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泉英;陈童;苏亮
目的:探讨亚甲蓝染色对结肠肿瘤的良恶性病变的定性判断的数值.方法:将0.3%亚甲蓝用喷酒管经内镜直接在病变组织处染色取活粒.结果:21例中,8例Ⅰp型,5例Ⅰs型,5例Ⅱ型,3例Ⅲ型.结论:亚甲蓝染色可使病变部位更加清晰,能够补充肉眼不足,对鉴别肿瘤良恶性有重要价值.
作者:吴玉海;赵章树;林国英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疗效.方法:12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服用通心络胶囊,对照组服用复方丹参滴丸,疗程为6周,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病人的总有效率,心电图有效率及硝酸甘油减率.结果:两组病人都有效,但通心络组疗效更为显著(P<0.05).体会:通心络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显著疗效.
作者:王福新;应群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定位整复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整复手法治疗组60例和颈椎牵引对照组60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优于颈椎牵引法.
作者:俞乐;陈红蕾;林伟锋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傅淑清,主任中医师,全国第三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医工作整40年,擅长妇、儿科,学验俱丰,笔者有幸跟师学习,获益良多.现将导师诊治崩漏的经验简介于下,以飨同道.
作者:吴岱峰;徐宜兵;高晓静;傅淑清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本人自1990~2006年对类风湿性关节炎采用壮医药线点灸督脉腧穴并配合温阳益气通络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则信 刊期: 2008年第04期
胃轻瘫是2型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由于胃功能障碍,排空延迟,则使血糖浓度不易控制,因此病情更加会趋于恶化.笔者自2003年以来探索应用中医药治疗2型糖尿病胃轻瘫症30例,取得了比较好的疗效.
作者:朱鹏 刊期: 2008年第04期
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和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基本环节.持续性高血糖可进一步加重胰岛β细胞功能的损害及胰岛素抵抗.本文通过观察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1个月的胰岛素强化治疗前后的胰岛素释放水平和胰岛素抵抗变化的情况,以及停药1年后血糖良好控制的例数,来探讨伴血糖显著增高的初发2型糖尿病及时给予胰岛素强化治疗的必要性.
作者:黄崇林;金标;陈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对<内科摘要>中由脾胃亏损而致心腹作痛为主证的医案加以分析,认为薛己在辨证中重视察色诊脉,治疗上重视辨证施治,虽多用补中益气汤、六君子汤、小柴胡汤等古方,但多在加减变化中体现其用药的神妙,对后世颇有启迪.
作者:焦丽娜;秦玉龙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笔者临证试从注重辨证,平衡阴阳;标本兼顾,补虚泻实;补益脾肾,顾护双天;痰瘀同治,直捣巢囊;益气化瘀,引申运用;圆机活法,知常达变等六个方面入手,列举有关病例,试图对疑难杂病的辨治思路,作一粗探.
作者:何顺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功能性消化不良(FD)在临床上十分常见,单一的抗消化不良药物治疗效果欠佳,但近年来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取得了一些进展,特别是抗焦虑抗抑郁药、中药及针灸、心理疗法用于FD的治疗,取得了意想不到的疗效.通过对近几年国内公开发表的有关的学术期刊及文献进行整理总结,综述了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进展.
作者:阮莲芝 刊期: 2008年第04期
食郁证属于中医郁病范畴,为气、血、痰、火、食、湿六郁证之一.先提出六郁之名的是元代医家朱丹溪,他在<丹溪心法>中首创六郁之名,并且创制了越鞠丸、六郁汤等有效方剂.
作者:崔瑛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崔应珉教授是河南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临床、教学、科研2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痤疮的治疗上独具特色,有较好疗效,笔者有幸随师侍诊,受益匪浅,现介绍如下.
作者:侯红丽;张洁 刊期: 2008年第04期
2003年5月~2006年8月,笔者采用清燥救肺汤治疗老年人便秘3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易献春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疗效.方法:9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8例采用西药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52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2个月为一疗程并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3%、76.3%,2组比较,P<0.01,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取长补短,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蒙杏泽;朱小晓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单兆伟教授系孟河医派传人,是当代著名的中医脾胃病大家,治疗慢性胃炎多有效验,笔者有幸长期侍诊单师左右,兹将其经验概括一二,简要介绍如下.
作者:唐存祥 刊期: 2008年第04期
近年来笔者应用自拟益气温阳活血复脉汤治疗40例窦性心动过缓,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袁泉英;陈童;苏亮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中西结合治疗踝部骨折治疗效果.方法:采取手法复位或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后,配合中药内服外用等综合治疗手段治疗.结果: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8周,58例中,治愈41例,好转16例,差1例.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踝部骨折疗效满意,骨折对位好,愈合快,功能恢复好,患者痛苦少.
作者:王森龙 刊期: 2008年第04期
<中国药典>明确记载细辛有小毒,规定其用量为1~3g,以指导临床用药.但其法定剂量并不完全为临证医者所遵循,大剂量使用细辛者比比皆是,鲜有毒性反应者,故对影响细辛毒性的有关因素进行探讨,如细辛的品种、药用部分、剂型、配伍等方面,认为细辛毒性重受制于药材品种来源、药用部分、剂型选择及加热时间等因素,不可视限量为确保安全的唯一手段.
作者:曹兰秀;邓中甲 刊期: 2008年第04期
近3年来一些医家在对单纯性肥胖症进行辨证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选取治疗方法或穴位,收到了较好的疗效.
作者:马文明;秦黎虹 刊期: 2008年第04期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