作用.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古代汉语、天文、历法等知识的衰弱,其亦为医学界所尘封,深奥理论难以发扬,甚至被认为是玄学而到了一度要被废除的地步.作者认为运气学说内涵丰富,其理论对于中医理法方药的发生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以<药方论>为引子,对运气学制方理论做了阐述,初步探讨了运气学说四气五味配伍方法以及君臣佐使配伍结构的由来及其价值,以期与同道共同学习.

    作者:倪卫东;张宁一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肺痨康治疗肺结核69例

    结核病是一种严重危及人类生命健康,制约经济发展的慢性传染病.自从1944年抗结核特效药相继问世之后,人们对它的警惕性有所下降.随着抗结核药物的广泛应用,结核杆菌的耐药性也有不断增加的趋势.近它又被WHO宣布为威胁全人类的两大疾病之一,因为一旦耐多药结核病流行,人们将再次面临结核病无药可治的局面.国家已将其列入重大疾病研究项目之一,并已经意识到中医治疗结核病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作者:叶品良;卢润生;黄秀深;刘婷婷;王帅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浅述张锡纯应用龙骨牡蛎经验

    近代名医张锡纯系河北盐山县人,著有<医学衷中参西录>一书,书中汇集了张氏毕生的用药经验和学术思想,其博古而不拘泥于古,衷中参西,创立许多疗效卓越方剂,方中很重视对药配伍应用,将药物的疗效发挥的淋漓尽致,兹将张氏应用龙骨、牡蛎的经验论述如下:

    作者:王君霞;刘立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HPLC法测定草珊瑚中异美五针松二氢黄酮的含量

    目的:建立草珊瑚中主要成分异美五针松二氢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ypersil ODS(4.6 mm×200 mm)色谱柱;流动相:甲醇-四氢呋喃-水(35∶10∶55);检测波长:287 nm.结果:平均回收率为97.44%,1.85% (n=5).结论:提供了对草珊瑚质量控制的方法.

    作者:匡蕾;李琴;陈美兰;黄璐琦;罗永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吊诡的命题

    近,王一方先生推出了新作<医学是科学吗>,这是一部围绕着医学人文的系列对话录,读来令人沉思.此前,王先生策划出版过<柳叶刀译丛>,并著有<敬畏生命>、<医学人文十五讲>、<人的医学>等专著.

    作者:蒋力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自拟益气解毒方治疗放射性肺炎30例

    笔者导师张志芳教授,从2006年10月~2008年5月,应用自拟益气解毒方治疗放射性肺炎30例,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30例均为本院门诊或住院病人,其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40~74岁,平均59岁;病程为放疗后1个月~半年.来诊者均接受过放射治疗,其中肺癌13例,食道癌10例,纵隔肿瘤7例.均经CT或MRI证实为放射性肺炎.临床症状:刺激性干咳、气促,活动后加剧,胸痛,伴或不伴有发热,以低热多见.

    作者:唐剑兰;张志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阿仑膦酸钠致眼巩膜炎1例

    阿仑膦酸钠商品名为福善美,主要治疗骨质疏松症,每周口服1片.关于该药的不良反应,说明书中提到罕见巩膜炎或巩膜外表层炎.笔者在临床中遇到致眼巩膜炎1例,特报告如下:

    作者:潘小云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重症颅脑损伤高热昏迷50例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对重症颅脑损伤病人高热与意识障碍的疗效.方法:按随机分组法将100例有高热与意识障碍的重症颅脑损伤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方法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结果:治疗组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醒脑静注射液对重症颅脑损伤病人高热及意识障碍有明显治疗效果.

    作者:季宪晚;王晓勇;叶辉;叶强;申屠刚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叶橘泉对虚弱儿童的调体三方

    叶橘泉为我国现代著名的中医药大家,其临床经验极为丰富,在虚弱儿童的体质调理上,根据对患儿的体质状态常用小柴胡汤、桂枝汤、小建中汤来改正患儿病理状态,从而达到治愈目的.

    作者:管仕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自拟愈肠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68例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消化系统中为常见的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临床以腹痛或腹部不适、大便次数及性状改变为主要症状,以肠道功能紊乱为主的临床综合征,并常伴有全身性神经官能症表现.我院沈玉明老中医采用自拟愈肠汤治疗本病6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汪红根;沈玉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痰浊型眩晕43例

    目的:观察燥湿化痰、平肝熄风之法治疗痰浊上蒙型眩晕的疗效.方法:对照组用常规西药加中成药治疗.治疗组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5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半夏白术天麻汤对痰浊上蒙所致的眩晕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安娟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50%酒精加喜疗妥软膏治疗静脉炎28例

    目的:寻求一种更好的治疗静脉炎的方法,以减轻患者痛苦.方法:采集2008年1~6月在我院住院发生静脉炎的患者5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8例,试验组用50%酒精湿敷后涂以喜疗妥软膏,对照组用50%酒精湿敷.结果:50%酒精湿敷后再均匀涂檫喜疗妥软膏治疗静脉炎疗效明显.结论:酒精湿敷后再均匀涂檫喜疗妥软膏治疗静脉炎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丽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中医药治疗胃癌的临床研究进展

    胃癌是常见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据有关资料统计,其死亡率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率的20%以上.由于胃癌早期诊断率较低,经确诊的胃癌患者绝大多数已属中晚期,故5年生存率仍然不高.即使是经根治性手术的患者,术后仍然需要配合化疗及其他疗法,以防止转移和复发.20多年来,化疗方案虽然有所进展,但临床有效率仍然没有显著变化.同时化疗过程中出现的毒副反应,如骨髓抑制、消化道毒副反应、外周神经毒性、心脏毒性、肾毒性等,也严重制约了化疗的使用.因此,临床上常配合中医药治疗,对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效果.本文就近年来文献所报道的中医药对胃癌临床研究情况作一简要叙述.

    作者:曹晓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张赤志论治阴黄经验

    湖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肝病研究所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名老中医张赤志教授,从事中医肝病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40余年,学验俱丰,对阴黄的治疗有着独到见解,余随师临证,受益匪浅,现将张师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李华成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穴位注射甲钴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中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腰痛及坐骨神经痛,多伴有肌力减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笔者2006~2008年在牵引的基础上采用甲钴胺穴位注射方法,治疗本病60例,并设立体针对照组50例进行疗效对照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田海燕 刊期: 2009年第02期

江西中医药杂志

江西中医药杂志

主管:江西中医学院

主办:江西中医学院,江西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