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肝癌肝动脉碘油栓塞后碘油沉积的临床价值

华阳;刘德华;罗娅红;李森

关键词:肝癌, 碘油, 栓塞
摘要:目的评价原发性肝癌碘油栓塞后碘油沉积的临床价值.方法通过血管造影片与CT片的对比观察,探讨瘤体的血管结构特点与碘油沉积的关系以及碘油在瘤体内沉积的分布与疗效的关系.结果碘油的沉积和分布与瘤体的坏死和缩小有直接的关系,CT片显示碘油沉积在瘤体内呈完全型和簇集型者疗效较好.结论碘油沉积的分布,可以反应出肿瘤的栓塞效果及栓塞后肿瘤的生长情况,为进一步选择复治时机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实用肿瘤学杂志相关文献
  • 硬膜外腔注入吗啡复合液应用于下腹术后镇痛

    目的对采用硬膜外麻醉的下腹部手术患者,应用吗啡复合液单次硬膜外腔注入行术后疼痛治疗,并对镇痛效果、副作用进行临床观察.方法60例下腹手术患者,麻醉方法全部采用1.6%利多卡因连续硬膜外阻滞,手术结束后将吗啡复合液经硬膜外导管缓慢注入,注药后立即拔出硬膜外导管.回病房后监测血压、脉搏和呼吸等情况,并对镇痛效果、副作用进行临床观察.结果妇瘤手术患者术后止痛效果比较满意,术后完全无痛达80%.直肠癌手术患者术后止痛效果不很理想,术后完全无痛仅20%.血压、脉搏、呼吸均在正常范围,副作用较少.结论单次硬膜外腔注入吗啡复合液行术后止痛,仅对创伤较小的手术效果理想.

    作者:杨波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卵巢癌GST-π基因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π)基因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30例卵巢癌,30例卵巢良性肿瘤和2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的GST-π基因的表达进行研究.结果在卵巢癌和卵巢良性肿瘤组织中GST-π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56.7%和13.3%,正常卵巢组织中无GST-π蛋白的表达,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GST-表达的阳性率在卵巢癌病理1~2级组明显高于3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GST-π蛋白表达与卵巢癌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的相关性.结论GST-π基因的改变与卵巢癌的发生有关,GST-π蛋白表达可作为临床诊断卵巢恶性肿瘤的辅助指标.

    作者:马琳;欧阳玲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CFP/HCPT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近期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CFP/HCPT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近期疗效.方法24例晚期乳腺癌患者分两组,实验组采用CFP/HCPT方案,对照组采用CMFP方案,比较二者的近期疗效和毒副作用.结果实验组12例中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8例,有效率83.3%;对照组12例中无完全缓解者,部分缓解4例,有效率33.3%.二者差异有显著性.两组毒性主要为消化道反应和骨髓抑制.毒性无显著差异.结论HCPT对乳腺癌具有一定疗效.

    作者:井明晰;高雅苓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脑干肿瘤立体定向放射治疗4例报告

    1资料与方法脑干肿瘤发生率约占颅内肿瘤的1%~15%,目前以放射治疗为主,我们尝试使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T)4例脑干肿瘤,现报告如下:

    作者:于飞;杨进;聂歆闻;张伟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口腔降温可预防化疗引起的口腔炎

    目的观察口腔降温对化疗引起的口腔炎的影响.方法将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化疗的病人,126人次分两组,口腔降温组口含小冰袋,与对照组进行观察.结果口腔降温组55人次未发生口腔炎者6人次,发生Ⅰ度口腔炎者18人次,发生Ⅱ度口腔炎者24人次,发生Ⅲ度口腔炎者6人次,发生Ⅳ度口腔炎者1人次.结论口腔降温操作简单,无副作用,可以预防或降低化疗性口腔炎的发生.

    作者:郝玉萍;邢影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膀胱癌中VEGF和bFGF表达的意义

    目的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表达与临床病理指标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62例原发性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VEGF和bFGF进行检测.结果膀胱癌组织中VEGF和bFGF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6.5%和46.8%.VEGF和bFGF表达与膀胱癌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复发及3年生存率密切相关.结论VEGF和bFGF表达对膀胱癌生物学行为有重要影响,VEGF和bFGF表达有可能成为预测膀胱癌复发、转移和预后的指标.

    作者:石歧兴;白晓军;郭洪新;李芳;刘同才;张铭铮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48例肺结核合并肺癌与肺结核临床影像学对照分析

    目的探讨肺结核合并肺癌的临床特点和X线、CT特征,从而掌握其处理原则.方法回顾分析48例肺结核与肺癌并存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并与X线分型相同的48例肺结核加以对照研究.结果48例中,两者发生同侧同叶者32例,占66.7%.刺激性干咳,消瘦多于对照组(P<0.01).病灶的形态如肿块影、分叶毛刺征;CT增强结节状强化(CT值>30HU);病灶与周围的病变如阻塞性肺炎、肺不张、胸膜凹陷征;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特异性(P<0.01).结论肺结核合并肺癌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当对肺结核治疗不满意或新增异常阴影时,应根据临床特点和X线、CT特征综合分析.

    作者:吴月萍;朱才松;刘瑞风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大肠腺瘤恶变指标的临床与病理分析

    目的对大肠腺瘤恶变指标的诸多因素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收集1982年3月~1995年3月间本院纤维结肠镜检出的大肠息肉436例,进行了研究.结果单发腺瘤81.1%,多发者19.3%;腺瘤癌变10.8%,腺瘤合并癌5.2%;绒毛状腺瘤癌变27.5%,混合型腺瘤癌变16.2%,管状腺瘤癌变率7.1%;腺瘤发生部位以直肠居多,其次为乙状结肠.结论腺瘤癌变与腺瘤的组织学类型、肿物大小及发生部位有关.

    作者:郭杰;王辉;王彦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异丙酚辅助硬膜外阻滞在宫颈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宫颈癌根治术中异丙酚小剂量分次静注辅助硬膜外阻滞的效果.方法宫颈癌根治术病人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A组采用异丙酚0.4~0.5mg/kg分次静注辅助连续硬膜外阻滞;B组全麻气管内插管,吸入异氟醚,间断推注维库溴铵维持麻醉.结果两组病人麻醉前SBP、DBP、HR无显著差异(P>0.05).A组病人在腹腔淋巴结清扫时SBP、DBP有较显著的降低(P<0.05),但两组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手术结束时B组SBP、DBP较麻醉前有较显著的升高(P<0.05),两组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围手术期两组HR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术后清醒情况:B组病人有17例拨管时完全清醒,有3人呼之能睁眼,处于浅睡眠状态.A组病人拔管时均完全清醒.结论选择小剂量、分次缓慢静注异丙酚辅助连续硬膜外阻滞是宫颈癌根治手术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作者:霍星;樊红梅;修萍;王国年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腹部手术后回肠憩室引起不全梗阻1例报告

    患者,潘某,女,46岁,因下腹部胀痛1年入院.经查体及B超探查后诊断为子宫肌瘤,并于2000年7月7日行子宫全切除术.术后病理:子宫平滑肌瘤.术后两天排气,予半流饮食,进食后出现持续性全腹绞痛.查体:体温38.5℃,痛苦面容,腹膜刺激征阳性,腹部移动性浊音阳性,腹穿为桔黄色腹水,血WBC11.8×109/L,N 0.90,7月10日腹痛加重,无恶性呕吐,急查血Ams168u,腹水Ams336u,腹透提示不全梗阻,予禁食,胃肠减压等治疗.未见明显疗效.7月12日出现表情淡漠,休克状态,急诊剖腹探查,术中见腹腔少量淡黄色积液,全结肠充气扩张明显,小肠充血水肿,回盲部上20cm有一回肠憩室,约2cm×1.5cm,与周围肠管粘连,形成梗阻,其后长约20cm回肠肠管充血水肿更为明显,呈暗红色,未见缺血坏死灶,胰腺中度水肿,直肠后穹隆积脓约30ml,原术区阴道残端及后腹膜无异常.松解梗阻肠段后于其根部肠系膜用1%普鲁卡因针封闭,热敷肠管,血运恢复,色泽逐渐红润,未作肠切除.切除憩室,经肠道减压后大量盐水冲洗肠腔后关腹.术毕诊断为:①回肠憩室并不全梗阻;②急性弥漫性腹膜炎;③子宫肌瘤(术后).术后患者生命体征逐渐恢复,并于7月22日病愈出院.

    作者:朱其勇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BC369对小鼠肝癌腹水型的疗效实验分析

    目的观察BC369对小鼠肝癌腹水型的疗效及效量关系.方法采用小鼠腹水瘤的药学试验法.结果BC369三个剂量组(低、中、高)对荷瘤小生命延长率分别为(34.31士1.79~41.66士1.92)%,P<0.05;(55.48士2.46~59.14士2.73)%,P<0.01;(83.65士3.78~91.67士3.86)%,P<0.01.结论BC369对小鼠肝癌腹水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且随剂量的加大而疗效更加明显.

    作者:张炳团;王争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DDP联合IL-2治疗恶性胸水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DDP联合IL-2胸腔内局部应用治疗恶性胸水的临床疗效.方法42例恶性肿瘤合并胸水患者随机分为DDP+IL-2组和DDP组采取胸腔内局部用药.结果DDP+IL-2组对恶性胸水的有效率为85.71%,明显高于DDP组有效率47.62%(P<0.01),两者有极显著差异.结论DDP联合IL-2胸腔内局部应用是治疗恶性胸水的较好方法.

    作者:李红梅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端粒酶活性在消化道肿瘤组织中的异常表达及其检测

    1989年Morin等首先在人宫颈癌细胞系(Hela细胞)发现活化的端粒酶,1994年Kim首创高度敏感特异的PCR-TRAP法检测端粒酶活性,自此,端粒酶与肿瘤关系的研究方兴未艾.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端粒酶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利用端粒酶作为肿瘤的特异性标志物用于诊断和评估预后,是当前肿瘤研究的新热点之一.本文拟介绍端粒酶与消化道肿瘤的新研究进展,并对其在消化道肿瘤的检测及其应用作如下综述.

    作者:高华;袁媛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多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鉴别诊断良恶性胸腔积液的价值

    目的探讨多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良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微粒子酶免分析技术(MEIA)测定68例胸水中CEA、CA125及FeR的含量.结果恶性胸水中CEA、CA125及FeR的水平显著高于良性胸水组,P<0.001.结论三项联合测定可提高癌性胸水诊断的敏感度,对恶性积液的诊断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梁玉全;康彬;吴素琴;谢建敏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螺旋CT胃仿真内窥镜(CTVE)扫描参数的优化选择

    目的探讨获得佳的CTVE图像效果和真实性而选用恰当扫描参数.方法选用经胃镜诊断为胃癌30例病人,采用不同螺距、层厚和重叠重建间隔扫描参数制做胃的仿真内窥镜,并观察图像质量.结果①螺距为1.0,层厚为10mm、8mm、4mm时,CTVE的图像质量较佳百分比分别为83.33%,96.67%,80%.②固定8mm层厚时,螺距为1.0、1.5、2.0时,CTVE的图像质量较佳百分比分别为96.67%,80%、60%.③固定层厚10mm时,重建间隔重叠分别为25%、50%、75%的CTVE图像质量较佳百分比分别为83.33%、93.33%、93.33%.结论采用8mm层厚、螺距1.0、重建重叠50%所得内窥镜图像质量较佳.

    作者:王长德;李义华;张敏;刘汝泉;朱建武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核基质蛋白理化特性及功能研究

    目的了解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核基质蛋白与正常相应细胞的差异、化疗前后急性淋巴细胞核基质蛋白的影响、温度对核基质蛋白的影响以及部分核基质蛋白的等电点.方法用高盐法提取核基质蛋白,SDS-PAGE、2-D电泳分析核基质蛋白的变化.结果在分子量为60KD、65KD75KD处出现了正常相应细胞所没有的核基质蛋白,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后分子量为65KD、75KD的核基质蛋白消失,60KD、90KD处核基质蛋白减少,温度在42℃、30min时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核基质蛋白受破坏.结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与正常相应细胞相比有组分的改变,核基质蛋白是化疗药物的作用位点,核基质蛋白对温度敏感,分子量为60KD、65KD、75KD的核基质蛋白等电点分别是6.5,6.2,6.0.

    作者:李娟;罗绍凯;彭爱华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应用三氧化二砷治疗复发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附8例无病生存3年以上随访观察)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诱导化疗主要是全反式维甲酸和蒽环类等药物,完全缓解率60%~80%.亦有不少长期生存患者,但产生耐药性和复发者也较多.我院自1993年至1999年在治疗21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中,有8例在复发时仅用三氧化二砷注射液治疗,现无病生存已在3年以上,报告如下:

    作者:白朝英;赵林海;刘玉梅;狄国友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超分割放疗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近年来肺癌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而非小细胞肺癌占肺癌总数的80%,且化疗、放疗对其有一定的限度.随着抗肿瘤新药的不断发现及治疗手段的不断更新,其治疗水平在不断提高.现将我院1998年~2000年对5例非小细胞肺癌进行超分割放疗加MVP方案化疗的疗效报告之.

    作者:刘萍;迟越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肿瘤的预后标志物

    肿瘤标志物是近年来医学和生物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当前研究所涉及的肿瘤标志物种类繁杂,方法多样,结果不一,鉴于此,本文力争从实用性出发,对目前众多医院已能常规开展的免疫组化检测的肿瘤标志物预后意义进行综述.

    作者:林青;徐英豪 刊期: 2000年第04期

  • 肾癌合并肾盂癌1例报告

    肾脏双重癌临床少见,现将1例肾癌合并肾盂癌的治疗情况报导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56岁,右则腰区疼痛一年为主诉入院.追问病史,无血尿、尿频、尿急、尿痛症状.查体无阳性体征.CT:右肾上极内侧4cm×4cm×3cm肿大的阴影,增强扫描右肾上极低密度病灶,界限清楚,肾门淋巴结无肿大,诊断为右肾癌.B超:右肾上极见4.2cm×3.5cm×3.5cm低回声区,诊断右肾癌.静脉肾盂造影:双肾分泌排泄功能正常,肾盂、肾盏及输尿管无充盈缺损.尿常规:RBC(+),WBC(-).术前诊断:右肾癌.

    作者:胡滨;王彦;庞兆刚;付成 刊期: 2000年第04期

实用肿瘤学杂志

实用肿瘤学杂志

主管:哈尔滨医科大学

主办:黑龙江省肿瘤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