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红梅
1 临床资料选择褥疮一期、二期无皮肤感染、溃疡者进行治疗.治疗组33例,男19例,女14例,年龄45~76岁,病程3个月~2年,原发病为脑瘀血13例、股骨骨折9例、肿瘤11例;对照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50~78岁,病程1~3年,原发病为脑瘀血15例、股骨骨折10例、肿瘤5例.两组年龄、性别、病程及病种均具可比性.
作者:饶晓明;李清萍;罗昭娜 刊期: 2008年第12期
近来我们采用针刺长强穴合西医治疗婴幼儿腹泻,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选择2006年6月~2007年元月间因腹泻病住院者为观察对象,其条件为:(1)病程<3天,(2)伴轻度至中度脱水体征,(3)大便为稀水样或蛋花汤样,镜检及培养均无细菌.
作者:杨朝霞;李仙瑛 刊期: 2008年第12期
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蜂胶片中白杨素、高良姜素2种有效成分的含量.1 仪器与试剂岛津LC-2010A高效液相色谱仪(日本岛津公司);UV240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公司);Sartorius BP211D精密电子天平(德国Sartorius Corporation);Mettler-AE163电子天平(美国Metder Corporation);甲醇为色谱纯,水为重蒸馏水.其它试剂均为分析纯.
作者:王欢;胡红刚;黄小键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笔者自2006年6月~2007年12月采用自拟方治疗乳癖症6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纳入观察患者共60例,均为女性,其中已婚38例,未婚22例;年龄18~53岁,平均38岁;病程3个月~5年5个月,平均2年7个月.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外科学>[1].
作者:刘志勇;李芳 刊期: 2008年第12期
抗肝纤胶囊是我院自制的纯中药制剂,由黄芪、黄精、片姜黄、山楂、白术、紫河车等中药制成,具化瘀散结,解毒护肝之功效,用于治疗慢性肝炎(肝纤维化),临床疗效确切.为了控制其质量,本文采用薄层色谮法对处方中的主要药物黄芪、姜黄、山楂、白术进行定性鉴别,获得较满意的结果.
作者:邹浪;张文然;黄晓巧 刊期: 2008年第12期
2003年6月~2007年6月,我们运用自拟附子乌梅汤治疗胆道蛔虫症42例,每获显效.1 临床资料本组42例,男10例,女32例;年龄12~65岁,平均30岁;病程1~6天.入院时痛苦面容.强迫体位,面色苍白,四肢凉,腹痛右胁甚,且有钻顶感.舌淡白,脉沉细.B超检查:胆总管蛔虫.
作者:冯高鸿 刊期: 2008年第12期
我科于2000年2月~2006年10月应用局部微填塞法治疗鼻腔后部出血,疗效良好.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60例鼻出血患者,男35例,女25例,年龄35~81岁,平均61岁.血常规及出凝血时间、肝肾功能正常.其中高血压性的鼻出血28例.60例均经临床证实为鼻腔后段出血.
作者:胥志斌;饶裕民 刊期: 2008年第12期
蛇胆陈皮胶囊由蛇胆汁、陈皮(蒸)两味药组成.现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的橙皮苷进行了定量控制,方法简便、灵敏,可作为控制和考察本品内在质量的方法.
作者:敖辉;涂海龙 刊期: 2008年第12期
10来年来笔者采用普济消毒饮内服配合鲜垂盆草外敷法治疗带状疱疹5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52例患者均系门诊病人.男23例,女29例.年龄8岁~75岁.所有病例均符合顾伯华主编的<实用中医外科学>中有关带状疱疹的诊断.
作者:杨安莎;陈和星;刘金德 刊期: 2008年第12期
参松养心胶囊由人参、麦冬、五味子、甘松等10余味纯中药组成,具有益气养心活血、宁心定悸的作用,临床上对气血不足、心脉失养、心血瘀阻型室性期前收缩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副作用少、患者依从性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曾建斌;伍建光;刘中勇 刊期: 2008年第12期
我们应用自拟中药洗剂治疗常见的肛肠疾病168例,收到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108例,女60例;年龄14~61岁,其中14~20岁24例,21~30岁33例,31~40岁48例,41~50岁36例,51~60岁16例,60岁以上11例.血栓性外痔52例,炎性外痔21例,嵌顿性痔34例,痔术后水肿14例,肛裂18例,肛窦炎12例,肛门周围湿疹17例.
作者:刘玉珠;姚玉乔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笔者2003年6月~2008年3月,采用自拟通痹酊剂加热敷外用治疗骨关节病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56例均为我院门诊病人,其中男性89例,女性67例;年龄41~76岁,平均51.06岁;病程1~20年,平均3.5年.其中,颈椎骨质增生68例,腰椎骨质增生51例,膝骨关节增生37例.
作者:陈志坚 刊期: 2008年第12期
我院对膝关节化脓性滑膜炎的膝关节肿痛患者,行关节镜检查及镜下滑膜切除术,效果满意.1 临床资料患者,吴某某,男,64岁,农民.因左膝关节肿痛3年,再发2周伴活动困难而入院.入院前曾于外院治疗2周,未见明显好转,且有所加重,关节红、肿、热、痛,行走跛行.入院经检查:T 37.5 ℃,左膝肿胀,浮髌试验(+),研髌、叩髌试验(+),关节间隙压痛(+),左膝屈伸功能障碍,于半屈膝位挛缩,肤温稍高,略红.
作者:陈岗;王丽华;杨凤云;王力;熊兴勇 刊期: 2008年第12期
大定风珠出自<温病条辨>,由生牡蛎、生龟板、鳖甲、阿胶、生白芍、生地黄、麦冬、五味子、火麻仁、生鸡子黄、炙甘草11味药组成.具有育阴潜阳,柔肝熄风功效.原治温病热邪久羁,吸灼真阴,虚风内动而出现神倦瘼疭、脉气虚弱、舌绛苔少、时时欲脱之症.笔者近年来治疗内科杂症属肝肾阴亏、虚风内动者,常用此方随症化裁,疗效较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吴海运 刊期: 2008年第12期
四逆散出自后汉张仲景所著<伤寒论>,由柴胡、芍药、枳实、炙甘草组成.此方为和解剂中调和肝脾的常用代表方剂之一.方中用柴胡,和解少阳,使枢机运转而郁热透达;芍药、甘草,以调理肝脾,则土木得和,气机流畅.同时,柴胡与枳实同用,可以升清降浊;芍药与甘草同用,可以缓急舒挛.合而成方,可散气血之郁滞,宣气机之不畅,从而使表里得和,肝脾两调.本文介绍近年来本方的一些临床新用途.
作者:肖瑛;陈乐;黄媛平;涂莉萍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渍疡汤治疗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疗效.方法:将消化性溃疡脾胃虚寒证病例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29例,治疗组予溃疡汤,对照组予雷尼替丁,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胃镜下病理、血清表皮生长因子、血浆6-酮-前列腺素F1α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率93.55%,对照组为82.76%,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血清表皮生长因子、血浆6-酮-前列腺素F1α治疗后升高(P<0.05),而对照组无显著变化;胃镜下病理分期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溃疡汤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升高血清表皮生长因子和血浆6-酮-前列腺素F1α水平,促进溃疡愈合.
作者:伍宏泽;刘永芳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笔者自1998年以来,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尿石症患者收到很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临床资料本组病人98例,男63例,女35例,年龄30~72岁.肾结石57例,输尿管结石30例,膀胱结石8例,肾结石合并输尿管结石3例.结石大1.2 cm×0.9 cm,小0.5 cm×0.4 cm,病程7天~5年.
作者:曾勋传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笔者自2002年以来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带状疱疹96例,疗效较好,而且经济实用,尤其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具有明显的预防或减轻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96例,男69例,女27例,年龄15~82岁,平均年龄42.2岁,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32例.
作者:曾美根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笔者采用Salter截骨术治疗先天性髋关节脱位15例17个髋关节,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自1994年7月~2007年8月笔者果用Salter截骨术治疗先天性髋关节脱位15例17个髋关节,其中男3例,女12例;年龄3~10岁,平均6.7岁;左侧8例,右侧5例,双侧2例;单侧患病者均有跛行,双侧患病者为摇摆步态或鸭步.体重:所有患儿均肢体短缩1.5~4.5 cm,平均为2.3 cm,患髋关节外展受限,内收肌紧张,Trendelenburg征和Allis征均为阳性.X线片示:患侧髋臼浅、小,髋臼指数30~45°,平均37.3°;股骨头位Perkin氏方格外上象限,Shenton氏线不连续.
作者:温煦;陈庆真;高辉;姬广林 刊期: 2008年第12期
腱鞘囊肿是由关节中的腱鞘囊向外膨出引起的一种硬韧的局限性小肿物.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多在手腕背部、足踝骨前和足背,大小不一,坚硬光滑,按之不移,不痛或轻度酸痛,多因跌打扭伤或损伤经筋所致.我们用针刺治疗,并与西医手术治疗进行对比,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60例,全部系我院门诊病人.
作者:贺建平;陈蕴英 刊期: 2008年第12期